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應訪問臺灣」,美又出反華新招?還是先管好自家的事吧

2020-12-20 時報看點

自「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各種「反華」論調層出不窮,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反華」政客。近日,《今日美國報》發了一篇名為「為向中國大陸傳遞信息,總統川普應該訪問臺灣」的評論文章。想藉機拿臺灣「說事兒」,這簡直是無稽之談!面對美國政客的無底線言論,有專家表示,目前美國內部都亂成一鍋粥了,還是先管好自家的事吧,臺海局勢不是你想「攪和」就能「攪和」的!

可笑,有美政客鼓動川普訪問臺灣

據報導,7月5日,《今日美國報》發了一篇評論文章,而令人震驚的是文章內容竟是鼓動川普訪問臺灣!據悉,這篇文章的作者馬裡昂·史密斯是華盛頓一家「反華」的執行董事。文章拿「香港國安法」說事兒,提到了美國企圖通過所謂制裁阻撓大陸推進香港國家安全立法的行為,還聲稱,自己認為這些遠遠不夠,「而這也是為什麼川普需要去臺灣的原因」。

馬裡昂·史密斯

另外,他還提出了一個「可笑」的問題——「為什麼自1960年以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訪問過臺灣」? 史密斯稱這是因為美國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可這難道不是「睜眼說瞎話」麼?

史密斯繼續鼓動稱,對川普來說,訪問臺灣符合其政府的政策和原則,還稱其一直是加強美臺關係的強烈倡導者。「對於一個如此願意打破常規的人來說,訪問臺灣是一個合乎邏輯的下一步,而不是一個不可想像的飛躍」。史密斯最後宣稱,隨著香港現在落入北京的「控制」之下,川普應該作出回應,對這個「代表著中國大陸未來最大希望的孤島」表示迄今最強烈的支持。

可笑的是,史密斯如此歇斯底裡攻擊大陸、抹黑大陸,那到底有多少人支持他?據數據顯示,他於2010年5月入駐推特,直到2020年7月6日,他的推特粉絲數還沒破萬,僅有7839個。不得不說,「失道寡助」這句話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史密斯的這種極端言論,有專家表示,美國國內出現這種聲音的現象越來越多,這在美國當下的政治氛圍中很正常,但這種極端想法上升為實際政策和行動的可能性很小。

誰是威脅臺海和平穩定的始作俑者

中美1972年實現關係正常化,卻直到1979年才建立外交關係,其中關鍵的阻礙就是臺灣問題。美國口口聲聲說「大陸這些行動威脅到臺灣海峽的穩定」,實際上恰恰是美國在威脅臺灣海峽的穩定。

從經濟上,美國沒有給臺灣任何關稅優惠。如今受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還搞著「口罩外交」對美國諂媚,而臺灣每年貿易逆差從大陸賺進超過800億元美金,在經濟上臺灣只能靠大陸。

從政治上,不斷幹涉臺灣事務。2018年的「臺灣旅行法」聲稱要讓「臺美官方高層交流制度化」。2019年,美參眾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如果籤署,則會讓美國定期對臺軍售「常態化」。2020年川普又籤署「臺北法案」,支持「強化雙邊經貿關係」和「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和事務」。

MK-48重型魚雷

從軍事上,美國對臺搞「對外軍事銷售」。2020年5月,蔡英文開啟第二任期,美國方面聲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售臺18枚MK-48重型魚雷及相關設備與技術,金額約1.8億美元。而近期,美軍更是將美臺軍事活動檯面化,「光明正大」曝光一則美軍特戰第一總隊拍攝的宣傳片,視頻出現罕見大量美軍到臺灣與臺軍共同操演的畫面。

不得不說,美國總是借「臺灣牌」挑起種種矛盾,妄圖中國大陸為之讓步。

專家:先掃掃自家門前雪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實時統計,截至北京時間7日6時33分,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2922000例,累計死亡超13萬例,達130208例。有美媒表示,有32個州的感染率仍在上升,疫情情況不容樂觀!

儘管血淋淋的數據擺在眼前,在被記者問及「全世界是如何看待美國」時,白宮新聞秘書麥克納尼於7月6日這樣形容道,「我認為全世界都將我們視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領導者」。然而,英國《衛報》在報導她的這一表態時,在文章開頭就「潑涼水」,還有網友諷刺說,這不就是「川普邏輯」。

被害8歲黑人女童照片

另外,近日美國的亞特蘭大市更是「雞犬不寧」,先是有4人在美國「獨立日」假期分別遭槍殺,其中包括一名8歲黑人女童,之後市長又被查出染上了新冠肺炎!

可以說,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川普政府的日子可謂極其不好過的,疫情暴發、抗議活動升級、經濟危機、股市崩盤,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但川普政府無力解決,只能一次次的靠轉移矛盾,不斷向外「甩鍋」。

最終決定臺海局勢走向的是實力比拼

回顧過去幾十年,臺海地區的總態勢是,大陸高速發展,兩岸實力格局出現歷史性重塑,同時兩岸交流井噴式增加,經濟和文化融合成為一個大趨勢。兩岸之間的真實政治主題已經從「反獨」逐漸向「促統」過渡。蔡英文當局搞了一些動作,從歷史視角可以視作對這個趨勢的慌張抵制。兩岸的事情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出現這個階段的特有鬥爭在所難免。

另外,對比1996年「臺海危機」的時候,大陸的軍事力量已經能夠有效震懾臺軍,威懾美軍。兩岸之間的經濟力量更是朝著大陸方向傾斜。這是臺海局勢的大輪廓。因此,統一才是大勢所趨。孫中山曾說:「統一是全體人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

古人有云,「一水之隔、咫尺天涯」。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兩岸中國人應該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撫平歷史創傷。(王楚寒)

相關焦點

  • 美媒:為向中國傳遞信息,有人鼓動川普訪問臺灣
    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美國一些反華政客跳出來說三道四已經見怪不怪,但如今出現了戳穿底線的極端聲音。「為向中國傳遞信息,總統川普應該訪問臺灣,」7月5日,《今日美國報》就刊發了一篇以此為題的評論文章。就在幾天前,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新書透露,美國現總統川普曾在辦公室裡指著鋼筆的筆尖說,「這是臺灣」。史密斯堅稱,臺灣作為美國重要的合作夥伴,處於遏制中國「擴張主義」的前沿。史密斯繼續鼓動稱,對川普來說,訪問臺灣符合其政府的政策和原則,還稱其一直是加強美臺關係的強烈倡導者。
  • 川普不停在臺海搞事,臺灣是跳船還是配合最後瘋狂?
    蓬佩奧7日凌晨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數天前,美國國務院剛高調宣布美臺7日透過視頻進行政治軍事對話。川普離任前粗暴幹預臺灣問題的行動仍在繼續,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反華政客不斷上演的「最後瘋狂」又多出一件。
  • ...最黑暗的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將訪問臺灣!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美國國會大廈「淪陷」,數百名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衝破障礙進入象徵美國最高立法權力的國會大廈,4人在暴力示威活動中死亡。失序的民主、難堪的現狀、淪陷的國會並未影響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演下臺前「最後的瘋狂」,他不僅對香港警方進行譴責,並宣布將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問臺灣。
  • 美高官訪臺,蔡英文聯手川普,要搞一個「地動山搖」的大新聞?
    美國《華爾街日報》爆料,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計劃在未來幾天率團訪問臺灣,這將是六年來美國政府內閣官員的首次。阿扎在一份聲明中稱,他此行的目的是「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臺灣的支持」,以及「肯定臺灣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所表現出的領導力」。
  • 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錯誤時間、錯誤地點的錯誤訪問
    蓬佩奧把這個門檻踢掉之後,臺灣人就可以堂而皇之進入國務院,甚至更重要政府辦公場所,以顯示美臺「官對官的關係」嗎?另外,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Kelly Craft)13號訪臺,趕在蓬和川普下臺之前,與蔡英文、吳釗燮等人會面。
  • 外媒:川普蔡英文通話蓄謀已久 顧問明將訪問臺灣
    【觀察者網綜合】自從川普「電話撩妹」闖禍,不少人發現,這幾天,美國媒體似乎比誰都不淡定。儘管川普團隊已經出面降溫,稱接電話是「出於禮貌」,但美媒當地時間4日卻說,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這通電話可是蓄謀了幾個月之久。 與此同時,川普的「小動作」依然不少。
  • 為什麼東南亞對川普的反華政策置若罔聞?
    美國《外交學者》10月15日文章,原題:為什麼東南亞對川普的反華政策置若罔聞  最近幾個月,世界見證了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奇怪發展:出現了一種非常強硬、敵對和對抗中國的政策。顯然,美國將抨擊中國升級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並希望其他國家效仿。
  • 國會可以亂,但反華不能停
    國會可以亂,反華不能停,這就是近日美國務卿蓬佩奧用行動向世界表達出的信息。據法新社1月10日報導:「蓬佩奧(Mike Pompeo)於9日發推宣稱美方將停止美國官方在與臺灣接觸上的限制,美國政府行政部門與臺灣的溝通將由美國在臺協會(AIT)全權負責。而美國駐聯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也將於本月13至15日訪問臺灣,促成美臺雙方的深度合作。」
  • 管姚:蔡英文趁早醒醒別裝睡了,看看川普怎麼掂量「臺灣牌」
    特約評論員 管姚:這是真實起底新疆暴恐殘酷真相的系列紀錄片的第三部,正如片頭提示「請慎重觀看」同時所揭示的,本片展示的只是恐怖襲擊鏡頭的極少一部分,大量更血腥殘酷的場景並未在此片展示,這是再度用發生在新疆大地上關乎生命關乎正義關乎暴恐的一系列真實案例,實證新疆問題的實質,這也是昨天 「四連擊」聲明回應美所謂涉疆法案時反覆重申的核心要義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
    文/萬霞誰在炒作「川普訪臺」?川普要去臺灣的消息,有鼻子有眼的,這幾個月被傳了好幾次。最早的一次是今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訪臺,中國軍機飛越所謂「海峽中線」發出警告,臺海一時風高浪急。川普當時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表示,自己目前沒有計劃訪問臺灣。
  • 川普下臺前論功行賞:安倍莫迪莫裡森獲功績勳章,誰反華獎勵誰?
    蛇鼠一窩的「反華四國」,又開始了新一輪自嗨。如今的川普政府已經是秋後寒蟬,蹦躂不了幾天了。但就在這任期最後讀秒的功夫,川普居然還沒忘記給他的好盟友夥伴們「論功行賞」。 當地時間12月2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印度總理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同時被授予「功勳勳章」,三國駐美大使從從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手中接過了勳章,並進行了合影。
  • 「反華妄想症」得治!怎麼治?讓騙子自己發現自己是個騙子就行!
    美方稱,要求中國駐美高級外交官訪問美高校和會見美地方政府官員、中國駐美使領館在館外舉辦50人以上的文化活動均須報美國務院審批。怎樣理解華春瑩所稱美國反華勢力的「反華妄想症」?這些人的這些病得怎麼治?海叔談點粗淺的看法——01首先,這些人的這些病,沉痾已久,絕非急性病。他們的「反華妄想症」實際上是「冷戰妄想症」的一部分。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丨慢點·觀察
    川普當時回應記者的提問時表示,自己目前沒有計劃訪問臺灣。第二次是在10月12日,日本《夕刊富士》雜誌報導了所謂「川普可能突襲式訪臺並承認臺灣」的消息。顯然,這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訪臺掀起風浪之後,餘波未了。對此,臺當局緊急出面否認。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稱,從與美方官員互動中,並未聽到這個消息。
  • 蔡英文不應指望川普的「末日驚奇」
    東方網·縱相新聞 且十在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眼裡,川普應該是對臺灣最情有獨鐘的美國總統了。川普任上對臺「軍售」創新高、武器性能有突破,批准「臺灣旅行法」「臺北法案」等「親臺」法案,派遣高官訪臺,讓蔡英文累累以「美臺關係史上最好」來哄騙臺灣民眾,助她先贏選舉,後贏連任。
  • 拜登心腹點出川普問題所在:中美關係不應建立在「侮辱中國」上
    眼看距離拜登掌管白宮的日子越來越近,拜登這個新總統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也愈發受到整個世界的矚目,特別是在近期中澳之間發生一連串摩擦事件導致整個西方世界都掀起一股反華惡潮後,拜登的對華態度也就此成為西方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 中國大陸和臺灣,川普這比喻暴露了內心想法
    博爾頓作為白宮曾經最強硬的對華鷹派之一,爆料了川普面對中國事務時的一些內幕,涉及貿易談判、香港、新疆和臺灣等。《博爾頓:川普對華政策的醜聞》 《華爾街日報》截圖博爾頓稱川普「格外不喜歡」臺灣,川普最喜歡做的一個比較就是指著鋼筆的筆尖說,「這是臺灣」。然後又指著白宮辦公桌說,「那是中國(大陸)」。
  • 羅思義:川普拉攏俄羅斯加入反華聯盟 如意算盤打得響嗎?
    俄羅斯和普京是否會追隨川普反華? 美國部分媒體稱「川普對俄羅斯和普京過於手軟」,更有甚者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聲稱「川普對俄羅斯和普京示好,是由於俄羅斯握有關於川普私人及財務方面的負面資料,內容甚至包括他『特殊』的性愛好等」。川普對此的回應是,他至少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留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對俄制裁。
  • 俄羅斯向所有反華聯盟說不!川普想召開G7峰會
    據外媒於9月19日報導,在一次採訪中,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表示,俄羅斯不會參與任何一個反華聯盟或針對其他國家的聯盟。阿納託利·安東諾夫還稱,倘若英國法國不加入其中,那麼美方要求中方必參與核談判一事,就是十分不合理的。
  •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給臺灣出餿主意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給臺灣出餿主意[環球網報導]反華「急先鋒」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又在臺灣問題上說三道四了。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消息,奧布萊恩在當地時間16日舉行的一個線上論壇聲稱,雖然中國(大陸)目前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入侵」臺灣,但臺灣需要加強自身(防禦),以應對未來的攻擊,或者任何通過禁運等非軍事手段孤立臺灣的企圖。
  • 蓬佩奧遊說東南亞反華不奏效 美學者給出三個理由
    圖源:美聯社海外網10月28日電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26日以《美國在東南亞推動反華的做法不奏效》為題刊文稱,美國政府試圖說服東南亞國家抗衡中國的努力不會奏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雅加達的訪問也不太可能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