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書的來源和意思這裡的背書跟背誦課文沒什麼關係,因為背誦課文沒什麼好解釋的,就那個字面上的意思。臺灣的政論節目裡面喜歡說「背書」,剛開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不知道是背什麼書。後來大陸也開始用得多了,比如名人背書、品牌背書、信用背書,才逐漸明白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其實來自英文endorse的直譯。
原意:
背書是票據權利轉移方式,是指持票人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並籤章的行為。
引申義:
背書就是指通過第三方的知名度、美譽度、或是第三方的權威,為你做出的一種讚譽、支持或者暗示你很棒,你是對的,選擇你沒有錯。為某人背書,通俗的來理解,就是替某人做擔保的意思。
國內官媒很少把endorse翻譯成「背書」,一般翻譯成「支持」。
support和endorse的區別是:
support -很泛,指提供資源(人力物力財力)的便利來支持,側重於facilitate(提供便利)。endorse - 可以理解為第三者提供「影響力」支持,使得被endorsed人或事物更加可信或者更有分量。常見的背書有政府背書,品牌背書等。
政府背書一般是政府以某種行為為某項業務來提供支持,以增強大眾對該業務的信任程度。比如政府發行的國債,政府債券等,因為是由政府發行的,有政府信用做擔保,所以購買者覺得風險低,保障程度高。
品牌背書是指某一品牌要素以某種方式出現在包裝、標號或者產品外觀上,但不直接作為品牌名稱的一部分。我們通常見到的類似保潔公司,保潔公司會有很多品牌,比如海飛絲,飄柔等等,我們會因為他們是大品牌而去信任它旗下的其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