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天吃補,春天打虎」,冬天吃羊肉成了大家最開心的事情,吃了一鍋羊肉,好幾天身體都特別舒服。所以從北到南,都有人喜歡在寒冷的冬季來上一鍋美味的羊肉。而吃不起羊肉鍋的人呢,則會選擇吃火鍋下去肥羊,期望用肥羊捲來為身體提供熱量和營養。
不過,大家有沒想過火鍋裡的肥羊卷是怎麼來的?看遍整頭羊,羊身上也沒有一塊能切下圓圓肥羊卷的地方。但肥羊卷吃起來卻是羊肉的味道,那麼火鍋店裡的肥羊卷,和超市裡的肥羊卷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事實上,市面上的肥羊卷,並不是拿一整塊羊肉凍硬了,然後用機器切片做出來的。羊的身上也的確沒有可以直接切成肥羊卷的地方,我們看老北京涮羊肉,那些手切羊肉出來的成品,和肥羊卷完全不同,肥肉是肥肉,瘦肉是瘦肉,品相分明。而肥羊卷肥瘦相間,紅白都有,這是因為它不僅是用一塊羊肉做成的。
一般來說,肥羊卷是用一塊新鮮羊肉,或是多塊新鮮羊肉做成。先用一塊塑料套膜將羊肉包起來,捲成一長條,塑型成圓柱形的大肉卷。然後將肉卷冷凍成型,送進專門的機器裡,將圓柱形的羊肉卷切成薄片。
這裡大家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羊肉卷用多塊新鮮羊肉捲成,解凍以後下入火鍋,也會出現肥羊卷散開的畫面,所以這不意味著你吃到的是假羊肉,那很有可能是卷了幾塊羊肉做成的肥羊卷。
但是,市面上的確有很多「假冒肥羊卷」,用料不是羊肉,而是鴨肉,這是因為鴨肉是市面上所有禽類肉中最好買到,也是很少見的紅肉,用鴨肉來製作肥羊卷,成本低,利潤高,操作方便,還很容易欺騙消費者的眼睛。
具體操作,就是將鴨肉加上羊肥油,然後把鴨肉捲成圓柱體長條,切成薄片。這樣一來,鴨肉有了羊肉的腥味和肉味,顏色又和羊肉難分真假,因此很多無良商家會用鴨肉來代替羊肉。
大家知道用鴨肉代替羊肉,其中的利潤有多大嗎?市面上一斤新鮮羊肉賣40元/斤,肥羊卷賣45元/斤,羊肥油10元/斤,冰凍鴨胸肉只要4元/斤,羊肉膏賣30元—40元不等,可以給500斤解凍的鴨胸肉調味,製作成500斤的「肥羊卷」。這樣簡單看一下,就知道無良商家能賺多少了吧。
如何區分鴨肉和羊肉呢?有人說,要看買回來的「羊肉卷」顏色是否偏紅,紋理是否均勻偏粗,肉片是不是粘在一起,下鍋會不會立刻散開。但是,現在用鴨肉假冒羊肉的「偽裝」技術,同樣能把羊肉的特點偽裝得惟妙惟肖,畢竟不是你一個人在學習這些知識,不良商家也在學習啊。
那麼,該如何分辨羊肉的真假呢?最靠譜的辦法,就是把肥羊卷送到北京做DNA檢測,只有這種費時費力的工作,才能確認一盒肥羊卷是否真的是用羊肉做成。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來判斷肥羊卷是否是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