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地區,亞太地區的富豪更傾向於家族傳承,數據顯示70%內地企業傾向於在家族內部尋找接班人,但只有少於35%的下一代表示願意繼承家族業務,而有系統及清晰接班計劃的企業比例更低至6%。豪門財產繼承,時常見諸報端的是為爭財富兄弟鬩牆。本文來自觀點地產網,虎嗅有刪節。
香港人愛看港劇,尤其是豪門爭產劇,類似《創世紀》、《天地豪情》等爭產劇集,都曾經鼎盛一世。
事實上,豪門爭奪財產不單只是TVB電視劇中長盛不衰的話題,也是現實之中很多地產豪門正在上演的劇情,特別是伴隨著香港各大地產公司逐漸告別一代創業階段,進入二代守業時代,家族企業如何平穩過渡完成世代交替,更好實現財富傳承,成為了擺在所有家族面前的難題。
接班中的富豪家族
9月15日,香港土瓜灣馬頭圍下鄉道8號,富豪國際旗下富薈馬頭圍酒店正在舉行開幕禮,不大的宴會廳人頭湧湧、觥籌交錯,不時還有明星藝人穿插其中。
富豪酒店集團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羅寶文手挽父親羅旭瑞的手臂,言笑晏晏招呼賓客。她笑著對媒體說,集團旗下I Club酒店系列已開設第4間,其後將於旺角、蘇豪和機場擴展業務,料旺角區新酒店於明年營運、蘇豪區則於後年,而機場酒店項目會於2020年前完工,期望每年均於香港開設新酒店。
一天之前的香港灣仔新鴻基中心53樓會議廳,新新鴻基地產公布截止今年6月底止的全年業績。
主席臺上的新鴻基主席郭炳聯望著現場媒體,指著左手邊其二哥郭炳江之子郭基輝及右手邊自己的二子郭基泓,笑著說,「我們很團結,尤其是第三代,是很團結的」。
而在半個月之前,佳兆業2017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當「劫後重生」的郭英成出席復牌半年後的第二場業績會,笑容燦爛對媒體說出那句「現在,我覺得是開心、快樂」時,他的長子郭曉群正坐在臺下「見習」。
此前,這位90後的郭英成公子剛剛密集舉牌了香港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康宏環球,持有股份數達到了29.91%。當被問及這場投資與佳兆業的關係時,郭英成笑著對在場媒體說:「這是我兒子自己的投資,我兒子也有錢。」
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無論是老牌港企還是內房企業,一個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是,代際傳承正如歷史不可逆轉的年輪般,降落到它們的身上。
家族辦公室財富計劃
根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僅近幾年,僅就房地產領域而言,就有包括萬達王思聰、碧桂園楊惠妍、恆大許智健、融創孫喆一、新世界鄭志剛、瑞安羅寶瑜、世茂許世壇、SOHO中國潘瑞、合生朱桔榕、新城王曉松、龍光紀凱婷、實地張量、星河灣黃健慧、綠景黃浩源等一大批房企二代先後由幕後轉向臺前,接受鎂光燈以及來自家族企業財富傳承的檢驗。
瑞銀財富管理家族顧問服務亞太區執行董事汪玉琳就表示:「亞太區與其他地區相比,較為著重未來世代的培養、培訓和發展,以繼承家族業務。與其他地區相比,亞洲家族的下一代參與家族辦公室的程度較高。他們的參與方式包括參與項目、擔任董事、家族辦公室的管理或執行角色,或參與慈善活動。」
瑞銀財富管理環球家族辦公室大中華區主管Enrico Mattoli則表示,中國家族辦公室的特徵在於企業家年紀較輕,即所謂「新財富」,他們傾向追求增長多於保本。預期隨著他們繼續提供吸引的長期回報,大中華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將出現偏好股票、私募股權及房地產的模式。
瑞銀與Campden Wealth Research於9月12日發布的《環球家族辦公室2017年報告》就顯示,2016年,家族辦公室排名第一的首要工作是制定財富傳承計劃,69%預期在未來15年進行世代交替。今年,近半數47.3%家族辦公室表示已有一定計劃,而29.6%仍在制定計劃。
其中,財富承傳計劃方面,亞太區家族辦公室略為落後於其他地區,目前只有13%已有書面計劃,19.4%完全無計劃。不過,預期情況將在不久將來改變,因為48.4%的亞太區家族辦公室正在制定財富承傳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67%的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正在制定財富承傳計劃,而香港僅有29%家族辦公室正在制定財富承傳計劃。準備財務承傳計劃的推動因素,香港家族辦公室認為是「世代交替」及「家庭成員年老」。
據悉,家族辦公室是專為擁有龐大財富的家族而設的私人辦公室,估計全球目前有5300家家族辦公室。辦公室的目的可以是處理家族主要資產及核心持股(稅務及會計、財務及遺產管理),以納入更為複雜的財富管理架構。
中西價值觀的融合
正如眾多講述香港黃金時代港人創業掘金的劇集一樣,創業的老一輩辛辛苦苦打拼一世,為子孫後代留下億萬財富,但「創業容易守業難」,如何更好實現家族企業財富傳承,正在成為香港及內地眾多家族企業思索的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陳江和亞洲家族企業研究中心近期發表的《中國家族企業的未來發展報告》顯示,在世界100間最古老的家族企業中,內地無一上榜。而超過10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中,日本以多達25321間排名榜首,而內地僅有204間,香港則有89間。
香港科技大學陳江和亞洲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金樂琦教授表示,日本在家族傳承方面有明確的制度,只傳位給長子的規定,使其在代際傳承中不易出現混亂,有利於家族企業長久地發展。
反觀中國人企業,因沒有清晰的家族傳承計劃,加上過去中國家庭一般子嗣眾多,在傳承中難以公平分配,因而家族中易產生爭鬥和混亂,弱化企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金樂琦指出,超過70%的內地企業傾向於在家族內部尋找接班人,但只有少於35%的下一代表示願意繼承家族業務,而有系統及清晰接班計劃的企業比例更低至6%。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家族企業財富傳承中,將無可避免遭遇代際之間觀念落差與期望衝突。
雖然現實情況不佳,但報告仍然樂觀指出,香港依然擁有不少家族企業成功傳承案例,當中包括利豐、李錦記、永安百貨、餘仁生、泰昌祥輪船等。
報告指出,這些企業的成功秘訣,包含以下三個元素:擁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平衡的中西方價值觀、沒有過度分散擁有權。
因而,儘管家族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往往極富家族色彩,但亦有觀點認為,未來,隨著家族企業成員組成和業務趨於全球化,家族企業亦有望在不同文化碰撞下,在企業管理中同時融入中西方思維,從而帶領家族企業創新、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