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8 21:12:48
近日,由韓國明星金秀賢代言的咖啡品牌「咖啡陪你」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旗下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咖啡陪你上海公司」)陷入破產。
每經記者 徐傑 每經實習記者 張瀟尹 每經編輯 何小桃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瑞幸咖啡之前,是咖啡陪你在挑戰星巴克。
2012年4月以合資方式進入中國,巔峰時期在中國開店超600家,請明星金秀賢代言並曾喊話將「趕超星巴克」;2014年後情況急轉直下,資金斷裂和關店潮接踵而至;2015年6月執行總裁戚東被欠薪8個月後離職;2017年7月創始人姜勳自殺。這是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咖啡陪你(Caffe Bene)在過去六年間的大起大落。
日前,咖啡陪你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旗下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咖啡陪你上海公司」)陷入破產。
天眼查信息顯示,咖啡陪你上海公司成立於2013年6月,其唯一股東為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後者成立於2012年10月,股東為韓籍自然人金善起、Caffebene Hongkong Holdings Limited和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咖啡陪你上海公司、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俞豈凡。
值得注意的是,俞豈凡與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傅鋼、董事黃淑平均涉嫌金融犯罪。10月16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的《俞豈凡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俞豈凡夥同傅鋼、黃淑平等人,於2009年至2015年間,在北京市朝陽區民族園路2號唐人街大廈、永安裡IFC大廈等地,以出租秀水二號商城的商品使用權再進行回租為名,通過報紙、推介會等形式,公開宣傳,向範某某等人非法吸收投資款共計30餘億元。
此外,據被告人俞豈凡供述,其本人是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和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的掛名法定代表人,沒有職務和職權,其擔任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後,直到2014年的七八月份,每月有4.2萬元工資。
在上海文飛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高飛看來,公司找人掛名法定代表人一般是出於逃避法律責任的目的,也不排除有些公司為了辦事方便而安排掛名法定代表人。不過,高飛表示,「在這個案子中,俞豈凡曾每個月領到4.2萬的工資,因此『掛名』的說法並不準確。」
一審判決書表示,俞豈凡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工商信息顯示,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目前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而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和咖啡陪你在鄭州、東莞、蘇州等地的二十餘家餐飲公司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此外,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網站上的「失信被執行人」中,共有12條與咖啡陪你有關的紀錄。
時間回到2012年,彼時在韓國業內已是「加盟神話」的咖啡陪你,到紐約時代廣場開設了第一家海外門店,隨後高調進入中國市場,並迅速涉足馬來西亞、越南等市場。彼時的咖啡陪你高調宣傳稱,「到2015年,全中國連鎖店達到5000家,然後去港股上市」。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咖啡陪你的在中國擴張同樣沿用了加盟模式,快馬加盟網公布的加盟條件顯示,除了少量幾家直營店以外,咖啡陪你95%以上的門店都為加盟。其中加盟店又以50%加盟(公司和加盟商各一半)為主要模式。
以50%加盟為例,開一家200㎡左右的店,總費用共計300萬左右,加盟商需要承擔150萬左右。在持股比例方面,咖啡陪你公司佔51%的股份,加盟商佔49%的股份;此外,咖啡陪你總部每月收取總營業額4%作為受託運營管理費。
不過,這樣的加盟模式很快暴露了問題。媒體曾報導,早在2015年便有咖啡陪你加盟商反映加盟費用存在標價虛高或虛設名目的問題,甚至曝出咖啡陪你拖欠加盟商意向金達1.5億元,公司資金鍊斷裂並出現大規模「關店潮」。2015年6月,咖啡陪你執行總裁戚東離職,並自稱已有8個月未領薪水。同年,咖啡陪你在華總部失聯,位於北京東四環凱泰大廈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
那麼,仍在營業的加盟店目前管理情況如何?其經營資質是否受影響?10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致電咖啡陪你在上海吳中路的加盟店了解情況,該店店長表示自己只負責店內管理,目前該店營業情況一切正常,對於記者提出的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破產一事,其表示並不知情,上級未有相關通知。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18日上午,咖啡陪你上海錦繡坊店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該店在三年前加盟之後便一直自負盈虧,與總部已經沒有聯繫。隨後,記者分别致電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截至發稿前,雙方電話均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某加盟服務平臺的楊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透露,目前咖啡陪你在全國範圍內已停止加盟招商,「它在上海的公司宣布破產了,所有債權和加盟商的後續運營管理都轉到了咖啡陪你管理有限公司名下,目前這個品牌還在整合市場階段,會剔除經營情況不好的門店,最後可能重新開放加盟招商,也可能直接進行直營店的鋪設。」
高飛向記者分析表示,目前咖啡陪你在華合資公司已經進入破產程序,法院會指定管理人,管理人有權決定是否繼續履行加盟合同。如果管理人決定解除合同,加盟店可以據此索賠,向管理人申報債權。
事實上,10月9日,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的債權人應在2018年11月9日前向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並定於11月16日下午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依法申報債權的債權人有權參加債權人會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分析表示,咖啡陪你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採取加盟的形式進行迅猛擴張,但其加盟制忽略了中國與韓國的經營理念差異。「中國加盟商在付出高額加盟費之後,往往採取短、平、快的方式儘快回本,而合資公司對門店的經營體制、運行流程都缺乏標準化管理,不同門店各自作業,公司整體從渠道端到消費端的管理均不到位。」
朱丹蓬進一步表示,中國的咖啡市場從2013年便進入了消費紅利期,目前也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不過,朱丹蓬指出,很多的線下零售的咖啡企業對消費者的消費思維及消費行為把握不準確。「咖啡行業需要明確的是,中國的咖啡消費者對咖啡並不存在廣泛剛需,更重要的是對消費者場景需求的滿足。咖啡陪你在華發展更多地體現在對門店數量的拓展,不太注重門店的場景建設和服務質量,甚至出現各門店的產品種類不一致、食物味道參差不齊的情況,這勢必會妨礙其後期運營。」
CBNData發布的《2018中國咖啡行業洞察報告》顯示,我國咖啡行業整體增長迅猛,2017年,我國的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在700億元左右,約佔全球市場0.5%,年增長率在15%左右,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銷量規模將達3000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海妮 攝
中國咖啡市場在品類佔比方面有個特殊現象,上述報告顯示,速溶咖啡佔據84%的市場份額,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僅約16%,而在全球範圍內,現磨咖啡在咖啡總消費量中的佔比超過87%,速溶咖啡佔比小於13%。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星巴克等咖啡店喝現磨咖啡在中國屬於「時髦」的事情。
不過,目前來看,咖啡消費的場景不再局限於帶有「時髦」、「小資」等標籤的咖啡館,而變得更為多元: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新零售咖啡正在崛起;羅森、全家等便利店咖啡以低價優勢強勢分走「蛋糕」;而星巴克早在2016年便提出「五年計劃」,將在2021年把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增加到 5000 家,更是在今年牽手雀巢和餓了麼。
朱丹蓬認為,咖啡消費場景的多元化適應了當下咖啡消費需求的迭代。「咖啡消費者的消費目的從一開始對『時髦』的追求,擴展到日常的依賴以及對性價比的注重,咖啡的消費場景也從咖啡館擴展到便利店和線上外賣等板塊,這有助於整個咖啡業態的發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