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立秋之後,骨頭湯、雞湯靠邊站,秋天最該喝這湯,鮮香溫和又降秋燥
秋高鴨肥,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過深秋。
一葉知秋,進入秋天,逐漸會變得乾燥多風,飲食方面還要注意「降秋燥」,這個季節最該吃的肉莫過於鴨肉了,因為在秋天,鴨子多食少動,儲備了肥膏準備過冬,肉質比夏天結實、鮮嫩,每年秋天的鴨子也是最優秀,最好吃的。
在中國鴨子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關於鴨子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戰國時期的《尸子》:「野鴨為鳧,家鴨為鶩。」早在鴨還不叫鴨的時候,中國人就開始研究吃鴨子了。
自打三千多年前鴨子被中國人馴化為家禽,秦淮河上的漣漪和湖鴨的驚恐叫聲就沒停過。
早在先秦時期,《吳地記》中就有「吳王築城,城以養鴨,周數百裡」的記載,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南京鹽水鴨的記錄。
鴨子的吃法是最繁盛的,有聞名中外的北京烤鴨、南京的鹽水鴨、四川的囪味鴨、煙燻鴨、甜皮鴨、上海的八寶鴨、泉州的薑母鴨等等······
鴨肉屬味甘、性涼,公鴨肉性微寒,母雞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初秋季節的天氣仍以炎熱高溫為主,最該吃的肉莫過於鴨肉了,食用老而肥大之鴨可安撫初秋高溫所帶來的燥氣,有著溫和滋補降秋燥的作用,可不要錯過鴨肉哦!
食譜:鴨湯煨面食材:鴨肉半隻,油菜1棵、蔬菜龍鬚麵條20克。
調料:蔥1段、姜1塊,鹽5克,料酒10克,胡椒粉2克,香油適量。
做法:1.蔬菜龍鬚麵條。
2.鴨肉洗淨、切塊;
3.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開撇去浮沫。
4. 放入蔥、姜、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煲約1小時後加鹽,再續煮約30分鐘。
5. 另取一鍋水,待水煮滾後,放入麵條汆燙約1分鐘,撈起瀝乾備用。
6.取一個瓦煲,舀入適量鴨肉和鴨湯,撈入麵條、油菜,煨至熟。
7.調入胡椒粉、香油即可。
烹飪tips:面中的蔬菜,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的季節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