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你還在倡導嗎?育兒不教的後果日本已經試過了……

2020-08-28 山立老師談教育



在中國曾經盛行一時的「快樂教育」、所謂的「自然成長」,對孩子真的好嗎?

有教無育的教學格局,其實是不尊重孩子個體的表現,甚至是在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

於是,有一部分家長反其道而行之:

他們倡導尊重孩子個體,進行快樂教育,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他們過度鼓吹自然教育,主張清靜無為。

「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已經替我們經歷過了。

從1989年到2019年,平成這個用了30年的年號,留給日本人的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房價崩盤、失去的十年、增長停滯、低欲望社會、記不住名字的首相們、3.11大地震、福島核洩漏……以及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平成廢物。

平成廢物源自軍迷們流傳的一個典故:據報導,在一次陸軍演習中,一輛坦克的車長趁著休息時間用坦克內的顯示器放動漫打發時間,被抓到後上司訓斥他:「這樣怎麼和中國開戰?」

結果他說:「如果我們陸軍都和中國開戰了,那說明我們的空中和海上自衛隊都已經完蛋了,我們還是直接投降比較好吧!」



但這個詞早已走出軍迷的範圍,成為全世界嘲笑這一代日本年輕人的梗。之所以這一代人被稱為廢物,是因為他們表現出的某些共同特點:

他們縱情享受當下,不關心明天和未來;

他們只關心「以自己為圓心,半徑3米內的事情」;

他們不想工作、不願奮鬥,連戀愛都懶得談;

他們沉迷於動漫、遊戲、愛情動作片;

能靠幻想解決的問題,絕不付諸實踐。

總之,這是一代及時行樂、沒有欲望、追求像豬一樣生活的死宅。所以也被稱為「平成養豚」,或者「寬鬆世代」。

平成廢物們是怎麼煉成的?從社會背景來說,經濟低迷、少子化、老齡化都是推手之一,但最直接的推手,則是「寬鬆教育」的盛行。


昭和時代和平成時代的徵兵廣告


日本政府從2002年開始全面推行「寬鬆教育」,內容包括降低課業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公布成績,不對學生進行排名,學習內容減少三成,上課時間縮減一成,等等。

是不是很眼熟?沒錯,就是減負。

寬鬆教育的理論基礎當然很「堅實」,說出來絕對政治正確:出於對填鴨式教育的反省和國際教育形式的判斷,日本政府認為應該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從知識教育向創造力教育、創新教育的方向轉型。

說得很好,我們來看看實施後的結果吧。


寬鬆必然導致鬆懈

日本教育學會會長廣田照幸曾說:

寬鬆教育急切地追求創造力的培養,但忽略了創造力產生的前提: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鞏固。

是啊,我們一直在說,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創新精神,但創造力和創新都是教育的結果,而不是過程。

所有的創造力都必須紮根於基礎知識,才有可能產生,否則,讓孩子隨意地發揮想像力,那結果說好聽點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說難聽點,就是會培養出一堆民科和只會誇誇其談的廢物。

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缺少大人有意識的引導,也是反人類的。

沒有任何人能有超過5000年的壽命,沒有任何人能自然地習得人類千萬年的智慧。


過去前輩的很多知識點我們需要快速積累和學習,以便讓自己能迅速地站在一個很高的起點。


有很多人只育而不教,這樣雖然避免了扭曲孩子天性,卻也減少了知識高度和能力強度的鍛鍊。


畢竟,知識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基礎。


再者,孩子的內在是需要引領的。只有內在而沒有外在知識架構的搭建,就是空架子,經不起真正的檢驗。


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是要真正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學會有意識地育兒,引領孩子走在前進成長的路上。


這是一條有意識成長自己的路,也是一條引領家族輝煌的路徑。


作者簡介:教育者山立老師,推動教育創新,改良教育生態,追求真教育理想!傳播中國文化!致力於中國幸福家庭事業!著有《真正愛讓孩子立起來》《真正愛,別讓天才孩子與你擦肩而過》兩本家庭教育經典讀物。可關注同名抖音號、視頻號。

相關焦點

  • 平成廢物: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替我們試過了!
    日本政府從2002年開始全面推行「寬鬆教育」,內容包括:降低課業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公布成績,不對學生進行排名,學習內容減少三成,上課時間縮減一成,等等。寬鬆教育的理論基礎當然很「堅實」,說出來絕對政治正確:出於對填鴨式教育的反省和國際教育形式的判斷,日本政府認為應該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從知識教育向創造力教育、創新教育的方向轉型。
  • 快樂教育的後果:平成廢物,日本替我們試過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學有所成,就算是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也要有知識有文化,而不是無知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渾渾噩噩地過完一生。因此中國的教育給了學生很大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學,所以有人就提出不要給孩子們這麼大的壓力,要一個快樂教育。
  • 平成廢物: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替我們試過了
    日本第一次參加時,成績不錯:數學第一、科學第二、閱讀第八。寬鬆教育實行後,2003年日本第二次參賽,成績已經變成了:數學第六、閱讀第十四。所謂的寬鬆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演變成鬆懈教育。因為現代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人性、反惰性的過程。
  • 平成廢物:快樂教育的後果,日本替我們試過了,我們該反思了……
    男二號在小學當老師,苦惱於領導嚴厲、家長難纏、學生不聽話。因為從沒談過戀愛,還是處男,遭到所有人的嘲笑。而他堅持認為都是別人的錯。男三號自視甚高,復讀11年只為考東京大學,日常收入主要靠拉皮條和敲詐嫖客。他和非法滯留日本的遊客生了孩子,但沒有辦理結婚手續。劇中還有胡亂面試找工作的大四學生:△ 面試官問:「你對網際網路了解嗎?」
  • 你還在學外國人怎麼育兒嗎?日本人已經開始教孩子學《論語》了
    對於現在當家長的這一代人來說,「外國的月亮圓」是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思想,包括育兒思想在內的一切外國的東西都是高級的。但隨著我國快速的發展和追趕,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正視中國優秀的文化了,這不今天我就發現日本東京有一家創立44年的幼兒園,將《論語》、150種成語、漢字作為了孩子們的必修課。
  • 後悔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育兒理論真的有用嗎?不完美父母看這裡
    今天朋友好奇的問我:你竟然是育兒作者?你擅長心理學嗎?你寫的了那些長篇大論的育兒理念嗎?看你也不像是那麼有耐心的人?關於朋友的疑問,今天我就想用這篇文章來回答她,育兒理論我不懂,心理學我也沒學過,我就是一位媽媽,並且還是一位善於總結的媽媽,也許我的育兒方式並不完美,育兒過程也會出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但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沒有真正完美的父母。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在一個人流量非常大的商場裡,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男孩正坐在地上大哭,嘴裡還在嘟囔著非要媽媽給他買玩具小汽車,否則就不起來。雖然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依然沒有動搖媽媽的決定,她只是冷冷地看著孩子,並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
  • 快樂教育和釋放孩子天性這些育兒觀念正在坑害孩子,你覺得呢?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國出現了「快樂教育」和「釋放孩子天性」等等這些,主張溫柔對待孩子,甚至是所謂 「放養」的育兒觀念。有家長說,這些舶來品育兒觀念,不適合我國國情,還是傳統的「棒下出孝子」好用;也有些家長,樂此不疲地接受並執行著這些外來育兒觀。反對的人說,這些觀念簡直就是坑害了孩子。
  •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劉星和小雨埋怨媽媽,如果我小的時候,你培養我彈琴,我也會彈鋼琴;如果您從小培養我踢足球,興許我現在就是少年國足運動員......但是,媽媽劉梅表示很冤枉,我讓你學,你不願意學。可是,劉星振振有詞地說,我不願意學,你就應該逼我學......
  • 國翰·父母課堂 | 快樂教育的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 你以為這是「雞湯」,高高興興的喝下去就能充滿正能量。但其實這就是「砒霜」,按這樣的觀點去教育孩子,只會釀成大錯。 最近幾年,中國的初等教育開始被快樂教育大洗腦。 小學好輕鬆,四點半就皆大歡喜的放學了。
  • 談日本廢除的"寬鬆教育":其實,真正的快樂教育不等於放縱式快樂
    談日本廢除&34;:其實,真正的快樂教育不等於放縱式快樂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太辛苦,心疼自己的孩子,其實有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教育一個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其實並不是讓孩子放縱式的快樂,而是讓她竭盡所能去明白知道要做什麼,知道自己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但是啊,對於孩子的一生,我們作為父母的只能陪他們半程,接下來的漫漫人生路要靠他們自己走。
  • 別人家11歲的少年大學畢業,你的孩子還在「快樂教育」嗎?
    但他同時也認識到兒子學習上的不足,一是學的僅僅是書本知識,還沒有用在實踐中,二是孩子內在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社會實踐教育還需強化。我們經常聽到:你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其實孩子也一樣,許多父母如果不逼孩子一把,也許長大以後孩子反而會怨你。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教育學家戈登說,孩子叛逆的是父母嗎?其實他們深愛著父母,他們叛逆的是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當民警撥通了孩子媽媽的電話號碼之後,完全聽不出對方有任何的焦慮和著急,反而是非常冷淡的一句,這孩子我不要了。只是因為一次考試的失利,孩子就必須得拋棄嗎?我們無法想像這個孩子當時聽到媽媽口中說出這句話時,他的心情有多麼的複雜。
  • 心理學家培養出三個抑鬱症子女,你還在用他的育兒理念嗎?醒醒吧
    導讀:心理學家培養出三個抑鬱症子女,你還在用他的育兒理念嗎?醒醒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家培養出三個抑鬱症子女,你還在用他的育兒理念嗎?醒醒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教育學家戈登說,孩子叛逆的是父母嗎?其實他們深愛著父母,他們叛逆的是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今年的3月份,一個12歲的男孩被發現在高速上出現,他的身上有多處傷痕,經過民警的詢問得知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母親一番暴力打罵之後,丟棄在車來車往的高速上。
  • 日本已經淘汰的逃生方法,我們還在教?
    結繩逃生培訓起源於日本。日本過去有大量三層以下木結構的低層住宅,這種住宅還使用不少紙張。住宅裡一旦發生火災,有時樓道,樓梯起火,樓上的居民無法下樓逃生,於是許多人在家裡備條繩索,用於在發生火災時從陽臺或窗口逃生。用普通繩索逃生,繩端打結是否正確事關逃生者的生死。因此日本過去很重視教居民結繩的方法。
  • 快樂育兒的「臭腳」,別盲目追捧,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靈與肉的修行
    導讀:快樂育兒的「臭腳」,別盲目追捧,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靈與肉的修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快樂育兒的「臭腳」,別盲目追捧,真正的教育是一場靈與肉的修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老李,我昨天晚上聽到你揍孩子了?這樣可不行啊!教育孩子還是講道理,千萬不能打罵。」「您說的是,我昨天氣壞了,以後會注意的。」不管老李怎麼勸,孩子都不肯跟媽媽道歉,一副理不直氣也壯的神態,氣得老李直接照著他屁股來了一頓「巴掌炒肉」。結果這熊孩子沒撐到2分鐘就認慫了,直呼認錯。現在想想,老李依然不後悔昨晚的舉動。總聽人說教育孩子不能打罵,這話初聽也有理,真實踐起來卻壓根不是那回事。
  •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總聽人說教育孩子不能打罵,這話初聽也有理,真實踐起來卻壓根不是那回事。就連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都說:&34;這種育兒毒雞湯 ,還是少喝為妙。人不學,不知義。就連公路兩旁的景觀樹,都需要人為修剪才能茁壯成長,更何況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子?如果家長沒有正確引導,而讓孩子肆意成長,最後我們只能得到一個任性,固執的&34;。
  • 你不能不知的「快樂教育」
    於是,本著科學育兒原則的我特意買來了快樂教育的倡導者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想一睹「快樂教育」的真諦。一、快樂教育的錯誤解讀我瀏覽了網上大部分的人關於「快樂教育」的文章,大部分人對「快樂教育」的誤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