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的產品,如何讓顧客選擇你?

2020-12-13 衛剛談推廣

隨著產品的大規模生產,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一個行業裡的技術信息短時間內就變得透明,各個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很少有實質性的區別。無論是產品外形、設計、技術指標、功能,都很難有革命性的改變,能讓用戶產生獨特印象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我們去逛商場電器展廳,數十個品牌的電視設計基本差不多,尺寸都是那幾個標準型號,技術指標就算數字上有些許差別,但人眼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同,功能也差不多,甚至連生產廠家知名度也都不相上下。

面對這樣的產品,用戶到底該怎麼選擇?

為什麼要選擇你的產品而不是其他公司的產品?

這個時候,品牌就會在用戶購買決策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它會影響顧客的消費行為。

誰的品牌佔領了顧客的心智,誰就能成為顧客購買首選。

所以,作為企業老闆,無論企業大小,哪怕是一個小吃店、一間服裝店,都應該有自己的品牌意識,並用心經營品牌,像養孩子一樣,隨著品牌的成長,你的生意才會越做越輕鬆,越做越大。

—— The end ——

我是花潮,營銷推廣一枝花,關注我學習更多營銷乾貨。

相關焦點

  • 李瑞波:同質化產品的異質性體驗
    毋庸置疑在中國乃至世界,不同產業都處在同一時代——「產品同質化時代」。少有行業例外,鮮有企業例外。同質化是指同一大類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在商品同質化基礎上的市場競爭行為稱為「同質化競爭」,可指某個領域存在類型、製作手段、製作流程、傳遞內容大致相同的各類信息的現象。
  • 產品同質化嚴重「網紅奶茶」只能靠「打卡」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為一杯奶茶排長隊的背後卻也隱藏著新鮮感過後銷量減少、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為此不少商家正採取花樣營銷設法突出重圍。為買一杯「網紅奶茶」排隊數小時昨日,記者來到喜茶位於濟南世茂廣場的門店,大老遠便看到店門外白色遮陽傘下坐滿了等待取貨的顧客。
  • 低價漢堡外賣領域同質化嚴重,如何突圍打破價格戰?
    漢堡店操作簡單,時間快,能很好的保證了顧客對食品要求快的原則。一些顧客不僅喜歡漢堡而且選擇搭配套餐,投資者針對套餐的搭配既保證了利潤,又能實現了自己店鋪的盈利。但是低端漢堡外賣同質化嚴重,競爭以價格戰為主。產品的主要差異僅在半成品的供貨商,基本不需要核心技術,這也導致低端漢堡市場多為價格戰,滿減活動力度都在4折以上。
  • 產品問答:產品同質化怎麼破?
    編輯導讀:產品該如何避免同質化?本文作者依據工作中項目實踐的所思所想,從產品同質化的產生原因出發,結合企業和用戶的具體應用案例,就此話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這篇文章只是想從個人理解的角度回答下標題問題,如有不足,歡迎指正和討論。
  • 咪噠音樂周玉雪:商業同質化根源不在產品,而在思維
    在「新消費時代,如何覓得商業突圍之路」對話環節,咪噠音樂聯合創始人周玉雪帶來了精彩的觀點分享。她認為,商業同質化並不是來源於產品的同質化,而是經營者思維的同質化。   本人經過兩年多與商業地產打交道,我們發現商業同質化確實蠻嚴重。它的嚴重並不是來源於產品的同質化,而是經營者思維的同質化。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的經營哲學《零售哲學》提到,為什麼有滯銷的產品?是我們現在的工作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時代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這正是思維沒有轉變的問題。   每個人總是在問十年以後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 同質化嚴重,中小企業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
    舉個簡單的例子,拿出手機在任何一個跨境平臺中搜索一款產品,你會發現搜索結果頁面上幾乎全部都是一模一樣的產品和圖片,甚至連參數和廠家都是一樣。如此嚴重的同質化問題造成了價格戰的必然,導致企業經營利潤被稀釋,亦或積壓庫存,最終虧本銷售。 從這一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近年來跨境市場的現狀:「賣家增多,競爭激烈,市場陷入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 突破開發區同質化的關鍵在產業選擇(組圖)
    商務部在最近的國家級開發區會議上也明確,30年來的同質化現象已是突出的事實。這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如何實現在新常態下的轉型?  近日,連雲港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關永健在開發區成立30周年的專家諮詢委員會上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
  • 掛燙機產品同質化困局:看天駿全自動燙衣機如何突圍
    掛燙機由於方便快捷,且不傷衣物等優勢,它很快就佔領了熨燙領域的一大塊市場,隨著技術的發展,市場開始湧現出一大批掛燙機產品,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塊不等,但同質化嚴重,行業發展出現一定的困局。日前,一款名為"天駿全自動掛燙機"的產品突破市場包圍,穩穩佔據高端衣物護理產品市場,並不斷風靡全國走進千家萬戶。
  • 跨境電商同質化嚴重,中小企業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
    舉個簡單的例子,拿出手機在任何一個跨境平臺中搜索一款產品,你會發現搜索結果頁面上幾乎全部都是一模一樣的產品和圖片,甚至連參數和廠家都是一樣。如此嚴重的同質化問題造成了價格戰的必然,導致企業經營利潤被稀釋,亦或積壓庫存,最終虧本銷售。從這一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近年來跨境市場的現狀:「賣家增多,競爭激烈,市場陷入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如此形勢下,中小企業如何破局?
  • 硬體同質化的今天 選筆記本應該關注哪些?
    例如,處理器只有Intel和AMD可以選擇;獨顯也只有NVIDIA和AMD兩大品牌。縱觀市面上的筆記本產品,核心處理器、顯卡、內存、硬碟等硬體的廠商基本上就是那幾家,只是不同品牌,不同型號機型在配置方面的選擇上有些許差異。所謂的同質化  筆記本的同質化表現在哪裡呢?
  • 同質化現象愈加嚴重,功效護膚品牌如何實現差異化?
    以Z世代為主體的年輕消費者不再是衝動型消費,他們在選擇護膚產品時更加注重產品的成分以及功效,對產品本身的功效性、安全性訴求更加強烈。相關調研也顯示,功效躍居第一成為消費者選購化妝品時最受關注的因素。 數據來源:美業顏究院數據大腦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可以看出,當前功效護膚市場大熱,眾多品牌紛紛入局,想要搭上功效護膚這個新風口。
  • 文章頻道 - 日本差異化產品包裝設計,如何擺脫同質化的困擾?
    要想第一眼抓住別人眼球就得在【外表】上下功夫,上一期「湯臣傑遜CEO老劉」,帶大家從新視覺品牌打造上認識了日本的品牌是如何深入人心。今天,老劉繼續帶著大家看看,日本差異化產品設計,如何擺脫同質化的困擾。一、烘焙甜品說到日本的包裝很吸引,這應該沒人會反對吧!
  • 產品同質化,銷售很難做,銷售冠軍為何業績卓越?因差異化的奧秘
    換而言之,對買方來說,無論你銷售的是產品還是服務,他們都是整個價值主張體系中最容易商品化和同質化的部分。尤其是中國市場,商家的模仿能力特別強,你有一個暢銷產品,不多久你的對手也會造出同樣的產品。專業銷售人員更願意提高客戶運營績效,而不是改善產品性能獲得回報,原因之一是客戶的績效成果可以在可持續的基礎上表現出差異性,進而品牌化;而產品性能不可避免地要被商品化,進而為同質化,最後被埋沒。因此我們把這個層次放在差異化層次的最底層。
  • 羊奶粉價格同質化,市場競爭將更慘烈!
    門店為吸引顧客進店,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加大部署羊奶粉等有毛利優勢的差異化品類。在這行業拐點期,羊奶粉品類發展充滿機遇,可機遇的背後往往危機四伏。隨著競爭激烈,我們發現羊奶粉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這一趨向在價格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 美食街升級背後:如何破局同質化
    因此,如何跳出同質化,成為了美食綜合體們的考題。餐企的態度是美食綜合體們的關注焦點。以網紅小吃品牌京天紅為例,京天紅此前主要為獨立門店,而如今也開始傾向開設美食檔口門店,目前入駐於合生匯美食街區和我的食光。對此,京天紅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對餐飲消費場景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品牌也開始根據需求去布局不同的門店類型,同時從產品結構上做匹配。
  • 在線英語產品同質化嚴重 51Talk個性化教學受歡迎
    在線英語產品同質化嚴重 51Talk個性化教學受歡迎時間:2020-09-01 15:35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線英語產品同質化嚴重,51Talk個性化教學受歡迎 今年以來,巨頭們紛紛加碼在線啟蒙英語賽道。
  • 聖誕活動同質化的破局之道
    商場活動同質化3. 電商節日大促衝擊4. 新的度假方式5. 更多的線下非商業活動去處這其中既有商業之間的競爭,也有來自當代人度假與生活方式轉變的外因,這正是幹掉你的往往來自跨界而來的競爭,誰能想到搶走你的顧客的是遠在千裡之外的塞班小島,一個讀書會就能搶走一個餐廳午飯的人流呢。
  • 克麗發現:企業的第一課題—同質化中找異質
    同質化在把IT業弄得暈頭轉向、尷尬萬分的同時,還不得不面對同質化中的競爭和生存問題。如何在同質化中尋找異質,成為了不僅僅是IT業面臨的第一課題。 找異質必須研究同質之源 全球經濟一體化可能是同質化的源頭之一,一個是經濟一體化,一個是產品同質化,怎麼可能是一碼事兒呢?
  • 媒體聚焦「十元店」良莠不齊:產品同質化,山寨風為人詬病
    一些商品不僅同質化嚴重,品質也受到消費者詬病,一些店鋪還靠「假打折」吸引消費者。大多數設在商場內,商品價格並不便宜《法治日報》記者在北京市內搜尋發現,大多數「十元店」均為開設在商場內的連鎖品牌分店,如miniso名創優品,Nome諾米等,只有極少數「十元店」開在大柵欄等地,且店內人流量遠不及名創優品等連鎖店。
  • 產品設計同質化時代 科沃斯機器人堅守個性審美
    產品同質化嚴重 別把「工具」買成了「玩具」產品的成熟、用戶的認可都給這個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因此國內掃地機器人市場就呈現出了百家爭鳴的景象,除了一直深耕掃地機器人行業的幾個國內品牌外,海外一線大牌、家電品牌跨界、技術創業公司等紛紛入局掃地機器人行業,一方面來看這是一件好事,行業參與者眾多,競爭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