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21日報導,在4天的密集磋商後,歐盟領導人就財政復甦計劃達成一致。
報導稱,歐盟有深夜開會就金錢問題爭論的悠久傳統,但歐洲理事會的最新峰會尤其充斥著怨憤,因為它引發了圍繞經濟和政治價值觀的嚴重衝突。
一些北歐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指責南歐國家未能實施必要改革來保護自身經濟免受危機影響。
報導稱,義大利和西班牙位於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列,它們指責北歐國家在一場並非自己造成的疫情期間未能展示團結,從而令「歐盟工程」陷入險境。
隨著匈牙利和波蘭政府採取措施限制司法獨立,西歐國家對自身領導人所認為的這兩國民主標準下滑的情形感到擔憂。歐盟的「老」成員國認為,不尊重所謂基本民主價值觀的國家不應獲得歐盟資金。匈牙利和波蘭聲稱它們沒有做錯任何事,並指責西歐國家專橫。
另據德新社布魯塞爾7月21日報導,如果此次馬拉松式的歐盟新冠疫情復甦和預算談判多持續25分鐘,就將打破該組織的最長峰會紀錄。
報導指出,時間最長的歐盟峰會要追溯到2000年12月在法國尼斯舉行的峰會。根據歐盟的統計,那次會談持續了91小時45分鐘。
法新社報導稱,當年尼斯峰會召開時,歐盟還只有15個成員國。當時就東歐國家加入的問題,小國與大國針鋒相對,北歐國家反對南歐國家。
多名與會者講述說,大家在普遍精疲力竭的狀況下,最終在凌晨4時26分達成協議。
與現在不同的是,尼斯峰會時不存在作為峰會組織領導者的歐洲理事會主席。時任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席哈克為達成協議竭盡所能。
席哈克當時呼籲對歐盟工作方式進行改革。他指出:「在凌晨5時結束,這是不正常的。」但是,一切都沒有改變。午夜工作會議繼續,峰會越來越多。鑑於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達成妥協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