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只要談普職分流政策問題,都會聽到各種聲音。
我們試想一下,普及普高會怎樣?
第一,普高學位不夠,那很多人可能會說多建普高、把中職類學校改為普高;
第二,如果多建設普高,普及普高教育,大學(含專科)招生計劃還是那麼多,高考人數大大增加,錄取率肯定就大大降低,那這個時候大學錄取率估計就會不到現在的一半,現在大學資源就那麼多(目前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72所、高職(專科)院校1468所;成人高等學校265所),到那時候很多人又開始說大學錄取率太低了,到時又呼籲普及大學教育讓國家多建設大學,等人人都可以上大學了,絕大部分肯定也是在底層,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也是在底層,不像以前畢業就可以分配比較好的工作,還有就是個個都以為自己是大學生了,然後高不成低不就,一堆找不到工作的,對國家來說是非常重的負擔;
第三,普高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比初中難多了,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初中成績好的很多學起來都很吃力,甚至很多還會不及格,更別說初中成績差了,初中成績差聽這些基本上就是聽天書了,英語單詞記不住,語法一竅不通,語文政治歷史相對容易些,但高中政治歷史也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考好的,雖然有初中成績不好到了高中還不錯的,但這樣的太少了。
其實可以走進現在的大學看看現在的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去課堂上面看看,看看有幾個曠課的,有幾個遲到的,有多少睡覺的,有多少玩手機的,有多少聽課的,再去隨機走訪幾個宿舍看看,有幾個在學習的,有幾個在玩遊戲的。在大學,逃課遲到掛科吃泡麵熬夜打遊戲等等這些現象很常見,相信上過大學的一定知道(如果你們學校不是這樣的,那說明你們大學校園學習氛圍很好),為什麼很多人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這樣呢?難道大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嗎?所以和孩子年齡有關係嗎?
中職是可以通過對口高考直接考取統招全日制本科或統招全日制專科的,其實在好幾年前各省份中職升學這條路就已經打通了,也就是說並沒有在中考就堵住你上大學的路,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政策考慮得還是很周到的。
注意:對口高考是考語數外+專業技能綜合,考試內容比普高高考要容易很多,所以分數看起來很高。
社會發展規律就是這樣的,任何時期總得有人去做底層工作,想過理想的生活要麼家裡有礦要麼官二代,要麼自己努力去爭取。
對於中職生來說,你可以努力學好語數外+專業技能參加對口高考升入本科院校,或者升入專科院校然後再參加對口專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學習,當然你也可以在校期間努力學習一門專業技能,將來有個技術吃飯養家餬口至少不成問題。現在很多中職生就是在學校文化課程不學,專業技能課還是不願意去學,找各種藉口,三年之後學電子專業的,沒一樣家用電器會修,學汽修的,沒一樣故障會處理,學模具的,工具機都不會開等等,走上社會還要噴一下中職,家長也把鍋全甩給中職。我是農村普通家庭,我之前也是上的中職,中職老師也經常給我們講各種道理以及提供一些職業規劃建議,但無論老師怎麼講道理總有一部分人就是聽不進去,甚至班上還有同學嫌學校管得嚴老師管得多。的確中職學校教的有些技能有點落後,但不至於說學了沒有用,技術這東西本來就更新快,但是你有了基礎學習新技術也是觸類旁通,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的,可是班上就是有一部分同學找藉口說沒用然後從來就沒聽過課。
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其實也應該反思一下,而不是把鍋全部甩給中職,孩子上了中職之後,作為家長應該多去了解中職生職業規劃、中職升學政策、專業就業方向,然後好好去引導,而不是抱著把小孩養大或讓孩子有書讀的心態,如果是這樣的心態,那麼大概率三年中職之後孩子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我當初進中職的時候,就經常通過問老師以及上網查詢去了解職業規劃、專業方向、中職升學政策等等,但我是那種自制力比較強的那一類,所以如果小孩自制力不強又沒有什麼想法,家長就應該多學習多了解然後引導小孩。
在我上中職期間身邊有很多混日子的,但也有不少努力學習專業技能掌握了一技之長的,現在雖然累一點,工資也還可以,養家餬口至少不成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又有哪幾個職業不累的呢?除了學技能當然也還有不少的參加對口高考上大學的。
為什麼你就不能成為中職生中優秀的那一部分呢?為什麼你就不能努力去成為中職生中優秀的那一部分呢?
無論將來上普高還是上中職,在初中階段該努力學習還是要努力學習的,讀普高肯定離不開初中紮實基礎的,讀中職同樣也是離不開初中基礎的,特別是對於想在中職參加對口高考(語數外+專業技能綜合)考大學的,如果初中基礎太差,學習專業課程也會很吃力,如果中考成績太差,好的 公辦中職學校可能也會考不上。
提示:2020年深圳中考總分460分,比較好的公辦中職以及好的專業分數比深圳一些普高分數還要高。所以還是那句話無論將來上普高還是上中職,在初中階段該努力學習還是要努力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