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財富傳承困境:70% 創一代想傳給子孫,但35%二代願承繼父業...

2021-01-09 虎嗅APP

相比其他地區,亞太地區的富豪更傾向於家族傳承,數據顯示70%內地企業傾向於在家族內部尋找接班人,但只有少於35%的下一代表示願意繼承家族業務,而有系統及清晰接班計劃的企業比例更低至6%。豪門財產繼承,時常見諸報端的是為爭財富兄弟鬩牆。本文來自觀點地產網,虎嗅有刪節。


香港人愛看港劇,尤其是豪門爭產劇,類似《創世紀》、《天地豪情》等爭產劇集,都曾經鼎盛一世。


事實上,豪門爭奪財產不單只是TVB電視劇中長盛不衰的話題,也是現實之中很多地產豪門正在上演的劇情,特別是伴隨著香港各大地產公司逐漸告別一代創業階段,進入二代守業時代,家族企業如何平穩過渡完成世代交替,更好實現財富傳承,成為了擺在所有家族面前的難題。


接班中的富豪家族


9月15日,香港土瓜灣馬頭圍下鄉道8號,富豪國際旗下富薈馬頭圍酒店正在舉行開幕禮,不大的宴會廳人頭湧湧、觥籌交錯,不時還有明星藝人穿插其中。


富豪酒店集團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羅寶文手挽父親羅旭瑞的手臂,言笑晏晏招呼賓客。她笑著對媒體說,集團旗下I Club酒店系列已開設第4間,其後將於旺角、蘇豪和機場擴展業務,料旺角區新酒店於明年營運、蘇豪區則於後年,而機場酒店項目會於2020年前完工,期望每年均於香港開設新酒店。


一天之前的香港灣仔新鴻基中心53樓會議廳,新新鴻基地產公布截止今年6月底止的全年業績。


主席臺上的新鴻基主席郭炳聯望著現場媒體,指著左手邊其二哥郭炳江之子郭基輝及右手邊自己的二子郭基泓,笑著說,「我們很團結,尤其是第三代,是很團結的」。


而在半個月之前,佳兆業2017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當「劫後重生」的郭英成出席復牌半年後的第二場業績會,笑容燦爛對媒體說出那句「現在,我覺得是開心、快樂」時,他的長子郭曉群正坐在臺下「見習」。


此前,這位90後的郭英成公子剛剛密集舉牌了香港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康宏環球,持有股份數達到了29.91%。當被問及這場投資與佳兆業的關係時,郭英成笑著對在場媒體說:「這是我兒子自己的投資,我兒子也有錢。」


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無論是老牌港企還是內房企業,一個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是,代際傳承正如歷史不可逆轉的年輪般,降落到它們的身上。


家族辦公室財富計劃


根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僅近幾年,僅就房地產領域而言,就有包括萬達王思聰、碧桂園楊惠妍、恆大許智健、融創孫喆一、新世界鄭志剛、瑞安羅寶瑜、世茂許世壇、SOHO中國潘瑞、合生朱桔榕、新城王曉松、龍光紀凱婷、實地張量、星河灣黃健慧、綠景黃浩源等一大批房企二代先後由幕後轉向臺前,接受鎂光燈以及來自家族企業財富傳承的檢驗。


瑞銀財富管理家族顧問服務亞太區執行董事汪玉琳就表示:「亞太區與其他地區相比,較為著重未來世代的培養、培訓和發展,以繼承家族業務。與其他地區相比,亞洲家族的下一代參與家族辦公室的程度較高。他們的參與方式包括參與項目、擔任董事、家族辦公室的管理或執行角色,或參與慈善活動。」


瑞銀財富管理環球家族辦公室大中華區主管Enrico Mattoli則表示,中國家族辦公室的特徵在於企業家年紀較輕,即所謂「新財富」,他們傾向追求增長多於保本。預期隨著他們繼續提供吸引的長期回報,大中華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將出現偏好股票、私募股權及房地產的模式。


瑞銀與Campden Wealth Research於9月12日發布的《環球家族辦公室2017年報告》就顯示,2016年,家族辦公室排名第一的首要工作是制定財富傳承計劃,69%預期在未來15年進行世代交替。今年,近半數47.3%家族辦公室表示已有一定計劃,而29.6%仍在制定計劃。


其中,財富承傳計劃方面,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略為落後於其他地區,目前只有13%已有書面計劃,19.4%完全無計劃。不過,預期情況將在不久將來改變,因為48.4%的亞太區家族辦公室正在制定財富承傳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67%的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正在制定財富承傳計劃,而香港僅有29%家族辦公室正在制定財富承傳計劃。準備財務承傳計劃的推動因素,香港家族辦公室認為是「世代交替」及「家庭成員年老」。


據悉,家族辦公室是專為擁有龐大財富的家族而設的私人辦公室,估計全球目前有5300家家族辦公室。辦公室的目的可以是處理家族主要資產及核心持股(稅務及會計、財務及遺產管理),以納入更為複雜的財富管理架構。


中西價值觀的融合


正如眾多講述香港黃金時代港人創業掘金的劇集一樣,創業的老一輩辛辛苦苦打拼一世,為子孫後代留下億萬財富,但「創業容易守業難」,如何更好實現家族企業財富傳承,正在成為香港及內地眾多家族企業思索的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陳江和亞洲家族企業研究中心近期發表的《中國家族企業的未來發展報告》顯示,在世界100間最古老的家族企業中,內地無一上榜。而超過10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中,日本以多達25321間排名榜首,而內地僅有204間,香港則有89間。


香港科技大學陳江和亞洲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金樂琦教授表示,日本在家族傳承方面有明確的制度,只傳位給長子的規定,使其在代際傳承中不易出現混亂,有利於家族企業長久地發展。


反觀中國人企業,因沒有清晰的家族傳承計劃,加上過去中國家庭一般子嗣眾多,在傳承中難以公平分配,因而家族中易產生爭鬥和混亂,弱化企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金樂琦指出,超過70%的內地企業傾向於在家族內部尋找接班人,但只有少於35%的下一代表示願意繼承家族業務,而有系統及清晰接班計劃的企業比例更低至6%。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家族企業財富傳承中,將無可避免遭遇代際之間觀念落差與期望衝突。


雖然現實情況不佳,但報告仍然樂觀指出,香港依然擁有不少家族企業成功傳承案例,當中包括利豐、李錦記、永安百貨、餘仁生、泰昌祥輪船等。


報告指出,這些企業的成功秘訣,包含以下三個元素:擁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平衡的中西方價值觀、沒有過度分散擁有權。


因而,儘管家族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往往極富家族色彩,但亦有觀點認為,未來,隨著家族企業成員組成和業務趨於全球化,家族企業亦有望在不同文化碰撞下,在企業管理中同時融入中西方思維,從而帶領家族企業創新、壯大。

相關焦點

  • 豪門財富傳承困境:70% 創一代想傳給子孫,但35%二代願承繼父業
    相比其他地區,亞太地區的富豪更傾向於家族傳承,數據顯示70%內地企業傾向於在家族內部尋找接班人,但只有少於35%的下一代表示願意繼承家族業務,而有系統及清晰接班計劃的企業比例更低至6%。豪門財產繼承,時常見諸報端的是為爭財富兄弟鬩牆。
  • 家族·傳承 | 偌大的家業傳給誰?國內三大家族「創一代」的傷痛你不懂!
    文章原題目:《偌大的家業傳給誰?「創一代」的傷痛你不懂!》傳承是條荊棘路。一代向二代、甚至三代傳承推進的歷程中,呈現出多樣性的結果也非常合理,路徑選擇上,如何讓企業持久健康發展是「創一代」們的共同訴求。新一代接班人堅守家業、堅守主業,讓傳承過程根基穩健,並在此基礎上開拓創新、開疆闢土,無疑實現了兩代人價值觀的代際整合,這也是打造「百年老店」的成功之道。
  • 傳承還是另創領地?「二出二進」的溫州環宇二代接班
    一代會老,二代當立。未來幾年,中國企業界將迎來巨變,到了國內家族企業歷史上首個交接高峰。為數眾多的商界新青年們,他們如何接力,傳承,還是另創領地,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一代會老、二代當立,準備好了嗎?「二出二進」家門的二代接班一代老了,青藍接力,傳承好,還是另創領地呢?你試試從環宇家族二代王愷「二出二進」家門的經歷中找找答案。
  • 順德「企二代」如何更好參與高質量發展
    容桂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馮玉明介紹了容桂企業傳承的三種模式,一是子承父業,二是從外部聘請職業經理人,三是從企業內部培養有能力的人才作為接班人。「『子承父業』作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對順德企業代際傳承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目前,容桂企業接班大都是選擇這種方式。」實際上,去年由順德工商聯發布的《順德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發展研究》也印證了馮玉明所了解的企業傳承的情況。
  • 航運豪門長榮集團的遺產風波,家族創始人如何傳承一代財富?
    即將繼承的百億遺產,對於受疫情影響限於困境的星宇航空來說,無疑又是一次的「死裡逃生」的機會。03家族創始人如何傳承一代財富?購買人壽保險,特別是大額終身壽險,通過指定受益人,進行財富的傳承,可以避免遺囑繼承過程中的諸多繁瑣程序,在被保險人身故時,傳承給保險合同指定的人一筆確認金額的錢。
  • 民企傳承新圖景:「去家族化」湧現 子承父業仍是首選
    2012年,70歲的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職位,交班給方洪波。在方洪波的主導下,美的開始轉型,並積極籌劃整體上市,年營收從1000億元增長到如今的約3000億元,公司市值從數百億元增長到如今6000億元。 「部分上市公司的權力交接很順利,因為二代本身喜歡父輩的產業。
  • 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17代長盛不衰,子孫相繼進入哈佛
    古語有云,凡天下富貴之家,大多一代享用殆盡。其子孫始而驕奢,繼而衝蕩,終而溝壑。商賈之家,勤儉節約者能綿延三四代。耕做讀書之家,勤勉簡樸者能延五六代。孝悌友善之家,可以綿延七八代。然在中國卻存在這樣一個家族,他長盛不衰,傳承17代富貴不減,它就是蘇州貝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名門貴族?
  • 相互參股豪門聯姻:香港家族企業傳承合縱連橫
    傳承與接班人:300萬民企的現實焦慮 之8 家族企業傳承的香港模式 下篇國外家族企業平均壽命40- 50歲,「股神」巴菲特就曾表示,他喜歡家族企業,他的錢也大部分投給了經營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一代一代經營的家族企業。不過,在中國,家族企業往往「富不過三代」,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
  • 太安堂十四代人的傳與守,再也不是靠「一支藥膏打天下」了
    太安堂,是一代宗師柯玉井於明隆慶元年在潮州創建的中醫藥聖殿,有二大鎮堂之寶:一是御賜的「太安堂」牌匾,二是明嘉靖太醫院院使萬邦寧惠贈的御醫寶典《萬氏醫貫》。更有意思的是,太安堂第十三代傳人柯樹泉,以中華傳統文化「道德經」「易經」治企,在中國的東西南北中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布局,興建五大藥廠。
  • 「研二代」被揠苗助長,科研如何傳承?
    有網友貼切地稱其為「研二代」。繼「富二代」「官二代」之後,這又是一新興的第二代。「富二代」直接從父輩那裡得到了巨額財富;「官二代」間接地從父輩那裡得到了隱形的權利,那「研二代」呢?知識型傳承說白了就是用書本和講課的方式,把科研成果傳承給後代。
  • 泉商富二代壕奢婚禮背後:誰能守得好爸爸的家業?
    如今,當年創造奇蹟的泉一代們已經年逾半百。九牧王家的婚禮,將眾人視線又拉回到了這些泉二代身上。民營企業到了接班高峰期,代際傳承壓力下的泉二代們,到底行不行?老子打下的江山,遲早是要傳給兒子的。如今,當年創造奇蹟的泉一代們已經年逾半百。九牧王家的婚禮,將眾人視線又拉回到了這些泉二代身上。民營企業到了接班高峰期,代際傳承壓力下的泉二代們,到底行不行?
  • 我們對「子承父業」的理解有些偏頗
    二代不願意接班,其實並不在少數。但是,真的一定要接班嗎?家族傳承,傳承的到底是什麼呢?「家族企業二代」接班難問題突出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近年來,家族企業二代接班難問題突出,許多家族企業面臨傳承問題。胡潤百富榜調查發現,近50%甚至更高比例的家族企業二代不願意繼承父業。
  • 粵系「地二代」:接班路上的少帥與名媛們
    25歲前後出道,30來歲登頂,40歲前完成接班,是「地二代」的普遍節奏。在家族觀念傳統的廣東,家業傳承並不存在明顯的「傳子不傳女」現象,巾幗不讓鬚眉,女兒甚至更受父輩器重。不過,新財富統計顯示,粵系「地二代」接班成績總體平淡,鮮有亮眼表現。選擇自立門戶的幾位豪門少帥,其生意也不同程度受益於父輩的關照。
  • 神秘的家族信託 那些富豪財富傳承的印記
    神秘的家族信託 那些富豪財富傳承的印記   列支敦斯登與瑞士之間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國界,跨過一條栽滿鮮花的小道,看到點綴王冠的徽章,就來到了這個阿爾卑斯山中的小城。這兒,聚集了歐洲大部分頂級的信託公司。
  • 破解中國「創一代」接班人困局:「養馬」不如「賽馬」好(上)
    近兩年以來,柳傳志、李嘉誠、李兆基等宣布退休,其他「創一代」企業家大多數年齡在60歲左右,「退休」已漸漸成為眾多「創一代」企業家們無法規避的話題。今天中國的民營企業大多還是創始人驅動的,無論是交棒給下一代還是尋找職業經理人,目前都到了一個比較緊迫的窗口期。
  •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9: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心裡一直牽掛西路軍歷史和犧牲的將士,他們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在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時,領導人強調,他們展現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奮鬥精神,體現了紅軍精神、長徵精神,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紅色基因,融在血脈,紮根人心。翻開風雲激蕩的歷史篇章,紅色的基因譜系耀眼奪目。
  • 民辦大學的二代「女掌門」
    在中國民辦教育界,「女承父業」的不在少數,西安翻譯學院創辦人丁祖詒、黃河科技學院創辦人胡大白、西京學院創辦人任萬鈞……這些中國民辦大學的開山鼻祖都選擇了讓女兒接班。近年來,中國民辦大學面臨著「新老交替」,在二代接班人中,「女掌門」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年輕。
  • 專注家族企業管理研究二十年,破解家族企業「代際傳承」難題——第八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二等獎成果介紹
    [10] 李新春,2002:信任、忠誠與家族主義困境,《管理世界》第6期:87-93,113.根據2011年的《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隨著第一代創業者逐漸年近花甲,全國性的家族企業「接班」時代已經到來。能否順利傳承是關係到成千上萬家族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會從整體上影響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然而,來自世界各地大量的經驗表明,二代繼承之路常常是荊棘密布的。
  • 中國70後:真的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
    而在70後與90後之間,諸多具有爭議的話題之中,70後最關心的就是"孝順"的話題。那麼,70後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 70後真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嗎?70後又真的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嗎?下面,我們便來逐一分析。70後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要想知道"70後是否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
  • 尚載傳承 玉見未來 | 滙豐尚玉財富傳承規劃全面解決方案隆重發布!
    受新冠疫情影響,高淨值人群對財富傳承規劃的需求激增。今年2-5月,滙豐傳承類保險銷售額月均增長率超過70%。滙豐預計,數位化與專業化結合將成為財富傳承領域的發展方向。作為全球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滙豐通過持續的數位化創新、全方位的專業服務,為高淨值客戶家業傳續、財富長青提供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