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易受颶風侵襲的幾個地區

2020-12-20 中國天氣

美國東部大西洋沿海地區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極易受颶風侵襲。美國天氣網總結了沿岸颶風登陸或影響頻率較高的幾個地區。

新澤西州

新澤西州最易受颶風侵襲的州之一,但距上一個颶風已經過了幾十年了。

1903年,一級颶風在大西洋城附近登陸。這也是20世紀最後一個到達新澤州沿岸的颶風。颶風中心並沒有經過沿岸,影響並不劇烈。至此之後,其他數個颶風沿著新澤西州沿岸前行,引發風暴潮、大浪、強風等巨大影響。

或許其中最著名的是1938年的「長島快線」和1944年的「大西洋颶風」,兩個都在9月生成。1944年颶風帶來近3米的風暴增水,給沿岸的房屋、碼頭、道路造成巨大破壞,最後新澤西州共有9人喪生。

1960年的「堂娜」颶風的路徑與1944年的相似,但是影響較小。1985年的「格洛裡亞」颶風和1991的「鮑勃」颶風擦肩而過,但最終沒有給新澤西州帶來較大破壞。

喬治亞州薩凡納市

1979年的一級颶風「大衛」是第一個在喬治亞州沿海登陸的颶風。儘管「大衛」在登陸前強度已經減弱,但還是帶來1-1.5米的風暴增水。「大衛」不是一個破壞性很強的風暴,但證明喬治亞州沿海地區是易受颶風侵襲的地區之一。

居住在內陸地區的居民並沒有那麼幸運。1893年8月底,「海島颶風」在薩凡納市附近登陸,奪取了一千多人的性命。

佛羅裡達州坦帕灣

墨西哥灣沿海的大部地區都易受颶風侵襲,位於佛羅裡達州西海岸的坦帕灣也不例外。由於坦帕灣沿海有坦帕市、聖彼得堡市以及大量社區和商業中心,一旦颶風來襲,損失巨大。

1921年10月底,一個強颶風在坦帕灣北側登陸,引發3米高的風暴潮,造成巨大破壞。

近些年,在坦帕灣附近登陸的颶風較少,因此當地居民和遊客都認為不會發生破壞性的颶風。2004年的「查理」颶風和2005年的「威爾瑪」颶風提醒人們,颶風並不只是在美國東海岸登陸,也不僅僅在墨西哥灣北部肆虐。

紐約市

紐約市的常住居民或許經歷過1991年的「鮑勃」颶風,1985年的「格洛裡亞」颶風,1960年的「堂娜」颶風,以及1954年的「卡羅爾」和「埃德娜」。在上述過程中,紐約市位於颶風強度較弱的一側,因此沒有出現特別大的災難。

但是沒有誰能保證,東北走向的颶風會經常「漏過」紐約城。儘管在2003年,颶風「伊莎貝爾」在貝卡羅來納州登陸,其「龐大的體型」在Chesapeake灣引發高達幾米的風暴潮,淹沒了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以及州首府安納波利斯市

 

相關焦點

  • 颶風侵襲美國,華盛頓爆發百萬人大遊行
    對於賣家來說,這個月也是個多事之秋,大選期間美國暴亂不斷,疫情進入緊急狀態,最近還有颶風侵襲,現今狀態下一切都不平靜…… 亂上加亂,美國受颶風侵襲 美國不僅疫情嚴峻,暴亂不斷,現在又捲起了颶風。
  • 為什麼「颶風」在美國登陸,常常會影響到十分內陸的地區?
    影響美國的颶風通常形成在加勒比海以東的廣闊大西洋海域,形成之後颶風通常會往西北方向移動,其中對於美國影響最大的颶風路徑是「颶風形成之後往西北方向移動,經過加勒比海,再往西北偏北方向移動進入墨西哥灣,最終在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登陸,之後颶風繼續往北移動,深入美國內陸地區」。
  • 美國氣象局稱美總統大選日將有新颶風來襲(圖)
    據美國天氣預報網11月1日報導,颶風「桑迪」逐漸減弱為熱帶風暴,美國總統大選日正在迅速逼近。美國國家天氣服務預報中心日前發布消息稱當地時間11月6日,即美國大選日,美國東北部、大西洋中部及新英格蘭地區或將出現新的颶風。
  • 中英文對照:颶風「伊萬」侵襲美東部
    颶風「伊萬」周五猛烈襲擊了美國東部大片地區,致使從喬治亞州到俄亥俄州的地區遭遇洪災,數十所房屋被雨水衝走,汽車被衝下公路,一所小學的100多名學生遭困。    此次颶風已在加勒比地區造成70人死亡,在美國致使至少38人喪命。即便其風速有所減弱,它仍具有毀滅性的威力。
  • 北半球檯風和颶風的九星連珠怪異現象,氣候變遷的警醒燈
    現在北半球東部大陸是以超強狂暴颱風山竹為首,西部大陸是以怪獸颶風弗洛倫斯為首,這幾個風暴幾乎在北半球同時形成,而且在北半球幾乎形成了一條直線。九大風眼在美國已經有4個颶風開始排隊,如果一個接一個登陸,會對美國基礎設施造成巨大損害,為許多城鎮帶來洪水災難,影響時間恐怕會持續數日。
  • 颶風「多裡安」橫掃美國兩州:南卡超20萬人斷電,北卡多個房屋被摧毀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周四,颶風「多裡安」正以120英裡/小時的風速橫掃美國卡羅萊納兩州,帶來「威脅生命」的洪水和龍捲風,這可能成為1996年以來首次在該地區登陸的3級颶風。氣象專家預測,高風暴潮和暴雨可能引發洪水,並給正在從去年颶風佛羅倫斯侵襲中恢復的地區帶來更多破壞。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周四卡羅來納兩州海岸線到維吉尼亞州的颶風警告已經生效,北卡-南卡州界「可能危及生命的風暴潮」預計將高達8英尺。
  • 盤點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颶風,這組圖帶你了解颶風破壞性有多大!
    美國人為何談颶風色變?翻看美國的歷史,就會發現上面灑滿了與颶風鬥爭的血與淚。 一般來說,每年的6月至11月是美國的颶風季節,其中8、9月份颶風最為集中,去年兩場強颶風「哈維」和「艾爾瑪」先後侵襲美國,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 美國遭受颶風后現巨型蚊子 個頭為普通蚊子三倍
    (原標題:美一州遭受颶風之後出現巨型蚊子 個頭為普通蚊子三倍)據《今日美國》9月28日報導,在遭受颶風襲擊之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出現超大型蚊子肆虐的問題。政府已為這些地區提供緊急救助款。瓦多夫斯基(Cassie Vadovsky)從學校接回她4歲大的女兒後,受到了一大群嗜血蚊子的侵襲。這些蚊子並非普通的蚊子,而是具有攻擊性、腿上帶有條紋的可怕的昆蟲。她描述道:「當時就像在下一場蚊子雪。」研究蚊蟲的專家表示,洪水可能會導致原本休眠一年以上的蚊子卵孵化出來,從而使空氣中出現數十億可怕的這種寄生蟲。據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昆蟲學家麥可?
  •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颶風「卡特裡娜」日前襲擊美國。氣象專家預計「卡特裡娜」會造成100萬居民流離失所。專家把此次颶風定為四級。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颶風與颱風有何區別,今年的颶風是不是歷史上強度最大的,颶風會不會增多或增強呢?  美國把颶風分五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顯示,颶風與颱風只是同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風速分級,風速在17米/秒以下的熱帶氣旋稱為熱帶低壓,17米/秒—33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
  • 颶風「伊薩亞斯」在美國東海岸登陸(2)
    颶風給美國東部部分地區帶來強風和暴雨。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8月5日 (外代二線)(14)颶風「伊薩亞斯」在美國東海岸登陸 8月4日,人們在美國紐約關閉大樓大門。 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3日說,「伊薩亞斯」當晚增強為1級颶風,隨後在美國東部北卡羅來納州登陸。颶風給美國東部部分地區帶來強風和暴雨。
  • 颱風山竹侵襲廣東 VIPKID「家人」共同祈禱廣東學員平安
    中新網9月17日電 今年最強颱風「山竹」登陸東南沿海地區,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廣州、珠海、深圳、香港、澳門等珠三角地區被狂風暴雨侵襲,多地學校停課、列車停運、航班取消
  • 美國迎來史上最強颶風!據說比天鴿還可怕!
    美國氣象人員說,哈維星期五下午著陸時將是一場猛烈的颶風。目前最高風速已達每小時177公裡,很快將達到三級風暴。哈維將是九年來侵襲德州的第一個強大颶風,氣象專家稱它為「具生命威脅的風暴」,可能帶來3英尺(91公分)的豪雨,風速達每小時125英裡(201公裡),最高達12英尺(3.7公尺)的大浪。
  • 颶風和颱風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颶風、颱風介紹
    颶風和颱風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颶風、颱風介紹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6-10-10 09:38:09
  • 美國辣妹網紅髮大尺度靚照哀悼颶風?網友批評:蹭熱度沒下限
    當地時間9月1日晚,北大西洋超級颶風"多利安"侵襲了巴哈馬,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據稱現在颶風已造成巴哈馬地區至少20人死亡。與其同時,一些INS網紅在網上發文為災民祈福,卻因其不合時宜的配圖被網友批評牛頭不對馬嘴,借災難蹭熱度。
  • 美國東南部沿海各州備戰強颶風天氣
    新華社華盛頓10月6日電(記者陸佳飛 徐劍梅)美國國家颶風中心6日說,此前「橫掃」加勒比海地區的強颶風「馬修」已升級為四級颶風,將於當地時間6日晚些時候抵達美國佛羅裡達州沿海地區。包括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在內的美國東南部沿海各州在過去48小時已陸續要求受影響地區約200萬人緊急撤離。
  • 颶風「約塔」襲中美洲已致38死 數千居民無家可歸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20日電 綜合報導,2020年最強的大西洋風暴颶風「約塔」侵襲中美洲,引發泥石流,摧毀建築物,導致數以千計民眾無家可歸,遇難人數已升至38人。颶風「約塔」襲擊中美洲多地,圖為颶風橫掃哥倫比亞後,大量房屋和樹木倒塌損毀。 「約塔」16日晚間穿過中美洲海岸,帶來時速260公裡的強風。「約塔」在強度增至最大時登陸尼加拉瓜,當地證實有18人死亡,包括7名孩童。
  • 美國的「颶風」和我國的「颱風」有什麼區別?
    北半球氣旋在北半球西北太平洋地區(東亞、東南亞)、北印度洋地區(南亞)和西北大西洋地區(北美洲東南部)是遭受熱帶氣旋襲擊最為頻繁的地區。其中發生於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地區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熱帶氣旋的生成地都是位於廣闊的熱帶洋面上,比如影響我國的熱帶氣旋多生成在菲律賓以東的廣闊太平洋熱帶海面上。
  • 百萬人疏散,軍艦撤離,核電站關閉,今年最強颶風即將登陸美國
    圖片來源:NHC官網其中,位於北大西洋中部地區的颶風弗洛倫斯以其不同尋常的路徑和超強的風力被NHC特別關注。NHC發布的颶風預警地區(圖片來源:NHC官網)美國國防部也宣布將疏散位於東海岸的諾福克軍港等基地的艦艇。位於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是美國海軍最大的軍事基地,第二艦隊總部駐紮地,是「華盛頓」號等四艘航空母艦的母港。
  • 氣候循環影響颶風變化?美國科學家稱颶風形成速度比30年前快!
    根據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究稱,最近幾年來,地球的颶風變化已經比以前強很多(他們說颶風跟我們說的颱風類似),通過數據分析,幾乎是所有強大颶風的特徵就是在形成的過程中迅速加劇,比以前的速度快很多。颶風或者颱風來說,是不可控制的,所以目前也只能作為應對措施來進行實時。科學新的研究表明,現在的颶風比30年前更強烈和更迅速地發生。
  • 在颶風到達之前 蘇格蘭部分地區氣溫接近零度
    北青網訊 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大西洋遠東風暴——洛倫佐颶風正直撲英國。周四晚上,洛倫佐的殘餘物將席捲英國,帶來強風和強降雨,並將持續到周五。儘管英國目前仍有34個洪水警報和150個警報,但預計全國各地都將出現晴朗乾燥的天氣,這應該會給惡劣天氣帶來短暫的喘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