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末的一天晚上,少年苗龍家的一隻山羊被偷,第二天他在集市上覓到了他的山羊,正被一名彪型男子牽著尋找買家。苗龍找來警察希望能幫他討回自己的羊,警察問他:「怎麼能證明是你家的羊?」,苗龍隨即張嘴模仿起這隻羊平時的叫聲,山羊聽到主人熟悉的聲音立即掙脫韁繩奔到苗龍身邊,神色慌張的男子因涉嫌偷羊,被警察帶走。少年苗龍沒想到憑藉口技居然能讓自己的羊失而復得,便愈加喜歡模仿雞狗豬牛等動物的叫聲。其實,苗龍的外祖父是一名雜技大家,苗龍從小就跟著雜技班子走鄉串戶,耳濡目染,學了些口技、魔術的技法。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苗龍有幸拜識了濟南雜技團口技大師李傳信,在其門下潛心練功,風雨無阻。為學鳥叫,他經常去山間林地和各處的花鳥市場聽鳥鳴;為了學青蛙叫,他在池塘邊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身上被蚊蟲叮了幾十個包也全不在意。
練習口技不光需要一定的天賦,更是個功夫活,有時為了練習嘴部肌肉,他的嘴巴要連續重複一個動作千百遍。拜師學習之前,由於練習方法不適,苗龍的嘴唇經常被磨破、起泡,練習發聲練的嗓子又疼又啞。
掌握了科學的訓練方法以後,苗龍的口技技藝愈加精妙。苗龍的口技不同於他人的是不藉助任何道具,只憑自己的「一張嘴」。他的發音部位很多,唇音、齒音、鼻音、嗓音、腮音、小舌音、軟顎音、可謂七竅共鳴,靠的是不間斷地勤學苦練。
如今,他能惟妙惟肖的模仿動物、機械、電子、樂器甚至飛機、坦克等多種聲音,其中模仿鳥類的叫聲就多達幾十種。有一次,苗龍去森林公園,在水塘邊模仿了幾聲青蛙叫,沒想到引起了共鳴,很快整片池塘裡蛙叫聲此起披伏,在場遊客紛紛稱奇。苗龍也是濟南花鳥市場最受歡迎的人,他是許多攤主的座上賓,他一開口學鳥叫,往往引得眾鳥齊鳴,能給店家招攬來更好地生意。
苗龍加入山東省雜技藝術家協會後,積極參加文化下鄉、社區志願服務、賑災募捐、藝術進校園等諸多公益活動,把歡樂帶給人們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的褒獎。近年來,苗龍不僅獲得過省政府「泰山文藝獎」,在山東省第五屆雜技魔術比賽中榮獲一等獎,他還被評為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面對未來,苗龍有個心願:把口技進一步傳承和推廣。苗龍從去年起定期開辦義務培訓班,無償將自己多年鑽研掌握的口技技藝傳授給年輕人,目前苗老師最小的學員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苗龍希望他的學生們將來能夠走出去,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和喜愛這項古老的絕技。
文\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