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分娩,為什麼剖宮產恢復起來那麼慢?產後坐月子護理也辛苦

2020-09-05 急診室老苗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剖宮產是在自然分娩遇到困難的時候,為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才實施的一種醫療手段,能夠幫助孕婦用手術的方式取出胎兒,也是解決孕婦難產或者突發性意外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剖宮產也是一種手術,需要有一定的手術指證才能夠實施,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將剖宮產當成了一種常規的分娩方式,不管有沒有達到應有的手術指證,都要求給自己進行剖宮產。

據了解,我國大中城市中的剖宮產概率已經達到了50%,這比專家預估的剖宮產率20%要高出很多。但是,剖宮產手術並不是萬能的,它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即使當時的手術很成功,如果術後護理不到位,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比方說術後感染等等。

提到產後護理,就不得不說一下產傷口的癒合情況了。通常情況下,一般的表皮傷口大概需要5-7天就能癒合,然後進行拆線,十天左右就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但是,內部的傷口想要完全恢復,還需要大約4-6周的時間,而子宮想要徹底恢復健康,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休養,甚至長達兩年以上。

同樣是分娩,為什麼剖宮產的傷口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呢?這還要從剖宮產傷口的特點說起。

剖宮產為什麼難恢復

首先,剖宮產畢竟是一個手術,它會有一道長長的傷口。手術的傷口越長,向兩側外翻的張力也就會越大,它的自主癒合的能力也就越低,傷口生長的速度也會比較慢,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徹底恢復。

其次,剖宮產的傷口比較深。進行剖宮產的時候,醫生會從下腹部劃出一道很深的傷口,將胎兒從這裡取出來。而且傷口要從皮膚到子宮剝開整整7層的皮肉組織,才能順利的取出胎兒。取出胎兒後,醫生會將這7層組織再一層一層的縫合起來,由於每一層的傷口生長和癒合都需要不同的營養和時間,任何一層的組織恢復不足,都有可能造成永久的後遺症,而且長期的傷口痛癢,還會伴隨著腰酸背痛,這就是民間所認為的「月子病」,其實都是產後沒有修養好的整體體現。

第三,孕婦手術後自身恢復能力差。經歷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和普通手術的人,他們的康復能力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婦十月懷胎,體能已經消耗殆盡,而且孕育生命是最為消耗氣血的事情,由於整個孕期都在為胎兒輸送營養,胎兒突然離開母體,產婦的營養結構就會出現崩塌,身體完全處於失衡狀態,自身還要有一定的恢復期,如果護理不好,還可能出現產後脫髮、骨骼痛、水腫等情況,更別說還有手術帶來的創傷,恢復期當然會比較慢。

最後,剖宮產手術本身的恢復時間較長。很多疤痕體質的產婦,在傷口恢復期間還會不斷地長出增生,7個層面的傷口恢復程度也不盡相同,期間還會發生摩擦和粘連,再加上反覆的炎症、出膿,使疤痕一再蔓延,多數產婦的傷口徹底恢復需要長達2年的時間,還有一部分甚至會長達5年,傷口還會出現增生蔓延。

那麼,術後傷口該怎麼護理,才能保證產婦能夠更快的恢復呢?

剖宮產術後如何護理

1、保持傷口衛生

手術之後一定要保持傷口處清潔乾爽,在洗漱和沐浴的時候,要避免弄溼傷口,如果傷口沾溼,就很容易發生感染,甚至還會導致炎症、化膿,影響傷口癒合。如果不小心沾到水,就要儘快將傷口擦乾,然後再用75%的酒精消毒,如果已經形成了炎症,那就要儘快到醫院處理,重新上藥包紮。

2、避免傷口拉傷

在傷口還沒有痊癒之前,剖宮產的媽媽要格外小心,避免動作幅度過大,牽扯到傷口,造成二次撕裂,這會比第一次手術的傷口還要嚴重;休息的時候,可以採取側臥的方式,使身體和床形成20~30度的夾角,將後背墊上軟墊或毛毯,以減少震動和牽拉的疼痛;等到術後知覺恢復以後,產婦就應該進行一些適當的肢體活動,產後24小時後就可以慢慢的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走動,這樣可以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預防傷口粘連和血栓形成。

3、科學飲食

剖宮產手術之後6小時需要進食。因為術後腸道免不了會受到刺激,胃腸功能被抑制,腸道蠕動減弱,多吃食物會使腸道消化受到阻礙,造成腸道堆積,不僅會造成便秘,而且還會引起產氣增多、腹壓增高,這些都不利於傷口恢復。所以,術後要禁食6小時,之後再逐步增加食量。

關於術後的飲食,在產婦能夠進食的時候,建議當天最好以流食為主,比如小米、鯽魚湯等,少食多餐,隔日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半流食的食物,比如軟麵條、麵湯等,三天以後基本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此時的飲食需要以清淡為主、營養均衡,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辛辣生硬的不建議吃,還要多喝水,預防便秘。因為傷口還在恢復期,如果出現便秘的情況,也不要使太大力,防止造成傷口撕裂。

相關焦點

  • 產後刀口鑽心痛?剖宮產坐月子守住四底線,新手媽媽恢復快又好
    剖宮產媽媽產後刀口恢復慢,二次撕裂疼哭了生寶寶能順產,應該沒有產婦會選擇剖宮產,畢竟產後恢復太遭罪了。但如果沒有順產指徵,剖宮產是對母嬰來說,最好也是最安全的選擇。彤宸生寶寶的時候,由於胎盤太靠近宮頸口,沒有順產的條件,最後在孕39周,選擇了剖宮產。
  • 比起順產,剖腹產恢復起來難多了,產後護理可別大意了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表皮傷口大概需要5-7天就能癒合,然後進行拆線,十天左右就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但是,內部的傷口想要完全恢復,還需要大約4-6周的時間,而子宮想要徹底恢復健康,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休養,甚至長達兩年以上。同樣是分娩,為什麼剖宮產的傷口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呢?這還要從剖宮產傷口的特點說起。
  • 產後坐月子不敢下床走動?剖宮產和順產有明顯區別,注意這幾點
    生產的過程通常讓寶媽筋疲力盡,坐月子對於寶媽來說是恢復身體的關鍵時期,傳統坐月子,會要求寶媽少走動,還有很多寶媽是躺過「月子」的。順產和剖宮產的區別:如果寶媽是順產的話,產後6-8小時就可以坐起來,12小時之後就可以下床走動了;剖宮產媽媽因為刀口的原因,通常是產後24小時可以下床走動。
  • 新手媽媽的產後護理要點
    產婦媽媽們經歷了早孕反應的不適,挺著大肚子的辛苦,整天擔心胎兒發育正常與否,左側臥位帶來腰痛及孕期下肢腫脹,連鞋也穿不進的憂傷等等,終於順利的分娩下一個健康的寶寶。原本以為卸貨了就輕鬆,結果發現產後的日子依舊不好過。因為產後的護理更是關鍵的一環。
  • 剖宮產的媽媽,可要抓住產後前三天,產後恢復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人們可能會發現身邊孕婦選擇剖宮產的孕婦越來越多,其實對於選擇哪種分娩方式孕媽也會特別糾結。順產的話孕媽要承受長時間的劇痛,而剖宮產的話有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調理身子,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並且在身體上會留下一道疤痕。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都傾向於剖宮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減少順產所帶來的疼痛。
  • 剖宮產的媽媽,可要抓住產後前三天,產後恢復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人們可能會發現身邊孕婦選擇剖宮產的孕婦越來越多,其實對於選擇哪種分娩方式孕媽也會特別糾結。順產的話孕媽要承受長時間的劇痛,而剖宮產的話有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調理身子,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並且在身體上會留下一道疤痕。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都傾向於剖宮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減少順產所帶來的疼痛。
  • 「從頭到腳」的產後護理,每一個新手媽媽都應該收藏
    產婦媽媽們經歷了早孕反應的不適,挺著大肚子的辛苦,整天擔心胎兒發育正常與否,左側臥位帶來腰痛及孕期下肢腫脹,連鞋也穿不進的憂傷,等等,終於順利的分娩下一個健康的寶寶,原本以為卸貨了,過來人都告訴我們,都恨不得把他塞回去,看來產後的日子依舊不好過,所以產後媽媽們的護理更加關鍵
  • 紹興悅程婦產醫院一站式醫療護理體系,從分娩到產後修復,全方位服務
    隨著新時代女性人群生活工作的豐富多變,越來越多的人,對分娩生育相關的一系列醫療護理,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從無痛分娩,到科學坐月子,再到不能鬆懈的產後修復,紹興悅程婦產醫,用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手段,專業、貼心的一站式醫療護理服務,給女性更科學更全面的婦產醫療護理!
  • 42天坐月子護理,媽媽產後瘦身恢復
    產後時期可以把懷孕時積累的多餘積水和毒素排出體外,如果產婦的月子坐得好,就有可能比懷孕前更健康、更美麗.所以坐月子有很多需要媽媽認真學習的地方,做到科學做月子,身體更健康下面是我整理的42天坐月子護理事項以及產後身減脂身材恢復的一些注意事項!給需要的媽媽們喲42天坐月子護理以及注意事項放上圖1-6啦!需要的媽媽可以直接保存圖片。
  • 二胎產後恢復 二胎產後恢復是不是比一胎慢
    二胎產後恢復產後減肥是媽媽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拋開對身體方面的影響,還有對身材的追求。尤其是在產婦媽媽們生完第二個寶寶之後。他們的身體和身材。在某些方面都不是最好的。而且更難恢復了,那麼在二胎產後應該如何恢復產婦媽媽們的身材呢?
  • 那麼多人都在家坐月子,怎麼就有人非要選擇去月子會所坐月子了呢
    為什麼月子會所需求高?因為大家不想在家坐月子!一提到坐月子,相信很多寶媽都開始惆悵了,因為與長輩照顧寶寶的理念不同,很容易吵起來,老公也是左右為難。大家就會好奇為什麼明星生娃沒變化,依舊那麼美?!!!孕期準媽媽身體各個系統都發生了一系列較大的適應性變化,分娩後,這些變化要逐漸恢復正常,同時,分娩時產婦身體受到的損失也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
  • 產後護理有門道,育嬰師:坐月子講科學,產褥期可洗澡、洗頭
    產後身體的恢復,對女人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有些媽媽由於月子裡不在意,等後來自己的身體遭殃了。腰疼、腿疼、胳膊疼,什麼活要幹不了,抱孩子都覺得辛苦。老人說,月子病會跟人一輩子,這話並不假。所以,在月子裡要好好的護理,爭取讓自己恢復得更好,至少不落下「月子病」。
  • 產後恢復(剖宮產)
    .剖宮產後的鍛鍊剖宮產及會陰切開術的產後婦女,一般宜在分娩24小時後起床。盆底肌練習可以在恢復過程中較早的進行。由於醫療手術的改良,剖宮產婦女可在產後2周左右進行間歇性的走動,要避免激烈的鍛鍊。鍛鍊的目標是通過康復性鍛鍊達到身體儘早的恢復。
  • 坐月子是傳統陋習麼:西方人叫「產後恢復」
    相應地,女性的產後恢復也一直受到重視。一些秦漢時期的醫書已經涉及到了相關內容,可見產後保健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古代中國人是如何進行產後保健的?早在春秋時期,已經有國家為了鼓勵生育、蕃息人口設置醫者看護臨盆產婦,如越王勾踐就曾下令全國,要求即將分娩的產婦主動上報政府,政府會派醫者看護。根據嬰兒不同的性別,政府會提供產婦不同的牲、酒津貼。
  • 自然分娩與剖宮產比較
    胎兒經過產道時所受到的壓力還會刺激胎兒發生應激反應,引起一系列的內分泌改變,尤其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可促進免疫因子的產生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免疫球蛋白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可由母體傳給胎兒,這也就是為什麼自然分娩的新生兒比剖宮產的嬰兒具有更強的抵抗力。
  • 加盟產後恢復,孕婦產後坐月子護理大全,產後不注意當心落病根
    準爸你可知道坐月子對產後恢復的重要性嗎?準媽分娩後就會開啟坐月子模式了,到時候該如何護理她呢?最全的產婦坐月子護理法都在這裡,趕緊仔細看看吧!儘量減少親朋好友的探望次數,還要儘可能的多承擔些照顧寶寶的事情,以便讓妻子能有更多的時間去休息,幫助她快速恢復身體。2、打造舒適的休養環境妻子在坐月子期間,為她打造舒適的休養環境很重要。室內溫度應維持在26-28度之間,如果要開空調時,不要讓空調的風口直接對著妻子吹,要把風口打向其它方向。3、經常開窗通風臥室裡要經常開窗通風,更換新鮮空氣。
  • 分娩後大功告成?產後護理很重要,新媽媽子宮恢復如初
    一家人圍著敏敏和寶寶轉,婆婆也端著一碗雞蛋湯給琳琳,叮囑琳琳一定要喝完,待會她要去朋友家拿一些湯料,對子宮恢復有很大幫助。這一幕讓敏敏感覺非常幸福、驕傲。新媽媽產後,生理變化較大,特別是子宮的恢復很重要。新媽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讓其復原。我們可以看看分娩之後,子宮恢復的過程。
  • 剖宮產媽媽這樣護理,讓你少受罪恢復快
    十月懷胎不容易,對於準媽媽來說,生完寶寶享受初為人母幸福的同時,同樣產後護理也不應該被忽略。由於某些特殊情況,為了寶寶和產婦的安全不得不進行剖宮產的時候,術後一定要做好護理,一方面是為了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身材更好的恢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剖宮產術後護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剖宮產後坐月子,注意「四早一晚」原則,促進身體恢復防粘連
    說起來生孩子,想必每位媽媽都深有感觸。"選順產就好了!"我身邊的同事煥煥這樣說道。她是剖宮產媽媽,當時想著切一刀寶寶就出來了,很痛快。但產後恢復上,卻是真的遭了罪。聽著她的經歷,我暗暗為她捏把汗,太不易了。
  • 「坐月子」都有哪些注意事項?產後為什麼要養護子宮?
    按照咱們傳統的坐月子的方法,不洗頭、不洗澡、不吹風的,那麼夏天坐月子,該怎麼辦呢?不要擔心。其實盲目遵循,有可能會損害健康。下面我們來說說「坐月子」的那些注意事項,只要加以注意小心護理就可以了.1產後兩周除了吃飯和上洗手間以外,其他的時間一定要臥床。若常坐或起身走動,可能引起子宮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