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二首》教案及課件

2021-02-19 語文微講堂

覺得還不錯要拉到文末點在看哦!

每一次分享,每一條留言,都是您對我的鼓勵!【星標】語文微講堂,就不會再走丟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歌, 理解詩的內容。  

2、培養朗讀能力,在誦讀中進一步感悟。  

3、揣摩詩歌語言,體會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4、培養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教學重點:  

1、朗讀品味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憂國憂民的情懷。  

2、理解本詩所體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對重點詞句的賞析理解,並把這種理解反饋到誦讀之中。  

教法學法:  

誦讀討論,師生互動,共同探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把茅屋圖片、杜甫頭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用屏幕顯示出來。  

伴隨解說詞:這幾間茅草屋,雖然簡陋,卻牽繫一個詩人的家庭冷暖;這個詩人是誰?(杜甫)我們曾學過《杜甫詩三首》,請回憶一下杜甫的基本情況。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先由學生介紹,互相補充,老師再重點強調)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檢郎,而又被稱杜工部。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聖」之稱, 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過著非常舒適、安逸的生活,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可事實遠非如此。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杜甫43歲的時候,爆發了一場有名的戰亂,那就是安史之亂。這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飢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為「詩史」——用詩歌寫成的歷史。(我們學過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別」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對似的,到了八月,一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風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可詩人卻要歌詩一首,這是為什麼呢?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同走進「茅屋」,用心聆聽詩人的心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2、學生朗讀完後,教師糾正「俄頃」、「喪亂」、「突兀」、「見此屋」等幾個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同時把握詩行的節奏及韻律。  

示例:八月 / 秋高 / 風怒號,卷我 / 屋上 / 三重茅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歡顏  

吾廬 / 獨破 / 受凍 / 死亦足  

3、學生先互相練讀、評讀,挑選優秀展示朗讀。  

4、自由誦讀課文,邊讀邊想像想像畫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讀賞析  

1、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  

⑴學生分成若干組合,互相提問詩中的詞語,理解、把握詞義。  

⑵學生在理解基礎上,口述課文大意。  

⑶推薦朗讀水平高的同學讀課文,注意字音、節奏。    

(教師適當進行朗讀指導,強調如何深入領會詩的意境,讀出詩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來。)  

2、讀課文,用最簡潔的詞句概括各節內容。  

(板書)秋風破屋 頑童抱茅 夜雨難眠(長夜沾溼) 期盼大廈  

3、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寧願「吾廬獨破」,受凍至死,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為人的高尚風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2、3環節中穿插逐層分析各小節)  

(1)請根據第一個詩節的內容,在「秋風」一詞的前面加上一個適當的詞語構成偏正短語並且闡述理由。  

分析:學生很可能選擇「無情」、「猛烈」「兇猛」等詞語。根據是此段中有「怒號」一詞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等。鑑於此,教師可以順勢推理,把第一句改為「八月秋高風猛烈(或無情、兇猛等)」並讓學生跟原文比較孰優孰劣,弄清「怒號」的擬人化用法是最佳的。從而達到「鍊字」的目的。  

追問:哪些動詞渲染了風的威力?(卷、飛、渡、灑、掛、罥、飄轉)  

這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痛惜)  

(2)讀第二節,思考:  

群童為何抱茅?  

討論明確:本身也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與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恨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  

「歸來倚杖自嘆息」,他嘆息什麼?這一句的語氣和節奏應該怎樣讀?  

討論明確: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應該用嘆息的聲音讀出來:歸來倚杖自——嘆——息——

過渡問題,承上啟下:茅屋被吹破之後,最怕的是什麼?(生:下雨)

(3)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節中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  

床頭屋漏,雨腳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慘的氛圍,也烘託了詩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4)面對這重重的不幸——秋風破屋,茅草被盜,大雨連綿,屋漏床溼,長夜難徹——如果面對這悽風苦雨、漫漫長夜的就是你,你此時會有什麼樣的感慨?什麼樣的想法?而詩人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他僅僅是哀嘆自己的不幸、發洩自己的不滿嗎?請同學們朗讀詩的最後一節。  

這節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怎樣的願望?(憂國憂民)  

詩人從眼前長夜沾溼的痛苦生活,想到飽經磨難的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從風雨飄搖中的個人茅屋想到連年戰亂中的整個國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國。甚至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國家社稷,甘願犧牲自己,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博大的襟懷,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當代詩人郭沫若題詞:(板書)'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五、拓展延伸  

你能說出杜甫其他有關愛國的詩句嗎?  

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六、小結:  

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著名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說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深深紮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他們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這首詩裡不是單純地寫自身之苦,而是通過個人的不幸來反映時代的不幸。在這狂風暴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實,具有這種偉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到杜甫之後「願天下無饑寒」的白居易,從「先憂後樂」的範仲淹,到「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遊,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到「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中國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一直秉承了這樣一個優良傳統。他們以天下人為念,執著追求著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這種思想,這種傳統,使我們看到人性的閃光,看到了民族的未來,看到了人類的希望!  

六、作業:課下背誦這首詩

《賣炭翁》教案

 

教材簡介: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以「同情弱者」為題的古詩。這是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以及對人物外形與內心的刻畫,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的賣炭老人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恨與抗議。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賣炭翁》,進一步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

2.讀懂詩句的意思,通過想像、情境誦讀,了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體會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統治階級與不合理制度的憤怒與抗議。

3.用敘事的手法凸顯主題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詩人

1、師:同學們,唐朝是古代詩歌的鼎盛時期,最負盛名的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和詩王白居易。你對白居易有哪些了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過渡時期,那時勞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比較多。)

2、師: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訴老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通過上網查資料知道的。)

師:這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跟隨白居易來認識一個人——(指課題,生齊讀。《賣炭翁》)

3、師:通過讀課題,你知道了什麼? (這首詩歌寫的是一位以賣炭為生的老漢。)

師:你怎麼知道課文寫的是一位老漢呢?

(從「翁」字看出來的,我查過字典,「翁」就是「老漢」的意思。)

4、師:非常正確!以人物為題,引發了我們對人物命運的思考。讓我們一同隨著作者的視線跨越千年,走近賣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運。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請大家自由朗讀《賣炭翁》這首詩歌,仔仔細細讀上4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當中的生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讀後兩遍的時候,爭取讀通順,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 (生自由讀古詩。)

2、師:這是一首敘事詩,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聽老師來為你們講述。(師範讀古詩)

3、師問:古詩與現代文有哪些不一樣?(富有節奏感、意思深奧……)

師: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想讀懂古詩,我們要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詩)

4、師:孩子們,讀了《賣炭翁》,你知道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嗎?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燒炭、賣炭)

師:哪幾句寫了燒炭?(前兩句)哪幾句寫了賣炭?(後兩句) 

三、學習方法,感悟詩情

1、學習方法一——讀懂意思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課件出示)

(1)師:我們先來學習燒炭部分,讀一讀,看看這兩句主要寫了什麼?(老人燒炭的地點和老人的外貌)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發現的?

(2)師:這兩句是寫燒炭,但是它告訴我們怎樣燒炭了嗎?那麼你又是怎樣知道老人燒炭很辛苦的?(從老人的外貌描寫中感受到的。)

(3)老人苦在哪?讀一讀,找一找。(學生讀詩)

a、生:我從「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生活艱辛。伐薪:砍伐當柴燒的樹木。課文中的意思是砍伐能燒炭的樹木。燒炭:是對木柴進行特殊的燒制,使它發生變化而成為燃料。我從這兩個詞語中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要上山砍伐樹木,砍完樹還要搬運,截成段,最後還要燒成炭,這種勞動多麼繁重啊?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你能結合重點的詞語來體會,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老師聽明白了,是賣炭翁艱苦的勞動讓你覺得他可憐。

師:同學們也許還不知道,燒炭的工序其實很複雜。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圍鋪上雜草,隔絕空氣點燃,燒到一定程度後封閉炭窯,只留一個排氣孔。乾柴要連續燒四晝夜,溼柴要連續燒七晝夜。為了保持穩定的火溫還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視,一大堆柴也只能燒製成一點點木炭。而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完成。此時此刻,你想說什麼?

生:賣炭翁,你真是一位可憐至極的老人!

生:賣炭翁,你一個人能受得了嗎?能熬得住嗎?

師:你來讀,讀出賣炭翁的無奈!

師:你來讀,帶著你的感受讀出賣炭翁勞動的艱苦。

師:賣炭翁的艱苦生活讓我們覺得他可憐,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們齊讀這句詩,把這位讓人憐惜的老人的苦和累也一同展現出來。

(生齊讀這句詩。)

師:對這句詩,還有補充嗎?

b、生:南山:終南山,那裡山高林密,荒蕪人煙,常有豺狼出沒,在這種環境中還要這麼艱苦地勞動,我感覺他十分可憐!

師:秋風瑟瑟,樹葉落盡,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日近黃昏,北風呼嘯,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月黑風高,豺狼嚎叫,你看,賣炭翁—— 生:伐薪燒炭南山中。

師:多麼悽苦的畫面,多麼可憐的老人!還有哪一句也讓你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

C、生:我從「滿面塵灰煙火色」這句詩中讀出了賣炭翁的可憐。滿面塵灰的意思是由於燒炭的工作特別髒也特別累,所以賣炭翁看起來滿面灰塵。煙火色就是由於他長期受煙火燻烤所以皮膚變成了黑黃色。

師:是啊,你讓我們看到了蓬頭垢面的賣炭翁,臉上滿是貧窮的顏色,的確可憐。還有補充嗎?

d、生:我從「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句詩中看到賣炭翁簡直太可憐了。

師:知道「鬢」指的是哪兒嗎? (耳朵前邊的頭髮。)

師:那兩鬢蒼蒼呢? (指耳朵兩邊的頭髮都已經花白了。)

生:老師我來補充。我還從「十指黑」中看到他十分可憐。十指黑的原因是由於他長時間燒炭把十指都染黑了。從他的頭髮和手指的顏色我看出他年紀已經很大了,還日夜不停地燒炭,所以我覺得他可憐。

師:體會得不錯,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詩。(生讀這句詩。)

e、師:(屏幕出示這句詩,師指著「煙火色」「蒼蒼」和「黑」這3個詞。)這是賣炭翁生命的顏色,這十個木炭一般烏黑的手指擔負著生命的全部希望,為了生存他已經——

生: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師:如果說前面兩句的場面是遠景的話,那麼這兩句詩為我們展現的則是一組以顏色為代表的賣炭翁肖像的特寫鏡頭。詩中雖然沒有從正面介紹賣炭翁的勞動場面,卻通過對人物肖像的刻畫使我們感受到了他每天伐薪燒炭的艱辛和歲月刻在臉上的痕跡。生:我從「煙火色」「十指黑」感受老人燒炭的辛苦。

師:同學們,你們看,我們通過反覆朗讀,慢慢就讀懂了古詩的意思,「讀」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2、學習方法二——合理想像

(1)師:我看大家都有了讀詩心得了。這些詩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賣炭翁的艱辛、可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發揮想像,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像此時此刻,老人正在南山中做什麼?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景象。

(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想像到的畫面。

3、學習方法三——讀出感情

(1)通過想像畫面,我們感受到了賣炭翁的艱辛與無奈,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現出來嗎?

(2)學生自己試著讀出感情。

(3)指名讀,讀出感情。

4、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讀懂意思,合理想像,讀出感情」的方法學習了前半部分,接下來我們用這種方法自己學習古詩的後半部分。

四、運用方法,自學古詩

出示「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1、學習方法一——讀懂意思

(1)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賣炭得來的錢做什麼用?是為了身上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他賣炭只是為了能穿上衣服,填飽肚子。

師:這是個設問句,我們來讀好它。女生讀問句,男生讀答句。(生讀。)

師:老人的生活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凌霜冒雪,不分晝夜伐薪燒炭的目的原來如此簡單。

師:(高昂地)賣炭得錢何所營? ——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師:這要求簡直低得可憐,只為了穿衣吃飯,僅此而已。

師:(低沉地)賣炭得錢何所營? ——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2師:這是一句千古傳誦的佳句。之所以成為佳句,是因為只要你讀起它,就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在心頭。讀一讀,是哪個詞語觸動著你的心弦?

生:「單」這個詞觸動著我的心弦。從這個單字中我能看到賣炭翁只穿著一層衣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多可憐啊!

師:穿著單薄的衣裳,應該盼望溫暖的天氣,可他忍受著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卻是更無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風雪,為什麼?

生:他擔心天氣如果暖和的話,炭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生:他祈盼寒冷的天氣是因為這樣的天氣炭銷售得好。

師:所以他—— 生:心憂炭賤願天寒。

師:願:是希望,盼望,奢望。他希望下雪,他盼望天再冷些,他奢望把炭都賣出去。這一憂一願,飽含著賣炭翁多少辛酸與無奈。)

2、學習方法二——合理想像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腦海中浮現出了什麼樣的畫面?(生自由暢談自己想像到的畫面)

3、學習方法三——讀出感情

師:我們的心也和可憐的賣炭翁一樣備受煎熬。他曾經在艱苦的環境裡辛苦地勞動著,堅強地生活著,心中在不斷地祈禱著,所有的希望都在升騰著。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記住這位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賣炭翁吧! (生齊讀。)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師:假如天隨人願,真的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賣炭翁的木炭能賣上好價錢嗎?我們本節課學習的四句詩是節選的前半部分,(課件出示《賣炭翁》的全文)這是賣炭翁的全文,讀一讀,誰能告訴我賣炭翁的炭賣掉了嗎?(指名讀。)

生:沒有。他的炭被官吏搶走了,只換得了「半匹紅紗一丈綾」。

2、師:(配樂動情地描述。)是啊,賣炭翁終於盼來了一夜大雪,天還沒有亮,他就把這一冬天裡所有燒好的炭裝進了牛車裡,跋涉在風雪中向長安城奔去,幾十裡的山路,他一口氣走完。可是,在集市南門外歇腳的時候,連牛帶車被兩個宮吏強行牽走了。這凝結著賣炭翁血汗的一車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換取了皇宮裡的半匹紅紗一丈綾,在聖旨面前,賣炭翁的辛苦勞動顯得多麼卑微啊!這就是1600多年前封建統治下的唐朝可憐的賣炭翁悽苦的人生。詩人的筆悄然而止,然而我們的心海卻波濤澎湃。

我們仿佛看到了——生:風更猛了,雪更大了,賣炭翁衣衫襤褸, 步履蹣跚,一邊走一邊抹著眼淚。

師:我們仿佛聽到了—— 生:在狂風呼嘯聲中,賣炭翁悽厲而絕望的哀嚎,他哀嘆自己的命運,他哀嘆當時的統治階級的專橫跋扈。

3、師:這就是封建社會中無數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因為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憤恨統治階級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北宋詩人張俞這樣寫道: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師:北宋詩人範仲淹這樣寫道: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師:唐代詩人李紳這樣寫道: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4、師:孩子們,讓我們再來吟誦《賣炭翁》,寄託我們對賣炭翁的無限同情,緬懷敢為民而歌,詩為民而作的偉大詩人白居易!

 (生齊讀古詩《賣炭翁》。)

板書設計:

賣炭翁 

讀懂意思     蒼蒼、十指黑

合理想像     衣正單、願天寒  }     艱苦、可憐

讀出感情     ……

後臺回復「八下語文課堂」收看更多內容

親愛的讀者朋友,近期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文章的更新不再按照推送時間排序,如果您不想錯過"語文微講堂」每天推送的好文章和好資源,如果您不想與我們失聯的話,請這樣操作:

1.設為星標。點擊公眾號名稱語文微講堂,再點右上角的「...」,點「設為星標」🌟2.在閱讀後點「在看」。愛你們喲

相關焦點

  • 二年級語文下冊1課《古詩二首》全課生字書寫示範
    二年級語文下冊1課《古詩二首》全課生字書寫示範疫情的原因,延遲開學,很多學生就只能宅在家裡上網課,而語文的生字書寫一直是大多數學生比較頭疼的事情,為了解決大家不能在課堂上跟隨老師學習書寫方法,品語文特地製作了
  • 二年級語文下冊《課前預習單》全冊可下載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寫字表生字筆順練字帖上!(電子版下載)三年級語文下冊1-31課生字詞,寒假預習必看!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各課生字組詞彙總(課件下載)三年級語文下冊生字組詞單(第1-4課詞彙)三年級語文下冊生字組詞單(第5-8課詞彙)資深語文老師整理的150個易錯詞語,你能寫對幾個?
  •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口語交際一《應對》圖文解讀
    電子課本點擊圖片→查看大圖▼▼▼圖文解讀點擊圖片→查看大圖▼▼▼2019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目錄第一單元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課《社戲》圖文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回延安》知識點+圖文解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安塞腰鼓》知識點+圖文解讀4 燈籠寫作 學習仿寫口語交際 應對 第二單元
  • 官方首發|2020春季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1-6年級下冊最新教案課件
    教材版本更換,為方便廣大教師備課及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我們緊緊圍繞官方統編版教材,從編寫理念、指導原則、教材內容的選排等方面,精心整理了2020春季統編版語文1-6年級下冊最新課件、教案、試卷、練習(全網首發)。教材全部更換配套課件資源去哪裡找?
  • 七年級上冊語文名著導讀《西遊記》預習+教案+課件
    七年級上冊語文1課《春》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2課《濟南的冬天》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3課《雨的四季》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4課《古代詩歌四首》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一《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5課《秋天的懷念》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6課《散步》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7課《散文詩二首》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8課《〈世說新語〉二則》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學會記事》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綜合性學習
  • 最新發布 | 2021春季統編(部編)版小學語文1-6年級下冊最新教案課件等資源包
    部編語文下冊課件(七彩課堂純課件)連結:https://pan.baidu.com/s/1SeO5WLEouwb3xvgsCx35Ng 提取碼:3vek七彩課堂教案課件(內含試卷、課課練、單元練習等)連結:https://pan.baidu.com/s/1-73J8DVvID27cZXc9KhVkw 提取碼:1234
  • 九年級下冊語文24課《詩詞曲五首》微課+預習知識點
    九年級下冊語文1課《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3課《短詩 五 首》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2課《梅嶺 三 章》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4課《海燕》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寫作一《學習擴寫》微課+例文九年級下冊語文5課《孔乙 己》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6課《變色 龍》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7課《 溜 索》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8課《蒲 柳 人 家》微課+預習知識點九年級下冊語文寫作二《審題立意》微課+例文九年級下冊語文
  • 寧波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寧波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鉤、鏟、梅」等10個生字。   2.由詞到句的綜合運用,會用詞語造句並仿寫句子。   3.會用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   4.積累古詩。
  • 課件福利:狀元版部編語文上冊一致六課件教案包!
    為方便老師們備課,我們收集了本套2020年秋季最新狀元大課堂部編1-6年級語文(上冊)教師套餐資料包內容豐富:包含新版教材電子版、每課課件(2套)、及配套教案(2套)、教學反思、說課稿、教學進度表、備課素材、
  • 青島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青島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鉤、鏟、梅」等10個生字。   2.由詞到句的綜合運用,會用詞語造句並仿寫句子。   3.會用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   4.積累古詩。
  • 小學語文新課標人教版教案|課件|試題|試卷.1-6年級全套12冊(word和ppt格式,可編輯可列印)
    語文二年級上冊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四年級下冊語文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課件/試題內容如下----語文一年級上冊活化石農業的變化真大語文園地八人教課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古詩兩四季的腳步秋天三隻白鶴小鳥和牽牛花雞媽媽的新房子駱駝和羊語文二年級上冊相關知識積累語文二年級下冊找春天古詩兩首 草古詩兩首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找春天》課件及課堂筆記,家長趕緊收藏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找春天》預習及課堂筆記,家長趕緊收藏起來!二年級語文課文的編排是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排列的,第二課就是《找春天》。這樣編排的目的是讓同學們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切身地感受春天。同學們,你們在哪裡找到了春天?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程綱要》分享課教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內容來源: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主 題:課程綱要課 時:共1課時 授課對象:四年級學生目標確定的依據【學習目標】1.了解四年級語文下冊課程目標
  • 部編版一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計劃+複習教案+複習課件
    期末考試快到了,今天,給大家分享《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精編複習計劃+複習教案+複習課件》
  • 一線老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知識點,讓孩子預習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整理,講解細緻非常適合孩子預習在圍繞新課講解之前,我們先猜兩個謎語,第一個謎語「像蝴蝶,像飛鳥,乘著風兒天空飄。一根線兒拴住它,無風一栽往下掉。」這個謎底相信大家能很容易猜出來。接下來第二個謎語「小姑娘,手細長,身兒軟,頭髮長。
  •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15課《古詩二首》全面解析,建議收藏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第15課《古詩二首》字詞解析部分,課後請家長及時對孩子進行聽寫,錯誤的地方及時訂正,熟練掌握每一個生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這篇課文的兩首詩,分別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絕句》小學二年級語文第15課《古詩二首》全面解析,建議收藏詩句欣賞: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 北京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識字,規範書寫漢字。   2.根據語境,判斷詞語的意思,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3.學會寫話,學會按要求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4.積累古詩詞。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全冊教案+教材分析+教學計劃+教學進度
    (教學設計)第4單元教案(教學設計)第5單元教案(教學設計)第6單元教案(教學設計)第7單元教案(教學設計)第8單元教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教學計劃2019年春期部編本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吸收了語文課程建設和課堂改革的重大成果
  • (完整版)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課件,重點清晰,有效教學
    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課件,如需要下載的,歡迎大家進入小程序下載六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課件(文字版)Unit 1 How tall are you[精] Part A Let's talk 課件+教案+學案+內嵌素材[精] Part A Let's learn課件+教案+學案[精] Part B
  • 小學語文新人教版教案|課件|試題|試卷.1-6年級全套12冊(word和ppt格式,可編輯可列印)
    >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