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十四五」時期留學服務「雙循環」發展

2021-01-10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是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戰略決策的一次重要會議,具有裡程碑意義。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必須遵循的原則和2035年遠景目標,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戰略眼光,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戰略指引。

應對挑戰,保障服務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帶來深遠影響,對教育領域產生巨大衝擊,我們的留學工作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留學服務平臺作用,推進網上辦事、健康辦事,保障服務留學人員各項業務不中斷,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是堅持把留學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時向在外留學人員整理髮布各國疫情防控信息,組織知名專家面向海外留學人員舉辦多場講座,為在外留學人員提供健康諮詢,指導留學人員做好防疫工作。

二是抗疫同心、守望相助。2020年年初,疫情在中國暴發後,國外合作院校和夥伴給中心發來慰問信,同時也給中心捐贈了口罩等防疫物資。中心也向國外200多所大學和教育機構發去慰問信,表達了大家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共同為留學人員做好服務、保障留學人員生命安全和順利完成學業的願望。

三是堅持推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為滿足廣大出國留學人員的需求,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對我出國留學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心及時創新工作模式,於3月28日舉辦「線上教育展—英國院校專場活動」,吸引23所英國大學參加,以在線形式展示並介紹系列留學服務及赴英留學最新資訊,答疑解惑,為學生提供權威專業的指導建議。8月8日-9日,舉辦「2020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線上展覽)」,共有14個國家112所中外院校和教育機構參展。8月7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辦「開放合作,創新共享—開創新時代留學事業新格局」為主題的中國留學論壇,邀請政府部門、高校和教育機構代表及專家相聚在雲端,探討國際教育領域和留學事業最新發展趨勢,共同為推進全球教育改革、開放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通過直播,讓社會公眾了解世界各國最新的留學政策和各國教育機構、院校在「後疫情時代」的思路和舉措。教育展和論壇活動觀看人數達1150萬人次,獲得學生、家長和國外院校廣泛好評。

四是促進人文交流,增進友好合作。在線舉辦2020「共創未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近9000名中美青年報名參賽,提交2000多個優秀作品。

五是助力教育脫貧攻堅。2020年5月,中心組織25位回國創業成功留學人員自願參與廣西隆林縣教育脫貧攻堅公益行動,此次扶貧公益活動實現「三個幫扶」——資金幫扶、項目幫扶、智力幫扶,共籌捐款100萬元,用於在廣西隆林縣設立教育部「春暉計劃」留學人員助學班。同時,組織「春暉計劃」留學人員結合隆林縣實際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項目扶貧和智力扶貧工作。

六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2020年上半年舉辦留學人才網絡招聘季,下半年舉辦秋季線下留學人才招聘會,共有1000多家單位參加招聘,提供就業崗位7萬多個。

在線啟動第15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2020年大賽報名共收到項目註冊538個,與2019年參賽規模基本持平。經專家組評審,最終確定入圍項目281個,涉及26個國家和地區。

迎「十四五」,促「雙循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心要把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按照教育部黨組的要求,切實把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全部履職工作之中。要立足留學服務工作的新形勢,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中彰顯新作為,堅持以留學人員為中心履職盡責,積極投身「十四五」規劃部署的各項任務落實中去,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去,積極投身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去。

一是堅持人民生命至上,為海外留學人員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服務。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傳播,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在外留學人員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心將堅決把黨和國家對留學人員的關心與愛護通過服務體現出來,並傳遞到留學人員中去。不斷加強出國留學人員行前培訓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繼續組織國內專家針對海外留學人員做好防疫指導、安全教育和心理支持。

二是積極開拓合作渠道,拓展出國留學空間。要充分發揮中心在留學服務行業的權威性、專業性作用,以及對接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優勢,依託與近300家國內外院校共同打造的留學項目平臺、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和中國留學論壇等品牌活動,推動中外院校合作和學生交流,為國際化人才培養發揮作用。2021年3月,中心將繼續舉辦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和中國留學論壇,為出國留學人員帶來最新的留學政策和招生資訊。

三是服務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做好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立足北京,面向全國,繼續辦好春秋兩季留學人才招聘會,注重線下線上、京內京外招聘相結合,兩促進。加強與各省市留學服務分中心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為地方人才戰略服務。聚焦「雙一流」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為高校引進高層次留學人才提供個性化服務。

加強留學人員回國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充分利用先進網絡技術加強留學人才信息系統建設,暢通發布和反饋的渠道,以中國留學網為依託,加強與國內外各部門留學信息相互貫通,構建面向社會和廣大海外留學人員的留學回國工作信息平臺,促進留學人才、項目、信息資源的交流和共享,進一步發揮中國留學網在聯繫和服務海內外廣大留學人員上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作用。

四是建立來華留學網絡新媒體平臺,進一步加強來華留學服務工作。為了給國外學生來華留學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2020年中心對「留學中國」網站進行了升級改造,為來華留學生提供涵蓋信息檢索、申請學校、在華學習生活、實習就業等多方面的權威信息資訊和在線服務,目前已有300多所中國高校在線註冊使用。2021年,中心將繼續加大「留學中國」網站建設力度,努力將其建設成為為來華留學生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重要平臺。

五是促進人文交流,增進友好互鑑。中心將繼續積極引進優質國外資源,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引導國內院校結合區域發展需要、辦學特色和特色專業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共同建設國際教育合作項目,為我國經濟建設發展培養掌握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熟練運用外語的國際化人才。

繼續辦好中美青年創客大賽,鼓勵中美兩國青年以大賽為平臺,深入交流技術創新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增進相互之間的交流與了解,促進兩國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鑑。

難忘的2020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孕育著新的希望。我們期待與廣大留學人員、各界朋友風雨同行,攜手合作,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作者系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

來源:神州學人(2021年第1期)

作者:程家財

相關焦點

  • 前瞻「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全面開放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描繪了面向未來的「十四五」以及2035年遠景發展藍圖。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業內人士描繪「十四五」時期創新發展路線圖 保險業將迎來高質量...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諸多保險業界人士透露了「十四五」保險業創新發展線路圖的部分內容。相關人士指出,「十四五」時期,保險業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大有可為。
  •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摘 要:「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堅持調結構、促轉型的發展導向,積極發展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牽引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企業創新研發投入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圍繞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召開 「十四五」「雙...
    昨天(8日),「『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擴大開放相關政策,「雙循環」新格局等主題,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與智庫學者展開探討。與會人士表示,中國正在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優化國內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通過實施貿易投資融合工程,為多邊經濟合作、跨境貿易和自由貿易區建設賦能。
  • 臺商議「十四五」規劃: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記者 郭其鈺)12月4日,浙江在杭州向臺胞臺商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臺商進一步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支持臺商臺企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共享大陸發展新機遇。多位臺商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朝讀|重慶「十四五」規劃建議: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
    「十四五」時期是全市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關鍵時期中共重慶市委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哪些建議呢?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聯繫呢?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以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為抓手,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在更高水平上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加強與西部地區協調聯動,深化與周邊省市合作。
  • 中國召開高端研討會 助推「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中國召開高端研討會 助推「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2020-12-19 22:05:30本次研討會以「新階段、新格局、新戰略」為主題,旨在謀劃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十四五」時期中國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在視頻致辭中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標誌著中國老齡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迫切需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強大的國內市場是新發展格局的「壓艙石」基於對當前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的科學研判,2020年5月,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首次被提出;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雙循環」的戰略方向和總體要求;日前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十四五
  • 「『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召開
    本網記者 楊崇海/攝謝伏瞻在主旨演講中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作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不僅將給「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發展帶來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而且也將給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治理變革帶來諸多新機遇
  • 發揮界別優勢 服務大侷促進發展
    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十四五」時期工作、關於「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會議選舉孫鳳玲為中國民主同盟哈爾濱市第十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要紮實推進參政議政工作,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制定的宏偉藍圖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焦點熱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提高資政建言水平,在服務大局、促進發展中發揮作用。要積極探索社會服務新途徑,發揮界別優勢,匯集智慧力量,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組織引導盟員廣泛開展扶貧幫困、助學幫教、醫療服務等「同心」行動,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加強自身修養、做到廉潔自律,確保盟務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公道。
  • 【十九屆五中全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學習貫徹...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這為做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青海「十四五」規劃《建議》關鍵詞:生態 經濟 發展
    據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瑞峰介紹,《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青海省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集中回答了立足新時代、把握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構建新格局,青海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 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發展的新方向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十四五」發展擘畫波瀾壯闊的新圖景。站在歷史新起點,會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堅定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 「十四五」時期需重點突破的中長期挑戰及建議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十四五」時期需重點突破的中長期挑戰及建議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劉元春「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五年,是在「兩個百年」交匯期進行戰略深化和戰略轉型的關鍵五年,也是我國第一次將社會主義現代化概念落腳到規劃之中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堅持」。要充分認識這「五個堅持」的深刻理論內涵和重大戰略意義,將其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奮力實現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
  • 從明年到整個「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隨縣堅持集思廣益共繪藍圖
    12月18日上午,隨縣召開《政府工作報告》《隨縣「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隨縣「十四五」規劃綱要》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通過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方式,廣泛吸納各鎮(場)、隨縣經濟開發區、太白頂景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對從明年到整個「十四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張可雲: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十四五」時期區域治理創新
    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業經濟雜誌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登峰計劃「發展經濟學重點學科」建設工程項目組舉辦中國發展經濟學前沿暨學術熱點研討會 ,我受邀在研討會上作了題為「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區域治理方向」的發言。本文只是發言PPT中的部分內容。「十四五」時期,中國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的發展環境。
  •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個新發展格局,是在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布局和頂層設計,具有十分顯著的戰略意義。把握這一布局,可以從供給與需求、積累與消費、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三組關係進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