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莫道江湖險惡世無俠,須知持心守正俠自成

2020-12-24 知味夜讀

《連城訣》又名《素心劍》,創作於1963年,是金庸先生中後期的一篇小說。該小說風格迥異於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整體氣氛陰暗壓抑,色調灰暗。相較於金大俠的其餘小說,《連城訣》走的明顯是"暗黑虐心"路線。這種風格導致很多人都不忍再讀,因為它對人性中醜惡面的赤裸裸揭露,已達聳人聽聞的地步:狄雲在江湖中屢遭陷害——斷指、穿琵琶骨;凌退思為得寶藏活埋女兒,萬震山的殺人砌牆、欲殺孫女滅口;花鐵幹為活命下的不顧廉恥……讀來令人毛骨悚然,胸臆難平。

這也導致該小說在金庸先生的所有小說集中,處於邊緣位置,知名度遠不如《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長篇小說。但個人認為,《連城訣》並不遜色於金庸的任何一部作品,恰恰相反,正因為其對人性的深刻揭露與批判,使得這部作品有遠超其他作品的現實意義。

有很多人在讀完《連城訣》後,認為其是一個只有人性險惡,而無"俠"的江湖。個人認為不然,它的確沒有"為國為民"的大格局與情懷,但卻通過極惡與極善的對比,在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身上探討了一種基於底層的"俠義精神"。這種俠義精神與武功無關,與擔當無關,與能力無關。其並非是"達則兼濟天下"的俠之大者,而是"窮則獨善其身"的基於鄉土社會中善良本性之下的對個人德行與本心的堅守,這樣的俠,更具有普遍性與代表性。

但狄雲的俠,又是獨一無二的,他代表的雖然是江湖底層人們的俠義精神,但其在屢屢面對陷害、折磨、污衊、背叛等極端情況下表現出的寧折不改,窮且益堅的精神,又已遠超傳統意義上的俠義精神。

狄雲的俠,是發乎本心的"窮則獨善其身"的道德觀

說狄雲的俠具有代表性,是因為他的出生實在平凡不過,他僅僅是一個農村小夥,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鋪鄉下長大。他的性格,具有鄉土社會下熟人社會中普遍的善良與質樸,小說第一回目為"鄉下人進城",就很好的概括了他的這種特質。

狄雲的善良與質樸源於江湖的底層——鄉下,這是多年處於一種簡單淳樸生活環境下潛移默化形成的品質,這種品質更多的是一種本能,尚不能稱其為俠。狄雲真正成為俠,是他將善進行到底,無論身處囹圄,還是處於進退維艱、自身難保的困境,在身不由己或者求生的本能之下,還能保持內心對他人的善意,這種對善的無條件的持守,讓他具有了俠的精神,這種精神,已經超越了江湖底層的狹義的善的概念。

窮則獨善其身,是對狄雲俠義精神最好的註解。

窮的解釋有幾種:其中有財資睏乏,也指處境惡劣。狄雲在前期就屬於財資睏乏的「窮」,與師傅戚長發一家為了有一身體面的衣服進城,不得已把家裡唯一的一頭耕地的牛賣掉換錢。同時,財資的睏乏也造就了他見識的匱乏,一直住在鄉下,從沒見過世面,自然不懂人心的險惡與江湖上的為人處事之道。所以在萬震山的宴席上,為了師傅的一件新衣服,就做了出頭鳥,與呂通打了一場。

狄雲急竄讓開,叫道:「我不跟你打架。我師父這件新袍子,花了三兩銀子縫的,咱們賣了大牯牛大黃,才縫了三套衣服,今兒第一次上身……」

這一場僥倖勝出,卻拂了萬震山的面子,打了萬震山八位徒弟的臉,因為呂通是來砸萬震山場子的,自己的徒弟還沒出頭,卻讓一向不怎麼對付的戚長發的徒弟搶了先,萬震山師徒面子上都不好看。

狄雲的出頭,並非是出於俠義之心,僅僅是因為呂通潑的糞,濺到了戚長發的衣服上,而這身衣服,是用他們吃飯的傢伙——大牯牛換來的。因為財資的睏乏,這身衣服在狄雲心中的分量不菲,所以他挺身而出,要求賠償,最後得罪了萬震山的徒弟。

"窮"令狄雲因為一件衣服而不淡定,也讓萬震山的一群徒弟有了足夠的底氣去尋他的晦氣,並採用陷害的手段奪其所愛,狄雲的悲劇正源於此。但對狄雲自身而言,窮並未給他的內心造成任何困擾,鄉下人進城,面對大場面,並沒有畏畏縮縮;萬圭等人尋釁,狄雲勝券在握的情況下選擇留手,在眾人一擁而上,戰敗不敵的情況下,不卑不亢。

狄雲的後期,面臨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處境上的「窮」。慘遭陷害,斷指入獄,被穿琵琶骨,被丁典誤解,越獄後又被所謂的正派人士誤認為血刀門弟子並遭追殺,被縱馬踩斷腿骨等等,狄雲的遭遇,窮盡了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

但無論是處於物質還是處境上的困境,狄雲始終未曾丟掉內心最為珍貴的東西。萬圭等人看不起他,以眾欺寡,他始終不曾低頭;丁典在獄中對他拳腳相加,他在丁典受刑後仍然不忍並加以照顧;水笙對他百般誤解,他仍在自己深陷險境時屢次出手相救;在血刀老祖濫殺無辜時,縱是自身難保,他也同樣挺身而出制止;儘管窮途末路,他都不曾忘記對丁典的承諾,縱使滿世界逃命,仍不忘帶著丁典的屍骨……

一個能力強大的人,在江湖中行俠仗義,信守承諾很容易,因為他的能力給俠義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和本錢。而一個始終貧困,武功平平,自己尚且疲於奔命、自身難保之人,能夠在屠刀下挺身而出,對朋友信守承諾,做到不以物喜悲,始終不卑不亢,才真正需要大勇氣。從這方面來說,狄雲是當之無愧的俠士,也真正做到了獨善其身。他的獨善其身,包含了傳統道德觀的"仁義"與"忠信"。

相較而言,眾俠士跟隨水岱救女的各懷心思,花鐵幹人性的徹底扭轉,萬圭的不擇手段,汪嘯風的輕信流言,戚長發師兄弟的互相算計,狄雲的德行就顯得更為高尚。眾人為追求俠義之名而行俠義之實,最後原形畢露,狄雲僅僅為了活著,基於血脈深處的善讓他在求生過程中自然生發俠義之行,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狄雲小格局的善,在江湖浮沉中,因為堅守,終於成長為大格局的俠。

一以貫之的純善,成為狄雲能夠屢屢脫困的軟實力

很多人在為狄雲的處境揪心的同時,對他的傻與木訥憤憤不平,對他不審時度勢的盲目的善進行批判,認為他的善失去了底線,譬如說對血刀老祖的善,讓他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線。

以上觀點,難免有上帝視角之嫌,狄雲自被萬圭陷害開始,他的命運就已開始身不由己,他始終在這個江湖的驚濤駭浪中飄蕩,隨時有傾覆的可能,身體被裹挾,完全不能自已,一個巨浪剛過,另一個巨浪又撲面而來。在被裹挾進越來越深的江湖中時,狄雲除開自保的本能外,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內心。

他曾面臨各種困境,如棋子一般任人擺布,但正是他始終堅持的善意,才能助其脫困。

在獄中能夠脫困,是因為丁典的越獄,他能夠消解丁典對他的誤會,是因為自殺的行為,而能夠與丁典成為朋友,卻是他的善意,最終打動了丁典,從而也得到了冠絕天下的絕學《神照經》;在面對血刀老祖與"落花流水"四人的困局時,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善,認為血刀老祖有救命之恩,不願獨自逃命,可能早被血刀老祖當成棄子;如果不是相救水笙,也不會被血刀老祖打通任督二脈,進而神功大成,最後贏得白富美水笙的心,也是因為他始終堅持的善所透出的人格魅力,才令水笙對他的誤解冰釋,進而心生傾慕。

從狄雲的運氣來看,只能用一言難盡形容,才出虎穴,又進狼窩,一個接一個的坑等著他跳,這種運氣的人,也只有前世作惡無數的人才配擁有。我們分析狄雲所經歷的困境,發現大都無解:原本是一個淳樸至情之人,卻被青梅竹馬的師妹誤會是淫賊;萬圭表面相助,實則陷害;本是一腔正氣,卻被誤解為邪門弟子,被正派人士追殺……

因為自己本事低微,毫無辯才,武功平平,名氣幾無,在他人眼中也就是螻蟻般的存在,根本無從解釋。此種處境下的狄雲,既然硬實力遠遠不夠,無法助自己脫離困境,只能堅持本心,從軟實力上得到他人的認可,這也是他能選擇的唯一方案。

狄雲並非是傻,而是他向來不以惡意去揣測他人,所以始終後知後覺,難識江湖的險惡。也正因如此,在江湖的渾水中,狄雲才能如一股清流,得到丁典、水笙等人的賞識,即便如血刀老祖般殺人如麻之人,在遍嘗徒弟的冷漠後,也對他的善與感恩之心心生好感。

《連城訣》結局的一些感想

《連城訣》的江湖充滿了黑暗,大家都在為名為利,勾心鬥角,不擇手段。心思純潔之人,早被當做棋子玩弄,身不由己。什麼師徒之情,父女之情,夫妻之情,祖孫之情……統統都淪為名利的工具。

但同時又塑造了一個純善的,重情重義,視名利如糞土的狄雲。兩相對比,實在是對人性的一種莫大諷刺與批判。

故事的最後,狄雲在見到眾人為寶藏瘋狂後,選擇離開江湖,帶著師妹的女兒遁隱到曾被血崩所困的川邊的雪谷,在那裡,遇見了正在等待他的水笙。

她滿臉歡笑,向他飛奔過來,又笑又叫:「我等了你這麼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你如不來,我要在這裡等你十年,你十年不來,我到江湖上找你一百年!」

這樣的結局讓讀者終於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線光明,內心終於得以慰藉。狄雲最後的結局有其必然性,在任何處境下都不改本心,心地純良,無欲無求之人,終究會有雲開霧散的一天,這也是作者傳遞出的一種道德觀與價值觀。

狄雲最後雖然身懷神功,但選擇了隱。分析金老筆下的俠士,他們的俠幾乎都有著雙重屬性——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和事了拂衣去的隱俠。郭靖、喬峰是典型的俠之大者,楊過、張無忌、令狐衝等最後都選擇了隱。然無論是大俠還是隱俠,他們都曾在江湖上憑藉自己的實力有所建樹,最後功成而身退,隱於山林。

但狄雲的隱卻是看透江湖人心險惡後的隱,有著明顯的消極避世思想。這種思想,是內心道德觀與現實衝突後無奈的選擇。狄雲的俠只能拯救自己於危難,讓自己無愧於心。對於江湖險惡的人心,只能通過每個人的自我救贖。

結語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素心指本心,也指純潔的心地,結合狄雲的外號"空心菜",金老的寫作意圖也就不言而喻。但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感觸並非是如狄雲般始終保持空心的狀態和一以貫之的善,畢竟如狄雲之困境,普通人很難遇到,也實在難以做到獨善其身。

而是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必須如狄雲般要有自己的堅持,堅持一種好的品質與德行,堅持一種優秀的習慣。很多時候,不隨大流,堅持了他人不能堅持的東西,就足以贏得別人的尊重。

相關焦點

  • 《連城訣》影視劇為什麼只有3個版本?
    今天是最後一篇 :《連城訣》,所有金庸的作品就都已經講完了。劇情簡介:狄雲和戚芳是一對熱戀情人,因為師父戚長發和師伯萬震山為爭奪《連城訣》的尖銳矛盾被捲入萬府。萬震山之子萬圭為奪戚芳,陷害狄雲入獄,成為狄雲的主要復仇對象。丁典和凌霜華熱戀,但丁典身藏《連城訣》被凌霜華之父凌知府囚於獄中,和狄雲成了生死之交的朋友。狄雲逃出獄後遇血刀老祖和水笙。
  • 武俠電視劇《連城訣》主演介紹
    為爭奪藏寶秘密"連城訣",使計謀殺師弟戚長發。不惜以身犯險於群豪中追捉狄雲。死於狄雲的復仇之中。 張立飾言達平  五十來歲,為爭奪"連城訣"喬裝乞丐,用毒蠍傷害侄徒萬圭,後死於"連城訣"的爭奪中。於長江飾戚長發  四十七、八歲,綽號"鐵鎖橫江",偽裝成老實巴交的半文盲農民,為"連城訣"連自己的女兒和徒弟也欺騙。
  • 《連城訣》僅有三個正面人物,為何反派那麼多?此劇真的有毒啊
    在14部武俠小說的編排上(越女劍不屬於武俠小說),《連城訣》於1963年在《東南亞周刊》上更新發行。作為金庸先生中期武俠小說的代表作之一,《連城訣》一反常態,不再拘泥於個人英雄主義,塑造「俠之大者」的武俠典範,而是全面爆發式的挖掘人性暗黑的一面,並把黑暗面無限放大,讀者全局感官壓抑,全劇也僅有三個正面人士,其餘的都是人面獸心暗箭傷人的無恥之徒。
  • 金庸群俠傳5中的連城訣怎麼過 連城訣過關攻略
    金庸群俠傳5中的連城訣怎麼過,很多小夥伴都不太了解,下面牛遊戲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金庸群俠傳5連城訣過關攻略,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連城訣章節1:救狄雲水笙,出雪山困谷  觸發地點:大雪山跳崖  觸發條件:  跳崖需要血內加起來6000  身邊不能有任何隊友,不然他們會阻止你劇情步驟:  大雪山跳崖觸發連城訣劇情
  • 主演《連城訣》吳越終圓金庸夢
    主演《連城訣》吳越終圓金庸夢2003年01月21日09:53:12 北京青年報 劉江華   根據金庸原著拍攝的電視劇《連城訣》終於確定了主演陣容。導演王新民告訴記者,吳越將出演狄雲,而水笙則由舒暢扮演,她曾經在另外一部金庸電視劇《天龍八部》裡扮演天山童姥,剛剛獲得了去年金鷹節新增設的最佳新人獎。
  • 《連城訣》主演現狀:花鐵幹就是孫悟空,當年你有發現嗎?
    狄雲是個品性耿直善良的鄉下小子,在《連城訣》中簡直就是羊入狼群,遇見的基本都是壞人。他一出場就被冤枉入獄,整整在大牢關了4、5年,被穿了琵琶骨、斷了左手五指,還天天被虐打,簡直不能再慘了。狄雲的扮演者就是吳樾,演技還是挺不錯的。
  • 金庸群俠傳5連城訣怎麼觸發?金庸群俠傳5連城訣任務全流程攻略
    有很多玩家卡在了《金庸群俠傳5》中連城訣這一任務中,很多玩家都不知道此任務怎麼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金庸群俠傳5連城訣劇情流程攻略,趕緊來了解一下吧!連城訣  章節1:救狄雲水笙,出雪山困谷觸發地點:大雪山跳崖觸發條件:  跳崖需要血內加起來6000  身邊不能有任何隊友,不然他們會阻止你劇情步驟:
  • 金庸逝世:武俠江湖漸遠 俠之大者不再
    金庸的14部作品書名連綴成詩,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另一部短篇《越女劍》未在此詩之列。
  • 金庸《連城訣》十四年不被翻拍,自吳越後再無狄雲?
    最近這幾年電視劇領域開始了一波翻拍浪潮,特別是翻拍金庸的小說的劇組特別多,但是被翻拍小說卻只有以下幾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在去年翻拍的電視劇新版《笑傲江湖》還曾經霸屏過一段時間,但是金庸老先生可不止寫了這幾本小說,當中有幾部小說就沒有這種被一直翻拍的待遇
  • 《連城訣》也要被翻拍了,哪兒去找于承惠這樣的仙風道骨?
    近日,傳來消息稱新版《連城訣》要開拍了。據說是「靖哥哥」楊旭文演狄雲……「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帶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的15部武俠小說影響了不只一代人。因為金大師的作品太過經典,翻拍的腳步也從未停止。
  • 連城訣中,3個練成「神照經」的高手排名:丁典墊底,狄雲屈居第2
    連城訣是金庸一部比較特別的武俠小說,由於小說故事情節整體比較黑暗,令人感到十分壓抑,因此被讀者關注和提及的頻率不多。於是,連城訣被翻拍成影視劇的次數也不是那麼多,然而,金庸在小說中,還是創作出了不少武林高手和絕世武功,令讀者津津樂道。看過小說的讀者都知道,連城訣中有一部最厲害的武學秘籍,叫做「神照經」。
  • 重溫時才發現,90版封神榜裡的帥金吒,竟是連城訣中的丁典
    因為對經典的懷念,我在最近又重溫了一遍90版《封神榜》,但就在重溫時我才發現,劇中帥氣的金吒哥哥,居然和04版《連城訣》的丁典是同一個演員。扮演這兩個角色的,是我國內地演員王海地。王海地是山東人,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
  • 我為「鍵盤俠」說上幾句話
    其實我等,也知江湖險惡,圍攻光明頂之事,看著正氣,實則善惡難辨。此意起,火氣消。我偷偷溜出「鍵盤俠」的隊伍,先去謀個飯轍。身上有了油煙氣,就少了江湖味。再回頭,看那些前僕後繼的「鍵盤俠」們,暗自感嘆。一些「鍵盤俠」,純屬無事生非。明明是個平民子弟,非要裝個公子哥。
  • 怪論俠義(二十二)北俠歐陽春江湖經驗老道,丁兆蘭被他教做人
    在《三俠五義》的故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江湖人物,他們組成了中國武俠小說史上最早的江湖社會。在這個江湖社會中既有南俠展昭這樣的俠義之士,也有花蝴蝶花衝這樣的採花大盜,他們在江湖上行走都靠著一身武功。古時候素來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因此這些江湖人物身上的武功高低便成了他們生存的重要基礎。《三俠五義》故事中的武林高手很多,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獨門絕學,而北俠歐陽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位與展昭並稱為北俠的人物,從一出場就給人強大的氣場,是讀者公認的武林第一高手。
  • 《連城訣》主角初定 吳越舒暢分任男女一號
    東方網1月19日消息:一拖再拖的金庸武俠劇《連城訣》已於2002年12月31日悄然在北京天驕影視城外景基地開拍,但作為一場大戲,讓人有些詫異的是男女主角一直是懸而未決。昨日記者從《連城訣》的導演王新民處獲悉,男主角「狄雲」已定由在《霍元甲》中成功飾演了陳真的吳越出演,而女主角「水笙」則由剛剛在湖南新秀大賽摘冠的新人舒暢來扮演。
  • 《連城訣》影視劇作品知多少,吳樾版依然經典,張紀中版值得期待
    文:王家九爺《連城訣》本名《素心劍》,是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1963年開始連載於《明報》與新加坡《南洋商報》聯合主辦的《東南亞周刊》上。雖然這本書只有三十多萬字的規模稱不上宏大。但這本書的故事絕對是同樣堪稱經典與精彩的上乘之作。
  • 《連城訣》熱播 "第三代打星"吳越漸成氣候
    《連城訣》熱播 "第三代打星"吳越漸成氣候 http://ent.163.com  2004年07月09日 17:36  北京晚報    《連城訣》正在北京播出,主演吳越不凡的身手引起了觀眾的注意,實際上,做演員,吳越這些年主演了不少的武打電視劇,《精武英雄陳真
  • 莊子的「江湖」與武俠世界裡的「江湖」
    江湖在現代人的觀念裡的意思總是負面的,如邊緣社會(江湖人士,恩怨仇殺)或一些充滿人事鬥爭的地方。那在武俠世界,何謂「江湖」 ?古龍眼中的江湖充滿無奈酸楚:我們不是自己選擇步入江湖,只是偶爾處身於江湖,隨波隨流,不能任意離去。江湖象是一個無形的監獄,把裡面的人重重困著,要進去不易,要出來更難。
  • 化學版武俠小說《俠醇風雲》第二章:丁醇四俠
    化學加3月24日推出化學版武俠小說《俠醇風雲》第一章《有機江湖》後,深受各位大俠的關注。本期將繼續推出第二章《丁醇四俠》(節選),本章出現了一個新的家族——醇姓家族。賈春(甲醇)、木糖醇、丁醇四俠等人物會出現,各位大俠快來瞧瞧吧!第二章 丁醇四俠 在這充滿驚險的和離奇故事的有機江湖上,有一座天下名山,叫鴻山。
  • 俠之大者 快意江湖《戀人之森》全新王子登場
    俠之大者,縱橫江湖之間,自在逍遙。這位神秘的王子殿下又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氣質風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禮包>> 安卓下載>>因他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武功造詣無人能及,所以越來越多的江湖中人就把他當做標杆,後繼者以挑戰他為自己的目的,前赴後繼地來同他決鬥,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