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出門恐懼症」的人,是怎麼扔垃圾的?

2020-09-21 WeGene微基因

最近耐不住阿基的安利

本 36 開始追一部高分國產懸疑劇

其中,有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

劇裡有一個女作家

原本她性格奔放,熱衷環遊世界

然而在某一次

女作家跟未婚夫出遊時

非常悲催地遇到了無差別殺人事件

未婚夫被恐怖分子當場斃命…

從那以後

受到刺激的女作家患上了一種

「出門恐懼症」的精神疾病

她開始懼怕出門

整個人變得疑神疑鬼

當周圍的環境讓她感到不舒服時

她會有驚恐發作症狀

整個人開始陷入嚴重的焦慮

那可以說

編劇把女作家設定成「懼曠症」患者

但是其實這更可能是PTSD

真正的「廣場恐懼症」是什麼呢?

這種對出門感到恐懼的精神疾病

在劇裡被稱為「懼曠症」

其實也就是「廣場恐懼症

(Agoraphobia)

廣場恐懼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

特徵就是去到比較大的場地

比如空曠的廣場、擁擠的商城

甚至只是呆在戶外

都會感到強烈的焦慮

患者去到陌生的場地

或者是公共場合

會因為感覺自己無法掌控場面

繼而誘發恐慌發作(Panic attack)

在恐慌發作的過程中

患者的呼吸會持續加快

感覺自己好像要窒息了

同時心臟也猛烈跳動

噁心眩暈、雙腿癱軟無力

這個反應…

跟本 36 坐過山車的時候差不多

話說回來

這麼「宅」的恐懼症

是怎麼找上人類的呢?

誘發「廣場恐懼」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心理陰影

在《摩天大樓》裡

女作家原本也是個

喜歡到處浪的正常人

但是在目睹了男友慘死的畫面後

她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從而誘發了這種心理疾病

她開始極度缺乏安全感

且誇大外界的環境

覺得暴露在室外

會隨時隨地帶來危險

除了心理因素

科學家們發現

患有廣場恐懼症的人

好像都沒什麼「平衡感」

這些人的前庭系統功能

要比正常人弱的多

當來到人多、複雜的環境

他們視野裡的線索會變得混亂

整個人會分不清方向和平衡

表現出來就是肢體怪異、容易摔倒

也是很慘了…

另外

「廣場恐懼」跟基因也有關係

有學者對 121 名患者

及 77 名健康人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

NPSR1基因上的 rs324981 位點

如果攜帶有 T 基因型

人們會更可能患上廣場恐懼症

說到這裡

還不快來康康你的報告?

(戳閱讀原文查看結果)

廣場恐怖症病可以通過治療緩解,許多患者可有短時間好轉,甚至完全緩解。如果症狀嚴重的話,最好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

人類各式各樣的恐懼真的太多了

有的人恐懼大海

有的人密集恐懼

還有人恐懼在走廊上跟人眼神交流

告訴本 36

你對什麼恐懼呢?

相關焦點

  • 很多人說自己患有「社交恐懼症」,恐怕是對自己有誤解
    」這個詞似乎變得很流行,但很多人可能對社交焦慮與社交恐懼症未有區分出來。尤其很多人在社交網絡上推脫不參與線下聚會的理由,多是說自己患有「社交恐懼症」。知友@鳳紅邪 大概是一位不錯的心理學愛好者,但是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偏差實在太大。他的一個基本錯誤就是在於,明顯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社交焦慮,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 撿「垃圾」、零浪費,這些年輕人已經看透了消費主義
    越來越多人進入到對消費主義的反思之中:豆瓣有 17 萬的人在「不要買 | 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10 萬人加入了「如果我們可以不通過消費獲得快樂」小組,「你是如何踐行極簡消費主義的?」話題下有四千五百多萬瀏覽。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物品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增加我們的不滿,取代了本該真正給我們帶來更多幸福感的東西。
  • 口紅過期了該怎麼扔?美妝垃圾分類指南
    圖片:ins@kiehlshk說實話,品牌方有這份環保意識真的很優秀,更重要的是幫我們解決了一大部分的「化妝品垃圾」。直接回收我們也不用苦惱要怎麼扔啦,還為地球環保貢獻了一點綿薄之力,不是挺好嘛~圖片:ins@kiehlsgreece不過並不是每個地區品牌都有舊瓶回收計劃,所以很多空瓶還是要我們去判斷垃圾種類,然後分類投放扔掉才行。那今天就來跟你們好好分析一下,我們化妝檯上常用的化妝品,看看它們都屬於什麼垃圾吧。
  • 患上恐懼症是怎麼回事
    恐懼症是目前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有的疾病,並且恐懼症帶來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不要小看恐懼症,此病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恐高症,算是恐懼症的一種,而這樣的人就不能上高處,如果上了高處,是不能往下看的,否則就會暈倒或是身體出現反應,嘔吐、腿發軟等,而這些的人也不能從事高空作業。而恐懼症是屬於精神疾病的,那麼對人的大腦神經是有一定的影響,那麼患上恐懼症是怎麼回事?
  • 「扔垃圾」用英文怎麼說?別告訴我是「throw the rubbish」!
    垃圾分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各個地區都在積極推行大白的所在的小區已經開始實行扔垃圾可不是隨便的小事了
  • 包著狗屎的報紙到底怎麼扔上海垃圾分類,扔垃圾扔到...
    包著狗屎的報紙到底怎麼扔上海垃圾分類,扔垃圾扔到...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包著狗屎的報紙到底怎麼扔上海垃圾分類
  • 聽說你們北京垃圾分類了?一個上海人有話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北京終於也要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了!為什麼說「也」呢?因為,我是個上海人……作為全國最先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之一,上海在 2018 年年底就開始了全面的垃圾分類管理,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 被垃圾分類逼瘋的魔都人,看看日本的垃圾分類是怎麼做的
    這場號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運動,讓「996」們瞬間失去「扔垃圾自由」,也讓小區大爺大媽重拾久違的自豪和激情,而吃瓜群眾則表示臣妾做不到啊,因為扔個垃圾,分分鐘感覺智商不夠用! 比如,喝奶茶,喝完扔掉你要分三步:
  • 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代扔垃圾」開始接單了!你怎麼看?
    目前,不少小區已經開展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也就是說想要成功扔垃圾不僅要將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清楚還不能錯過「扔垃圾的時間」對不少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來說想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扔垃圾還是比較困難的不少網友提出了他們的擔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 寶兒搞砸日本出道患「舞臺恐懼症」!遭酸:10年才能自己開演唱會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南韓演員李棟旭新綜藝《李棟旭想做脫口秀》最新一期嘉賓找來女歌手BoA(寶兒),回顧出道20年曆程,自曝曾罹患舞臺恐懼症,形容當時「在舞臺表演就仿佛少了1年壽命」。起因是14歲搞砸日本出道的舞臺,被工作人員酸「十年後才能舉辦單獨的演唱會」,而最終克服方法也公開。BoA坦言搞砸了日本出道。
  • 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過年恐懼症
    但是現在隨著新年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過年恐懼症。當然,患上這種過年恐懼症的大多數是中年人,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為什麼會患上過年恐懼症呢?首先,過年需要一大筆的開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春節了,自然而然,在這個節日的花費也是最大的。有些中年人平時需要養小孩,又要撫養老人,家庭開支自然少不了,現在過年又要花費很多,這讓當家的中年人感到心疼。
  • 調整好節後心態 避免患上「節後恐懼症」
    十一假期即將過半,許多人可能還處在快樂和放鬆的環境中無法自拔,之前受到疫情的影響,其他的小長假可能沒有機會出去遊山玩水,終於等到了十一長假,都想好好放鬆休息一下,可以出門遊玩,但是假期「餘額」不足時,很多人又會患上「節後恐懼症」,變得不想上班無心工作,甚至會出現失眠、胃口不適等情況,所以大家還是提前調整好心態,為節後工作做好準備。
  • 成都近百萬人患社交恐懼症 患者4年翻一倍
    ——病人張蓉給人第一印象很優雅,但這都是「演」出來的。  □「一個多年沒有上班,沒有任何社交活動、沒有一切興趣愛好的中年主婦,出門不需要這麼折騰,她把自己打扮得很得體,和實際生活判若兩人,是在自我保護,假裝過得很好而已。」  ——張蓉有一把從不離手的傘,不擋雨也不為遮陽,是用來遮臉的。
  • 自卑、敏感、不敢說話……社交恐懼症的絕望你了解多少?
    如今在網絡上,一旦將社交恐懼症的話題聊起來,會發現好像大家都一樣有,幾乎到了「人人社恐」的年代。 前段時間一場疫情造成人們很長時間內必須宅在家閉門不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憋壞了。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只感到舒服:終於不用出門各種社交了。
  • 「扔垃圾」才不是"throw rubbish"!「垃圾分類」又怎麼說?
    今天西外君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關於「垃圾」和「垃圾分類」的那些事~相信各位小夥伴都知道「垃圾」的英文有"rubbish"、"garbage"、"trash",那它們三者之間區別在哪各位知道嗎?在後面學習「垃圾分類」的表達時,我們經常用到它哦~說完「垃圾」,我們再來說一下「扔垃圾」該如何表達吧~所以通常來說"throw rubbish"不能用於表達我們平時將垃圾放在垃圾桶裡的那個動作。
  • 做垃圾回收小程序虧了五百萬,這個團隊在上海正式實行垃圾分類前熬...
    有人在實施前一個小時糾結要不要點一個外賣,但又很痛苦的想著吃完就要把飯盒和食物做個徹底的分類;有人在《條例》實行的前一夜徹底地放飛自我,把混合的垃圾一股腦地塞進了垃圾桶裡;還有的人在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想要抓住這個機會讓更多人知道自己所做的業務。「易代扔」小程序就是最後一種。
  • 北京的垃圾:「焚」還是「分」?
    這意味著,目前北京市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是為了垃圾分類不成功「保底」的,說明政府對垃圾分類戰略的信心仍然不足。 雖然北京市同時保有每日 3300 噸左右的餐廚處理能力,且計劃在未來幾年有所增加,但如果這些設施主要是用來滿足餐飲單位每日產生約 2600 噸餐廚垃圾的處理需求的話,對另外 1 萬噸左右產生自家庭和其他社會單位的廚餘垃圾的消納貢獻則非常有限。
  • 「垃圾分類」用英文該怎麼講?(BBC用了這幾個詞)
    上海成為我國第一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2019年7月18日 🚮 上海開始實行垃圾分類這個事情,不僅在國內是大家討論的話題,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在他們的報導裡是怎麼表達「垃圾分類」的呢?大家發現沒有「垃圾分類」這個表達,有個組合公式:trash/rubbish/waste/garbage+separation/sorting大家可以任意組合搭配😉
  • 自測一下,我們離社交恐懼症有多遠?
    如今在網絡上,一旦將社交恐懼症的話題聊起來,會發現好像大家都一樣有,幾乎到了「人人社恐」的年代。其實對於當中有些人來說,他們只感到舒服:終於不用出門各種社交了。沒機會給別人見到就被說你也太內向了吧,要開朗一點啊之類的話。
  • 深海恐懼症是怎麼回事,讓人畏懼的到底是海水還是海怪?
    密集恐懼症、恐高、社交恐懼症、幽閉恐懼症等等,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這些症狀吧,而現代人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症狀,其很大原因是社交帶來的焦慮以及個人特殊經歷引起的。有些恐懼症的出現或許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深海恐懼症又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