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民生!排查線索809件,立案771件

2020-08-28 恩施州人民檢察院

△ 2020年8月4日《恩施日報》 第01版 守護民生

2015年7月,湖北等13個省份檢察機關獲得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開展公益訴訟試點的授權。5年來,全州檢察機關主動作為,依法履職,守護恩施的碧水藍天,保衛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公共利益,著力打造恩施檢察公益訴訟品牌。


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全州檢察機關共排查線索809件,立案771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730份,督促整改663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38件。


5年來,從公益訴訟試點到全面實施,從翻山越嶺核實案件線索到問題解決,公益訴訟案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這背後承載的是全州檢察人的勇氣和擔當。

▲6月10日,恩施州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召開。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恩施州人民檢察院關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圖為恩施州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恆明作《關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

守護綠水青山

綠色是恩施州的底色,也是恩施州持之以恆守護的顏色。2007年,州委、州政府明確提出並實施生態立州發展戰略;2016年底,州第七次黨代會提出打造「一谷、兩基地、三示範區」,將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納入「十三五」時期重要工作目標。


全州檢察機關順勢而為,結合生態特點,履行檢察職能,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大氣、水、土壤等熱點難點問題,運用公益訴訟,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守護綠水青山。


多個有影響力的案件就能說明問題:2016年,利川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利川市林業局不履行法定職責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第十四屆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案例;2016年,州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利川市五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汙染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案成為全省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018年,宣恩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龍洞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須堅決制止、及時查處,不能手軟,更不能下不為例,要體現生態紅線不能逾越、有一起處理一起的堅定態度。」州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說。


統計數據顯示,5年來,全州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397件。督促清理長江沿岸堆積垃圾1萬餘立方米,治理水域面積13萬平方米,取締違法排汙養殖場30餘家,清理河道60餘公裡,清理拆解遊船7艘,沿水岸線栽植樹苗2000餘株,治理礦山300餘畝,恢復耕地230餘畝,恢復生態公益林200餘畝。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全州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主動與有關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加大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力度。


「我們以網絡餐飲、校園餐飲、校外託管機關餐飲為重點,深入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嚴格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要求,辦理了一大批案件,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州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8年,利川市人民檢察院訴吳某安、趙某國等人生產銷售病死牛肉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該案也是檢察機關提起的全國首例法院判決支持懲罰性賠償的食品安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全州檢察機關開展了「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


恩施市人民檢察院接群眾舉報後,對恩施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及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全面排查,對存在的無實體經營門店、無證經營、不符合安全生產食品衛生條件等違法行為向相關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加大監管力度。


鶴峯縣人民檢察院結合縣域特點,從飲用水安全、食品藥品衛生等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方面入手,從源頭上解決了一批輿論高度關注、對生產生活影響嚴重的「老大難」問題,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在食品監管領域的積極作用。


5年來,全州檢察機關共辦理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領域案件138件,督促有關部門對網絡餐飲商家、校園周邊流動攤販等進行整治,督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不具備資質的300餘戶商戶整改到位。


守護傳統古村落

我州是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擁有81個中國傳統村落和38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傳統村落遭破壞的狀況日益嚴重。


2019年12月,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恩施州傳統村落和民族村寨保護條例》,2020年3月1日起實施。《條例》提出,傳統村落、民族村寨保護範圍包括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帶、風貌協調區。保護範圍內禁止破壞傳統建築、特色民居、歷史環境要素、自然景觀、文物古蹟,禁止開山採石、新建和改建建(構)築物、建造墳墓等。


「前幾年我們就了解到,傳統村落遭破壞情況比較多,但一直沒有法律依據開展公益訴訟,《條例》的出臺讓我們喜出望外。」州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說。


《條例》出臺後,全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強化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在破解保護傳統村落與群眾渴望發展困局上積極探索,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恩施市崔家壩鎮滾龍壩村是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該村傳統屋場存在門窗損壞、牆壁腐蝕、房梁破損等情況,並伴有以水泥磚房取代傳統木質瓦房的情況。今年5月,恩施市人民檢察院向有關部門送達檢察建議書,要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改,加大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


宣恩縣高羅鎮傳統村落清水塘村已被納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目錄,有村民用水泥將河床硬化,用於搭建燒烤攤,破壞了生態環境,更損壞了傳統村落自然文化遺產。宣恩縣檢察院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恢復河床原貌,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促進了對傳統村落的保護。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既有廣闊舞臺,也面臨更大挑戰。我們將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推動全州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行穩致遠。」州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恆明說。

相關焦點

  • 新聞發布丨衡水市今年公益訴訟案件立案515件
    截至目前,共排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20件,立案515件,發出訴前履職檢察建議472件,向法院提起訴訟12件,法院審結5件,全部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陳儒新介紹了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今年,全市檢察機關將疫情防控作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守護公共衛生領域安全。
  • 上海市立案查處涉禁漁案件56件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立案查處禁漁案件56件。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李玥) 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紮實有序推進「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
  • 東城區今年擬辦23件重要民生實事
    東城區2020年擬辦重要民生實事項目近日出臺,優化基本公共服務、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等7方面的23件實事項目將在年內辦理完成,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23件實事全部辦理完成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每年集中力量辦一批群眾期盼、社會關注的重要民生實事,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為確保民生承諾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區政府每年都將實事項目作為年度重點督查事項進行督辦,並將完成情況納入當年政府績效管理評價體系進行考評,取得了明顯成效。
  • 浙江杭州:多維度守護網絡公共利益2019年以來辦理網際網路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35件
    白皮書顯示,2019年以來,杭州市檢察機關共辦理網際網路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35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4件,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421件。針對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個人信息洩露等違法行為,在督促行政機關依法查處的基礎上,對某企業違法收集的個人信息的處置問題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多維度守護網絡公共利益。  調查取證「智能化」  「河道旁有被丟棄的水泥桶、磚塊、電纜軸、床墊布料等。」近日,杭州市拱墅區檢察院從支付寶小程序獲取到了這條案件線索。
  • 件件有交待 事事有回音 漵浦「民生提案」辦理落地有聲
    懷化新聞網訊:「政協提案交辦的是民生問題,我們一定要從快從優落實。」4 月1 日,漵浦縣公用事業局局長舒軍組織開展現場調研,對加快縣城街道綠化、浮橋改造升級等3 個政協「民生提案」進行落實。
  • 海南文昌:探索法律智慧 守護公共利益
    2018年以來,該院共受理公益訴訟線索175件;對行政公益訴訟線索立案121件,其中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92件,食品藥品安全領域17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03件;辦理的1件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第九屆(2019年度)十大公益訴訟。
  • 立案303件、追繳13.5億!這個系統全省專項治腐敗
    發現問題線索651件,全部進行核查處置,立案303件,其中市廳級1人、縣處級82人,黨紀政務處分177人,組織處理90人,移送司法機關24人,追繳各類人防費用13.5億元。這是遼寧省紀委監委開展人防系統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交上的答卷。
  • 江西崇仁:依法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件
    據悉,該院共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件,通過審查甄別,依法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件,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15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該院通過公益訴訟專題講座、新聞發布會、舉報宣傳周、督促履職案件「回頭看」、環境公益訴訟線索剖析會等活動深入摸排線索,到縣工業園區走訪相關企業10家,發出督促履職檢察建議1件。
  • 【新聞發布會】立案2310件!2020版重慶檢察公益訴訟白皮書發布
    2521件,立案2310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立案2045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265件);開展訴前程序2095件;行政機關採納訴前檢察建議糾正違法或履行職責1864件,整改率99.57%;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93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19件,行政公益訴訟6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68件;法院審結公益訴訟案件71件,其中已判決結案67件,均支持檢察機關訴訟請求,調解結案4件。
  • 資陽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開幕:去年179件立案提案全部辦復、16件...
    據悉,資陽市政協四屆四次會議以來,市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共提出提案205件,參與提案的委員420人次;經審查立案179件(併案5件),立案率87.3%。立案提案中,社會建設類提案97件,佔立案數的54.2%。截止2020年12月31日,提案已辦復179件,辦復率100%,一大批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 甘肅:立案查處司法人員涉黑涉惡6件14人 正義網
    據介紹,該省檢察機關連續三年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確定為服務中心大局的「六項重點工作」之一,嚴格落實所有涉黑惡案件必須提前介入、必須提出量刑建議、必須由專門辦案組辦理等「十個必須」工作舉措,積極發揮監督職能,認真推進「打傘破網」,通過落實「一案三查」「兩個一律」要求,逐案深挖徹查「關係網」「保護傘」,完善線索雙向移送反饋機制,及時跟蹤線索核查進展,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效。
  • 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罰沒金額3.2億元
    2019 年,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 103 件,結案 46 件,罰沒金額 3.2 億元;收到經營者集中申報 503 件,立案 462 件,審結 465 件。在 2019 年查辦的案件中,建材領域 18 件,公用事業領域 17 件,原料藥行業 6 件、通信行業 4 件,均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不少案件社會關注度高,人民群眾反響好。
  • 陝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876件 查辦囤積居奇等案件6900多件
    據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9月25日,從楊凌舉行的陝西省掃黑除惡食品行業治理現場會暨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獲悉,陝西省食安委各成員單位立足職能任務,深入開展掃黑除惡食品行業專項治理,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以來,陝西省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件876件。
  • 「四號檢察建議」:守護百姓「腳下的安全」
    原創 陰衍哲 人民法治最高檢在「四號檢察建議」的牽引下,延伸檢察監督觸角,創新社會治理,秉持為民辦實事的努力方向,守護好人民群眾「腳下的安全」。悠悠萬事,民生為大。5月30日夜,一場悲劇猝然而來。
  • 廣州海關:出口253萬餘件醫療物資涉嫌違法案被刑事立案
    廣州海關查獲違規出口額溫槍 關悅攝中新網廣州4月28日電 (唐貴江 關悅)記者28日從廣州海關獲悉,近日,廣州海關移交給公安部門的一起出口253萬餘件醫療物資涉嫌違法案件被正式立案。隨後,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向緝私分局通報,並進一步聯合排查,最終發現該公司還以相同方式申報出口9票貨物。
  • 深讀|守護母親河,如何讓那抹「檢察藍」更亮?河南檢察這樣做
    河湖生態環境保護是關係民生的重要工作,如何為「人民的幸福河」保駕護航?9月15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南省全面推行的「河長+檢察長」制改革方案。作為「河長+檢察長」制改革方案的重要一環,河南省檢察院是如何守護母親河的呢?
  • 陝西省代表團所提15件議案全部立案
    陝西日報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杜朋舉 王永鋒姚志偉)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我省代表聯名提出議案15件,全部立案。  這15件議案分別是:關於修訂反壟斷法的議案、關於制定古城古村落保護法的議案、關於制定網絡法的議案、關於制定垃圾分類回收法的議案、關於制定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護法的議案、關於制定農業保險法的議案、關於制定土壤環境保護法的議案、關於儘快制定信用法的議案、關於加快制定學前教育法的議案、關於修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切實讓賄選等違法者當選結果歸零的議案、關於加快城市管理立法的議案、加快制定消費品安全法的議案
  • 三年辦理四大領域案件194件——諸暨網
    從2017年7月開始,市檢察院加強與各行政機關的配合協作,爭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先後出臺《關於支持檢察機關服務法治政府建設及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若干意見》《加強行政公益訴訟工作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等文件,與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關於加強民生、公共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刑事行政檢察工作協作的實施意見》,掛牌成立「公益損害與訴訟違法舉報中心」,開通12309熱線,統一受理公益損害和訴訟違法控告的線索
  • 2018年以來,排查線索400餘條!涉及蚌埠這個方面…
    2018年以來,排查線索400餘條!市紀委監委定期開展線索排查,在牽頭認真梳理群眾信訪、案件線索、巡察監督、網絡輿情等方面情況基礎上,每月定期會同職能部門開展線索排查。按照「分級負責、部門督辦、銷號管理」的總要求,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主責部門,實行銷號管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督促市直職能部門,對照部門職能和主管領域開展系統自查,對排查出的線索經梳理匯總後報市紀委備案。
  • 件件暖人心 無錫市今年要辦好這10件民生實事
    汪泉在會上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將加大投入力度,繼續辦好民生10件實事。  10件實事包括環保、扶貧、交通、舊小區改造、智慧城市建設以及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惠民項目。  重點實施24條黑臭河道綜合整治  一是環境汙染防治項目。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重點工程項目1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