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琰
12月15日凌晨,華住酒店集團(下稱「華住」,HTHT.NASDAQ)與法國雅高酒店集團(下稱「雅高」)宣布籤署長期戰略同盟協議。華住成為雅高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蒙古的獨家總加盟商,並計劃未來5年內,新增350~400家酒店。
無獨有偶,近期國際巨頭希爾頓也與本土酒店公司鉑濤攜手在華以品牌營運合作開發中端酒店「希爾頓歡朋」。有業者指出,靈活的本土民營企業加上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外資酒店業者這等「強強聯手」會對酒店企業產生市場威脅和挑戰。
此外,這些在以往難以想像的中外酒店巨頭間的深度合作如今成為風潮體現出外資業者借力本土企業拓展中端市場的趨勢,但在具體操作中如何規避合作方內部競爭是個問題。
互相持股共同開發
根據雅高與華住的約定,在與華住結成同盟後,雅高則將繼續主導其在中國奢華及其他高端品牌的發展,包括索菲特、鉑爾曼、美憬閣和詩鉑;華住將在這些品牌業務中持有10%的股份,憑藉其與國內主要房地產投資者的密切聯繫,協助奢華及高端品牌的進一步擴展。同時,雅高將持有華住10%的股份,並獲得一個華住董事會席位。
「華住與雅高兩者擁有許多共同點,都不約而同奉行多品牌戰略,擁有強大的分銷網絡和忠誠客戶平臺。」華住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表示。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今後在雅高授權區域內,華住將負責雅高旗下美爵、諾富特、美居、宜必思尚品和宜必思的經營與開發,並計劃未來5年內,新增350~400家酒店。即本土業者負責開發運營,外資業者提供品牌和標準。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資本合作更保障雙方利益捆綁,當然有時這也是上市公司提升股價和市值的需要。而希爾頓與鉑濤的品牌營運合作暫未涉及資本層面。
各方利益與問題
「在需要控制成本、本土化運作的中低端市場,外資酒店明顯落後於如家、錦江和華住等本土業者,因為本土業者很靈活,尤其在開發新項目上與本地業主溝通運作較順利,外資酒店有太多束縛和流程,這也是雅高麾下經濟型酒店宜必思在華發展多年卻遠落後於本土同業者的原因。」趙煥焱說。
對此,希爾頓全球大中華區及蒙古區項目發展高級副總裁李威豪坦言,當初計劃引入「希爾頓歡朋」品牌時試想過希爾頓獨自運作和尋找中方合作者等幾種模式,最終其也認為中方合作者在本土開發方面有獨特優勢。雅高方面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
那對於本土業者而言利益何在?
「首先當然有收益分成的利益,對於華住和鉑濤而言,他們在某些地區已開設很多自家品牌酒店,若在附近再開同樣的本土品牌並不合適,而其將合作方外資品牌布局在同一市場則可行,相當於整個區域市場遍布其營運的酒店。」趙煥焱指出。
但也有不少業者對此種合作表示擔憂。有資深酒店人士指出,曾經也有外資方找過其洽談類似上述合作,但多年後若發展達標則等於「為他人作嫁衣裳」,若不達標則根據合約還要給外資方補償,並不划算。「此外,一旦合作那麼這些類似定位的酒店該如何解決內部競爭問題?比如同樣一個選址究竟是給本土品牌還是外資品牌?」上述資深人士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責任編輯:譚夢桐 H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