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超級超級無敵怕痛的人,我是連打針抽血都會掉眼淚的那種誇張怕痛人,所以當時一聽到醫生叫我剖腹產時我簡直是嚇壞了…。
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剖腹產到底會有多痛啊(內心只覺得自然產可以打減痛分娩所以不會太痛…加上大家都說自然產生完就恢復了…。)不過既然都剖一刀了,加上術後一個一個外來物被拔除,乾脆來個無聊的疼痛指數紀錄,讓跟我一樣不耐痛的媽媽們參考一下好了(不過仍是要聲明:每個人的忍痛程度不同)
打點滴痛
這個是我覺得整個剖腹產程中最有感的痛之一而且是第一個要面臨的疼痛!因為手術前一定要先打點滴,所以護士會用一根比抽血的針還粗的針,在你的手上打點滴,打手背的血管=超痛。
不過更痛的不是下針的那一瞬間,是護士在血管裡矯針移來移去的時候,痛到我真的瞬間眼淚掉下來。最好祈禱護士可以一針就完美打進去,不然要拔出來再插第二針時真的會想哭,點滴的針會一直跟著你直到手術後第三天左右拔除,這中間只要是針還留在你血管裡,就一定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我自己的感覺是隱隱作痛)連第三天拔完針,我碰觸到周遭的血管還是會有疼痛感。
打脊椎麻醉痛
剖腹產是一場中型手術,所以一定是脊椎麻醉。麻醉醫師會把麻醉打在脊椎上,所以整個人必須捲曲成蝦子狀露出脊椎讓麻醉醫師下針,據說這個針比打點滴的針更粗(但因為在背後我自己看不到)。很多人說這個很痛,但我意外地覺得這個的疼痛指數還好(可能是我事先已經想像它很痛很痛了),下針的那一瞬間當然會痛,而且會有感針碰觸到脊椎,不過因為打的是麻藥,所以幾秒鐘後就開始麻了,打麻藥的時間比想像中久(而且這過程都不能動,也不能用力避免夾針),不過因為麻藥會一點一滴的釋放,所以會越來越不痛,直到整個下半身都麻掉。
剖腹傷口痛
其實我自己想像中,最痛的應該是下刀的傷口痛,不過因為有打麻藥,所以在開刀過程中真的沒感覺(只覺得有人在動你的肚子)而小孩抱出來後因為麻醉醫師就讓我睡著了,所以我也沒有感覺到縫合拉扯的那一段,直到推到病房醒來,我都沒有覺得傷口在痛,是一直到術後第四天,我自費的術後止痛沒了,才感覺到傷口真的在痛(不過因為是術後第四天了,所以傷口的疼痛不會像術後前兩天劇痛,只是我還是有請醫生開止痛藥給我啦!)
術後止痛
這顆陪了我三天的術後止痛球真的是我的好朋友(雖然它很貴)。好在有它,不然我真的撐不過傷口的疼痛,在手術前護士就會問你要不要自費術後止痛了,我甚至在護士還沒開口問之前馬上就說我要止痛球!請給我好幾顆止痛球!
不過現在技術很先進,這一個就可以撐三天了啦,我想要再加多天一點也沒辦法,有些人的止痛球是用按的,我這顆是自動的,一段時間會固定釋放一定的量,所以完全不用手動,就一直發揮效用。這顆止痛球是連到脊椎的(所以在打脊椎麻醉時就會順便打這顆止痛球的針孔了)
手術後它都是像這樣有一根管子從脊椎連到止痛球(我放在口袋裡),因為脊椎有一根軟針存在,所以其實還是會有感,移動碰觸到時會酸痛,所以我都很小心翼翼地儘量不要去拉扯到管子。拔針時我還很害怕的問護士會不會痛?不過實際上是有點酸刺感,但拔針很快所以一下子就OK了啦!用想像的比較可怕。
拔尿管痛
術後第二天就要拔尿管(第一天會在手術臺上接尿管,但因為已經麻醉了所以無感),我前晚開始查看文章看看大家說拔尿管會不會痛…但是實際上是很酸很酸很酸的感覺,並不會痛,比較難受的是插了快兩天的尿管,拔完後真的會忘記怎麼自己尿尿(接尿管躺在床上不用下床尿尿是真的蠻方便的)不過網友分享說萬一靠自己尿不出來,尿管還要再接回去會爆痛。
不過網友分享說萬一靠自己尿不出來,尿管還要再接回去會爆痛,我嚇的坐在馬桶上不敢起身,拼命試偏方讓自己可以順利尿出來,但剖腹產後因為腹部有傷口,所以如果尿尿有用到腹部的力量的話真的是有點痛,這部分真的就是請各位地方的媽媽們各自努力了。
子宮收縮痛
剖腹產術後傷口不痛,子宮收縮倒是蠻痛的。因為懷孕時子宮被撐開,生完後子宮必須縮回原本的大小,所以會有宮縮的疼痛感,但這部分因人而異,每個人宮縮強度不同,而且據說生愈多胎的媽媽宮縮會愈痛。
醫生說我的宮縮蠻強的,所以我覺得術後前三天宮縮痛比傷口還痛,前三天真的都是在默默忍耐子宮收縮的痛啊。
護士說這是一定要痛的,不痛才不正常,不過真的忍受不住的話可以哭求醫生開止痛藥啦(我是有哀哀叫喊痛,所以護士有幫我在點滴裡加一針止痛劑,不然我第一天根本無法睡)
第一次下床痛
要我說的話,我會說第一次下床的痛是最痛的,疼痛指數飆超高。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但是真的下床走路還是超出我的想像,在第二天要下床前,護士會先請你練習慢慢坐起來到可以坐成90度,不會頭暈才可以嘗試下床,我為了可以下床走動,前幾個小時拼命的練習翻身跟坐起。
下床時請一定要有人扶你!我坐起身腳光是碰到地板就覺得腹部好痛了,但真的慢慢起身站起來的那一瞬間,眼淚就飆出來了。
一直靠在我老公身上喊好痛好痛好痛,但是能怎麼辦呢?又不能坐回去。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一步一步移動到廁所(我用滑步前進的方式,因為痛到腳抬不起來),然後我覺得廁所離地面高一階的設計是要讓剖腹產媽媽痛死嗎?
為了蹬上那一階我真的大飆淚啊,這段從病床到廁所,短短五步的路程,我走了大概15~20分鐘吧,真的是每位剖腹產媽媽必經的天堂路啊。
但是撐過去就好了,會愈走愈順利的!真的痛時就站直先調節一下疼痛,再走下一步,慢慢的就會覺得那種疼痛可以忍受了(但如果可以我不想再回味第二次了…)其它的漲奶痛啦吹到風頭痛啦,因為不是剖腹產媽媽的專利,所以就不寫在這篇啦。(雖然追奶也是辛酸史,而且漲奶痛+按摩痛也是很痛der)
所以以上總結,我自己的疼痛評比是:第一次下床痛>宮縮痛>打點滴痛>傷口痛>打脊椎麻醉痛。很特別吧,跟我自己先前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不過還是要再次強調,每個人的忍痛程度不同啦,當然也跟醫生護士的技術有關係,但連我這麼怕痛的人都可以熬過來了,所以你一定可以的!
就算你沒有勇敢的心,但想到是為了小孩,也只能硬著頭皮痛下去啦!
文/原來是梅花;臺灣媽媽站整理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