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9月4日電 以前,當事人想要打官司,往往需要到處跑,多次跑。成本高、耗時長……為讓老百姓更便捷地解決糾紛,近一年來,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引入銀行、保險、證券、高新技術企業等8大平臺力量,多方聯動,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
「一站式」多元解紛,就是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快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促進矛盾糾紛多渠道化解。自最高法院部署「一站式」建設以來,重慶市一中法院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快捷精準的訴訟服務。
一是完善機制暢通「分調裁審」。2019年底前,重慶一中法院建立了法院主導的訴前聯動糾紛解決機制,制定調解人員培訓辦法和在線調解工作規範等相關文件。組織召開轄區法院訴訟服務質效推進會,開展「代表委員基層行」「聚焦多元解紛深推訴源治理」等活動。同時,暢通立案前分流調解、立案後速裁快審和精細審理的銜接流程,對適宜調解的案件在立案前導入訴前調解程序,不適宜調解或者調解不成的案件根據案件類型進行繁簡分流,分類、有序開展調解和速裁工作。
二是引入8大平臺解紛力量。重慶一中法院依據受理案件的類型和結構,精準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律師調解,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廣泛引入解紛資源。找準案件類型與行業性質的連接點,積極對接行業協會、銀行、保險公司、婦聯等機構組織。截至目前,共搭建智慧財產權、金融保險、婚姻家事、環境資源、特邀調解、律師參與多元化解等7個調解工作組,引進銀行、保險、證券、高新技術企業、婦聯、法學院校等各行各業共32名調解員,2020年調解人員增幅達到60%。此外,還有退休法官在街道社區設立「天平工作室」參與社區調解。共8大平臺多方聯動、共同解紛,豐富的調解資源為實質性解紛工作注入強勁動力。
三是創新糾紛化解合作模式。推出「1+1+1」律師參與涉訴信訪化解新模式,形成「法官接訪-判後答疑-律師化解-減少申訴」工作流程,全市5大知名律所47名律師累計參與化解案件203件,化解率32.3%。創設「高校+法院」聯合解紛機制,多名知名專家學者帶領團隊入駐重慶一中法院參與調解,為糾紛化解增添「智慧色彩」。
四是探索「網際網路+多元化解」。截至目前,重慶一中法院利用「重慶法院糾紛易解平臺」開展調解329件次,訴前調解案件佔一審立案數量25.83%。推廣應用音視頻在線辦理調解功能,使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參與案件調解,真正享受到多元、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劉政寧、張志清)
(責編:劉政寧、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