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個異體字"轉正" 喆、堃均為取名字造就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45個異體字"轉正" 喆、堃均為取名字造就

  日前看到一個消息:十年磨一劍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其中收錄的8105個漢字就此有了「身份證」,更有45個多年來「身份不明不白」的「異體字」轉正成了規範漢字。其中挺受關注的就有「喆」、「堃」、「淼」等等。這麼多年了,名字裡帶異體字的人終於可以行不更名了:「我的姓名終於轉正,以後登機牌不用蓋章了。」《通用規範漢字表》發布後,很多姓名中帶有「昇、喆、堃、淼、皙」等字的網友紛紛在網上留言。

  異體字是怎麼來的

  異體字又稱又體、或體,《說文解字》中稱為「重文」。詞典上的解釋是「跟規範漢字音同、義同而形體不同的字。如『闇』是『暗』的異體字」。

  為什麼會有異體字?自古以來,漢字文化圈就是一個極具包容力和生長力的大文化圈,漢字要表達的意象千變萬化,涵蓋了海量的時空範疇:翻開《詩經》《楚辭》和漢賦,可以發現裡邊大部分的字現在都不使用或者字義改變了;打開地圖,可見很多古已有之的地名,在別處從未使用過。在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的周邊地區,如日本列島、朝鮮半島等地,還有很多漢字被使用。當年我們在簡化漢字的時候,將很多漢字合併,並將還在使用的合併前字形歸為異體字。

  正因為漢字總數極大,超過了9萬個,所以我們的大型詞典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告訴你3500個左右常用字的應用、組詞規範,一種是以收字全、釋義準為宗旨——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搞的「書同文」,到現在的辭書出版,包括漢字的簡化工程,宗旨其實都是一個:漢字的規範化。

  什麼是規範化?一個音一個義就是一個字,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不同地區、不同信仰、不同時期的人,文化背景不同,造字、用字的時候就出現了異體字,比如峰峰、群群、貓貓、略畧、夠夠、秋秌,這幾組字的音義完全一樣,就是偏旁的位置和搭配不同,這個有存在意義嗎?當然有意義!比如寫書法的時候,為了滿足章法的需要或避免重複字形出現,就有時用上下結構,有時是左右結構。

  還有一些近年挺火的字,比如「囧」,古義本為「光明」,卻被網友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幾乎成了一個常用字,甚至有《人在囧途》和《人再囧途之泰囧》,好萊塢有個猶太裔影星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因為長得太像「囧」字,被中國影迷改名為「囧瑟夫」。不過,「囧」這次也沒有進入規範漢字表,有關專家說,「囧」要想領身份證,恐怕還得再做「窘」的準異體字一段時間。「網絡盛行不可能去制止,但仍然建議大家用規範字,不建議大家用怪字和自造字,如果到了一定時候,有明確的寫法和明確意義,將來也許會上升為規範字。」強調一下,這是專家觀點。

  取名用字,異體字的重要來源

  取名字造就的若干「著名」異體字並不是產生異體字的主要來源,但這些字都挺有名。拿「喆」來說,原來被界定為「哲」的異體字,很多人起名字喜歡用這個字,倒不是看好「哲」字的本義「明智、智慧超群」,而是看好組成它的兩個「吉」,所以「喆」又有一個本義「人名專用字」。但是多少年裡,有關部門的電腦字庫裡不識別這個字,陶喆有時只好改成「陶吉吉」,賈喆改成「賈吉吉」。

  再看「堃」,它也被認為是「坤」的異體字——「坤」是八卦之一,代表地,又代指女性。很多人取名,都看中「堃」字裡的兩個「方」,而且它的「土」字底的位置擺得比較正,所以本義也成了「人名用字」。還有其他如迺,原來是乃的異體字;仝,原來是「同」的異體字,因為本身是個姓,而且字形比較美觀,很多人取名字都用它(我怎麼沒發現這個字美在哪裡);甯,原來是「寧」(繁體主要的字義來自「寕」)的異體字,作為姓氏,讀第四聲,現在都轉入規範漢字了。

  再如取名時用來「補五行」的鑫、森、淼、焱、嵒、磊幾個字裡邊,淼曾是渺的異體字,現在轉正了;但同字不同命,嵒到現在也是巖的異體字,這回就沒撈著轉正,大概有關部門面對亂取名的家長們,讓步也是有底線的。

  再有,「瞋」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嗔」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調整為規範字,義為「發怒時睜大眼睛」,不再作為「嗔」的異體字。「吒」以前為「吒」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在特定用法上調整為規範字,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讀zha(一聲),如「哪吒」。讀zha (四聲)時,仍用「吒」。「皙」指人的皮膚白,不再作為「晰」的異體字。「噘」指噘嘴,不再作為「撅」的異體字。「蹚」義為蹚水、蹚地,讀tang(一聲),不再作為「趟」(tang四聲)的異體字。「甦」從異體字裡獨立出來,獨佔了甦醒、復甦的語義,這兩個詞的正確寫法將來也會變為甦醒、復甦。「氾」字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被作為「泛」的異體字廢除,但「氾」原本是一個姓氏用字,該姓氏起源於周朝的氾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一個姓氏用字代表了一個家族的血脈,出於對家族傳統的尊重,《字表》將這類漢字以姓氏用字的身份恢復到三級字表中。

  不過也有一些字容易被拉郎配,被誤認為異體字,比如閻和閆,本來是毫無干係的兩個字、兩個姓,因為音同形近,所以有時被不嚴謹地劃入異體字。(韓撲)

相關焦點

  • 「皙、喆、淼」等異體字「轉正」為規範漢字
    最開心的肯定是名字帶有「喆、淼、昇」等字的小夥伴了,因為他們坐飛機辦理登機時,再也不用找工作人員在登機牌上蓋章了。  19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出爐,其中收錄了「閆」等226個簡化字,「喆」等45個異體字「轉正」為規範字。該表公布後,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將以次表為準,解決大部分姓氏不規範引發的問題。
  • 45個異體字調整為規範字 含淼、昇、喆等
    226個簡化字、45個異體字被收錄  《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一級字表為常用字集,收字3500個,主要滿足基本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度僅次於一級字;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 喆淼等45個異體字轉正為規範字 網友:終於有名分了
    喆淼等45個異體字轉正為規範字 網友:終於有名分了   日前,歷時10多年、先後修改90餘稿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8105個漢字領到「身份證」。「閆」等226個類推簡化字、「昇、喆、堃、淼、皙」等45個異體字被收錄其中。
  • 通用漢字少了500字 45個異體字「轉正」
    原標題:通用漢字少了500字 45個異體字「轉正」喆、堃等45個異體字轉正國人起名愛用的「喆」「堃」「犇」「淼」等45個異體字「轉正」成規範漢字,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或是空格來代替的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據介紹,目前二代身份證上仍有8000多個非規範漢字,公安部門將考慮規範姓名用字。
  • 帶閆喆淼堃的同學 你們的名字轉正啦!
    帶閆喆淼堃的同學 你們的名字轉正啦!     「媽媽再也不擔心,小朋友寫不出我的名字啦。」昨日,名字中帶有「閆、喆、淼」的網友,慶祝自己的名字終於規範。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45個異體字改為規範字
    記者27日從教育部獲悉,研製了10年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收錄其中的8105個漢字成為中國擁有首批「身份證」的方塊字。  專家介紹,許多大家喜愛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轉正」,例如「喆」、「堃」、「淼」等。以往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來代替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到銀行辦卡打不出名字的情況有望減少。
  • 部分異體字「轉正」 辦事人員:曾用拼音代替
    根據該漢字表,我國通用規範漢字總數為8105個。  據了解,2009年該字表徵求意見時共收錄8300個字,而新出爐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比徵求意見版減少了195個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將所有漢字分為三個級別。其中一級字表為常用字集,收字3500個,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度僅次於一級字。
  • 《規範漢字表》收錄51個異體字 怪名不愁上戶口
    《規範漢字表》昨起公開徵求意見·收錄6個繁體字、51個異體字·給孩子取「怪名」將不愁上戶口本報訊(記者李佳)「喆」、「堃」、她說,《規範漢字表》的編制工作前後歷時8年,最終收進8300個字,包括6個繁體字、51個異體字。與1988年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相比,徵求意見稿增加了1300個字。她介紹,51個異體字是從1955年12月22日發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釋放」出來。
  •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 喆淼成規範字
    現代快報網電(實習生 林雨純 記者 金鳳 黃豔)姓閆的童鞋們、名字當中帶有喆、淼、昇等字的……你們的名字,終於「規範」啦!日前,國務院公布了《通用規範漢字表》,「閆」等226個類推簡化字,「皙、喆、淼、昇、邨」等45個異體字,被收錄其中,調整為規範字。「終於轉正了!以後登機牌不用蓋章了。」
  • 公安部將啟用「姓名用字字庫」 45個異體字恢復為規範字
    原標題:公安部將啟用「姓名用字字庫」 45個異體字恢復為規範字姓閆的叫喆的辦卡辦證不再難教育部上午宣布:研製了10年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公布。專家介紹,此次字表的制定,收集了18個省市的戶籍調查資料,許多大家喜愛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轉正,例如「喆」、「堃」等。以往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來代替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到銀行辦卡打不出名字的情況有望減少。《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
  • 喆淼等生僻字調整為規範字 市民買機票等方便
    早報訊"名字帶閆、喆、淼、昇的同學,你們終於『轉正』啦!"昨日,這條微博在網上火熱傳播。記者採訪了解到,歷時10年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經國務院通過,於8月19日在中國政府網公布,"閆"等226個類推簡化字、"皙、喆、淼、昇、邨"等45個異體字都被收錄其中,調整為規範字。
  • 很吉利 「喆」字就專門用來取名吧
    一般教學約需要3500字  字表收字8300個,根據字的通用程度劃分為三級:一級字表收字3500個,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層面的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頻度低於一級字,與一級字合起來共有6500字,主要滿足現代漢語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
  • 小夥因名字有生僻字辦銀行卡貸款均被拒
    何女士說,她和愛人兩家的家族都很大,孩子多,起個一般的名字就容易和別人撞字,「勐」意為勇敢,「」意為智慧,她就選擇了這兩個字。  那時候電腦還不是很普及,孩子從小到大上學生活也沒遇到過什麼問題。2004年,家裡的戶口本由原來的手寫變為機打,也沒有出現過麻煩,去年,蘇勐的二代身份證也順利辦下來了。所以,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名字會帶來這麼多麻煩。
  • 人名地名異體字被收入《通用規範漢字表》
    字表分三級 收字8300     據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收字8300個。根據字的通用程度,字表劃分為三級:一級字表收字3500個,是使用頻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層面的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頻度低於一級字。一級、二級字合起來共6500字,主要滿足現代漢語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
  • 新漢字表引四大追問:「氾喆」等異體字為何恢復
    與1986年的通用規範漢字相比,增加了1335個字。  這也是繼1956年、1986年規範漢字之後,新中國第三次規範漢字。新增的1335個字主要是一些姓氏、人名、地名、科技術語和中小學的文言文用字。  新漢字表將8300字按通用程度劃分為三級: 一級字表收字3500個,是使用頻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層面的用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