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一半學生無法上高中!新政策嚴抓「普職比」,孩子何去何從?

2020-08-28 貝貝的貼心媽媽

將來一半學生無法上高中!新政策嚴抓「普職比」,孩子何去何從?

2020年是高考變化的非常重要的一年,政策的變化,決定孩子的走向,但你有沒有想過,可能再過不久,將來一半的學生將沒有辦法上高中。

去年,河南省教育廳要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全面取消,同時要求各地要加快普通高中學費調整速度。

根據歷年情況來看,很多考生達不到統招錄取分數線,但是達到了很多學校的「自費標準」,就可以自費上學。

但是,如果取消了全面擇校生政策之後,上高中必須要「拼分數」。這也讓教育更加的公平。

三年之前,教育部公布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的攻堅計劃,新計劃中嚴抓「職普比」:

  • 嚴格控制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結構學生人數比例,教育結構更加合理,招生規模大體持平。

目的是為了調節人才市場需求

這麼多年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的考高中然後上大學,而中專和職業學校的地位在家長們和學生們的心目中地位逐漸的下降了,這也就導致了人才市場的流失。

這一政策實施後,孩子們該何去何從呢?

孩子上不了高中,這輩子就這樣了嗎?

其實,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上職業高中這件事情,擔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前途,而是潛意識裡,他們擔心若是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校中,教師能對孩子的學業上心嗎?同學是不是會打架?校園環境是不是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製造業大國,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高級技術型人才缺口越來越大,所以勢必會加大各地方企業和職業學校的合作。

在未來,即使孩子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進入了中職或者是普通高中,家長們也不要悲觀,孩子也可以選擇一個好的工作單位,發揮自己的長處,未來,依舊很美好。

那麼對於那些成績在邊緣線上岌岌可危的孩子們,家長到底如何引導呢?孩子該如何自救呢?

用事實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現在在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讀書無用論」。

這也導致很多孩子認為讀書也沒什麼用,學歷不過是一張紙,也是無關緊要的。但是,當你步入社會的時候,才認識到,學歷有多重要,才知道學歷可能是任何行業的「敲門磚」。

人才在社會中是否有好的平臺發揮,這幾乎是和學歷對等的。

學歷就像是一張車票,決定了以後你是二等座還是一等座或者商務座。

每個人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都知道學習不容易。

當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我們不妨俯身告訴孩子:

親愛的孩子,媽媽知道你很累,你要每天早起,還要上早自習、背課文、做練習題、考試、上輔導班……可是,現在年輕,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很委屈,就有想放棄讀書的想法。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凡是現在讓你爽的東西,以後必定會讓你痛苦!」

孩子,讀書時偷的懶,是要用後半生來償還的,人生只有一次,開弓沒有回頭箭,你現在能做的,只有努力讀書,你現在的努力和付出,在未來都會給你回報。

親愛的孩子,好好讀書,才能在未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親愛的孩子,你現在用的功都是未來你骨子裡的底氣。

未踏入社會之前,我也覺得「讀書無用論」言之有理,但當踏出校門後的第一天,獨自一人面對這個陌生又繁雜的社會的時候,才深感孤獨,才後悔那會兒沒有好好用功讀書。

我已經吃了沒有好好讀書的苦了,我不想讓我們的孩子也去經歷如入社會上的無助感,於是,在老師的推薦中,我接觸到了——《孩子,你是在你自己讀書》

剛開始我也是半信半疑,孩子不想讀書,還想著讓孩子看書?

看過之後好像也明白了為什麼孩子能看下去這本書了。

比起長篇大論的說教,這本書都是經典又日常的案例,它沒有空話,沒有繁雜的雞湯,而是簡明扼要的告訴孩子,讀書,才是改變自己命運最實用最快的路。

除此之外,書中運用的是「案例+方法」的展現形式,幫助孩子一步一步的制定學習計劃,如何預習複習,如何攻剋薄弱環節等,讓孩子重拾學習上的信心。

讀書,永遠是改變命運最快的路,更是通往世界最平坦,最敞亮的路。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價格合理,34.8元,少讓孩子吃一次垃圾食品,既能幫助孩子重拾信心,同樣也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產品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將近一半中考生無法上高中,教育部為何嚴抓「普職比」?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我們要嚴抓普職比呢?國家希望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規模大體相當,希望可以有一半的學生在中考完之後願意去職業高中。並且近些年來,因為職業高中的發展不如從前,所以為了發展職業高中,國家也給了相當多的優惠政策。
  • 新規下嚴抓普職比,將來或有50%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不能理解
    新規下嚴抓普職比,將來或有50%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不能理解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我們國家的高中,分為重點高考、普通高中還有職業高中,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職高」,但是很多家長對於職高的印象並不是很好,所以基本上是不想自己的孩子上職高的。
  • 一半學生中考強制進入職高,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學生還敢減負嗎?
    文|娟娟lu教育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們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家長重視教育、希望孩子能有個美好的未來,學校注重教育,希望能培養出更多有學識的學生,那麼學生就只能負重前行。想要贏在起跑線上,教育資源很重要,好的「高中」便是關鍵之一,而現如今好高中難上,不僅需要考試成績合格,更需要符合的條件,而今年,教育部又將要嚴抓「普職比」,學生可能連高中都上不了。什麼是「普職比」?
  • 普職比大體相當,近一半中考生無法念高中,孩子們該何去何從?
    教育部嚴抓普職比的背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國家希望「『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讓學生在中考後,有一半人能留下來讀中職學校。而且,國家為了鼓勵發展職業教育,還按照學生的數量給學校發教育經費,給農村學生發補助。這方面的補貼,由中央財政和各個省財政分攤,中央出80%,其餘各省財政撥款。
  • 全國近50%的初中生無法上高中,不努力,你連高中都上不了!
    其中深圳地區的中考要淘汰近一半的學生,這一半的學生無法升學進入高中,只能去中專技校或者走藝術的道路(這更是一條燒錢且難度非常大的道路) 家長們很上火 目前國家嚴抓教育這方面,因為我國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和骨幹力量,學生們也需要努力讀書,在中考和高考這兩場考試裡面改寫自己的命運! 而對於中考和高考這兩場考場,似乎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看重中考,覺得高考才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如果大家這麼想就錯了,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家長擠破腦袋還要把孩子送進重點高中呢?
  • 孩子上民辦高中踩雷不斷,家長該何去何從?看看專家怎麼說
    相比公立高中,民辦高中最大的風險在於它的不可預測性。比較典型的有,政策一動,孩子就可能遭遇上一半學,遭到清退,無學籍,或者轉為中專,總之,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參加高考,大學成為泡影。「清退」始於當地8月24日下發的《關於今年高中階段招生有關問題處理意見》。學校解釋,主要是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全市民辦高中招收的低於普通高中最低分數線的考生都將被清退。換句話說,這些被「清退」的學生,是民辦高中違規招進學校的。
  • 多校上千名民辦高中學生被清退,上高中比上大學還難?
    教育相關部門嚴抓高中招生指標,民辦高中違規招生留部分家長便寄希望於一些可操作性的手段,來換取孩子讀高中的機會。一些民辦高中,便利用家長的心理,加上政策對民辦高中的招生指標放得比較寬。因此一些民辦高中便模糊一些招生條件、招生標準,並承諾家長順利入學、辦學籍等方式,給這些學生提高上高中的機會。
  • 放開普職比,普通高中做好「犧牲」的準備了嗎?
    2、  我國以升學教育為主導的高中,並不具備放開普職比的條件。上邊已經提到,之所以要設計不同的學校類型,並非只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還是為了滿足受教育者不同的先天稟賦。從世界上看,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智力基礎,有兩種制度安排,一種是歐洲的雙軌制,一種是美國的綜合中學。如果我國要放開普職比,普通高中就必須像美國的綜合中學那樣進行多樣化的課程改革。
  • 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中!1∶1普職比趨嚴,學籍灰色空間收緊
    當中將近一半去了一所職校的「普職融通」班,還上普高的課,冀望未來可以參加高考。有的學生回到了自己原本所在區,老老實實上職高。他們被清退的原因是所在學校違規招生——學校超過教育局為其劃定的招生計劃招生,這違反了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1∶1分流的政策。
  • 未來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無緣普高之後,將何去何從
    「未來將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雖然聽上去誇張,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坐實」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現實。雖然全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在緩慢的升高,但是截止到現在,普通高中的全國錄取率也只在56%左右。甚至還有專家說:普職比大體相當是國家政策,技術工人沒有了,是災難。
  • 教育部出臺中考「新政策」:將有一半學生不能上高中,家長無奈
    教育部出臺中考「新政策」:中職和普高比例要達到5:5這個時候教育部發布了一則關於初中生的政策:通知中明確表示在2020年將要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這其中我們需要清楚的是: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並不代表今後學生不用參加中考就能上高中,而是讓學生通過中考改革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考上好高中。
  • 中考沒有考上高中,選擇「職業」高中的學生,以後的選擇多嗎?
    並且職業高中的學生在畢業之後取得的畢業證也是不同的,雖然在學歷上是相同的,都是中等教育的學歷。但是一個證書上寫的是職業高級中學,另一個是普通中等教育。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嚴抓普職比的意思就是將會把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比例,提升到1:1的狀態,這也意味著之後的中考難度會上升很多,可能也會有更多的學生會出現無緣高中,只能去職業高中就讀的情況,那麼幾乎對於所有的學生而言,中考真的成為了「背水一戰」。
  • 鄭州試點「普職融通」 高中與職校之間學籍可互轉
    核心提示  是上高中為將來考大學做準備?還是上職業學校學一門技術?  思考  職校學生轉普通高中困難重重  按照普職融通辦學改革的規劃,不僅僅是普通高中的學生可以選擇上職業學校,同時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轉到普通高中。  但,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第一屆的綜合高中班,有近30名學生。家長和學生都不了解,總覺得好不容易上高中了,又讓轉成職業教育的學生,不划算。動員起來很困難。」
  • 教育部宣布中考新政策,一半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和學生有苦難言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2個多月了,準大一新生們基本都進入了大學的校園,高中和初中的學生都已經陸續開學,教育部也宣布了一個關於中考的新政策。這個新政策就是2020年全國要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讓更多的初中學生可以繼續接受教育,其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中職教育和普通高考的招生比例要達到5:5,這也就是說可能會有一半的學生上不了高中,這些家長和學生可謂是有苦難言。
  • 落實普職比1:1分流,上千民辦高一新生或遭清退
    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入學中止與普職分流這突發局面,讓許多學生家長普遍不能接受,認為這等於逼著孩子去讀中職。每年中考後,「上普高有多難」這個敏感問題都會再次出現,大批初三畢業生將被分流進中職。
  • 深海教育:在中國,為何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在學歷至上的中國社會,沒有什麼會比「讓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這樣的消息更能觸動人們的神經,試想,中考、高考作為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一環,被寄予了太多期望,誰也不甘心被分配到職高裡學習一技之長,因此,自然而然引起了許多家庭和孩子的不滿。
  • 教育部新規,2021屆中考生迎來壞消息,家長:農村學生要吃虧
    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學生上高中成難題 其實這些年教育部一直在嚴抓「普職比」,也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比例,未來也是要達到5:5的要求,也就是說未來有一半的中考生無緣普通高中,只能去職業高中或者私立高中,這讓很多家長欲哭無淚,都知道這類學校收費高,而且教學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弊端。
  • 「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從初中開始,家長要告訴孩子3句話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聽上去誇張的話卻是事實,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坐實」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現實,雖然全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在緩慢升高,但到今天為止,普高的全國錄取率也才56%左右。甚至有專家說:「普職比大體相當是國家政策,技術工人沒有了,是災難。」
  • 問教丨考普高比上大學還難?應以普職融合新思路發展高中教育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中考分數進不了普高,就只能進中職,這是近年來各地執行得越來越嚴的中考政策。除了嚴格清查民辦學校違規擴大招生規模招收線下學生外,各地還明確公辦高中不得接收線下考生借讀,甚至還有地方禁止初中生復讀。其主要目的,是落實國家普職大體相當、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規定。
  • 普職比「大體相當」其實是個偽命題
    同時,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步增高,社會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層次逐步提升,家長對「上好學」的願景日益強烈,簡單地設置普職比「大體相當」不和時宜。揆諸現實,目前各地執行普職比「大體相當」也是寬嚴不一,絕大多數地方職業高中學生佔比不到40%,少數地方甚至退到10%以內。尤其是一些職業高中以「普職融通」為突破口,走的仍然是普通高中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