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質量、住院費用將影響評職稱!醫生職稱評審將更注重執業能力

2020-12-15 青新社

為推進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完善評價標準,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將門診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手術數量等作為申報條件,將治療效果、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作為重要指標進行量化評價,科學準確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能力和水平。

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

徵求意見稿提出,完善評價標準。注重醫德醫風考核。加強對醫德醫風和從業行為的評價,將醫務人員在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表現作為醫德醫風考核的重要內容。用人單位須建立健全醫德醫風考核制度,將利用職務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財物或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納入考核範圍。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

將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進行量化評價

徵求意見稿提出,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針對衛生行業實踐性強的特點,重點評價臨床實踐和疾病預防控制等業務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按照醫、藥、護、技四個專業類別分別制定評價標準。將門診工作時間、現場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手術數量、護理工作時間等作為申報條件,將治療效果、手術難度、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作為重要指標進行量化評價,科學準確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能力和水平。

對公共衛生類別醫師單獨制定評價標準,重點考核公共衛生現場處置、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南制定、健康教育和科普、循證決策、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資料圖片

不得把論文篇數作為前置條件

徵求意見稿提出,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不把論文、科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申報的必要條件。科學合理對待論文,在職稱評審和崗位聘任各個環節,不得把論文篇數和SCI(科學引文索引)等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評審的直接依據。對在國內和國外期刊發表的論文要同等對待,鼓勵更多成果在具有影響力的國內期刊發表。不得將人才榮譽性稱號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鈎。

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報告、論文、衛生標準、技術規範、科普作品、技術專利等均可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評審。

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流動

資料圖片

徵求意見稿提出,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完善基層評價標準。凡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醫師、護師,可提前一年參加相應專業的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本科及以上學歷、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併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對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論文、科研和職稱外語不作要求。對長期在基層服務、業績突出、表現優秀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

■寇拴民

相關焦點

  • 醫生評職稱,破除「唯論文」傾向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護士條例》參加醫師、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士職稱;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師職稱;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可視同取得護士職稱。二、評價標準發生傾斜,破除「唯論文」在職稱評審和崗位聘任等各個環節要注重醫德醫風考核,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
  • 全體醫務人員注意丨明年晉升,你的職稱評審將發生這些重大變化
    最近,由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共同研究起草的《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重點改革以往評審標準過於強調論文、實踐導向性不強、重視臨床不夠等問題,影響所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未來的職稱評定,意義極為重大!
  • 評職稱新政策,將影響一大批事業單位員工!
    改變簡單以出版社和刊物等級等判定成果質量、評價人才的做法  在完善評價標準方面: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做學問,注重政治標準和學術標準、繼承性和民族性、原創性和時代性、系統性和專業性相統一。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品德放在職稱評價的首位,實行學術不端行為「一票否決制」。
  • 醫生職稱=論文+英文?
    醫生憑「論文+英文」評職稱、忽略臨床技能,弊端多多,合適的做法是:1.臨床系列與醫學教育系列分離:臨床醫學職稱評審應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醫學教育系列應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臨床系列評審內容更應注重專科領域的臨床技能,比如該專科大中小手術的開展情況、疑難危重病例的診治情況、醫療質量和醫療事故情況等。
  • 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後!你要如何評職稱?
    執業醫師考試已經過去一周了,根據往年成績公布時間推算,今年預計大家會在國慶前後知道自己的成績。在這裡阿虎小編先預祝大家順利通過,取得一個自己滿意的好成績~試是考完了,但大家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有沒有先做好規劃呢,考完執醫的下一步,又要幹什麼呢?在醫生的職業生涯中,想要加薪升職,就必須參加各種考試、評職稱,這一步至關重要。
  • 醫生職稱 及晉升條件
    4、本科或碩士畢業副高職稱後五年各項條件合格可以評主任醫師,博士畢業副高職稱後三年可以評主任醫師(正高)。晉升職稱都要經過嚴格的考試。 教學科研體系:這不是所有醫院都有的體系,只有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或與醫科大學有教學合作關係的醫院才擁有這套職稱體系。它包括講師、副教授和教授。教學科研體系的晉升職稱一般較臨床體系更嚴格、更困難。
  • 醫護職稱改革來了!護理工作時間將作為申報條件
    現將重點內容整理如下: 促進衛生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 《意見稿》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護士條例》參加醫師、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士職稱; 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師職稱;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可視同取得護士職稱
  • 醫學訪問學者 | 中美醫生評職稱,差別大嗎?
    醫學訪問學者 | 中美醫生評職稱,差別大嗎?在每一次的晉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需要公開發表職稱論文。除了單位內部的職稱晉升、年終考核、津貼獎金,國家相關部門的項目申報和結題、獎勵評審、人才評價、院士評選、學科評估,以及五花八門的單位排序中,論文都成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 醫生職稱改革:論文外語紛紛下架「花架子」
    想評職稱就必須先有論文?這一現象有望改觀。遼寧省人社廳8月3日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全省職稱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稱,下放職稱評審管理的權限,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可自主開展職稱評審,自定標準,自主發證。同時,外語和計算機也不再作為職稱申報和評審的前置性必備條件。
  • 衛生職稱制度改革徵求意見,業內的呼聲,都有體現。
    《意見》明確,要重點評價臨床實踐和疾病預防控制等業務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引入醫生的門診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治療效果、手術數量、手術難度、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臨床指標進行量化評價。對公共衛生類別醫師單獨制定評價標準,重點考核公共衛生現場處置、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南制定、健康教育和科普、循證決策、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 護理職稱改革方案出爐!國家兩部委發布徵求意見稿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調整中、初級職稱考試專業。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高級職稱評審專業。 (二)完善評價標準 1.注重醫德醫風考核。加強對醫德醫風和從業行為的評價,將醫務人員在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表現作為醫德醫風考核的重要內容。
  • 職稱制度將迎重大變革:重視實際工作能力 淡化論文、英語要求
    眼看評上的同事每月工資多出幾百塊,她心裡很不是滋味,「我的計算機很弱,每次都卡在這,所以一直沒法升職,很影響我的工作、收入,也很影響我的積極性。」  讓廣大醫生群體頭疼的,還是論文這根「指揮棒」。目前醫生評高級職稱,普遍需要2到5篇SCI論文。
  • 《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要重點評價臨床實踐和疾病預防控制等業務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引入醫生的門診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治療效果、手術數量、手術難度、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臨床指標進行量化評價。對公共衛生類別醫師單獨制定評價標準,重點考核公共衛生現場處置、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南制定、健康教育和科普、循證決策、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 新聞職稱評審將改革!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放寬高級職稱評審條件限制
    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從事新聞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重點考察其實際工作業績,適當放寬學歷和科研能力要求,引導新聞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群眾、紮根基層。下放評審權限,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逐步將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到符合條件的新聞單位、行業協會或市地。
  • 職稱評審期待市場化「藥方」
    漫畫 李法明 「如果職稱評審最後變成選拔在這個領域工作時間最長、課時最多的人,這是在選勞模,不是在評職稱。」沒有通過職稱評審的四川大學教師周鼎,因為一封發表在網上的《自白書》火了一把。周鼎提到的職稱評審在今年的兩會現場也備受熱議,深化職稱改革成為很多代表委員的共同呼聲。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它的初衷是為了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而現實生活中,職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員工的職業生涯和薪資待遇,在唯論文、唯英語論職稱的僵化評價體系下,甚至催生出一條「灰色利益鏈」,職稱評審正期待市場化的藥方解困。
  • 職稱論文——直接影響到職稱評審通過率?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但自2019年開始增加了新的要求,居然能直接影響到職稱評審通過率,今天豆腐網和工程們分享一下,趕緊來看看你發的職稱論文是否是符合要求的~目前還是有很多職稱申報人才,還是不太注重職稱論文這塊,總以為花點錢隨便發發,能評職稱就行了。什麼叫能評職稱就行,這個概念很模糊。職稱評審不是考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 評職稱英語、計算機、論文將不再是限制性條件
    對於面臨評職稱的人來說,傳遞出不少好消息!這個《意見》中有哪些乾貨?會帶來哪些「人才新政」?不僅是評職稱,在人才管理體制,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方面都有很多突破。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根據崗位特點評價人才怎麼評價一個人的工作能力?
  • 職稱是什麼?為什麼評職稱?為什麼你的職稱一直評審不過?
    職稱評審職稱是什麼?為什麼評職稱?首先給大家介紹下,職稱涉及的範圍是很廣的,很多行業都有職稱,工程職稱、計算機職稱、教師職稱、會計職稱等,涉及到各行各業,而職稱最初是源自於職務的名稱,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及成就而賦予的等級稱號,反應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所以,很多行業都有職稱。
  • 湖南省執業藥師人員,你評職稱了麼?
    湖南省執業藥師評職稱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徵求意見稿)》指出取得《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且符合職稱評審相應條件的,視為具備主管藥師或主管中藥師職稱這意味著,執業藥師可以評職稱了,不僅突出執業藥師對於藥店的作用,也為執業藥師群體提供了更為充足的發展空間,有助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根本上提升行業的專業水平。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學識水平的一種評價等級稱號,同時也是一個被社會廣泛接受、認可的評價。專業技術人員擁有何種專業技術職稱,表明他具有何種學術水平或從事何種工作崗位,象徵著一定的身份。
  • 評上高級職稱就"撤退"?教師職稱評審擔憂
    評上高級職稱就&34;?聽說很多老師通過職稱評審後拿到高級職稱就開始變得放鬆起來,慢慢的退出了一線教學,拿著比較高的工資,在學校混著。但是論教學的方式可能還需要逐漸的調整和完善,他們在今後的評審中可能更具優勢。高級教師的群體年齡逐漸升高,慢慢的也會退出,而這也正給了年輕一代新的機會,但是想要在一線留住他們還是需要一定的待遇和條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