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44條河湧治理水質三年後返黑返臭

2020-12-24 中國水網

4月末,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帶隊調研石井河區域時,當場感慨,「這裡的水比我去年、前年來的時候還黑還臭啊!」日前,環保部門透露,亞運前後大規模治理的113條河湧,今年再次對其水質進行監測,對比2010年8月時的水質,55條河湧水質有所改善,14條持平,44條變差,也就是說,有將近四成治理過的河湧水質變壞。 

廣州市共有大小河湧231條,石井河只是其中一條,其他河湧現狀如何呢?5月3日到5月16日,半個月時間內記者陸續走訪了市區主要河湧,這些河湧大多是亞運前後重點治理過的,曾一度告別了黑臭。走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河湧兩岸綠樹成蔭,各種花兒爭豔,蝶蜂飛舞。但河湧水質卻不盡如人意,大部分河湧黑臭現象明顯,部分更是惡臭逼人,黑如墨汁。只有極少數水質較清,可見塘鯴等魚類出沒。 

河湧整治持續多年,至今仍不樂觀,水務部門對此總結出三大原因:截汙不徹底,偷排現象嚴重,初雨和溢流汙染嚴重。其中,首次系統總結分析了初雨和溢流汙染對河湧的影響,針對這一影響,市水務局首次提出探索深隧等新技術的建設。同時,繼續結合傳統的截汙清淤、加強後期維護和執法等綜合措施整治河湧。 

■走訪 

5月3日-4日烏湧: 

能看見塘鯴跳出水面 

烏湧曾經被當做亞運和黃埔區的亮點工程,花巨資治理多年。記者站在黃埔區區政府旁邊的橋上往下看,只見河湧水面比較乾淨,不見垃圾等漂浮物,偶爾可見塘鯴跳出來,岸邊設有綠道。 

正在騎車路過此處的陸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經過河湧邊這條路上下班,「平時這條河還算乾淨。只有下雨的時候,能看見一些垃圾漂在水上。」 

5月12日司馬湧:綠蔭掩映的河湧卻黑如墨汁 

從繁華的西華路荔灣路路口拐進司馬湧岸邊,記者見到河湧黑如墨汁,惡臭難當,岸邊綠蔭掩映下,到處都是人畜大便,蒼蠅亂飛。 

記者跑到旁邊的彩虹文化廣場透氣,碰見正在乘涼的市民盧先生,他說自己就住在河湧邊的小區,「現在基本上都不敢開窗,河水臭且蚊子多。這麼惡臭的水好像也不是生活汙水,我懷疑是上遊流下來的工業汙水。不知道蚊子有沒有毒,對健康有沒有危害?」 

5月14日員村湧:漂浮著塑膠袋等生活垃圾 

「河裡的水沒見乾淨過。」路過的謝小姐說,她就住在附近,每天經過這上下班,「不知道這樣的水是不是直接排到珠江了?」 

當天,記者發現員村湧河面上漂浮著許多塑膠袋等生活垃圾,河水黑臭。不遠處就是珠江,抬頭就能看見香格裡拉酒店。 

5月13日沙河湧:排水管有白色泡沫湧出 

當天上午,陽光晴好,記者首先來到沙河湧的上遊地區查看。在白雲區南方醫院附近,記者發現,沙河湧河道較窄,河水渾濁發黑,兩岸有不少小作坊,不時有水湧入河湧的聲音。 

在天河北路段,可見露出的河床,太陽一曬,發黑髮臭。在中山一路一走近沙河湧,就能聞見臭味,近距離觀察發現,河湧水體整體還算可以,不見垃圾漂浮,沿河邊小路走到東風東路,靠近路口處見一大口徑排水管正在往河湧排水,在衝擊力的作用下,不斷有白色泡沫湧出,也不知道是否經過處理。 

5月8日-11日大塘湧: 

兩岸開了很多小作坊 

8日上午,陽光不強,但天氣較悶熱,記者來到大塘湧、上湧查看,走進大塘村就見垃圾堆得滿地都是,沿著河湧兩岸密密麻麻開著一些店鋪,做衣服、做化工原料等的小作坊,廢棄料等垃圾就堆在河湧岸邊。村中有一個小廣場,正在樹蔭下下象棋的李大爺告訴記者,以前這河湧水很乾淨,這幾年變得很臭,尤其是夏天,「在這都坐不住,太臭了。」 

小廣場對岸一排食肆林立,記者路過時,對岸一食肆走出一男人把一桶泔水直接倒進河湧。「從地圖上看,大塘湧、上湧都是直接流入海珠湖。但據我了解,為了不讓這些汙水排進海珠湖,就把水閘關了,這樣河湧水就不流動了。」跟李大爺一同下棋的王先生說。 

5月5日-7日車陂湧: 

河湧內黑泥淤積成島 

去年,新快報以較大篇幅報導了車陂湧東圃鎮段汙水翻滾,惡臭難掩。相關部門稱將對其進行截汙等改造,一年時間過去了,記者再次來到車陂湧走訪。 

從中山大道走近車陂湧,一股惡臭撲面而來,記者需掩鼻而行。河湧內黑泥淤積成島,水質整體發黑,陽光照耀下,不斷有氣泡冒出來。在洛克籃球公園附近,記者碰到住在附近的曾阿姨,她說,幾年來車陂湧一直都是這樣,「每次經過這裡,都要捂著鼻子。」 

走到車陂村,可見河湧兩岸散落著大小食肆,兩岸排水管不斷有汙水流入河湧,「生活這裡的人都很不講究,把各種髒水、垃圾都往裡丟。」在車陂村住了兩年的小欣告訴記者。 

2009年開始,廣州投入巨資對全市河湧進行綜合治理,時過三年—— 

這些河湧汙染為什麼出現反彈? 

初雨和溢流汙染 

日前,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首次系統分析了初雨和溢流汙染對河湧帶來的嚴重影響,該負責人稱,初雨就是指下雨開始後的20-30分鐘降雨,雨水溶解了空氣中的大量酸性氣體、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汙染性氣體,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病原體、重金屬、油脂、懸浮固體等汙染物質,「初雨如果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自然水體,就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汙染。」該負責人表示其對河湧造成的汙染比例佔到30%-40%。 

此外,廣州老城區都是合流制排水體系,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降雨時的雨汙混合水量超過了汙水收集系統的設計能力後,就會以溢流的方式直接排放,從而對河湧等自然水體造成嚴重汙染。該負責人總結說,目前國內城市普遍對初雨汙染重視不夠,在工程上沒有進行系統考慮;同時由於汙水收集系統設計標準偏低,溢流汙染頻繁發生。 

截汙不夠徹底 

傳統的河湧整治方法為截汙、清淤、補水,三部曲中截汙是切斷河湧汙染的源頭,對於河湧水質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河湧水質出現反彈,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截汙不徹底。」廣州市河湧管理處相關負責人稱,廣州市中心城區河湧的主湧已基本完成截汙,但還剩下一些節點、一些片區沒有截汙。「比如說車陂湧,主湧完成了截汙,但很多支湧都還沒截汙,一旦開閘,汙水就會湧入主湧,再次造成汙染。」全市剩下未截汙的部分,多是房屋密集之處,徵拆十分困難,成為難以實施截汙的「硬骨頭」。「再比如,石井河流域內共65條支湧,有60條截汙未完善,其中39條支湧未截汙,如果僅僅是採取臨時措施,勢必會導致石井河水質經常出現反彈。」 

偷排現象嚴重 

河湧汙染的另一個汙染源來自於偷排,「亞運前一些排汙大戶被暫時停產,但是亞運後這些企業又全面開放。」上述市河湧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偷排現象時有發生,這些未經處理過的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湧,河湧變成「化糞池」,「怎麼能不黑不臭?」 

此外,市區很多河湧流經城中村,村民直接把垃圾、生活汙水倒入河湧,「初步估計,車陂村每天大約有7500立方未經處理的汙水排入河湧,補水、清淤的速度趕不上汙染的速度。」 

市水務局首次提出建設深隧治理河湧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針對河湧反彈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基本措施,包括全面排查全市已整治河湧水質問題。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針對初雨和溢流汙染對河湧帶來的嚴重影響,日前市水務局首次提出建設深隧解決這一難題,同時,在探索深隧等新技術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截汙清淤、加強維護和執法等措施,綜合治理河湧。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排水專家張杰曾指出,一個城市的治汙和防內澇是緊密聯繫的,汙水截住了,建了拍門井和閘門,洩洪能力可能下降,因此需要找到平衡點解決,要使汙水和初雨水順暢地引到汙水處理廠。上述負責人稱,目前正在試驗的深隧可同時解決內澇和治汙。據介紹,深隧的運行方式是,旱季和小雨時,深隧作為部分汙水輸送通道;中等雨量時,深隧發揮調蓄治汙功能;大暴雨時,深隧系統發揮防洪排澇功能。深隧可以基本消除溢流汙染和初雨汙染,大幅改善河湧水質。 

今年治水工作 

市水務局: 

1.汙水治理工程,繼續新建汙水管網,提升全市汙水處理能力,推進同德圍淨水廠、石井河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西朗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龍歸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等工程前期工作;同步實施汙水處理廠廠內汙泥減量設施建設;推進115個行政村分散式汙水治理設施建設。 

2.排水提升工程,推進深層隧道排水系統規劃建設,開工建設東濠湧試驗段深層隧道。 

3.水環境提升工程,完成荔枝灣三期工程食養坊至大地湧段的景觀綠化和立面整飾,開展大地湧至詹天佑廣場段的徵拆與施工;完成東濠湧二期工程的拆遷及涉水主體工程;實施獵德湧綜合整治工程以及石井河片區河湧整治。 

市環保局: 

市環保部門表示,從今年6月起將在網上公布河湧水質監測情況,首批有50條河湧,每月監測一次。 

公眾觀點 

廣州公共觀察觀察員司徒望 

木棧道再豪華,水質沒改善等於零 

知名媒體人、廣州公共觀察觀察員司徒望一直密切關注廣州治水工作,他說,目前看來,亞運前投入巨資治水的效果並不理想,比如說石井河,水質比前兩年還差。錢花了不少,效果很差,這本身很值得反思。 

現在市區內很多河湧兩岸綠化搞得很好,有些還鋪了木棧道,廣州美院教授李公明曾公開撰文質疑木棧道工程究竟與河湧治理有何關係,按照李教授的描述,有施工工人告訴他,木棧道工程所用的進口菠蘿木,高達兩萬元人民幣一平方米。這樣等於是搞面子工程,綠化再好,木棧道再豪華,河湧水質沒有多大改善,依然等於零。 

治汙措施 

措施一 

傳統去汙 

廣州傳統的河湧治理方法為截汙、清淤、補水。 

廣州著名的三湧補水工程,即是為了改善獵德湧、車陂湧、沙河湧的水質,從珠江前航道抽取珠江水,跨越17公裡北送到三湧源頭,再衝刷下來。 

上述市河湧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每天都有大約42萬立方米江水補給,從獵德湧、沙河湧以及車陂湧的初期水質情況來看,效果還可以。但是,河湧汙染的根源問題不解決,尤其是車陂湧,汙染很快就會出現積累,每天衝再多的水效果也不明顯」。 

措施二 

生物去汙 

關於河湧如何去汙泥,媒體報導了不少生物方法,其中一個是在河湧中投入某種生物菌後,汙泥被消解,半年時間水體就得到大幅改善,使水體變清。另一個是華南植物園用植物做實驗,把6種最常見的植物種植在又黑又臭的河湧中,不但能淨化河湧兩岸的生活汙水,而且成本便宜,淨化1噸水只要5分錢。 

上述兩種方法治河湧可行嗎?市河湧管理處相關負責人給出了否定答案,生物菌放置於淨水中或有明顯效果,而廣州市河湧最主要的作用還是防洪排澇,連通珠江流動性較大,尤其是下雨天,河水衝刷很厲害,生物菌不適宜。此外,植物方法可適用於小範圍的水體,比如湖泊等,但對於面積較大的河湧來說,作用不大。 

措施三 

雨汙分流 

針對初雨和溢流汙染嚴重問題,亞運前後,廣州曾對舊城區開展過雨汙分流改造,「但從實際運行情況看,效果不理想,繼續推進雨汙分流建設也難以為繼。」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主要原因是老城區房屋密集,地下管線錯綜複雜,實施空間條件非常有限,在地下再鋪設另外一套管道的可能性很小。 

 

編輯:羅宇

相關焦點

  • 從黑臭河湧到網紅打卡點,番禺這條河湧變了!
    很難想像,3年前勝石河還是一條黑臭河湧,村民避之不及,也不相信河湧能夠變清。雷開平是鍾村街河長辦一名退休幹部,他在勝石河畔居住了20多年,他家的客廳、陽臺正對勝石河,「以前親戚朋友都不願意來我家,覺得太臭了。」雷開平說,勝石河位於市橋河上遊,全長2點多公裡,是鍾村街轄區內最黑臭的一條河湧。
  • 茶山這9條河湧年底前消除黑臭!
    茶山這9條河湧年底前消除黑臭!近年來茶山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部署將水汙染治理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全力以赴打好打贏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推動茶山11條內河湧水質穩步改善↓↓↓建生態蓄水壩
  • 2017年廣州治水交出亮眼"成績單" 35條河湧按時達標
    車陂湧按照國家和廣東省的要求,廣州納入國家住建部和國家環保部黑臭水體整治平臺的35條河湧,要在2017年底前消除黑臭。邁入2018年,「說好的」任務是否已經完成了呢?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25日,35條黑臭河湧整治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經過第三方評估單位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評估,全部達到住建部提出的「初見成效」標準,下一步等待住建部和環保部的核查。這些黑臭河湧是否真的已經「初見成效」?
  • 廣東廣州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
    廣州市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聯合制定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工作部署,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區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治理後的河流煥發新活力、呈現嶄新面貌,時隔多年重現晴日「白鷺成行」、夜晚「螢火蟲飛舞」的美麗景象,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幸福感。縱觀廣州治水的奮戰之路,前瞻治理攻堅未來可期,離不開「抓源頭、補短板、保生態、強機制」四個關鍵。
  • 治水「速度」——四年消除50條黑臭水體
    2016年5月,廣州市下達全市152條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其中番禺區黑臭水體有50條,2018年7月,番禺區39條黑臭水體被納入住建部監管平臺,要求2018年底前實現「初見成效」目標,2020年底前實現「長制久清」目標。任務之重、難度之大、時間之緊迫,史無前例。
  • 水清岸綠繪就碧水生態畫卷 打造黑臭水體治理中山樣本
    據最新的第三方水質檢測情況顯示,我市15條城市黑臭水體整體水質均值達到「不黑不臭」水平,逐步呈現水清岸綠效果,水環境明顯優化。事實上,中山並非首次向城市黑臭水體「宣戰」。「河湧碎片化的治理模式很難達到治理效果,只有全流域治理、精準截汙、管道修復、雨汙分流才能真正達到治理效果。」來自中心組團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二設計總負責人李勇表示。在西河湧的治理過程中,僅僅治理西河湧是無法徹底完成河湧治理的,西河湧片區4條暗渠、3條明渠共7條河湧。
  • 廣州整治黑臭水體見成效
    珠江穿城而過,上百條河湧匯入其中。因水得城,依水而建,水是廣州城市的靈魂。但曾經,黑臭的河湧、溝渠,也一度讓百姓頗為頭疼。 2018年以來,廣州市以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為重點,探索特大型城市治水的有效路徑——兩年多來,當地有哪些創新實踐?居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露出墨綠色水位線 溫州這條河水質達標後為何返臭?
    2012年起,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治理,豐門河摘得「清三河」達標牌子。「河水比以前好多了,可還是臭,尤其是天氣一熱,臭味就更大,下雨天還有河底垃圾上浮。」在營樓橋橋頭經營超市的張女士說,自己在這裡開了8年超市,看著河道逐漸變好,但她覺得,豐門河應該還可以再好一些。從營樓橋橋頭沿著河流往上走,提起豐門河,河邊鄭橋錦園的保安李長超直搖頭。
  • 按每天約4公裡的完成進度推進汙水管網建設,虎門河湧水質逐步變好...
    虎宣供圖大寧社區中南部的江門湧發源於蒲蘆山,江門湧從過去的河水黑臭、水體狀況令人生厭,通過控源、截汙、清淤、活源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已變得水質清淨、兩岸整潔,吸引周邊的群眾重新回到河湧旁,感受水環境改善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
  • 清淤5萬立方米,建造23座截流井,在漢央企助力中山市黑臭水體治理
    記者今從在漢央企中國一冶獲悉,歷經150餘天奮戰,繼中央環保督察組督辦的黃邊坑竣工後,第二條督辦河道——西河湧已告別黑臭,周邊居民重獲宜居環境,為後續河湧治理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西河湧位於中山市沙溪鎮,河湧全長0.87公裡,北起博愛一路,南至岐江河,途中匯入的支流蜿蜒流轉了中信左岸、時代傾城等4個居民小區。因水體黑臭,長期接收到居民向當地政府的水治理請求。  很快,中國一冶建設者從根本上找出了西河湧黑臭來源:發現該片區周邊以居住小區、服裝廠為主,大量生活汙水、染料廢水通過暗渠或排口直排入河。
  • 廣州這些河湖如何成為全國整治樣本?答案是……
    廣州「因水得城,依水而建」,一條珠江穿城而過,上百條河湧匯入其中。水是廣州城市的靈魂,也是生態環境治理中難點。廣州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黑臭水體達147條,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在全國全面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以來,廣州迎難而上、精準施策,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塑雲山珠水新活力,探索出一條特大型城市治水新路徑。
  • 探秘廣州河流治汙秘籍
    廣州市水務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7月26日電 題:探秘廣州河流治汙秘籍作者 王堅 趙雪峰廣州「因水得城,依水而建」,一條珠江穿城而過,上百條河湧匯入其中,所以水是廣州生態環境治理中難點,該市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黑臭水體達147條,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 河清魚兒遊,綠水碧道繞,這條河湧變美了
    同德圍湧(新市段)主湧長780米,支湧長1220米,河湧源頭沒有河水注入,主要是周邊的工業汙水、生活汙水和雨水混排,以致於該河湧一直存在黑臭的問題。 近幾年來,區、街各級領導對該河湧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視,街道、村居河長也下到一線,發動社會各界參與該河湧的治理。
  • 東莞樟木頭:石馬河流域支線基本消除黑臭水
    今年,東莞市樟木頭鎮的石馬河流域旗嶺國考斷面1-10月份達到Ⅳ類水,流域內107條支流基本消除黑臭……這是樟木頭鎮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後向東莞市委市政府以及全鎮人民交上的治水答卷。樟木頭鎮黨委委員李偉雄介紹,樟木頭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河長制決策部署,做活「水文章」,採取防治水汙染、加快恢復水生態、統籌保護水資源、全面改善水環境綜合舉措,河長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從2019年底至今,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連續實現穩定達標V類以上水質。今年月度水汙染防治工作考核樟木頭鎮在全市獲得2次排名第一、5次排名第三,其餘月度均排名前列。
  • 龍江鎮昨召開炮臺湧、橫坑湧黑臭水體綜合整治驗收工作會議
    2020年12月21日上午,龍江鎮舉行炮臺湧、橫坑湧黑臭水體綜合整治驗收會議,圖為炮臺湧現場。/珠江商報記者朱德文攝  現場可見,通過採取截汙控源、疏浚清淤、調水活水、強化管理等措施進行整治後的炮臺湧和橫坑湧水質已明顯好轉,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據悉,11-12月,龍江分別對兩條河湧進行了連續四次水質抽檢監測,結果顯示抽檢指標均達到消除黑臭水體的標準。
  •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積極做好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要求,將加強水環境治理工作融入國土空間規劃,推進整治工程規劃審批,主動對接和配合推進河湧整治,積極推進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各項工作。
  • 黑臭水體如何繼續治?中山水務組織觀摩交流會定基調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部分都市生態環境問題凸顯,汙水處理能力不足,地下河、內河汙染嚴重,城區黑臭水體影響人居環境……面對嚴峻的生態問題,中山市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特別是「十三五」以來,中山不斷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河湧治理。
  • 過去三年廣州PM2.5濃度穩定達標 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成績最優
    (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央廣網廣州8月21日消息(記者官文清)21日,廣州舉行第 169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會上透露,廣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今年前7個月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 新鳳河已蛻變為生態廊道,北京142條段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
    根據2015年《北京市黑臭水體判定成果》,新鳳河幹流及其左岸共有6段水體被判定為黑臭水體。2017年3月,大興區新鳳河流域綜合治理PPP項目正式啟動。其中,面源汙染以其來源廣泛、排放難以計量、汙染水體規模大、治理難度大等,成為新風河蛻變的一大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