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廢物: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替我們試過了!

2021-03-05 初中生家長

點擊上方初中生家長」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文 | 豆爸

來源 | 親子學樂 (ID:kidsfund)

從各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到我們每個家庭的教子觀念,都一直在調整和改變。

這篇文分析了日本「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顏老師覺得有些觀點很值得我們父母去思考。

另外顏老師也想說,教育孩子並不是在「一無是處的庸人」「只會拿高分的考試機器」中做單選題。

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5月1日,日本啟用新年號:令和。從1989年到2019年,這個用了30年的年號,留給日本人的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房價崩盤、失去的十年、增長停滯、低欲望社會、記不住名字的首相們、3.11大地震、福島核洩漏……之所以這一代人被稱為廢物,是因為他們表現出的某些共同特點:
他們沉迷於動漫、遊戲,能靠幻想解決的問題,絕不付諸實踐。總之,這是一代及時行樂、沒有欲望、追求像豬一樣生活的死宅。從社會背景來說,經濟低迷、少子化、老齡化都是推手之一,但最直接的推手,則是「寬鬆教育」的盛行。日本政府從2002年開始全面推行「寬鬆教育」,內容包括:降低課業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公布成績,不對學生進行排名,學習內容減少三成,上課時間縮減一成,等等。寬鬆教育的理論基礎當然很「堅實」,說出來絕對政治正確:出於對填鴨式教育的反省和國際教育形式的判斷,日本政府認為應該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從知識教育向創造力教育、創新教育的方向轉型。寬鬆教育急切地追求創造力的培養,但忽略了創造力產生的前提——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鞏固。是啊,我們一直在說,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創新精神,但創造力和創新都是教育的結果,而不是過程。否則,讓孩子隨意地發揮想像力,只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從2000年起開始舉辦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日本第一次參加時,成績不錯:數學第一、科學第二、閱讀第八。寬鬆教育實行後,2003年日本第二次參賽,成績已經變成了:數學第六、閱讀第十四。所謂的寬鬆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演變成鬆懈教育。因為現代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人性、反惰性的過程。在原始社會,一個人需要學習的知識就是在周圍五公裡內,有哪些東西可以吃,有哪些危險需要規避。幾百年前,我們還有牛頓這種無所不知的科學家;幾十年前,人類還可以看到愛因斯坦這種科學大神。如果說人類的知識像地球這麼大,那麼一個博士的研究工作,也只能給這個超大的球,拱出一個針尖的新知識。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和知識極大細分的時代。我們當然不必強求孩子成為愛因斯坦,但目前學校教育中的語文、數學、自然、地理、歷史、英語、物理、化學……只是知識海洋中最基礎、最本分的通識。
在現代社會裡,如果連這些通識,都要給孩子打折、減負,那麼在這個人工智慧都要到來的社會裡,他們將來何以立足?而我們還沒有說那些學校教育之外的、同樣需要孩子了解的知識:社會學、心理學、人際交往、協同合作、口語表達、抗壓能力……於是,日本政府給孩子減負了,培養出了廢物的一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寬鬆教育更不公平

於是,每個孩子都能考100分,家長老師都很高興,但事情到此結束了嗎?當然沒有。
因為教育資源始終是有限的,想讓孩子上名牌大學、出人頭地,還是要去爭奪那極為有限的招生名額。所以,有能力的家庭就讓孩子通過私立學校、補習班、遊學班、素質班,提升將來的競爭力。而那些享受到了寬鬆教育的快樂的孩子,他們的業餘時間,真的會像政策制定者希望的那樣,去發展個性教育嗎?
也許有,但肯定百中無一,絕大多數的孩子,會把寬鬆和快樂的時間奉獻給玩耍、遊戲、網際網路。於是,階層就此分化,一部分孩子在學校減負、在校外增負,獲得社會競爭的優勢。一部分孩子真的減負了,卻可能在各方面都全面處於劣勢。在大學入學考試中,私立學校的學生成績比公立學校的學生明顯高出一大截。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但是我們教育的主體思路是對孩子不停地讓步,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給孩子更多的遊戲時間。在《灌籃高手》中,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情節:為了參加考試,幾個人熬夜複習。而現在,實施寬鬆教育的日本學校裡,半個下午都是社團活動,大家玩得都很開心。

學校可以寬鬆,社會呢?

寬鬆教育、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它只可能適用於學校,而不適合這個社會。學校可以不公布分數和排名,但企業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員工。資本是赤裸裸的,它是要求員工競爭的,沒有能力的人將會被社會淘汰。進入社會之後,上級領導不那麼在意你快不快樂,只會在意你能不能幹。那麼多的企業,都把「抗壓能力」註明在招聘啟事中,是為了看員工「能抗多少快樂」嗎?童年時代的學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不是孩子的終點,而是他們人生的起點。而快樂教育、寬鬆教育,是把孩子的起點,建在了一堆沙灘上,一場大風、一次海浪,就足以摧毀寬鬆教育的全部「成果」。目前的這個社會,還不會以「寬鬆」和「快樂」為主題。寬鬆教育,只能讓0-18歲的孩子開心快樂,但之後,他們18-80歲的這段漫長的人生裡,誰來讓他們寬鬆?隨著人工智慧、精密算法、大數據等技術演進,人類將誕生一個龐大的「無用階層」。因為,有了這些科技和算法後,有一些人,必將「毫無用處」。寬鬆教育的目標(培養創造力、創新型人才)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寬鬆教育的具體措施和教育結果,卻幾乎一敗塗地。
最終,日本十幾年寬鬆教育的結果,就是培養出了這一代及時行樂、逃避責任的年輕人。但他們被人稱作廢物的時候、被同事瞧不起的時候,沒有人能代替他們承擔,只有自己承受著。日本政府發現寬鬆教育並不能培養高素質人才,於是時任日本文部科學大臣的馳浩,在2016年5月10日宣布:日本將實行「去寬鬆教育」,朝著「教育強勁化」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日本將與「寬鬆教育」訣別,不再強推減負措施。《鄉下人的悲歌》一書中,作者J.D.萬斯出生於一個貧苦小鎮,通過苦讀考入大學,最終實現人生逆襲,在矽谷擁有了一份事業。他衣錦還鄉之時,看到自己的兒時夥伴們,很多都陷入了貧窮、酗酒、精神創傷、藥物濫用的悲慘境地。我當然沒有萬斯那麼高的成就,但目前的生活狀況,已經是我拼盡全力苦讀的結果。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卻也常常後怕,覺得真是僥倖。我和孩子的媽媽,是211的本科和985的碩士,我們目前的工作成果、人生思考,完全得益於之前20多年的辛苦讀書。我也是一個爸爸,我和所有家長一樣,希望孩子能快樂地長大。我不僅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還希望他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有一定的競爭力,能在社會上立得住。不必聞達於諸侯,但也不要被時代的車輪碾壓而過,如同螻蟻。為此,在對他的教育過程中,不可能全是快樂,必然會有痛苦。我會儘自己的最大能力,調動全部的知識儲備和方法論,為他學習的過程減少些許痛苦。但我必須要讓他知道:教育,不可能沒有痛苦只有快樂。


-文章來源-

* 來源簡介:親子學樂(ID:kidsfund),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場景是家庭,最核心的關係是親子。親子學樂由資深童書編輯豆爸創建,提倡積極、創新的家教理念,專注於提供親密育兒、子女成長、學習精進、樂享人生的新知-新識-新趣。

-精選文章-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教育理念、初中各年級學習資料和方法 

點擊「

相關焦點

  • 平成廢物: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替我們試過了
    平成時代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名詞有:房價崩盤、失去的十年、增長停滯、低欲望社會、記不住名字的首相們、3.11大地震、福島核洩漏……以及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平成廢物。平成廢物們是怎麼煉成的?從社會背景來說,經濟低迷、少子化、老齡化都是推手之一,但最直接的推手,則是「寬鬆教育」的盛行。
  • 快樂教育的後果:平成廢物,日本替我們試過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學有所成,就算是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也要有知識有文化,而不是無知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渾渾噩噩地過完一生。因此中國的教育給了學生很大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學,所以有人就提出不要給孩子們這麼大的壓力,要一個快樂教育。
  • 平成廢物: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替我們試過了,我們該反思了……
    平成時代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名詞有:房價崩盤、失去的十年、增長停滯、低欲望社會、記不住名字的首相們、3.11大地震、福島核洩漏……以及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平成廢物。「平成廢物」是一群什麼樣的傢伙?編劇大神宮藤宮九郎在2016年的電視劇《寬鬆世代又如何》中,把矛頭對準了最早一批經歷寬鬆教育的年輕人,吐槽模式全開。劇中三個男主角都是29歲,年近而立。
  • 「快樂教育」你還在倡導嗎?育兒不教的後果日本已經試過了……
    於是,有一部分家長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倡導尊重孩子個體,進行快樂教育,讓孩子自己去成長。他們過度鼓吹自然教育,主張清靜無為。「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已經替我們經歷過了。從1989年到2019年,平成這個用了30年的年號,留給日本人的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房價崩盤、失去的十年、增長停滯、低欲望社會、記不住名字的首相們、3.11大地震、福島核洩漏……以及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平成廢物。
  • 「平成廢物」也許會成為我們的下一代
    日本戰敗後四十四年,隨著裕仁天皇的逝世,日本迎來了平成時期,也是在這個時期,一部分年輕人被稱為「平成廢物」。與「昭和男兒」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這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僅失去了熱血鬥志,甚至連愛國之心都拋在了身後。
  • 日本寬鬆教育下的「平成廢物」,原來是這樣養成的,值得深思
    於是一些家長把目光轉向了他國的教育,日本的教育環境就十分寬鬆,日本政府早在2002年的時候就開始實行所謂的寬鬆教育,為了減輕日本孩子的學習壓力,這與中國的填鴨式教育形成顯明的對比,我們一起來看下日本實行寬鬆教育下的後果。從1989年到2019年,被稱為平成時代,留給日本人的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
  • 從平成廢物到令和猛男,從減負到增壓:日本教育減負40年簡史
    在教育成本增加之後,中產階級家庭的生育壓力隨之增大。因此,雖說不能將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完全歸咎於「教育減負」的寬鬆政策,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政策對日本社會的老齡化,確實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總之,拋去那些真正自律的一小撮精英之外,大多數年輕人只好將精力投入到了娛樂行業,尤其是動漫和遊戲當中,過得渾渾噩噩。
  • 「平成廢柴」:我都替你們試過了
    2016年,日本正式決定告別40年的寬鬆教育,「引入希特勒自傳」、「教學生拼刺刀」、「恢復軍國主義教材《教育敕語》」…這套操作讓人感覺日本人是不是「瘋了」。這倒也未必。日本經濟學家對平成一代有過如下的評價:「在日本,當下平成年代的年輕人只關心以自己為圓心半徑3米內的事情。」痛斥當代日本年輕人成為了一群沒有理想和思想的廢材一代。
  • 日本寬鬆教育造就了「平成廢物」,西方早已推崇精英化教育
    在日本,一直存在兩種極端化的教育方式,寬鬆教育和精英化教育,其實不僅僅是日本,歐美也都是如此,出身社會中上階層家庭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接受了精英化教育,他們無論是上升到哪一個階段,家長都會不惜血本為他們搜索與之匹配的教育師資和資源,各種家庭教師教育和課外補習班教育多到讓人踹不過氣來。
  • 平成廢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無法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了解一下
    平成廢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無法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了解一下時間:2019-09-07 17:1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平成廢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無法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了解一下 指日本平成年代的年輕人。
  • 這就是造就平成廢物的原因?調查顯示日本近百萬青少年沉迷網際網路
    ▲這就是造就平成廢物的原因?調查顯示日本近百萬青少年沉迷網際網路最近,日本媒體發文:930,000 Japanese teens addicted to internet: survey——調查顯示:日本有93萬青少年沉迷於網際網路。其實看看現在的日本,新生人口也不過百萬,沉迷網際網路的青少年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 時隔多年,再聽「快樂教育」,來自一位教了20年語文老師的忠告
    我,兩個孩子,從小學、初中,和高中參加過幾十次的家長會。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一位老師當著50名學生家長反駁「快樂教育」。就像她說的那樣,除了家長,我們是唯一沒有血緣關係卻希望孩子好的人。這在她給孩子才上的一個星期課裡,無論是學生,還是身為家長的我們,以及從這次的家長會中都已經深刻的感受到了。
  • 你不能不知的「快樂教育」
    可是李笑來也在《財富自由之路》書中講道:如果一件事需要堅持,需要努力才行,那說明我們骨子裡是不願意做的,是註定做不成的。即使是董卿、郎朗對於今天的成就對父親的嚴厲和逼迫感恩戴德,但是他們的今天真的幸福嗎?郎朗不也很多次提出想放棄彈琴嗎?可是你觀察過兩三歲的孩子嗎?
  • 平成30年,日本人為了這些瘋狂排隊丨平成回憶錄
    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日本平成30年間的排隊文化。■蘋果發售新機型時,門店前徹夜排隊的人們成為一道風景平成15年(2003年)11月30日,蘋果公司在美國以外的首家直營店,日本銀座開業。為了能在開業當天購買到蘋果產品,開業前一天晚上有超過5000人冒雨排隊。
  • 「雞娃」成魔還是「快樂」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誤區請躲開
    所以,孩子想學什麼就學什麼,過一陣不耐煩了也就不學了。這種做法看上去的確蠻尊重孩子意願,孩子也挺快樂的。但是,如果僅僅因為「不愛學」就放任孩子隨心所欲,最後只會毀了孩子。日本政府從2002年開始全面推行寬鬆教育,內容包括:降低課業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公布成績,不對學生進行排名,學習內容減少三成,上課時間縮減一成等等。寬鬆教育的推行理由聽起來也很正確:出於對填鴨式教育的反省和國際教育形式的判斷,日本政府認為應該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從知識教育向創造力教育、創新教育的方向轉型。
  • 快樂與未來之間,父母的選擇,有時候需要狠下心來
    ,而這種教育方式據說是借鑑國外,被稱作是快樂教育。據說在日本平成年間,曾經大力推廣過這種快樂教育的教學模式。因為當時父母、老師,社會各界對孩子都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導致很多孩子在小時候承擔了成年人難以想像的壓力,幼小的心靈根本就容納不下這些壓力。
  • 日本民眾如何告別平成時代?
    2019年日本改年號為「令和」,結束了「平成」時代。當年年號「平成」是日本政府委託東京大學等幾位漢學泰鬥,提前幾年提出候補名單,最後於天皇去世當天,再召開專家會議,所推薦的新年號案,由當時的竹下登首相以及眾參議院正副議長予以同意,正式決定的。
  • 《平成十二年》:不可輕視的日本近代史
    為大家推薦的這本《平成十二年》,則將聚焦點放在了二戰結束,即1945年開始的日本重建行為;直至2000年,即平成十二年結尾。,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調整國內產業結構,促進出口;⑤鼓勵教育產業發展,支持生態保護、跟進一切現代化旗幟。
  • 陽光之氣不可無,日本就是前車之鑑 !
    而日本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容日本男性的說法也從「昭和男兒」變成了「平成廢物」,再到現在的「令和猛漢」,我們也能從中看出點社會發展改變男性外在及內在的端倪。▼寬鬆世代與平成廢物進了平成年代,就如同名字一樣,社會變得越來越平和,日本男性也開始越來越沒精神,故因得名「平成廢物
  • 澎湃思想周報|海子及其時代;日本向「平成」告別
    三十年倏忽而過,海子的時代與痛苦離我們遠去。今天人們紀念海子,記住的往往是那個吟哦著「以夢為馬」的抒情詩人,卻常常遺忘了徘徊在「亞細亞」和「太平洋」之間的史詩詩人,遺忘了海子也曾寫過:「當前,有一小批年輕的詩人開始走向我們民族的心靈深處,揭開黃色的皮膚,看一看古老的沉積著流水和暗紅色血塊的心臟,看一看河流的含沙量和衝擊力。他們提出了警告,也提出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