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南極科考的熊博士回來了
本報訊(記者陳 敏 通訊員嚴希希)歷時182天,赴南極科考的浙江萬裡學院熊尚凌博士終於回家了。昨日下午,萬裡學院隆重地為他舉辦了歡迎儀式。 此次科考之行,熊博士帶回了採集的好多寶貴樣品:18份30毫升的南極水樣、 7支1.7至1.8米的冰柱樣品、90支鳥糞樣品和12支血樣。
-
萬裡學院熊尚凌作為科考隊唯一浙籍教師代表赴極地
浙江在線10月06日訊 10月11日,浙江萬裡學院的熊尚凌老師,將作為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成員出徵南極,進行為期半年的考察。他是本次科考隊中唯一一位浙江高校教師,而出徵之日,剛好是他新婚後的第8天。
-
歷史|南極科考隨隊記者:我寄出了中國首個南極郵政包裹
在郭琨右邊,是我的老友楊時光,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記者。圖片來自網絡當時,長城站主樓剛建成不久,郵局就設在主樓飯廳裡,營業內容是出售郵票、明信片和信封,收寄平信、包裹等郵件,每天開箱一次。別看這個小小的郵局,僅僅3名職工,除了站長郭琨,另有營業員2人,由考察隊員於文健和張京生兼任。
-
特稿:從長城站到羅斯海新站——中國前35次南極考察回眸
新華社「雪龍2」號10月23日電 特稿:從長城站到羅斯海新站——中國前35次南極考察回眸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10月22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107名考察隊員搭乘「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奔赴南極大陸。
-
浙江萬裡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獲得聯合國總部實習機會——沈翠萍沈翠萍 浙江萬裡學院2004屆英語專業畢業生。2006年她以流利的英語、紮實的文化功底通過了激烈的競爭獲得聯合國秘書處提供的全日制實習機會,並很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中國第一位赴南極科考的在校大學生——戴芳芳戴芳芳 生物與環境學院學生。
-
中國郵政到南極開「分店」 郵迷將可獲南極郵戳
中國郵政到南極開「分店」 北京郵迷可獲得珍貴的南極郵戳 首批「南極來信」正月到京 近期向南極發運郵件截止日期為2月4日 再次通郵要等到今年的冬季 本報訊(記者 王立莉)昨天,記者從北京郵政管理局獲悉,北京國際郵電局的勇高遷隨第21次中國南極科考隊踏上南極,「南極長城站郵政局」將在南極開業。
-
「東大極能」出徵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
昨天,東南大學在四牌樓校區舉行歡送第36次南極科考隊員暨南極泰山站能源模塊「東大極能」啟運儀式。本報通訊員 唐瑭 本報記者 徐琦攝 本報訊(記者 談潔 通訊員 唐瑭)大塊頭的可發電「充電寶」、可裝5噸航空燃油的大油箱……昨天,東南大學的3名科研人員,帶著由東大自主研發的「東大極能」無人值守能源系統,從南京啟程,參與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據悉,這個為採集極地數據提供能源保障的「東大極能」,是我國首個投入運行的國產極地無人值守能源系統。
-
嗶哩嗶哩直播中國首屆「南極科普日」 發布南極科考新發現
作為本次直播的重磅環節,中國南極科考隊通過視頻直播,詳細介紹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進展,首艘國產破冰船雪龍2號首探南極,雪龍號和雪龍2號在南極「雙龍聚首」,多項最新科考發現和珍貴畫面首次公開。據介紹,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實現了我國在太空人海、阿蒙森海等人跡罕至的南極海域首次進行中層魚調查,獲取280多尾南極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標本,其中至少17種魚是我國南極科考首次獲得。科考隊還進行了海底沉積巖採樣,獲取了18.36米長的海底沉積巖柱狀樣本,打破我國南極科考沉積巖樣本採集長度紀錄。
-
遙感所程曉博士完成南極冰蓋最高點遙感科考任務凱旋歸來
3月22日下午,遙感所程曉博士在圓滿完成南極冰穹A地區遙感科考各項任務後凱旋歸來,黨委書記譚福安、綜合辦主任餘琦、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柳欽火和王毅到首都機場迎接。 程曉博士乘坐我國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從中山站返國。
-
萬裡學院博士翻譯《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出名
因為一本書的熱銷,40歲的萬裡學院教師於海江博士昨天第一次走出書齋,接受眾多記者採訪。
-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MBA中國網訊】11月9日-13日,臺灣中正大學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許嘉文教授、經濟系主任崔曉倩教授及15名EMBA學生組成的代表團訪問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呂鴻江教授、胡漢輝教授、姚建平主任等熱情接待了來自寶島的師生們。
-
鄭州一男子考上博士,辦留學籤證時卻被拒,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河南商報記者彎文奎文/圖近日,鄭州市民張華(化名)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自己因為辦理籤證,而無法去申請的國外大學讀博。經過查詢,張華得知,是由於另外一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甚至同出生年月的人有過"overstayinoldpassport"的記錄,因此對方不予以辦理籤證。
-
萬裡高難路況挑戰,東南DX7在可可西裡展現出哪些無損品質
青藏高原與南極、北極並列,被稱為世界「第三極」,而「生命禁區」可可西裡就在這青藏高原腹地之中。可可西裡在蒙語中意為「青色的山梁」,他背靠崑崙山脈,平均海拔4600米左右,溫度最低可達零下40度。惡劣的環境之下只有野生動物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那裡成為了著名的無人區之一。同樣它也是世界遺產,是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
南極考察首架「固定翼飛機」交付
除了極地考察船「雪龍」外,中國南極考察隊即將迎來「雪」字輩新成員「雪鷹」。 極地考察船「雪龍號」 請看新華社報導:China's first fixed-wing aircraft for Antarctic research
-
東大科考隊員攜「東大極能」出徵第36次南極科考
次南極科考隊員暨南極泰山站能源模塊(「東大極能」)啟運儀式。三位東大人將帶著「東大極能」遠赴南極半年,參與泰山站的科考任務。 類似貨櫃的「東大極能」是一個綜合能源系統,是中國南極伊莉莎白公主地考察站(泰山站)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了東南大學科研團隊多年的心血。該校自動化學院執行院長魏海坤介紹,之前我國極地科考使用的能源模塊基本都是澳大利亞或美國生產的,「我們不能掌握所有的技術和數據,這對於中國科考是一個極大的制約。」
-
南京天光所遠赴萬裡「開天眼」 南極頂點建天文臺
南京天光所遠赴萬裡「開天眼」 南極頂點建天文臺 A安裝中國首臺南極巡天望遠鏡的過程。冰穹點A(DomeA)是南極內陸最高點,海拔4000多米。由於南極大陸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等因素,使得冰穹點A擁有自由大氣視寧度好、大氣透過率高、觀測窗口寬、可連續觀測等獨特優勢,被國際天文界廣泛地預測為是目前地面上最好的天文臺址。
-
黑山前總統菲利普·武亞諾維奇訪問萬裡學院:萬裡的國際化非常領先
應敏對菲利普·武亞諾維奇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介紹了萬裡學院與黑山的淵源與合作願景。 來自中德設計與傳播學院葉彤同學問:「如果有機會您還會來寧波和浙江萬裡學院嗎?」萬裡的國際化發展非常領先,現在還成立了中德設計與傳播學院,並在德國漢堡設立了萬裡漢堡校區,而且與我們黑山的大學開展了深入合作。如果以後有機會,我還想再來這座美麗的城市,來到美麗的浙江萬裡學院和在座的師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
浙江萬裡學院中德2+2雙學位班介紹
浙江萬裡學院與德國漢堡設計與傳播應用科學大學合作開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廣告學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 2+2 中德雙學位項目(英語授課),學生第一學年、第二學年在浙江萬裡學院學習,第三學年、第四學年在德國合作大學學習,畢業可同時獲得浙江萬裡學院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德國漢堡設計與傳播應用科學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
「祖國在召喚,再苦也要去」——第36次南極科考隊員郝彤、喬剛細述...
我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學者、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喬剛告訴記者。這次「雪龍號」中山站第一次海冰卸貨近一千五百噸,卻只用了上次一半都不到的時間,我校測繪學院郝彤、喬剛兩位老師所在的遙感團隊提供的實時冰情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無人機影像和無人機載探冰雷達等測繪利器在南極多項考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