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學生中考強制進入職高,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學生還敢減負嗎?

2020-12-14 娟娟lu教育

文|娟娟lu教育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們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家長重視教育、希望孩子能有個美好的未來,學校注重教育,希望能培養出更多有學識的學生,那麼學生就只能負重前行。

想要贏在起跑線上,教育資源很重要,好的「高中」便是關鍵之一,而現如今好高中難上,不僅需要考試成績合格,更需要符合的條件,而今年,教育部又將要嚴抓「普職比」,學生可能連高中都上不了。

什麼是「普職比」?

從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普職比,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專、職專的比例,是招生人數的比例,是中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2005年的時候,教育部在《關於職業教育工作情況匯報的通報》中提到,2004年普通高中招生82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550萬人,普職比例6:4,而有些地區的普職比更是連7:3都達不到。

後來隨著教育發展的多方面原因,部分地區的中職教育發展滯後,普職比例嚴重失衡,教育部在2010年的規劃中強調,保持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相當,國家目標要求普職比為1:1。

直到今年教育部對普職比的要求再次提高,全國的大方向,更是讓家長和考生感到「慌張」,普高和職高的比例將被調整為5:5,也就是說,無論學習成績如何,都將會有一半的學生被分流到職高。

現在很多省份的普職比已經調整到了4:6,但是在2021年的中考過後,很可能會將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調整到5:5,所以想要上一個好大學,從今年開始不在取決於高考,而是從「中考」。

將有一半學生上不了「高中」,學生還敢減負嗎?

如果將普職比調整到了5:5,那麼在「中考」以後,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就只能去中職院校就讀,所以學生的壓力也不在僅限於高考,而是從中考開始就要加倍的努力奮鬥。

所以「減負」是不存在的,因為考上好的大學的關鍵已經提升至「中考」,學生們就要在小升初的時候,就開始補課,爭取進入好的初中,或者是進入初中,不然連高考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從小學開始努力學習,學生的負擔反而更重了,上補習班,沒有節假日,從此以後競爭激烈的不再是高考,而是「中考」,所以很多學生和家長一致認為學生還能或者還敢減負嗎?

為什麼學生不願被分流到職高?

生源質量差、學習氛圍差

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認為,中職院校的生源,都是從中考淘汰下來的,所以考生的成績都不理想,學習成績差,生源的質量自然也不高,所以沒有足夠良好的學習氛圍,即便上了職高,學生也學不到有用的知識。

文憑社會認可度低

如今社會,本科學歷,已經是很多企業用人的「最低標準」,文憑嚴重縮水,而如果分流到職高,學生中專畢業就進入社會,文憑的含金量非常的低,即便是中專升大專,大專的文憑,依舊社會認可度低。

教學模式不夠嚴謹

職高注重的是職業教育,對於學生文化課的要求不高,所以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學習鬆散,染上不良的風氣,沒有好的品格和素質,所以很多家長對於這一點非常的擔憂。

可學的專業局限性高

中職院校的專業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很多中職院校都有自己合作的企業,都是定向培養學生,所以學生即便被分流到中職院校,能學習的專業特別少,可選擇性不高,大多都是廚師、汽修、會計、電商專業,等專業。

就業後社會地位不高,薪資待遇也不是很可觀,並且很多專業,學生並不是很感興趣,只是在學習一項生存的技能,就讀職高的意義不大,還不如初中畢業到社會上去歷練。

升學途徑少

和從高中考上的專科不一樣,高中考上專科以後,可以升本科可以考研,選擇性非常廣,而中職院校可以升級的專科院校也是固定的,所以一旦進入了中職院校,學生就等同於失去了升學的機會,也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為什麼會出臺這項政策?

促進多元化的教育

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主要以知識理論為主,近年來很多學校已經發展成了,以如何提升學生成績迎接考試,為學生進入更高的學府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為目的,而職業教育,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

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通過嚴抓普職比,讓學生更早的適應社會,有利於學生對生存競爭的適應,所以也是為了培養學生有多元化的教育。

對中職院校進行扶持

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在2020年「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這些人才缺口比較大的職業中包括了:車工、焊工、市場營銷等崗位,很多職業都來自於中職院校的專業。

所以如果不大力度扶持,中職院校,不將一部分的學生分流到職高,那麼將來這些崗位將會出現「人才饑荒」,這些職業也將面臨無人可做的局面,所以為了保持職業的平衡,也為了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教育部也會對中職院校進行大力度的扶持。

寫在後面的話:

即使教育部開始嚴抓「普職比」,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給學生太大的壓力,並不一定被分流到職高,就一定是沒有出路,可能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每天無休止的學習才是悲劇,也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考上重點大學,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近日探討話題:作為學生或者家長你怎麼看待「普職比」?如果成績不好,你願意去職高就讀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中小學教育#

相關焦點

  • 將近一半中考生無法上高中,教育部為何嚴抓「普職比」?
    在17年的時候,教育部就下發了一部關於普及高中教育的文件,這個文件明確指出,我們國家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並提出了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要求普通高中與中職高中的比例相當。這樣的強制規定,簡直是更加體現了「一考定終身」,強制讓讓很多想讀普高的學生去讀中專,職高來體現自己完成考核任務。
  • 新規下嚴抓普職比,將來或有50%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不能理解
    為什麼中考不能復讀? 原因一:浪費教育資源 如果中考可以復讀的話,那麼可能大部分的學生只要考不上重點高中,就會選擇復讀。但是其實他們可能已經被高中錄取了,但是被錄取了還不去就讀,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還耽誤了其他考生。
  • 中考沒有考上高中,選擇「職業」高中的學生,以後的選擇多嗎?
    如果學生在中考裡面發揮得比較好的話,那麼可以考上比較不錯的重點高中,成績稍低一些的,也可以進入普通高中讀書,但是如果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那麼想要繼續讀書的話,也可以進入職業高中。什麼是職業高中?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嚴抓普職比的意思就是將會把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比例,提升到1:1的狀態,這也意味著之後的中考難度會上升很多,可能也會有更多的學生會出現無緣高中,只能去職業高中就讀的情況,那麼幾乎對於所有的學生而言,中考真的成為了「背水一戰」。
  • 中考強制一半分流職高?江蘇開始說不!
    眾所周知,中國孩子面臨中考和高考兩個重要關口,而中考的壓力更大,絕大部分省市強制50%左右的考生分流到職高,也就是說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在某種意義上比高考更為重要,這就導致考試壓力向下進一步傳導,應試教育愈演愈烈!
  • 中考分流學生上職高,教育「內卷」嚴重,改革是必然趨勢?
    如果中考考不好,那就很有可能會被分流到中專或者職高學校。 尤其是在現下教育部嚴抓「普職比」的情況下,今年我國的普職比已經達到6:4的比例,而教育部要求的比例卻是5:5,還需要嚴抓。
  • 50%學生中考後會強制分流到職高,初中不努力,拿什麼選擇人生?
    相比於高考,中考的難度雖然不及高考,但在重要性上,中考比高考要重要得多。因為中考是一錘子的買賣,在很多地區,初中復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加上現在普職比例必須要保持大體相當,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中考後面臨的是強制分流。一半的學生註定會上不了普高。
  • 中考強制分流職高?江蘇重大政策變化!
    起因是6月15日,江蘇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了中考提高普高比例、增加江蘇高考指標及高考制度改革等問題,並且迅速開始執行,全省各市普高招生比例本年度提高10%左右。眾所周知,中國孩子面臨中考和高考兩個重要關口,而中考的壓力更大,絕大部分省市強制50%左右的考生分流到職高,也就是說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
  • 將來一半學生無法上高中!新政策嚴抓「普職比」,孩子何去何從?
    將來一半學生無法上高中!新政策嚴抓「普職比」,孩子何去何從?2020年是高考變化的非常重要的一年,政策的變化,決定孩子的走向,但你有沒有想過,可能再過不久,將來一半的學生將沒有辦法上高中。去年,河南省教育廳要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全面取消,同時要求各地要加快普通高中學費調整速度。
  • 江蘇取消「中考強制分流職高」!青島還要堅持嗎?
    就在青島家長關於「中考強制分流職高」一事激烈爭辯時,與山東同樣是考試大省的江蘇,已經行動了!江蘇已經對「中考強制一半分流職高」說了不,青島呢?對於這個問題,江蘇省委主要負責人在江蘇省委召開的專題研究江蘇高中招生、高考改革以及高考命題等事項的常委擴大會議上說,2002年國家出臺政策是希望提高高中教育比例,不管上普高、職高,只要上就行。2005年是希望東部地區職高適當招收中西部地區學生,不讓資源閒置。
  • 中考沒考上公立普高,花錢去私立還是讀職高?選擇前要知道不同點
    以前中考就算考不好,其實進入高中的概率也是比較大學的,畢竟高中的錄取比例還是比較高的,不過今年的中考出現了改革。教育部嚴抓「普職比」,普高和職高招錄比為5:5教育部的這樣計劃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發布了,計劃在2020年開始實施,通知中表示要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其中有這樣的一條: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的招生比例為5:5.
  • 多校上千名民辦高中學生被清退,上高中比上大學還難?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的一所高中,也有38名學生也將面臨強制清退。這些學生有的才剛剛入學幾天,有的甚至入學一年。究其原因,這些學生被清退的原因是:沒有學籍。「禍根」由於2020年全面實行普高,中考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普高與職高的錄取率將按照1:1的比例進行錄取,甚至有些地區的普通高中的錄取率還不足50%,這就意味著將有至少一半的中考生將於高中無緣。
  • 近半學生中考強制進職高,別再說高考決定命運,競爭中考就結束了
    因為現在的中考更重要,因為分叉口提前到了中考,決定著考生未來到底走什麼路。不信看一看今年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的公告,《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其中再次強調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規模大體相當。這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中考後,考入普高和進入職高、技校、中專等學校的學生將會是一半一半。
  • 教育部新規,2021屆中考生迎來壞消息,家長:農村學生要吃虧
    學生可根據中考成績報考相應的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中技、中職等。其中以報考普通高中為主。 說到中考我們都非常熟悉了,是每個學生必須經歷的一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升學考試,在很多人看來高考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決定了你考大學的方向,不過在筆者看來,中考也不可忽略。
  • 初中生上課「偷偷」做的事,學霸偶爾也會做,可能對中考有影響
    而近年來隨著「普職比」的增長,如果初中不努力就會被分流到職高,失去高考的機會,初中生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 其實對於初中生來說,初中的時間也是非常寶貴的,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不要隨便亂搞小動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進入高中的機會,不然隨著普職比的深入,就只能被分流到技校。
  • 教育部宣布中考新政策,一半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和學生有苦難言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2個多月了,準大一新生們基本都進入了大學的校園,高中和初中的學生都已經陸續開學,教育部也宣布了一個關於中考的新政策。不過有些網友卻提出了疑問,之前不是說要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嗎,為什麼可能會有一半的學生上不了高中呢?其實這裡的普及高中說的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而不是普及普高。
  • 中考落榜,職高學生的出路在哪裡,過來人表示:沒有太多選擇
    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改革,前一陣子教育部發布的一則通知,普職比要達到5:5的比例,也就是意味著中考過後,將會有一半的學生不能夠考上高中,只能去讀職高。而職高和普通的高中的差距,學生們真的了解嗎?職高和普高的區別是什麼?
  • 中考落榜,去讀職高的學生有哪些出路?過來人:沒有太多選擇
    形容起學生,大多都是用一些「少年強則國強」等等詞語,提醒著學生們要在最好的年紀,做出最有意義的事情,為祖國的發展不斷做出自己的貢獻。學生們在學習途中最為重要的兩場考試,那就是中考以及高考。中考決定著學生們能否考上高中,而高考決定著學生們能否考上大學。
  • 為何「中考」升學率只有50%左右?班主任:這3點原因很重要
    其實在這一點上,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教育部所說的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並不是不參加中考就能直接進入高中。 要知道高中階段的教育包含了:重點高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以及職業中專,而初中生仍然需要參加中考,然後根據學生的中考成績,決定進入哪一類型的高中就讀。
  • 普職比大體相當,近一半中考生無法念高中,孩子們該何去何從?
    這也意味著,寶雞市當地參戰中考的學生要面臨「一考定終身」的境地。簡直就是通過強制的方式讓一部分學生去讀中專、職高,強行完成考核目標。教育部嚴抓普職比的背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國家希望「『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讓學生在中考後,有一半人能留下來讀中職學校。
  • 初三學生迎來「壞消息「,中考上岸難度加大,普高錄取比例降低
    ……教育者還必須具備一種對美的精細的感覺。你必須熱愛美、創造美和維護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學生的內心美)。 ——[蘇]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尤其是中考和高考,在很多人眼中,這是最重要的兩次考試,很多學生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金榜題名,考上一個好大學就可以擁有一份好學歷,將來尋找工作也更加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