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大西洋沿海地區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極易受颶風侵襲。美國天氣網總結了沿岸颶風登陸或影響頻率較高的幾個地區。
新澤西州
新澤西州最易受颶風侵襲的州之一,但距上一個颶風已經過了幾十年了。
1903年,一級颶風在大西洋城附近登陸。這也是20世紀最後一個到達新澤州沿岸的颶風。颶風中心並沒有經過沿岸,影響並不劇烈。至此之後,其他數個颶風沿著新澤西州沿岸前行,引發風暴潮、大浪、強風等巨大影響。
或許其中最著名的是1938年的「長島快線」和1944年的「大西洋颶風」,兩個都在9月生成。1944年颶風帶來近3米的風暴增水,給沿岸的房屋、碼頭、道路造成巨大破壞,最後新澤西州共有9人喪生。
1960年的「堂娜」颶風的路徑與1944年的相似,但是影響較小。1985年的「格洛裡亞」颶風和1991的「鮑勃」颶風擦肩而過,但最終沒有給新澤西州帶來較大破壞。
喬治亞州薩凡納市
1979年的一級颶風「大衛」是第一個在喬治亞州沿海登陸的颶風。儘管「大衛」在登陸前強度已經減弱,但還是帶來1-1.5米的風暴增水。「大衛」不是一個破壞性很強的風暴,但證明喬治亞州沿海地區是易受颶風侵襲的地區之一。
居住在內陸地區的居民並沒有那麼幸運。1893年8月底,「海島颶風」在薩凡納市附近登陸,奪取了一千多人的性命。
佛羅裡達州坦帕灣
墨西哥灣沿海的大部地區都易受颶風侵襲,位於佛羅裡達州西海岸的坦帕灣也不例外。由於坦帕灣沿海有坦帕市、聖彼得堡市以及大量社區和商業中心,一旦颶風來襲,損失巨大。
1921年10月底,一個強颶風在坦帕灣北側登陸,引發3米高的風暴潮,造成巨大破壞。
近些年,在坦帕灣附近登陸的颶風較少,因此當地居民和遊客都認為不會發生破壞性的颶風。2004年的「查理」颶風和2005年的「威爾瑪」颶風提醒人們,颶風並不只是在美國東海岸登陸,也不僅僅在墨西哥灣北部肆虐。
紐約市
紐約市的常住居民或許經歷過1991年的「鮑勃」颶風,1985年的「格洛裡亞」颶風,1960年的「堂娜」颶風,以及1954年的「卡羅爾」和「埃德娜」。在上述過程中,紐約市位於颶風強度較弱的一側,因此沒有出現特別大的災難。
但是沒有誰能保證,東北走向的颶風會經常「漏過」紐約城。儘管在2003年,颶風「伊莎貝爾」在貝卡羅來納州登陸,其「龐大的體型」在Chesapeake灣引發高達幾米的風暴潮,淹沒了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以及州首府安納波利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