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灣_新華網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 當下,世界正在通力合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威脅,全球抗疫是全人類面臨的首要難題。臺灣島內「臺獨」勢力卻動作頻頻,在藉機大打「悲情牌」操弄「防疫外交」的同時,又祭出「制憲公投」這一把戲,將目光重新鎖定在那部曾經被李登輝和陳水扁玩弄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身上。

  •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在密切合作,攜手應對這場全人類的共同挑戰。但是,臺灣當局自疫情暴發以來的所作所為,卻為這場全球抗「疫」協奏曲摻入了極不和諧的雜音。

  • 今年初以來,民進黨當局在謀求「臺獨」方面的動作越來越多。在外有美國撐腰、內無其他政黨強力制衡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大搞「法理臺獨」飆車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如果民進黨當局借勢謀「獨」,兩岸關係勢必因此而陷於重重危機,兩岸同胞共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福祉也必將因此而遭到嚴重破壞。

  • 近一段時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因一己之私肆意破壞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兩岸關係遭遇嚴峻挑戰和嚴重挫折。

  • 「叫魂」原是一種父母喚回受驚孩子靈魂的迷信行為。美國學者孔飛力先生曾著有《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一書,論述了十八世紀清王朝統治時期的一次大型輿論恐慌及其造成的巨大影響。200多年過去了,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民進黨在島內卻依然用著「叫魂術」的手法,試圖通過製造針對大陸的恐慌和敵意,達成鞏固執政的目的。

  • 向海外送口罩是民進黨當局最近的一項所謂「政績」,「獨」派勢力興奮於「讓世界看見臺灣」。但載運口罩的中華航空,從中文名到英文名,怎麼看怎麼彆扭,於是乎,綠營政客火速竄起,要求華航改名。

  • 民進黨當局領銜展示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臺灣?梳理近期媒體報導,以下3個關鍵詞似乎可以做出比較貼切的描繪。

  •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放眼全球,到處都在緊張抗疫,與病毒爭奪時間、搶救生命。唯有臺灣是個異數。一眾高官為刷存在感、增加「能見度」,咬住世界衛生組織大放嘴炮,將口水戰打到國際上,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

  • 在美國「反華制華」的工具箱裡,臺灣大概是使起來最順手的那個。

  • 在全球抗疫的緊要關頭,美國又打起了「臺灣牌」。當地時間26日,美方將所謂「臺北法案」籤署成法,揚言要支持臺灣鞏固「邦交」,提升「國際參與」。這部法案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除了再次暴露美方的驕橫與霸道,其實際效果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對於受疫情影響而滯留湖北的臺胞而言,回鄉之路無比艱難。隨著湖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這些臺胞本以為返鄉不會再有阻力。不想民進黨當局近日不僅不解除對他們的入境管制,還以海基會名義提出新「方案」,竟要他們從湖北各地自行前往上海,集中搭乘華航兩架次商業定期班機返臺。

  • 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獨」派政客及媒體輪番上陣,持續進行政治操弄,不斷編造謊言,大肆抹黑大陸,無所不用其極地煽動仇恨、挑起對立。

  • 民進黨當局「仇中媚美」又出新招。18日,其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宣稱與「美國在臺協會」籤署所謂「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將「共同對抗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病毒」。這種緊隨美國政客借疫情煽動歧視、製造仇恨的表演,姿態可鄙、令人作嘔。

  •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補選7日投票,江啟臣當選新任黨主席。

  • 2月3日東航運送首批247名臺胞回臺後,臺灣方面一直拒絕同意後續運送安排,以種種站不住腳的理由阻撓拖延,原本幾天內都能返鄉的千餘臺胞已滯留湖北25天。

  • 日前,滯留湖北的臺胞發出「陳情書」,呼籲民進黨當局儘快同意東方航空公司將他們運送回家。各方千呼萬喚之下,民進黨當局蔡英文、蘇貞昌這兩天竟然還一口咬定「阻礙不在臺灣這邊」,聲稱臺方已經「準備好了」,「名單也給了大陸,隨時可派包機接人」。其顛倒黑白和倒打一耙的話術,真稱得上教科書級別了。

  • 為擋住滯留湖北臺胞的返鄉路,民進黨當局可謂是煞費了一番苦心,編造出「防疫優先」「弱勢優先」「防疫能量不足」等等站不住腳的理由為藉口,還橫生枝節提出必須由華航接運,但凡明白人都能看到其中充滿惡意的刁難和政治的操弄。他們不只是不讓臺胞回家,更是把臺胞當成一張「政治牌」來打,藉機抹黑攻擊大陸,煽動兩岸對立,企圖趁火打劫。說白了,民進黨當局為了政治私利不惜犧牲民眾健康利益和基本權利,完全暴露了其自私、陰狠、嗜血的政治本性。

  •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海峽兩岸同胞的心,骨肉之情催動攜手抗疫、共度時艱的暖流。於此人命關天的當口,臺灣民進黨當局卻大搞政治操弄,抹黑大陸,煽動仇視,藉機謀「獨」,完全暴露其冷血、自私和狹隘。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11日晚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紛亂的所謂「大選」落幕,紛雜的情緒和聲音隨之而起。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

  • 新出臺的「26條措施」與去年發布施行並引起強烈反響的「31條措施」既一脈相承,又更新更實,是祖國大陸堅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的充分體現。

  • 施政無能的蔡英文為拼連任用大陸「威脅」來轉移焦點,還要「綁架」臺灣民眾和她一起「克服挑戰」「把危機化做轉機」,何其可笑——誰才是當前臺灣的威脅和危機?不就是她自己嗎!

  • 臺灣「獨」派團體9月29日在島內拼拼湊湊搞了一個所謂「臺港大遊行」,民進黨由黨主席「帶隊」也到場「參演」。「臺獨」再次與「港獨」聯手叫囂「反中」「仇中」「抗中」,聯袂演繹二「獨」合流、同「瘤」合汙的政治醜劇,著實是可笑、可恥、可悲、可憎。

  •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為求連任,無所不用其極,這一回直接把頭磕到美國人家門口。她所求的是一黨一己之私,棄之不顧的卻是臺灣民眾的安危和福祉。蔡英文當局一味挾洋自重,甘當外部勢力的棋子,不啻錯判形勢、背離民心,必將自食惡果。

  • 日前民進黨當局啟動所謂「選舉查察」,將大陸企業採購臺灣農產品列為「搜報」重點,還聲稱要推動所謂「中共代理人」修法,針對阻斷兩岸交流交往進一步升級恫嚇手段。這種種一心只謀選舉私利、處處以人民利益為敵的做法,在島內引起民意強烈反彈。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地倒行逆施,已徹底暴露其反人民立場。

  • 美方日前宣布向臺灣出售總價值約22.2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再次暴露美方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強權心態以及打「臺灣牌」遏制中國的慣性思維。

  • 第11屆海峽論壇火熱登場,規模超過歷屆,報名參加的臺灣民眾逾萬人,首次參加者達四成。此前,民進黨當局高分貝喊話,禁限臺灣團體、人士參加論壇,企圖嚇阻臺灣同胞與會,顯然徹底破功。這充分說明人心不可違——加強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具有強大深厚的民意基礎。

  •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3年多來,不斷限制、幹擾、破壞兩岸正常交流,最近更是處心積慮通過「修法」加碼設障,對希望改善發展兩岸關係的島內各界施以恐嚇、捆綁。然而,民意泱泱,時勢浩浩,逆流而動的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再怎麼機關算盡,到頭來都註定是枉費心機。

  • 三年來,蔡英文確實如她所言「做了不少事」,其所謂「有成」都有哪些表現呢。

  • 所謂「臺灣保證法」,保證不了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選情,保證不了「臺灣獨立」,更保證不了臺海和平安寧。

  • 美國國會眾議院7日通過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此舉是對中國主權和內政的粗暴幹涉,是損害中美關係大局的危險舉動。

  • 美方這一危險的政治操弄性質極其惡劣,將對臺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造成嚴重危害。我們要正告美方,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決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 這是大陸與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善意體現,更是兩岸同胞攜手追夢的生動寫照。

  •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

  • 在兩岸實力對比此消彼長的現實條件下,在兩岸同胞深化融合發展的時代潮流中,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壯闊進程裡,任何逆流而動者,終將被時代和民意"強勢驅離"!

  • 高雄市長韓國瑜最近訪問香港、澳門、深圳、廈門,一邊搶訂單、拼經濟,一邊博感情、交朋友,收穫頗豐,廣受臺灣島內百姓點讚好評。民進黨各路人馬卻在背後口誅筆伐,棍棒齊飛,「投降」「賣臺」「犧牲臺灣利益」……不一而足。如此張皇失措,恰恰暴露其心虛無能。韓國瑜的大陸行,令民進黨諸公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 這就是蔡英文要給臺灣人民帶來的尊嚴。

  • 從2016年上臺至今,「維持現狀」儼然成了蔡英文的護身符。她不僅言必稱「維持現狀」,以此為民進黨當局的大陸政策遮羞護短,還不斷攻擊大陸,將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堅持「九二共識」冠之以「單方面破壞現狀」的大帽子。

  •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召開會議,拋出所謂「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通篇充斥對「一國兩制」的抹黑和對大陸的敵意。

  •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為謀一己之私,不惜拿臺灣人民利益作賭注,升高兩岸對立。

  • 中華民族的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長風破浪會有時。

相關焦點

  • 京滬高鐵_新華網
    新華網將全媒體報導京滬高鐵首發,敬請網友關注!]現在,新華網三名隨車記者已經抵達北京南站。]隨車採訪的新華網北峰斑竹微博說: #京滬高鐵#剛才兩個高姐給每位乘客發了一瓶330ml的西藏冰川礦泉水。]乘客如果通過自動售票機購票或前往代售點購票,必須出示二代身份證,其他證件不可使用;如果選擇電話購票和網上購票,則可使用身份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四種證件。
  • 新華健康_新華網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博士生導師連鳳梅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就上述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近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與新華網聯合推出「健康中國行動——各地行品牌傳播活動」,以充分展示分享各地區、各行各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推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進展和成效,挖掘新冠肺炎疫情.....
  • 新華網英文版全新升級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 新華網英文版於31日推出新版頁面。這是新華網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首次推出新版外文網站,是新華網積極布局國際化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  全新亮相的新華網英文版頁面設計簡約大氣,既優化視覺效果又增加用戶可讀性,充分體現了「讓新聞離你更近」的理念。  網站發揮新華社、新華網長期以來的對外報導優勢,開設中國、國際、經濟、文化、科技、健康、體育、娛樂等各領域重要新聞版塊,使用多媒體形式向全球網民提供及時、權威、全面、準確的國內外新聞資訊服務,在國際熱點事件和重大涉華報導中及時發出中國聲音,表達中國觀點。
  • 第一屆新華網商學院論壇_新華網_新華教育
    製作單位: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 新華網--江蘇頻道
    紙上種莊稼——崑山市神奇一幕     新華網江蘇頻道蘇州10月31日電 千百年來,人們只知道莊稼種在泥土裡,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才知道水裡也能種莊稼
  • 新華網宣傳推廣方案徵集啟事
    新華網是由新華社主辦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具有全球影響力,是「傳播中國、報導世界」的重要窗口。   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華網的品牌形象,擴大新華網的影響,增強新華網的競爭力,新華網面向社會徵集2004年宣傳推廣方案與合作夥伴,歡迎有網絡媒體宣傳推廣成功經驗的廣告公司、公關公司、諮詢公司與我們聯繫。
  • 新華網葡萄牙文網站正式上線
    新華網北京8月5日電(記者 周鈞)為增進葡文受眾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了解,進一步推動中國與葡萄牙語國家關係健康有序發展,新華網於今日正式推出葡文網站(網址:http://portuguese.xinhuanet.com/)。
  • 新華網:南開大學畢業典禮舉行
    6月29日,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右一)、校長龔克(右二)在畢業典禮上為畢業生撥穗。  6月29日,南開大學化學院碩士生嶽軍在畢業典禮上致辭,感謝母校和所有幫助過他的人。 6月29日,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在畢業典禮上單獨為化學院碩士生嶽軍頒發畢業證、學位證,並扶他走下主席臺。
  • 北京奧運聖火交接儀式直播_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率北京奧運聖火交接儀式代表團將出席希臘當地時間30日下午在雅典舉行的北京奧運會聖火交接儀式。  [新華網]看來明天北京奧運聖火抵達北京,不僅全國人民翹首以待,天公也作美,帶來一個好天氣。
  • 人民網、新華網「2017兩會」報導比較研究
    新華網新聞發布的4個高峰期分別為:3月5日、3月9日、3月12日、3月15日。經瀏覽新華網在3月9日發布的新聞,除了常規的、數量較多的「代表建言」類新聞,新華網還於當晚發布了17條關於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的新聞。故3月9日新華網出現新聞發布高峰的原因在於政協會議的召開。其餘3天出現新聞發布高峰的原因與人民網相同,為人大會議的召開。
  • 新華網二十年 新時代再出發
    11月20日,新華網成立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新華社社長蔡名照出席座談會並講話。新時代,新華網將為建設網絡強國、為新華社建設國際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訊社發揮更大作用。 願景從1997年到2017年,20年彈指一揮間,20歲青春正當時。祝福新華網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未來更燦爛!
  • 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做客新華網::新華網重慶頻道
    12月11日(周三)下午3點30分,重慶市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同志將做客新華網,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綦江作為「城市發展新區」,下一步如何發展?近期,綦江又將為老百姓辦好哪些民生實事呢?    新華網將全程同步圖文、視頻直播,敬請關注。歡迎網民朋友們踴躍提問!
  • 新華網韓文頻道招聘啟事
    原標題:新華網韓文頻道招聘啟事  新華網是由新華社主辦的國家重點網站,具有全球影響力。   有意者,請將簡歷發送至郵箱:Xinhuakorea@xinhua-inc.com (來源:新華網日本頻道)
  • 文字實錄-新華訪談_新華網
    [ 2015-04-10 09:53 ] [主持人]首先我向大家隆重介紹一下出席此次活動各位貴賓,他們是國家禁毒辦副主任、中國禁毒基金會秘書長李憲輝,新華網黨委專職書記、紀委書記齊紹南,冠群馳騁副總裁楊宏建,新華網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孫柏平,中國禁毒網運營總監劉軍,天禧傳媒董事長吉忠喆。
  • 2016新春大拜年-新華網-新華教育
    新華網教育頻道為傳播中國優質教育內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在新年伊始,我祝願新華網教育頻道越辦越好,網盡天下名師,為廣大學子造福。謝謝! 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我謹代表中科創大,對新華網的朋友們,對所有關心支持中科招商「三基工程」的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 新華網:五大體系探索「數據可視化」新聞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宇凡)15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華社新聞學術年會新華網分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數據新聞與媒體融合」的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其中,新華網形成的五大系列「數據可視化」新聞在論壇上得到廣泛地關注與肯定。
  • 新華網丨有一種中國美,叫三峽!
    新華網微信公眾號消息長江三峽中國最具魅力的地標之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峽三峽有什麼?新華網發(王正坤 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這樣劈劃出舉世無雙的長江三峽江峽相擁,峽高谷深雄奇險峻,幽深秀麗三峽第一峽瞿塘峽自古便以狹窄險奇著稱於世
  •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註冊地址變更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註冊地址變更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7:21:26&nbsp中財網 原標題: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註冊地址變更的公告證券代碼:603888 證券簡稱:新華網 公告編號:2020-064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註冊地址變更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 「小醫生」梁益建專題報導——新華網
    製作單位:新華網四川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視頻:臺灣花蓮地震 4名大陸遊客遇難新華社駐臺記者祁星在花蓮雲門翠堤大樓救災現場帶來的報導:截至8日13時,臺灣花蓮6.5級地震遇難人數增至9人,268人受傷,失聯23人。有4名大陸遊客在臺灣花蓮地震中遇難。臺灣專業人士分析花蓮地震被困大陸遊客搜救難點樓板嚴重擠壓,餘震不斷,天氣惡劣……臺灣土木專家表示,對於仍然被困在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內的大陸遊客的搜救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