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247件,其中,商品類投訴1017件,服務類投訴1230件。較去年同期相比,投訴量上升169.6%。消費者對於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售後服務、合同、價格以及虛假宣傳方面的投訴較多,分別是625件、453件、390件、339件以及288件。較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124.8%、151.6%、139.3%、294.2%、329.9%。
依據投訴數據分析,2018年青海消費領域失信熱點問題集中於預付式消費、合同違約、假冒偽劣以及虛假宣傳四個方面,涉及美容美髮、健身、餐飲、食品、保健品、家用轎車、房屋裝修、定製家具以及網絡廣告九大領域。
01
預付式消費陷阱
◆美容美髮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美容美髮服務類投訴105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75%。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以極優惠的條件和大額充值的方式吸引、誘導消費者辦理會員卡;二是消費者實際使用會員卡時,設置額外門檻;三是消費者再次上門消費時,發現經營者關門停業。
如:2018年7月,城西區消協接到李先生投訴,稱其在西寧市城西區力盟步行街木北造型加盟店辦理了一張造型打折卡並且充值了3000元人民幣。當李先生第二次來到這家店消費時發現該店已不再營業,店內人去樓空。
2018年11月,消費者劉先生向省消協投訴,稱其2018年5月,在西寧市城西區鹽湖巷東尼美髮店辦理的會員卡,卡中有500元,但是2018年10月再去的時候,發現該店已經轉讓,會員卡裡的錢也無法進行退款。
◆健身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健身服務類投訴96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20%。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遲遲未按承諾及時開業,致使消費者的健身卡無法消費;二是強制性的讓消費者進行私教體驗或籤約私教並收取額外的費用;三是健身房無故關門停業,消費者無處退款。
如:2018年10月,消費者宋女士通過省消協微信平臺投訴,稱其2018年8月9日在西寧市城西區某遊泳健身房預開業活動期間辦理了一張價值為1800的遊泳健身年卡,商家承諾2018年8月15日正式開業,但是到9月中旬仍舊無法開業營業。因此與經營者協商退卡事宜,卻遭到拒接。後經經營者所在轄區消協進行調解,經營者承諾3日後予以退款。但是3日後,經營者再次以各種理由拒絕辦理退款事宜。消費者無奈,再次投訴至省消協。
◆定製家具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定製家具類投訴84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0%。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經營者未提前告知消費者,也未辦理退款事宜的情況下關門停業;二是經營者與商場之間相互推諉;三是家具安裝時,整體設計、板材型號及顏色不符合合同約定。
如:2018年1月,省消協接到消費者馬先生投訴,稱其2017年5月在西寧市城北區某品牌家居店定製了全屋家具,並交納了全部貨款。但是後期前往商場時,發現此商戶關門未營業,隨即詢問商場,商場答覆稱其商戶因經營不善無法繼續營業,拖欠商場房租無法交付,已通過司法渠道予以起訴。消費者多次聯繫商戶無果,且和商場無法達成一致協議的情況下,投訴至省消協。
2018年12月,省消協接到消費者馬女士投訴,稱其在西寧市城北區某商場定製某品牌家具,其中包括衣櫃、書櫃、櫥櫃以及餐邊櫃。實際安裝時,發現衣櫃很多抽屜因為設計原因無法使用,櫥櫃檯面顏色和餐邊櫃顏色錯誤等情況。與經營者和商場協商無果後,投訴至省消協。
◆餐飲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餐飲服務類投訴108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4.2%。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餐館無故停業,「優惠卡」受限多等問題。
如:2018年9月,家住西寧市城中區的消費者李女士在家附近某餐廳辦理了一張打折卡,使用幾次後被告知經營者要搬家至城東區,並且不能退款,只能到新址繼續消費。消費者因離家太遠,便不想繼續使用,隨即提出退卡。與經營者多次協商無果後投訴至省消協。
2018年12月,西寧市城西區消協接到多件消費者投訴,稱其在餐廳辦理會員卡後,再去消費時,發現餐館已關門停業。
02
合同違約
◆房屋裝修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房屋裝修類投訴111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58%。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裝修公司延遲交工,並不承擔違約責任;二是裝修工程質量較差,多次返工維修。
如: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省消協連續接到3起消費者投訴,均為裝修公司以年底資金周轉困難、工人回家無人幹活為由拖延工期,未及時按照合同約定的交工日期交付房屋,導致消費者遲遲無法入住。
◆家用轎車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家用轎車類投訴435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7.6%。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購車合同不規範,存在多項「隱蔽條款」規避自身責任;二是延遲交付隨車文件,如合格證、發票等;三是強制消費者購買指定保險;四是維修及保養方面存在多收費、過度保養、反覆維修的情況。
如:2018年6月,消費者金先生到東川工業園區消協投訴,稱其通過貸款買了一輛家用轎車,貸款還清後,經營者遲遲不予辦理解押手續。
近兩年,東川工業園區消協多次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其在汽車4S店購買車輛時,經營者未按照相關規定和約定及時交付車輛合格證和發票,導致經營者無法及時辦理車輛牌照等相關手續。
03
虛假宣傳
◆保健品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保健品類投訴147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59.4%。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以領取免費禮品、免費旅遊、專家講座等方式誘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二是是保健品廣告中帶有功效性的誇大宣傳。
如:2018年7月,海南州共和縣消費者協會接到張先生投訴,稱某公司以組織20名老年人免費旅遊為名進行演講,並推銷保健品。宣稱本品為一級品,能提高免疫力,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抗衰老等功能。
2018年12月,李女士到西寧市城北區消協進行投訴,稱其通過電視臺廣告購買的保健品,服用4盒後,並無廣告中宣傳的效果,要求退款。
◆網絡廣告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虛假宣傳類投訴288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29.9%。失信熱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使用法律名列禁止的絕對性用詞或用語;二是實物與宣傳內容嚴重不符。
如:2018年4月,消費者施先生在天貓商城某戶外專營店購買一件女式防曬衣,瀏覽詳情時發現該商家在宣傳頁面使用了「極致新體驗」的絕對化語言。
2018年8月,省消協通過網絡投訴渠道收到多件消費者投訴,稱其通過第三方平臺訂購的賓館,其宣傳圖片與房間實際情況嚴重不一致,隨即要求退款,卻遭到商家和平臺的相互推諉。
04
假冒偽劣
◆食品
2018年,全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食品類投訴267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2.7%。失信熱點問題主表現為:餐館食材不新鮮、超市食品過期黴變。
如:2018年5月,消費者馬先生在西寧市城東區某超市購買的土豆餅黴變。
2018年11月,消費者芮先生在西寧市城西區某超市購買了一箱酸奶,食用時,發現酸奶中有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