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張芳回娘家住了,想離婚,她對自己頭腦一熱生了二胎後悔不已,不僅失去自己事業和自由,連婚姻也變得岌岌可危了。
原來,自從張芳生了二胎兒子,晚上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她想讓丈夫幫她晚上哄哄孩子,喂喂奶,換換尿布,沒想到老公直接生氣懟回去:「我為了養家餬口,四處奔波,已經累了一整天了,你在家啥也不做,連個孩子也看不好?」
於是怒氣衝衝抱著枕頭和被子去隔壁書房睡大覺了,只剩下張芳摟著兩個孩子在暗自垂淚。張芳哭她每天不是洗衣做飯,就是掃地看娃,帶孩子一起去超市購物,兩個寶寶絕對不會省心,不是把貨架上的捲紙都扯下來,就是鬧著要那些花花綠綠的糖果,累到無能為力,只想靜一靜。到頭來,自己還是啥也沒幹,成了最沒用的那個人。
其實離婚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能掙錢的愛人也不能說沒有責任心,倆寶幼小也需要爸爸媽媽共同的愛來養育,那麼怎樣才能讓張芳的愛人明白,養育孩子不僅僅是女方孤軍奮戰的事情呢?家庭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現在我把這本《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課》推薦給需要的2胎媽媽,學上幾招,讓她們重新找回過去那個陽光自信的自己。
《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中說過,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他們從生理到心理,從語言到情感,都完全不一樣。
正因為這種差異性,中國的男人在家庭中,被逐漸邊緣化了,很多夫妻雖然在家庭裡面還保持著表面的婚姻關係,卻出現了形式上的單親家庭,即媽媽就是家庭的保姆,而爸爸在家庭裡面更多的是扮演提款機的角色。
家庭的壓力讓很多男人要花更多時間外出工作養家餬口,所以他們在家裡沒有太多的耐心和細心,總是覺得養育孩子就是女人該做的事情,而女人在家裡的主宰地位,也總是抱怨和挑剔男人這也幹不好,那也幹不好。久而久之,他們在家裡找不到存在感,就開逐步遠離家庭生活,在外面需求自己人生價值和意義。
妹妹張芳錯就錯在,為了養育二胎,辭職在家裡全部主宰,家就是她的主戰場,沒有給對方互補的機會和很高的參與度,久而久之,家裡就是張芳一個人說了算,對方只能聽話照做,這樣的情況的,對方哪裡來的養育孩子熱情和主動,這樣家庭矛盾就會不斷上檔升級,直到想要離婚,離開這個家。
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組織,三人以上則為眾,一定要讓夫妻倆都明白,孩子是雙方的,不能讓一個人全部承擔,而妻子更不需要犧牲自我做全職太太來養育孩子。如果倆人共同合作,不僅孩子更加好養,對於妻子將來重入職場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父母一起養育,可以讓孩子正確分辨哪些行為是對他們有益的,哪些行為是有害的,要共同教導孩子們做正確的事情,要一起承擔起這樣的責任。
這樣的情況下,媽媽們才有主動權,才有能力去規劃自己的生活,才有餘力去追求自己的價值。
一個家庭最好的樣子就是一起全力以赴奔向未來。父母雙方共同達成共同共識,形成屬於自己的家庭原則,每個人都能夠很好地成長,就能站在更高的視野,實現自己的家庭願景。
1、關於家庭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第一位,孩子是家庭的重要成員,但不是家庭的核心,更不是家庭的全部,各盡所能地分擔家務,不要在家務勞動上佔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能有機器就用機器,多節省時間陪陪愛人、孩子。
2、關於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採取不同的養育方式,循序漸進,不斷完善。
3、關於自己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有充滿希望,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任何時候都要充滿希望,保持冷靜。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核心能力。
理清楚家庭的原則後,夫妻倆才能一起儘量花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做早餐,送孩子們上學。丈夫也會儘量減少外面應酬,回家陪孩子們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講睡前故事。在周末和節假日,一家人還可以一起去公園、遊樂場、餐廳遊玩和吃飯,放飛一下全家人的心情,快樂會無處不在。
一個家庭,如果擁有爸爸的參與,合理的秩序,共同的願景,那麼媽媽的生活就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成為全家人的CE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