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以視頻形式召開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會上,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衛彥明以《服務大局推進社會治理 深入基層延伸訴服觸角 融合科技重構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格局》為題,重點介紹了河北法院著力創新解紛機制和訴服模式推進一站式建設情況。
一、服務大局,推動要事引領、強化解紛多元
河北地處京畿要地,地理位置特殊,全省法院主動作為,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全力服務和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用實際行動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著力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大格局。省法院推動《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出臺,推動省委政法委將「萬人起訴率」指標納入全省平安考核體系,與省總工會、住建廳、婦聯等部門籤訂多元化解框架協議,推動矛盾糾紛聯調聯解。
2019年實現全省法院新收各類案件同比下降2.19%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動行政爭議訴前實質性化解,今年5月底已實現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全覆蓋,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行政爭議糾紛516件。深入推進「分調裁審」改革,省法院出臺《關於加強訴調對接工作的指導意見》等10份文件,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逐漸完善。今年上半年,適用速裁快審程序審結案件17.03萬餘件,佔全部已結案件的52.77%。
二、紮根基層,延伸解紛觸角、拓展訴服職能
省法院紮根基層,在全省2009個人民法庭全覆蓋的基礎上,依託人民法庭開展訴前化解,推進「無訟鄉村」創建,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今年以來,人民法庭共訴前調解糾紛8.71萬件,調解成功率達72.36%。2019年,全省湧現出近4000個「無訟鄉村」。
三、融合科技,加強線上解紛、優化智能訴服
省法院將「智慧法院」與一站式建設深度融合,集智能諮詢、風險評估等功能於一體的「冀時調」平臺全新上線。依託移動微法院實現訴訟事務「一網通辦」,全力推廣應用送達平臺開展集約送達,聯手省郵政、省市場監管局、省律協等部門,實現法律文書異地列印、同城送達,以破解「送達難」助推審判質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