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們從2019年來到了2020年。元旦已至,團圓的日子大家都會吃些什麼呢?
是飯桌上必不可缺的「硬菜」牛、羊、豬肉?
還是營養美味而又不失「貴氣」的蝦魚、海鮮?
亦或是茶餘飯後的閒聊必備甜點、小吃?
眼花繚亂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卻鮮少有人知曉,一道新美食的誕生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和背後故事。
由優酷、雲集將來聯合出品,浦發銀行信用卡特約播出、飛豬旅行行業贊助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大地私宴》,就瞄準了這個不為人知的藝術創作過程。六個篇章中,六位廚師分別前往不熟悉的城市,尋找當地的特色食材,借鑑獨特的製作方式,並結合自己的烹飪經驗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私宴。在這裡有不同地域的美食、古今結合的烹飪技巧、人類無限的創造力,還有著各位殿堂級主廚們的獨門秘籍,從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關於美食的好奇。本片一經上線收穫美食粉絲無數,目前豆瓣評分8.5,可謂是口碑與收視並駕齊驅。
上山下江尋找食材 海派西餐大廚迸發靈感私宴
作為曾國藩的後代,周永樂在湖南婁底尋找特色食材、製作美味佳餚,這裡不僅是過去湘軍駐地,更是主廚未曾謀面的故鄉。在那裡,周永樂觀看了煙燻臘肉製作的全過程,一道簡單的辣醬炒臘肉,讓他回憶起50年前的童年味道。在新化縣的紫鵲界秦人梯田上,周永樂了解了本地特色魚凍的製作流程,烹調了一道糖醋田魚,享受著獨屬于田野間的悠然與愜意。
隨後,周永樂來到楊市鎮洄水村,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水火席」的傳承人林文連十分熱情地製作了一桌「湘軍水火席」。這道宴席,打破了湖南「無辣不成歡」的刻板印象,相傳「水火席」是曾國藩在領導湘軍作戰中摸索出來的一套特定「軍宴」,肉丸子、棋子肉、豬肝炒黃花等十道菜品不僅具有湘菜特色,居然還帶有些許江浙口味的甜,宴席之中只有一道菜是辣的。周永樂不禁感慨:「食物有自己的遺傳基因」,一個地方的菜不管到了哪裡、過了多久,都還能找到這個菜本來的樣子。
在走訪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時,周永樂上山下江尋到了野生淮山、茅莓、湄江魚、腳扳薯等食材,將它們帶回位於雙峰縣荷葉鎮的曾國藩故居,以一席湘滬口味相融的美食宴請曾家後裔入席,嬉笑間道出「家宴總是最珍貴的」,原來「私宴」的最高級就是一席「家宴」。
遍訪全球美食美景 體會頂級廚師匠心精神
《大地私宴》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首次嘗試用記錄的方式講述世界各地六位頂級廚師的職業之路。踏上各自的旅途尋找自然食材,各位頂級名廚根據當地專屬的自然環境、人文風景、美食特產,進行創新的菜品製作。通過近距離的接觸,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另外,該片突破性的嘗試了一種新的敘事策略,以擁有廚藝絕技的頂級廚師為紀錄片的第一敘事者。一方面,從各位頂級廚師的角度出發,能夠了解他們的職業啟蒙與發展、遇到的瓶頸與困惑、成長的煎熬與陣痛,以及他們身為廚師的獨道匠心。另一方面,在廚師的帶領下,可以欣賞到不同地區的傳統美食製作過程和烹飪方式,了解當地的美食文化傳承。這對美食愛好者來說,有著十足的吸引力。
此次,《大地私宴》製作組前往浙江長興的竹海、阿根廷的莫雷諾冰川、陝北榆林的黃土高原、福建福州的黃岐半島、雲南大理的諾鄧古村、湖南婁底紫鵲界等全球多個地方,經歷冰川、沙漠、海洋、湖泊、丘陵、梯田等不同地貌帶來的視覺震撼,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生態環境下的人文風情和特色景觀。
繼承美食文化 領悟人生百態
「美食也是一段旅程。」美食能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飽腹感,還有視覺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大地私宴》就十分貼心,不僅準備了美食,還有美景相隨,讓觀眾們通過人文風土間了解當地特色,能從不同的飲食文化中領會出自己的感悟與感受。
米其林餐廳Bo Shanghai的聯合情侶主廚DeAille和Simon,前往浙江三洲山村,品嘗了傳承至今的竹蓀、竹蓀蛋、竹鞭筍等特色竹尖美食,帶來了「竹林君子宴」;二十幾歲便成為美國米其林餐廳主廚的Alan Yu,前往阿根廷品嘗了烤肉料理、葡萄酒、馬黛茶等特色,在世界第三大冰雪帶的莫雷諾冰川,準備了一桌「冰與火之宴」;上海灘名聲大噪的私人廚師汪姐,去往擁有豆腐、河蟹、炸豆奶、馬蹄酥等特色的榆林,在南北雙方的文化碰撞中,製作了「黃土之宴」;北京拾久·新京菜創始人段譽,前往福建黃岐半島的小漁村,感受著大海中的安逸與寧靜,烹飪了新鮮又美味的「海鮮大宴」;黒木上海店總廚由水正信到了中國野生蘑菇最為豐富的雲南,觀看了諾鄧鹽和諾鄧火腿的製作過程,烹飪出「雲上盛宴」。
《大地私宴》用旅途的方式深挖美食背後的人生百態,讓觀眾感受到不同地區傳承的人文故事。用美食作為媒介,連接起世界各地的人。
轉載來源:紀錄中國
編輯:IS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