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不存在劃分階級這一說,中職過來人我是這樣看待普職分流的

2020-09-17 外星來的程序猿

每次只要談普職分流政策問題,都會聽到各種聲音。

有人說普及普高

我們試想一下,普及普高會怎樣?

第一,普高學位不夠,那很多人可能會說多建普高、把中職類學校改為普高;

第二,如果多建設普高,普及普高教育,大學(含專科)招生計劃還是那麼多,高考人數大大增加,錄取率肯定就大大降低,那這個時候大學錄取率估計就會不到現在的一半,現在大學資源就那麼多(目前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72所、高職(專科)院校1468所;成人高等學校265所),到那時候很多人又開始說大學錄取率太低了,到時又呼籲普及大學教育讓國家多建設大學,等人人都可以上大學了,絕大部分肯定也是在底層,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也是在底層,不像以前畢業就可以分配比較好的工作,還有就是個個都以為自己是大學生了,然後高不成低不就,一堆找不到工作的,對國家來說是非常重的負擔;

第三,普高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比初中難多了,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初中成績好的很多學起來都很吃力,甚至很多還會不及格,更別說初中成績差了,初中成績差聽這些基本上就是聽天書了,英語單詞記不住,語法一竅不通,語文政治歷史相對容易些,但高中政治歷史也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考好的,雖然有初中成績不好到了高中還不錯的,但這樣的太少了。

有人說十五六的孩子年齡還小什麼也不懂

其實可以走進現在的大學看看現在的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去課堂上面看看,看看有幾個曠課的,有幾個遲到的,有多少睡覺的,有多少玩手機的,有多少聽課的,再去隨機走訪幾個宿舍看看,有幾個在學習的,有幾個在玩遊戲的。在大學,逃課遲到掛科吃泡麵熬夜打遊戲等等這些現象很常見,相信上過大學的一定知道(如果你們學校不是這樣的,那說明你們大學校園學習氛圍很好),為什麼很多人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這樣呢?難道大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嗎?所以和孩子年齡有關係嗎?

中職也並非無緣大學

中職是可以通過對口高考直接考取統招全日制本科或統招全日制專科的,其實在好幾年前各省份中職升學這條路就已經打通了,也就是說並沒有在中考就堵住你上大學的路,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政策考慮得還是很周到的。

注意:對口高考是考語數外+專業技能綜合,考試內容比普高高考要容易很多,所以分數看起來很高。

社會發展規律就是這樣的,任何時期總得有人去做底層工作,想過理想的生活要麼家裡有礦要麼官二代,要麼自己努力去爭取。

對於中職生來說,你可以努力學好語數外+專業技能參加對口高考升入本科院校,或者升入專科院校然後再參加對口專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學習,當然你也可以在校期間努力學習一門專業技能,將來有個技術吃飯養家餬口至少不成問題。現在很多中職生就是在學校文化課程不學,專業技能課還是不願意去學,找各種藉口,三年之後學電子專業的,沒一樣家用電器會修,學汽修的,沒一樣故障會處理,學模具的,工具機都不會開等等,走上社會還要噴一下中職,家長也把鍋全甩給中職。我是農村普通家庭,我之前也是上的中職,中職老師也經常給我們講各種道理以及提供一些職業規劃建議,但無論老師怎麼講道理總有一部分人就是聽不進去,甚至班上還有同學嫌學校管得嚴老師管得多。的確中職學校教的有些技能有點落後,但不至於說學了沒有用,技術這東西本來就更新快,但是你有了基礎學習新技術也是觸類旁通,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的,可是班上就是有一部分同學找藉口說沒用然後從來就沒聽過課。

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其實也應該反思一下,而不是把鍋全部甩給中職,孩子上了中職之後,作為家長應該多去了解中職生職業規劃、中職升學政策、專業就業方向,然後好好去引導,而不是抱著把小孩養大或讓孩子有書讀的心態,如果是這樣的心態,那麼大概率三年中職之後孩子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我當初進中職的時候,就經常通過問老師以及上網查詢去了解職業規劃、專業方向、中職升學政策等等,但我是那種自制力比較強的那一類,所以如果小孩自制力不強又沒有什麼想法,家長就應該多學習多了解然後引導小孩。

在我上中職期間身邊有很多混日子的,但也有不少努力學習專業技能掌握了一技之長的,現在雖然累一點,工資也還可以,養家餬口至少不成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又有哪幾個職業不累的呢?除了學技能當然也還有不少的參加對口高考上大學的。

為什麼你就不能成為中職生中優秀的那一部分呢?為什麼你就不能努力去成為中職生中優秀的那一部分呢?

無論將來上普高還是上中職,在初中階段該努力學習還是要努力學習的,讀普高肯定離不開初中紮實基礎的,讀中職同樣也是離不開初中基礎的,特別是對於想在中職參加對口高考(語數外+專業技能綜合)考大學的,如果初中基礎太差,學習專業課程也會很吃力,如果中考成績太差,好的 公辦中職學校可能也會考不上。

提示:2020年深圳中考總分460分,比較好的公辦中職以及好的專業分數比深圳一些普高分數還要高。所以還是那句話無論將來上普高還是上中職,在初中階段該努力學習還是要努力學習的。

相關焦點

  • 湖南上千高中生將被清退至中職?不宜固守「一刀切」的普職比例
    但這種帶有強制性的分流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高中教育的現實矛盾——家長想讓孩子讀普高,民辦學校也願意招,可是相關政策卻不允許,學生也無法獲得普高學籍;教育部門希望中考不理想的初中畢業生就讀中職,可是學生和家長又不情願。筆者認為,要處理這一矛盾,有必要結合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情況,調整各地的普職招生比例,並進一步推進普職融合教育。
  • 落實普職比1:1分流,上千民辦高一新生或遭清退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一半學生中考強制進入職高,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學生還敢減負嗎?
    從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普職比,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專、職專的比例,是招生人數的比例,是中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現在很多省份的普職比已經調整到了4:6,但是在2021年的中考過後,很可能會將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調整到5:5,所以想要上一個好大學,從今年開始不在取決於高考,而是從「中考」。將有一半學生上不了「高中」,學生還敢減負嗎?
  • 湖南懷化八百多學生「違規」上高中遭清退,中考557分以下只能上職校,普職分流政策背後招生亂象
    由於中職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家長和孩子還是希望上普高、考大學。但是,國家對初中畢業生有普職分流的政策要求,各地普高錄取的門檻和標準受此影響,那些中考之後在高中門檻外徘徊的孩子和家長,往往只能尋求灰色領域的機會。而中職政策優惠和高考升學率考量等因素,又容易產生一些扭曲激勵。湖南懷化清退「違規招生」風波,就折射出了這個複雜困局。
  • 普職比「大體相當」其實是個偽命題
    然而,學生明明有機會上高中、考大學,最後取得一個專科文憑或本科文憑,卻硬性把他們分流到中職學校,最終拿一個中專文憑,似乎又覺得這種做法欠妥。首先,這一比例已不符合近年來高校擴大招生的實際。有了這個硬性比例,地方教育部門必然會縮減高中招生計劃,造成有些普通高中學校資源浪費,學生招不滿,空餘大量學位,而對應的職業高中或職業中考人滿為患,給教學和管理帶來一定難度。事實上,許多地區並沒有守住職普比1:1這條紅線,而是根據當地實際對這一規定做出了靈活調整。在河南、山東等地,家長重視教育,升學需求強烈,普高的比例常年在65%左右,普職比「大體相當」這一紅線已難以堅守。
  • 某地禁初三復讀,欲「分流至中職」!誰拿走了學生的「復活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儲朝暉表示:「寶雞這個做法,實際上就是要堵住復讀這條路,希望這些學生進職業學校。」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確實有將沒考上高中的初三畢業生向中職分流的用意。」根據該市發布的中考復讀禁令:全市所有公立中學丶民辦初中學校丶普通高中丶校外培訓機構嚴禁招收初三復讀生。
  • 解讀「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丨禁止初三復讀,中考後被分流
    復讀不分年齡,大學生在二戰考研,高中生選擇高分復讀,初中生蹲班回爐重造。只不過,跟大學生、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復讀路布滿荊棘。 這不,近日陝西省寶雞市教育局緊急發布中考復讀禁令。這就意味著,如果當地初三學生考栽了,就再也無法蹲班回爐重造。
  • 寶雞緊急叫停中考生復讀,官方回應:確實有分流中職的用意
    回應:初三復讀擠佔資源 【網民意見】「禁招復讀生」傳言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現,但像寶雞這樣要求當地所有中學(涵蓋初高中)和培訓機構都拒招初三復讀生的,實屬罕見。這也意味著,如果當地初三學生考得不好了,再不能通過蹲班「回爐重造」。
  • 中考強制一半分流職高?江蘇開始說不!
    眾所周知,中國孩子面臨中考和高考兩個重要關口,而中考的壓力更大,絕大部分省市強制50%左右的考生分流到職高,也就是說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在某種意義上比高考更為重要,這就導致考試壓力向下進一步傳導,應試教育愈演愈烈!
  • 應以普職融合新思路發展高中教育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中考分數進不了普高,就只能進中職,這是近年來各地執行得越來越嚴的中考政策。除了嚴格清查民辦學校違規擴大招生規模招收線下學生外,各地還明確公辦高中不得接收線下考生借讀,甚至還有地方禁止初中生復讀。其主要目的,是落實國家普職大體相當、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規定。
  • 熊丙奇:民辦高中新生被強行劃入職高難解中職「招生難」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 據介紹,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其實,這也並不是一個新政策,從1983年最早提出普職比大體相當,至今已快40年。
  • 民辦高中新生被強行劃入職高,難解中職「招生難」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據介紹,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其實,這也並不是一個新政策,從1983年最早提出普職比大體相當,至今已快40年。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也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民辦高中新生被強行劃入職高難解中職「招生難」
    據介紹,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其實,這也並不是一個新政策,從1983年最早提出普職比大體相當,至今已快40年。把「大體相當」的柔性要求簡化為「1:1分流」的「一刀切」模式,這背後是部分地方教育部門工作的簡單化傾向;當然,其中的核心問題是:為何中職院校「吃不飽」,普通高中「裝不下」?
  • 民辦高中新生被強行劃入職高,難解中職「招生難」| 新京報專欄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據介紹,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其實,這也並不是一個新政策,從1983年最早提出普職比大體相當,至今已快40年。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也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50%學生中考後會強制分流到職高,初中不努力,拿什麼選擇人生?
    在小升初的「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後,這讓很多家長焦慮無比,歸其原因,還是因為初中太過於重要。相比於高考,中考的難度雖然不及高考,但在重要性上,中考比高考要重要得多。因為中考是一錘子的買賣,在很多地區,初中復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中職學校魚龍混雜,中職過來人教你如何選擇中職(職高)
    作為一個中職過來人,首先我想說的是中職沒有那麼糟糕,選對好學校家長就不用擔心,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該如何選擇中職學校。現在教育部教育廳推行中職「陽光招生」,嚴查招生亂象,前些年很多公辦中職招生都是亂象,那個時候還沒實行強制分流,也就是成績再怎麼差重點普高考不上,但三四流公辦普高還是可以隨便上的(坐標湖南小縣城),這樣就導致一些公辦中職招生也特別困難,為了完成上面的招生任務,所以就會有專門的招生老師,差不多就是一兩個老師負責一個鎮的初中學校,然後還會給錢給初中班主任以及校領導幫忙招生,現在中考實行強制分流,中考也要填報志願
  • 初中生上課「偷偷」做的事,學霸偶爾也會做,可能對中考有影響
    上課打瞌睡 對於學渣來說,初中的科目是非常難的,看課本就像看天書一樣,聽老師講課簡直是催曲兒,不一會就打瞌睡了,所以有的學渣會趴在書後面睡覺,基本上這樣的學生,與中考是無緣了。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分流引起家長恐慌
    一位家長發了個家長群語文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大致內容是:1,背誦古詩詞61篇2,水滸傳,108個人,每個人都要寫段人物介紹3,現代詩詞背誦(艾青等)4,三大篇作文,每篇不少於600字家長說,這僅僅是語文作業,不含其它科目的,而且我還安排了暑期補課,要提前把九年級的物理、數學、化學、英語學完,這樣算下來,家裡的小孩在暑假裡,每天必須學習
  • 中考為什麼不允許復讀?這場「分流」,比你想像的更殘酷
    8月中下旬左右,各地的中考高中錄取也就差不多塵埃落定了。有人把中考比作「小高考」,但我想說的是,中考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比高考更殘酷。珠海一職實驗學校一、為什麼說某種意義上,中考比高考更殘酷咱們國家的教育體系是分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在經過了9年義務教育之後,這場分流就第一次到來了,決定這場分流的就是中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