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在先進工藝上與華為達成合作

2020-12-19 電子發燒友

臺積電在先進工藝上與華為達成合作

雪花 發表於 2020-12-17 08:56:46

之前曾有消息稱,蘋果砍掉了不少5nm A14晶片訂單,對於這樣的說法,臺積電方面給與否認。

之前的報導顯示,蘋果砍掉了不少5nm A14晶片訂單,主要是iPhone 12系列的需求降低,對此臺積電方面表示,蘋果並沒有減少相應的訂單。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否認了外界對客戶削減 5nm 晶片代工訂單的猜測,他堅稱5nm工藝將推動臺積電2021年銷售額的增長。

臺積電在每一季度的財報中,都有披露各項工藝在營收中的佔比狀況,而5nm工藝在今年三季度開始披露。

在晶片代工企業中,臺積電在工藝方面走在行業的前列,他們5nm、7nm等先進工藝的產能,今年也比較緊張,產值增速,預計也會高於代工行業的整體水平。

今年前三個季度,臺積電已實現營收328.3億美元,他們預計四季度營收124億美元到127億美元,今年的營收就預計在452.3億美元到455.3億美元,較去年全年的346.4億美元將同比增長30.57%到31.44%。

目前的情況是,臺積電依然不能在先進工藝上跟華為合作,比如5nm、7nm。
       責任編輯:p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再放狠話!不怕失去華為訂單:先進晶片工藝獲大批客戶青睞
    ,所以一直都在為華為代工生產海思晶片的臺積電、中芯國際等等,向華為供應晶片產品的聯發科、高通等等,都將無法繼續為華為供應晶片產品,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不僅僅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同時還掌握著全球超過50%以上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但如今臺積電也無法繼續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技術;對此有不少機構預測,臺積電營收也將會受到不小的衝擊,畢竟華為作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 775億投資換不回與華為重新合作,臺積電移情別戀,攜手日本造芯
    晶片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兵家必爭的核心技術產業。自從臺積電開創代工模式以來,晶片產業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高速發展。臺積電也因此受益,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晶片代工巨頭,市場份額高達55%。蘋果、華為、高通、英偉達等世界知名的科技巨頭都是臺積電的大客戶。
  • N+1工藝和成熟的14nm工藝,華為青睞的中芯國際距離臺積電有多遠
    晶片加工的精度水平最能夠說明一家企業的實力,臺積電早在幾年前就掌握了7nm的製造工藝如今5nm的水平已經成熟2nm的研發正在進行中,2020下半年就已知華為麒麟1020和蘋果A14晶片將採用最先進的製造工藝,到時候晶片性能將會有大幅提升。中芯國際也是一家大型的晶片製造加工企業,只是在實力上沒有臺積電和三星的強悍。
  • 臺積電,好樣的!敢為華為與美國據理力爭
    這對於臺積電而言,是左右為難,一邊是美國,畢竟臺積電使用了美國技術,尤其是先進光刻機,脫離美國技術,臺積電的領先地位就無法保證。另外一邊是華為,其作為臺積電第二大客戶,不僅給臺積電貢獻了巨大營收,還總是願意支付流片費用。關鍵是華為還保持快速增長中,超越蘋果成為第一客戶不是問題。
  • 亡羊補牢,臺積電就華為正式發聲,劉德音這次說錯了
    只要是手機廠商,似乎都與一家企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合作關係,這家企業就是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了。眾所周知,臺積電在美國禁令下終止了與華為長達20多年的互惠互利合作。除了華為之外,臺積電也失去了一些來自高通的訂單。
  • 華為扳回一局,首發新工藝處理器,臺積電力挺,蘋果不受影響
    在川普的逼迫之下,現在已經在全球市場上已經有多個國家不再使用華為的5G設備了。現在,華為方面又傳來好消息,華為麒麟系列晶片的代工廠臺積電無懼美國的施壓,決定力挺華為,讓華為麒麟處理器首先使用5nm工藝,這對於華為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
  • 臺積電罕見開放交流:看清臺積電,才能看清華為的實力
    他說的這家臺灣公司正是臺積電。不論是蘋果A系列晶片,還是華為麒麟980、高通驍龍855等晶片平臺,都離不開臺積電的製造工藝。因此,華為事件一出,臺積電產業地位的重要性更為人熟知,其名號也進一步在國內普及。參加研討會的不少業內人士向21Tech記者感慨,近期臺積電頻頻見諸報端,以前都很少見到。
  • 臺積電利潤直接KO華為,臺積電到底有多牛?
    近期臺積電對華為的晶片限制引起了國人的密切關注,一說到臺機電很多人都知道,臺積電在晶片領域的先進工藝能力,但它到底有多牛,以至於稱霸全球?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屬於半導體製造公司,是全球第一家晶圓代工企業。
  • 實現2nm工藝突破,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其次是臺積電形成的長期的技術合作產業鏈。ASML作為早期和臺積電建立合作的光刻機供應商,在為臺積電提供設備的同時,也得到來自臺積電的技術反饋。目前,臺積電在在EUV光刻技術的OPC、光罩和光阻等多個方面都有投入,比如臺積電在EUV技術結合上,採用自對準墊片獲得了業內最小的18nm的mental pitch,對電晶體微縮大有幫助。
  • 缺少了華為,臺積電為何還能賺到手抽筋?
    臺積電在四季度甜蜜「三高」,背後是先進位程5納米大顯神威。  從行業屬性來看,晶片代工,工藝為王,誰能掌握先進工藝製程,誰就能不缺訂單,就能賺到超額利潤!  從去年三季度,臺積電5納米工藝開始量產貢獻營收,首次亮相便貢獻了8%的收入。四季度,在蘋果iPhone12熱銷助攻下,5納米營收貢獻達到了20%!
  • 失去華為而陷入窘境?臺積電申請出口豁免懸而未決
    至於何時補全華為旗下海思的市場空缺的市場,則取決於產業的聯動性和敏捷力。 「我們希望不要發生。但如果發生,我們會在儘快短的時間內補上營收空缺。」劉德音強調。 劉德音的自信不無道理。市場具有自行的平衡機制,如果沒有海思的大訂單,其他客戶會補上空缺的產能。
  • 華為怒砸126億宣布和高通合作,臺積電悔之晚矣!
    7月份,臺積電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臺積電正式表態5月份之後就已經停止了接受華為的晶片訂單,並且9月份之後,將會徹底「放棄」華為,華為一直和臺積電有著很深的合作。但是由於川普的今年5月份的一舉一動,徹底限制住了臺積電以及其他半導體公司,不少半導體代工廠都宣稱自己和華為合作必須要得到美國的同意才行。臺積電在這種威逼利誘下做了錯誤的決定,並且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黑。 奔赴美國建立自己的工廠的行動,也讓臺積電與中國市場漸行漸遠。
  • 我國臺灣省的臺積電扛不住了,向美申請繼續和華為合作
    近日,華為官宣:上半年營收4540億元 ,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華為這個消息釋放的信號很明確:不管你美國的技術封鎖,還是臺積電赴美建廠,對華為影響不大。其實,臺積電早在14nm工藝時代,就跟華為海思展開了深度合作,不過當時的工藝水平不太成熟,但是海思麒麟依然不離不棄,支持臺積電發展。去年美國跟臺積電下通知,只要超過10%的美國技術,就不得用在華為海思上,臺積電迎難而上表示,7nm低於10%美國專利,可繼續為華為代工。但是,美國在今年上半年再次出禁令:只要是涉及美國技術和設備的都不被允許用在華為身上。
  • 臺積電:第四季度不向華為供貨,不評論許可證狀態
    「我們注意到,有報導稱臺積電已取得對華為供貨的許可,我們不評論毫無根據的傳聞,也不想評論我們目前(許可證)的狀態。」對於臺積電獲得對華為供貨許可證的傳聞,該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魏哲家10月15日在財報會上作了上述表態,稱臺積電遵守所有規定。
  • 斷供華為之後,臺積電如今傳來消息,劉德音預言成真?
    說到全球規模最大,營收最多的晶圓體代工廠,臺積電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大哥。首先從規模上來說,臺積電不僅在多個地方有分廠,甚至光刻機的數量也是位居行業首位。其次在客戶數量上,臺積電手中掌握的客戶數量相當多,其中大都是行業內的巨頭企業。
  • 臺積電2021年先進位程產能被「預訂一空」
    打開APP 臺積電2021年先進位程產能被「預訂一空」 賈徵 發表於 2020-12-24 15:16:10 隨著蘋果A14以及M1晶片在雙端發力,以及華為麒麟9000和高通驍龍888這些5G SoC晶片的相繼發布,標著著手機產業在新的2021年將全面邁入5nm時代,服役已經滿2年的7nm工藝將會徹底淪為「過時」產能。
  • 臺積電公布一組數據,營收達289億卻與華為無瓜葛
    這些數據無一不表明這個臺積電產能巨大,並且在晶片生產技術上也是最先進的。全球有很多晶片企業都是臺積電的客戶,比如蘋果,比如華為,在比如英偉達,AMD以及聯發科。所以在美國修改規則之際,臺積電與其他企業表現的不同,根本就不慌。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失去華為晶片訂單之後,臺積電怎麼樣了?果然被劉德音給猜中了。目前全球半導體的局勢也比較明朗,整個晶片成型過程中的基礎步驟,類似於尖端的晶片設計、光刻機、晶片架構軟體以及半導體材料等等,基本上都被歐美國家壟斷了,然而最為重要的晶片製造工藝卻被亞洲國家壟斷。
  • 三星和臺積電的先進位程就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打開APP 三星和臺積電的先進位程就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旺材晶片 發表於 2020-12-11 10:47:24 此前也有消息人士表示,臺積電目前對2nm工藝在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2024年大規模投產非常樂觀,風險試產的良品率預計不會低於90%,但目前還不清楚疫情是否會對他們的計劃造成影響。 不過根據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臺積電開始反擊,赴美建廠或永久「停擺」
    在晶片代工領域,臺積電一家獨大。得益於手中掌握著最先進的技術優勢,所以臺積電才能夠在這個領域之中一直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而臺積電自從開啟了代工模式,在晶片產業上就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臺積電與華為之間就不能夠再繼續合作。但對於臺積電來講,美國此次的禁令為自己帶來了不少的影響,儘管劉德音曾經說過,失去華為對臺積電的營收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事實已經證明,臺積電對華為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是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華為每年都會為臺積電貢獻360億元的營收。嘴上說著不需要,身體卻很誠實,為了挽回華為,臺積電也是做了不少功課,下了不少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