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地名異體字被收入《通用規範漢字表》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及有關材料將登載在《中國教育報》和中國語言文字網上。各界人士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和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新華社電 (吳晶、董豆豆)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歷時8年組織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自8月12日至31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字表發布後,社會各領域的現代通用漢字,原則上應使用表內字。

  字表分三級 收字8300   

  據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收字8300個。根據字的通用程度,字表劃分為三級:一級字表收字3500個,是使用頻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層面的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頻度低於一級字。一級、二級字合起來共6500字,主要滿足現代漢語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

  三級字表則是一些專門領域,包括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使用的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共收字1800個,主要滿足與大眾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異體字可有條件使用

  翻開《通用規範漢字表》可以發現,「淼、喆、堃」……這些人們常見的人名地名中的異體字已被收入其中。

  為尊重社會習慣,方便人們用字需要,字表將《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51個異體字收入表中,主要用作人名地名。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說,今後對異體字不再簡單地提「淘汰、廢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確要求。    

  推出《簡繁漢字對照表》

  李宇明說,我國在研製《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同時也編制了《簡繁漢字對照表》,以照顧漢字在中國內地和港澳臺的使用情況和國際化的需求。

  李宇明介紹,對繁體字恢復和類推簡化問題,曾進行過反覆的研討。研製組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為了維護社會用字的穩定,字表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將類推簡化的範圍嚴格限定在字表以內,以保持通用層面用字的系統性和穩定性;允許字表以外的字有條件使用,但不類推簡化。

相關焦點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45個異體字改為規範字
    此外還有兩個附表,分別是《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和《〈通用規範漢字表〉筆畫檢字表》。  專家認為,一些字有簡有繁,自古如此,從漢字發展的歷史看,簡化一直是主要趨勢。在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新收錄了226個簡化字,但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
  • 《通用規範漢字表》定義「規範漢字」-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次《通用規範漢字表》的發布,使『規範漢字』這一法律概念落到實處,明確告知表內列舉的8105個漢字就是國家規定的通用規範漢字。」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相關情況。
  • 解讀《通用規範漢字表》字表分3級 收字8300
    新華網北京8月12日電(吳晶、董豆豆)歷時8年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12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字表發布後,社會各領域的現代通用漢字,原則上應使用表內字。對於每天都要說話、寫字的現代人來說,這套規範解決了哪些問題?對日常生活和學習有何意義?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 《通用規範漢字表》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
    早報訊 教育部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下稱字表)情況,本次字表中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成為一大特點。異體字姓氏用字至少要用三代近年來,人名用字比較混亂,出現很多字典查不到、電腦打不出的異體字。有些姓名用字在7萬餘字的國際編碼字符集中都難以找到,致使第二代身份證的製作產生很大困難。此次發布的字表,「閆」等226個類推簡化字,「昇、喆、堃、淼、皙」等45個異體字被收錄其中。
  • 通用漢字少了500字 45個異體字「轉正」
    「瞋」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嗔」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調整為規範字,義為「發怒時睜大眼睛」,不再作為「嗔」的異體字。  「吒」以前為「吒」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在特定用法上調整為規範字,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讀zha(一聲),如「哪吒」。讀zha(四聲)時,仍用「吒」。  「蹚」意為蹚水、蹚地,讀tang(一聲),不再作為「趟」(tang四聲)的異體字。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哲」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
  • 《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繁體字未予恢復
    《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在特定用法上調整為規範字,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讀zha(一聲),如「哪吒」。讀zha(四聲)時,仍用「吒」。「蹚」意為蹚水、蹚地,讀tang(一聲),不再作為「趟」(tang四聲)的異體字。《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哲」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用規範漢字表》經國務院正式發布。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未恢復一個繁體字
    歷時10餘年、先後修改90餘稿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8105個漢字領到「身份證」。其中,45個異體字加入到了規範字行列,有了「合法地位」,「喆」字正在其中。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7000個減少了500個。
  • 科學定量 合理分級——學習《通用規範漢字表》四人談(二)
    費錦昌:《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與《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的一級字表收錄的都是常用字,字數都是3500個,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置換了103字,置換率近3%,就是每100個字中換了3個字。《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有103字未進入《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另外收錄了103個出現頻率更高的常用字。
  • 「囧」「槑」等流行字未入選《通用規範漢字表》
    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例如「閆、玟、嫿、喆、琲」,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相繼發布了多項重要的漢字規範,但隨著時代發展,舊有標準已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 「皙、喆、淼」等異體字「轉正」為規範漢字
    19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出爐,其中收錄了「閆」等226個簡化字,「喆」等45個異體字「轉正」為規範字。該表公布後,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將以次表為準,解決大部分姓氏不規範引發的問題。
  • 《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繁體字未能被恢復【3】
    原標題:《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喆堃等45個異體字轉正 45個異體字「轉正」 在此次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新收錄了226個簡化字。這226個新增的簡化字中,166個曾被《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收錄,51個見於其他多種辭書,9個出自頻度較高的姓氏人名以及現代科技用字。
  • 通用規範漢字表未恢復繁體字 未收錄「囧」字
    歷時10餘年、先後修改90餘稿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8105個漢字領到「身份證」。其中,45個異體字加入到了規範字行列,有了「合法地位」,「喆」字正在其中。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7000個減少了500個。
  • 《通用規範漢字表》恢復使用六個繁體字
    教育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在網上公示了《通用規範漢字表》,將「砂」「萍」「鍾」等6個繁體字納入表中,並恢復了51個異體字的使用。《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寧教授對此解釋說,這次恢復的6個繁體字都是必須恢復的,否則字體內部系統就會發生混亂。
  • 《通用規範漢字字典》《〈通用規範漢字表〉解讀》出版
    >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繼教育部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商務印書館28日在京宣布出版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劃並委託編寫的《通用規範漢字字典》和《〈通用規範漢字表〉解讀》,指導規範漢字的使用。
  • 《通用規範漢字表》:名叫"堃、淼、皙"登機不再煩[圖]
    許多大家喜愛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轉正,例如「堃」等。以往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來代替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  異體字「轉正」  「登機牌不用蓋章了」  「我的姓名終於轉正,以後登機牌不用蓋章了。」
  •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 盤點易錯常用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文化頻道綜合 陳苑)據中國政府網8月19日消息,國務院於6月5日發出關於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並予公布。
  • 【專家觀點】從地名用字看異體字的再規範
    時至今日,國家還在為「推行規範漢字,推廣普通話」進行著長期不懈的努力;而當年推行規範漢字以實現「書同文」的主要措施,就是讓眾多的「異體字」退出現實應用領域。1955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並且決定從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從實施日起,全國出版的報紙、雜誌、圖書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內的異體字。」
  • 《規範漢字表》收錄51個異體字 怪名不愁上戶口
    但根據1988年公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這些字不在其中;也就是說,這些字都不是規範字,用於人名會在戶籍管理中造成不便。昨日,教育部公開《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這些字都被收錄其中,今後可能成為規範字。
  •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通知 原有相關字錶停止使用
    《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文化頻道綜合 陳苑)據中國政府網8月19日消息,國務院於6月5日發出關於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並予公布。
  • <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減少500個 未恢復繁體字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馬海燕)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7000個減少了500個。對於近年來議論頗多的繁體字,並未恢復。  中國教育部27日在北京專門召開發布會,介紹新《通用規範漢字表》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