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可能會發現身邊孕婦選擇剖宮產的孕婦越來越多,其實對於選擇哪種分娩方式孕媽也會特別糾結。順產的話孕媽要承受長時間的劇痛,而剖宮產的話有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調理身子,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並且在身體上會留下一道疤痕。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都傾向於剖宮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減少順產所帶來的疼痛。剖宮產之後的前三天對於寶媽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這段時間正是恢復的黃金時期,那些剖宮產的寶媽可一定要注意了。
寶媽小靜在選擇分娩方式時就選擇了剖宮產,為的就是減輕順產所帶來的疼痛。她說自己在手術後,麻藥的效果會根據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弱,也是就是說痛感會越來越強。醫生告訴她,手術後的前三天格外重要,一定要養護好自己的身體,注意飲食搭配。她也很認真地聽從遺囑,所以身體恢復又快又好。寶媽小靜也說到,剖宮產之後,尤其是麻藥藥效散退,走路、上廁所都成了問題,因為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會牽扯到傷口,帶來巨大的疼痛感。但這也是取決於一個人對於疼痛的敏感程度。寶媽小美也同樣是選擇剖宮產的方法,她在術後也特別注意身體的調理,謹記醫生的叮囑。也許是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寶媽小美在術後雖然痛感較輕,但傷口一直會有反覆發炎的情況,所以她在寶媽群裡分享自己的經驗:一定要保持傷口的乾淨,按時給傷口換藥,不要過度操勞,這時候要以靜養為主。
聽了兩位寶媽的分享,想必即將剖宮產的寶媽們也一定學到了很多,下面來談談剖宮產後的前三天,寶媽要注意的各項事項。
1、少用止痛藥物
剖宮產後,麻醉藥作用逐漸消退。一般在術後數小時,媽咪的傷口開始出現疼痛。此時,為了讓媽咪能很好地休息,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天夜裡會用一些止痛藥物。當然,在此之後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藥物,因為它會影響媽咪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所以,媽咪要做好一定的思想準備,對疼痛做些忍耐。
2、術後多翻身
由於剖宮產手術對腸道的刺激,以及受麻醉藥的影響,媽咪在產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脹氣,會感到腹脹。如果多做翻身動作,則會使麻痺的腸肌蠕動功能恢復得更快,腸道內的氣體就會儘早排出,可以解除腹脹。
3、產後盡力排尿
在手術前後,醫生會在媽咪身上放置導尿管。導尿管一般在術後24~48小時、待膀胱肌肉恢復收縮排尿功能後拔掉。拔管後,媽咪要儘量努力自行解小便,否則,再保留導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4、不能進食脹氣食物
術後24小時胃腸功能才恢復,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腸道氣體排通後,改用半流食物質1-2天,如稀粥、湯麵、餛飩等,再轉為普通飲食。同時還應注意合理飲食。
總之,剖宮產的寶媽一定要注意術後的身體護理。坐月子是關係到女人一輩子的事,寶媽們一定要多加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