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夫婦給了窮學生20元路費,如今學生歸鄉探望,直接送出一套房

2020-12-17 大話企業

文:木一

師生之誼,是中國傳統文化裡最為獨特的一種人際關係,從古代師徒,到現代師生,這種毫無血緣牽連的人際關係,卻因傳道受業而顯得彌足珍貴。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許多人在事業有成之後都會回到母校,報答自己的老師,曾經的中國首富許家印,也是其中之一。

1958年,許家印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的一個小鄉村。第二年,許家印的母親因患敗血症去世,許家印在奶奶的照看下長大。據許家印回憶,小時候家裡很窮,自己從小學到中學,都是靠窩頭撐過來的,條件十分艱苦。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家印堅定了讀書才有出路的信念,自幼便十分刻苦,成績在班裡也是名列前茅。

許家印最應感謝的兩位老師,當屬高中物理老師程守德與數學老師周淵夫婦。高中畢業後,許家印回家務農。待到高考恢復後,在這兩位老師的勸說下,許家印參加了高考。第一年,許家印沒有考上,兩位老師就鼓勵許家印繼續考。據程守德老師回憶,許家印是當年最努力的一個。第二年,許家印終於如願考上了大學,但由於家庭條件不好,掏不出路費和學費,於是兩位老師便把多年積攢下來的20元錢都給了許家印,供他讀書。

當時的20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80年代初,普通工人每月的工資約為30元,更不用說在農村工作的程守德夫婦了。帶著這20元,許家印離開了家鄉,走上了求學之路。許家印在大學讀的是鋼鐵冶煉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工作期間,許家印同樣十分刻苦,為鋼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1992年,許家印變賣公司廢料,為員工們謀福利,被上級知道後,被迫離開了舞陽鋼鐵公司。

同年,許家印進入深圳中達集團工作,任職辦公室主任。1994年,許家印為為中達集團集團開闢房地產市場,成立鵬達房產公司,首個項目就為公司賺到了2億元。1996年,由於與上級協商漲薪未果,許家印離開了了中達,創立了恆大。憑藉在房地產市場積攢下來的經驗,許家印帶領恆大迅速崛起。1999年,恆大集團就已成為廣州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30強第七名。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待事業有成後,許家印便開始回報家鄉。1998年,許家印就在老家捐款100萬元創辦小學。2000年,許家印投資1億元創辦恆大中學(現周口第三高級中學),並於2011年無償捐獻給國家。此後,許家印又多次捐款為家鄉修建學校、醫院、農業基地等。

2018年,許家印帶著96歲的老父親以及妻子重回家鄉,看望父老鄉親。許家印沿路考察了捐贈10多億元為家鄉建設的4所學校、1所醫院及1個農業基地,決定再捐贈6.5億,進一步支持家鄉發展建設。除此之外,許家印還專門前去探望了自己的兩位恩師。「沒有老師的悉心教導,我就考不上大學,更不會有今天的我」。在得之恩師一家正在按揭購買恆大的房子後,許家印立刻吩咐自己的助手,將這套房送給老師,並將家具電器等配備齊全。除此之外,許家印還給家鄉的每一位老師都包了3萬元紅包,給村裡的每一位長輩包了3000元紅包。

一位老師成功與否,不光要看帶出來的學生成績如何,更要看學生的品行如何。而程守德、周淵兩位老師,不僅教導著許家印考上了大學,更是教會了許家印如何做人,讓許家印在事業有成之後,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的事跡可能不為人知,但每一位用心教誨學生的老師都值得我們尊敬。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名人教育故事其一:老師20元路費,幫助窮學生實現千億資產
    時間回到46年前,一位窮學生從河南省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畢業了,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足夠刻苦,成績一直在年級中名列前茅,但是在那個年代,高考還沒有恢復,他雖然滿腹經綸,也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回家種地。可這個年輕人雖然是在家種地,但依然不忘讀書,一有空就拿起書來進行研讀。心中暗暗渴望著能夠將來出人頭地。
  • 教師夫婦給了窮學生20元,如今早已忘記,學生成為富豪這樣回報他
    如今有些社會風氣也是越來越不正當了,越來越多的人一提到感恩兩個字就會面露不屑,甚至嗤之以鼻,如今能夠做到感恩的人已經很少了,很多人受到大恩大惠之後,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有的甚至後來都忘了,不過有一個千億富豪卻做到了這一點,這個人就是恆大的老闆,中國首富許家印,可能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大老闆,出生於貧苦家庭據了解許家印很小的時候
  • 那個因路費不夠,見兒子一面等待20年的英雄媽媽走了
    老媽媽由於兒子葬在450公裡外的麻慄坡,20年未能去看兒子的墓碑。不是老媽媽不想去,也不是她太忙抽不開身,而是因為她太窮了。老媽媽所在的嵩明縣距離麻慄坡450多公裡,加上交通不便利,這樣她去一趟就要相應的路費。也許幾百元的路費對於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算什麼,但是對於英雄媽媽來說就是20年的等待。
  • 當年自費20塊錢給學生買鞋的老師,26年過去了,學生送了她一套房
    現如今,感恩的方式也很多,有些人選擇用物質感謝,當然這並不是不可行,還有的人則是先銘記在心,以後自己強大了再來表達謝意。 像很多電影裡一樣,主人公幫助了別人,但拒絕能得到任何可以表達感激的謝禮,他要的是一份你欠他的人情,這個可以以後慢慢還。雖不能說這份人情一定比金錢貴重,但它的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 鹽城這對夫婦一次性捐出100萬元積蓄資助困難學生
    10月6日,鹽城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謝明陽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匯報新學期學習情況,感謝包斌、陸一軍夫婦資助她學費。  5月30日,鹽城師範學院93歲高齡的離休教師包斌及其87歲的妻子陸一軍,捐出他們多年積蓄下來的100萬元,在學校設立助學基金,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謝明陽是受助的20個學生之一。
  • 浙大「等級」宿舍分出富學生和窮學生?
    比如,西溪校區第一次推出的宿舍價格分別為1400元、800元、600元三個檔次。學校當初推出不同價格檔次宿舍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學生的住宿條件並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然而,現在在學生中出現了這麼一種說法:「住宿條件越來越好了,但住在不同檔次宿舍的同學之間好像有了隔閡,即使是一個班的,交往都很少。」學校裡似乎已經開始出現『富學生』與『窮學生』兩個群體了。
  • 「當爹當媽還得當老師」,這對鄉村教師夫婦一幹就是20年
    苗志勇 攝在川陝交界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有一座海拔1400米的元頂山,山裡的元頂小學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留守兒童之家」,在學校裡有一對名叫陳果、張蓉的「70後」教師夫婦,20年來一邊教書一邊義務照料近千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周末和節假日也不例外,他倆被學生們稱為「果爸」和「張媽」。
  • 當爹當媽還得當老師 這對鄉村教師夫婦一幹就是20年
    苗志勇攝在川陝交界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有一座海拔1400米的元頂山,山裡的元頂小學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留守兒童之家」,在學校裡有一對名叫陳果、張蓉的「70後」教師夫婦,20年來一邊教書一邊義務照料近千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周末和節假日也不例外,他倆被學生們稱為「果爸」和「張媽」。
  • 高校教師醉駕送學生回家致兩死一傷:學生曾提出找代駕被老師拒絕
    視頻:還原教師醉駕致2死1傷當晚:聚餐唱歌10小時 老師堅持送學生回家出事,時長約4分39秒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王祥龍 廖秀 發自山東鄒平 1月6日,山東鄒平,陽光好得出奇,給人一種溫暖的「錯覺」。
  • 考上大學沒錢上,老師幫他墊付學費,後來成為首富送老師一套房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綠的芽胚,在這上面生長出人類的思想、活動、行為、熱情、激情的大樹。———蘇霍姆林斯基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教師節又叫做感恩節,我們一生都會遇到很多貴人,在人生的前期部分,老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現在的老師責任感都非常強,都願意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抱有感恩之心,這也是最基本的素養,不要去當一個「白眼狼
  • 寧波大學一研究生學長 暑假打工為困難新生賺路費
    小張和楊戰勝。邵巧宏 攝  大學新學期,剛被保送寧波大學研究生的楊戰勝拿出2500元,贈送給5個家庭困難的新生當路費。  昨天早上,寧波大學第一學生餐廳的一角,是為貧困學生準備的「綠色通道」,需要辦理助學貸款的同學可以直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辦理自己的入學手續。  張彩芬,來自甘肅臨洮的大一新生,留著齊劉海,高鼻梁,皮膚白淨,笑起來很純美。
  • 古時候的學生一般給老師送什麼禮物?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這個特殊的日子,在中國近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教師節到了,「受惠不忘施予者」,老師教會了我們知識,作為她的學生應該還予禮。
  • 30年教師節禮物變遷 學生「返璞歸真」送感謝信
    清新派學校訂盆栽學生出感恩黑板報昨日,鼓樓區溫泉小學禮儀隊一大早就在校門口列隊給老師送節日祝福。溫泉小學總輔導員林老師表示,原本校方提前向一家花店預訂了一百多盆綠植盆栽。隨後100多個盆栽抵達校園,禮儀隊的學生們把盆栽送到老師辦公室。此外,該校每個班級裡還有教師節感恩主題板報。
  • 【新時代 好老師④】南粵優秀教師、吳川市淺水初級中學英語教師 李觀清:鄉村學生的「守望者」
    今年教師節前夕,廣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聯合評選出1179名南粵優秀教師、130
  • 邢臺這對教師夫婦再次登上《人民日報》
    去年教師節期間,《人民日報》以《太行山裡的「孩子王」》為題,大篇幅報導了臨城縣趙家崇小學教師高永起、葛英芬夫婦的事跡全文如下:1984年,高永起退伍返鄉,到河北省臨城縣趙家崇小學當代課老師,幾年後,妻子葛英芬也來到這裡,夫婦倆通過考試轉為公辦教師。30多年來,他們堅守在鄉村小學,把一撥又一撥農家娃送出山村,學生中有400多人考進大學,30多人考上研究生。本報2019年9月11日曾刊登報導《太行山裡的「孩子王」》。
  • 發放路費補助 湖南師大助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返校
    近日,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2016級學生李慧,接到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返校路費補助的通知後,在電話裡激動地對輔導員說。主動資助,為困難學生送溫暖在疫情面前,學校始終把學生的安危健康、成長成才放在突出位置,積極落實黨和國家資助政策,做學生的堅強後盾。
  • 她是師德代表:38年前給學生買鞋,26年後,學生送她房產證
    三十八年前,教師代表張秀容,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看到學生整天穿著破鞋,自告奮勇買了一半的薪水給學生買鞋,她的所作所為讓我們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這個學生記得26年後老師的「一鞋之恩」,出資給張秀榮買了一棟房子,他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 他是峰峰體育界的傳奇,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
    李建中在得知消息後,多次到學生家裡做家長的工作。為了幫助她減輕負擔,主動讓韓同學平日來自己家吃飯,並承諾盡力幫助孩子完成學業,這才使韓同學重返課堂。經過李建中的不斷鼓勵和幫助,韓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河北師大,畢業沒幾年就成為了學校的骨幹教師。直到現在,每次回到峰峰,這名同學一定會去探望李老。她說,沒有李建中老師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 他們深愛著每一個學生
    9月10日晚,央視播出「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師發布儀式」,我省呂梁市臨縣四中教師張杰和臨縣高級中學教師王秀秀這對特崗教師夫婦入選「最美教師」。「得知這一消息時很意外,真沒想到能得到這麼高的榮譽。」當晚記者連線採訪時,張杰、王秀秀激動地說。
  • 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 教師每年補助6千元 學生納入全國統一學籍
    在四川,也有一個現實版的《一個都不能少》,老師們為重度殘疾的孩子開設了「一對一」的「送教上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峨眉山啟動了「送教上門」幫扶活動,為每一個「送教對象」辦理好學籍,確保他們的受教育權。截至目前,當地共有7名殘疾兒童被納入這一「愛心教育」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