引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心理學家將性格分為四大類:表現型、思考型、領導型和親切型。每種性格都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之處。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一個人天生的性格特質,是很難的。修補孩子本身性格中的缺陷,才是家庭教育的考慮方向。畢竟,良好的性格更助力孩子將來的成功。
3~6歲的孩子聽話,以父母的話為聖旨。家長利用這個階段,對孩子的性格不足進行修補,往往事半功倍。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思考型性格。學霸型的娃,大多都是思考型性格。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有哪些性格優勢和不足,以及家長該如何引導。
1.思考型孩子的性格特點
我們先來看一張表,這張表裡是專門針對思考型孩子而設計的:
在ABC三個選項中,選A為3分,選B為2分,選C為1分。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日常表現,粗略地判斷孩子是否為思考型性格:
分值 ≧ 20分,則孩子屬於思考型性格。
分值在15~20之間,則孩子為偏思考型性格。
分值低於15分,則孩子就不屬於思考型性格。
2.思考型孩子的性格標籤
思考型的孩子沉穩,低調,注重細節,共同的特點是不愛說話。通常學霸都是這種性格,他們善於思考,遵守規則,邏輯性強。
1)敏感——內心細膩,注重細節
跟表現型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相反,思考型的孩子內心細膩,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遇到事兒了,喜歡自己琢磨,不太善於溝通。那如果自己想不明白呢,就該鑽牛角尖了。
從我們熟悉的「司馬光砸缸」來說,司馬光就是個思考型的孩子。你看他認真動腦,自己想辦法。若換做表現型的孩子,估計早就咋咋呼呼喊人去了。
所以,對於思考型的孩子來說,想出辦法的那一刻,是最快樂的。知道孩子的這個性格特質,遇到問題時,家長就先別急著摻和,給孩子時間,不叨擾。完了適當的時機,提個醒。這樣相處,親子關係比較和諧。
2)專注——注意力集中,喜歡研究。
專注是思考型孩子最大的優點,別的性格的孩子都比不了的。這也是他們能成為學霸的關鍵因素。
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一性格特質,一定要加以保護。當孩子思考時,不輕易打斷孩子,並刻意營造寬鬆、舒適的環境。
3)服從——乖巧聽話,不善拒絕
思考型孩子是最讓老師省心的,他們性格比較溫和,不輕易與人發生衝突。同時,他們也不太善於為自己爭取機會。
你看,在學校裡,總有一些學霸,老師請他當班委,他都沒覺得有多榮幸。但如果老師堅持,他們通常也不會再拒絕。
這樣的孩子,不能有太強勢的家長。我們要時常溫和地告訴孩子,想聽聽他的想法,讓孩子說道說道。
4)樂於合作——懂得配合,有團隊意識。
思考型的孩子善於觀察,比較能體會別人的感受,性格又溫和,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他們最大的問題是,自己不會主動提出來與人合作,有時會因此失去機會。父母可以多鼓勵他們主動與人交往。膽量都是練出來的,對吧。
5)嚴謹——思路清晰,做事有條理
想好了再做,是思考型孩子的標籤。這種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真的太讓人羨慕了。家長可以把整理玩具這樣的任務交給孩子,讓孩子長有所長。
6)追求完美——講秩序,重規則
在四種性格的孩子中,思考型的孩子,是秩序感最強的。知道孩子這樣,動他的任何東西,最好提前問問孩子,徵得孩子同意,否則,那就是家庭矛盾頻發。
為了讓孩子別太執拗,家長可以粗線條些。當孩子太講究秩序,影響了正常秩序時,別發火,心平氣和講道理。你的大氣和樂觀,就是孩子最好的風向標。
7)脆弱——內心敏感,自尊心強
敏感就脆弱,這兩個性格特質,像孿生兄弟,會同時出現在思考型孩子身上。
當他們怎麼思考,都沒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時,會比其他性格的孩子更脆弱,屬於會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的人。
無論表揚還是批評,家長都要溫和些,講道理對思考型的孩子最適用。
3.如何完善思考型孩子的性格缺陷
思考型孩子的最大性格缺陷,是敏感多疑,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害怕融入陌生的環境。愛鑽牛角尖,重視細節而忽略大局。
把孩子培養得大氣一些,是思考型孩子家長的終極目標。具體怎麼做呢?
1)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放鬆的家庭環境,過多的壓制和批評是大忌。孩子真要錯了,一個眼神都能讓他明白了,多省事。
2)人前不教子。思考型的孩子走出去交朋友,都得靠家長鼓勵。你再當外人面呵斥他,估計孩子這輩子都不願意出門了。
3)管理粗線條。家長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看大局。你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要教會孩子高瞻遠矚。
總結:
思考型的孩子忌嚴求寬,整體是個舒心的孩子。修補性格缺陷時,需要家長讀懂孩子,耐心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