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下嚴抓普職比,將來或有50%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不能理解

2020-12-17 騰訊網

文/教育派對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很高,所以才會有9年義務教育。但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後,學生們就要迎來非常重要的中考了,並且中考的成績也將決定著學生們能不能被更加有實力的高中錄取。

如果學生可以被重點高中錄取的話,那麼之後考上重點本科的機率也會進一步的提升。但是一般來說,學生就算是沒有被重點高中錄取,成績還算可以的話,也會被普通的高中錄取,這樣的話也可以通過高中三年的努力,再考上一所大學。

眾所周知,中考是不可以復讀的,所以很多的家長和學生都會把中考視為是「背水一戰」,如果沒有考上高中的話,那麼之後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影響,那麼為什麼高考可以復讀但是中考卻不可以呢?

為什麼中考不能復讀?

原因一:浪費教育資源

如果中考可以復讀的話,那麼可能大部分的學生只要考不上重點高中,就會選擇復讀。但是其實他們可能已經被高中錄取了,但是被錄取了還不去就讀,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還耽誤了其他考生。

原因二:如果形成不好的循環

如果學生因為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就去復讀的話,那麼很容易引起不好循環,所有的學生都會這樣做,那麼最後就不僅僅是浪費教育資源的後果了,還會影響初中正常的運行。

新規下嚴抓普職比,將來或有50%學生上不了高中,家長不能理解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我們國家的高中,分為重點高考、普通高中還有職業高中,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職高」,但是很多家長對於職高的印象並不是很好,所以基本上是不想自己的孩子上職高的。

所以,我們國家中考結束後,考上高中的學生會更多,職高學校基本上沒有什麼發展。所以,為了教育資源更加合理的分配,教育部下發了新規定,那就是嚴抓普職比,在未來可能將會提高中考的難度,將高中和中職的比例調整為5:5。

在這樣的規定下,也就意味著如果學生的成績很一般的話,那麼將會上不了高中,只能就讀於職業高中了。很多家長表示不理解這樣的政策,因為現在中職的口碑不是很好。

很多中職院校老師不負責,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課的情況可能時常發生,導致很多家長寧可學生不再上學了,也不喜歡學生到中職院校最後學壞。

但是,在教育部的新規定下,一定也會重視職高學校的發展,同時也會加大對於職高學校的扶持,那麼之後中職院校也會有比較好的發展,也可以培養出更加全面的優秀的學生。

嚴抓普職比的意義

意義一:因材施教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擅長文化課的學習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的動手能力更加,在中職院校中,還可以培養出一技之長,以後也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如果讓他們上了高中,那麼可能最後還是考不上大學。

意義二:培養全方位的人才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難免學生只會「讀死書」,沒有其他的技能,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中,這樣類型的學生不一定可以找到比較合適的工作。並且社會上並不只需要知識型的人才,更多的還是需要技能型、全方位的人才。

高職學校的學生也具備的一些資格

可能很多的家長以為,職高院校的學生畢業之後就只能參加工作了,不能報考大學了。但是其實不是的,學生在畢業之後也是可以參加高考的,但是可以選擇的大學院校並不是很多,並且可以報考的專業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但是在整體上來說,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畢竟可以參加高考,並且因為競爭力不是那麼大,所以考上的機率也是很高的。同時,學生也是可以選擇復讀的,和普通的高考生一樣,沒考上都可以參加復讀。

所以,學生即便是上了職業高中也不用氣餒,只要好好學習那麼考上大學的機率也是比較高的。現在教育部下發這樣的規定,那麼一定會加大對於職業高中的管理,職業高中的教學水平、硬體設施等都會提高。

寫給初中生:

不管是現在是否嚴抓普職比,對於初中生來說,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現在中考裡面也加入了一些新的科目,學生的學習壓力確實更加大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好好的努力,才能考上更好的高中。

你對於嚴抓普職比這件事情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將來一半學生無法上高中!新政策嚴抓「普職比」,孩子何去何從?
    將來一半學生無法上高中!新政策嚴抓「普職比」,孩子何去何從?2020年是高考變化的非常重要的一年,政策的變化,決定孩子的走向,但你有沒有想過,可能再過不久,將來一半的學生將沒有辦法上高中。去年,河南省教育廳要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全面取消,同時要求各地要加快普通高中學費調整速度。
  • 一半學生中考強制進入職高,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學生還敢減負嗎?
    想要贏在起跑線上,教育資源很重要,好的「高中」便是關鍵之一,而現如今好高中難上,不僅需要考試成績合格,更需要符合的條件,而今年,教育部又將要嚴抓「普職比」,學生可能連高中都上不了。什麼是「普職比」?從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普職比,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專、職專的比例,是招生人數的比例,是中等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將近一半中考生無法上高中,教育部為何嚴抓「普職比」?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我們要嚴抓普職比呢?國家希望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規模大體相當,希望可以有一半的學生在中考完之後願意去職業高中。並且近些年來,因為職業高中的發展不如從前,所以為了發展職業高中,國家也給了相當多的優惠政策。
  • 教育部新規,2021屆中考生迎來壞消息,家長:農村學生要吃虧
    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學生上高中成難題 其實這些年教育部一直在嚴抓「普職比」,也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比例,未來也是要達到5:5的要求,也就是說未來有一半的中考生無緣普通高中,只能去職業高中或者私立高中,這讓很多家長欲哭無淚,都知道這類學校收費高,而且教學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弊端。
  • 多校上千名民辦高中學生被清退,上高中比上大學還難?
    ,失去上高中參加高考的機會,對孩子來講是不負責的;其次,由於社會對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不信任和擔憂。部分家長便寄希望於一些可操作性的手段,來換取孩子讀高中的機會。一些民辦高中,便利用家長的心理,加上政策對民辦高中的招生指標放得比較寬。因此一些民辦高中便模糊一些招生條件、招生標準,並承諾家長順利入學、辦學籍等方式,給這些學生提高上高中的機會。
  • 中考沒有考上高中,選擇「職業」高中的學生,以後的選擇多嗎?
    教育部嚴抓普職比嚴抓普職比的意思就是將會把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比例,提升到1:1的狀態,這也意味著之後的中考難度會上升很多,可能也會有更多的學生會出現無緣高中,只能去職業高中就讀的情況,那麼幾乎對於所有的學生而言,中考真的成為了「背水一戰」。
  • 落實普職比1:1分流,上千民辦高一新生或遭清退
    湖南省懷化市20多所民辦高中的上千名學生,剛開學即面臨清退風險。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普職比「大體相當」其實是個偽命題
    同時,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步增高,社會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層次逐步提升,家長對「上好學」的願景日益強烈,簡單地設置普職比「大體相當」不和時宜。揆諸現實,目前各地執行普職比「大體相當」也是寬嚴不一,絕大多數地方職業高中學生佔比不到40%,少數地方甚至退到10%以內。尤其是一些職業高中以「普職融通」為突破口,走的仍然是普通高中的教學之路。
  • 問教丨考普高比上大學還難?應以普職融合新思路發展高中教育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中考分數進不了普高,就只能進中職,這是近年來各地執行得越來越嚴的中考政策。除了嚴格清查民辦學校違規擴大招生規模招收線下學生外,各地還明確公辦高中不得接收線下考生借讀,甚至還有地方禁止初中生復讀。其主要目的,是落實國家普職大體相當、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規定。
  • 放開普職比,普通高中做好「犧牲」的準備了嗎?
    但有一個基本前提,這就是必須確保孩子意願的真實表達。眾所周知,我國現在興起的所謂「普高熱」,大多是社會和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是一種扭曲的表達。如果不考慮這個實際,那種藉口「人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就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教育」,從而放開普職比,無疑是幼稚的。其造成的後果,可能會使一些具有技術天賦的孩子去接受全完不適合他的教育,從而給他帶來終生的痛苦。
  • 普職比大體相當,近一半中考生無法念高中,孩子們該何去何從?
    教育部嚴抓普職比的背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國家希望「『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讓學生在中考後,有一半人能留下來讀中職學校。而且,國家為了鼓勵發展職業教育,還按照學生的數量給學校發教育經費,給農村學生發補助。這方面的補貼,由中央財政和各個省財政分攤,中央出80%,其餘各省財政撥款。
  • 鄭州試點「普職融通」 高中與職校之間學籍可互轉
    她表示,因為學校是一所既有中專,又有普通高中的綜合高中,所以學校無論從學分互認還是師資融通方面都不成問題。  而鄭州十中更進一步的探索,則體現在對學生的分流,在高二下學期開設綜合高中班,就是備戰高職院校的對口單招。從2012年開始嘗試的綜合高中班,明年將有第二屆畢業生。
  • 孩子上民辦高中踩雷不斷,家長該何去何從?看看專家怎麼說
    相比公立高中,民辦高中最大的風險在於它的不可預測性。比較典型的有,政策一動,孩子就可能遭遇上一半學,遭到清退,無學籍,或者轉為中專,總之,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參加高考,大學成為泡影。「清退」始於當地8月24日下發的《關於今年高中階段招生有關問題處理意見》。學校解釋,主要是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全市民辦高中招收的低於普通高中最低分數線的考生都將被清退。換句話說,這些被「清退」的學生,是民辦高中違規招進學校的。
  • 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中!1∶1普職比趨嚴,學籍灰色空間收緊
    被清退的學生家長們拉了個群。有家長找出來一條政策——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家長們顯然認為,即使不能上公辦普高,也不必「一刀切」堵死孩子上民辦高中的路,畢竟高中階段已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沒佔用公辦資源」。
  • 50%學生中考後會強制分流到職高,初中不努力,拿什麼選擇人生?
    加上現在普職比例必須要保持大體相當,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中考後面臨的是強制分流。一半的學生註定會上不了普高。教育部明確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看到這麼直觀的數據,沒有一個家長心裏面不捏把汗吧。加上地區的差異,學校之間的差異,很多學校的錄取率是低於50%的。
  • 湖南上千民辦高一新生或遭清退 上高中比考大學還難?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 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湖南上千民辦高一新生或遭清退,上高中比考大學還難?
    這些學生因中考不理想,但又不願意去讀中職,一些民辦高中承諾可以辦學籍,沒想到今年招生指標忽然收緊。地方教育局嚴抓招生指標,是為落實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職業院校上按1:1分流的政策,在國務院頒布的多個相關文件中,普遍要求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將會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他們的出路在哪裡?看完你就知道了
    最近,有一個話題被家長們持續熱議,說的是眼下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那麼,上不了高中的孩子有往何處去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原則,所謂「普職比例相當」翻譯成大白話,也就是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招生人數各佔一半。
  • 不宜固守「一刀切」的普職比例
    突發局面讓學生家長普遍不能接受,認為這等於「逼著孩子去讀中職」。事實上,中考分數進不了普高,就只能進中職,這是近年來各地執行得越來越嚴的中考政策。但這種帶有強制性的分流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高中教育的現實矛盾——家長想讓孩子讀普高,民辦學校也願意招,可是相關政策卻不允許,學生也無法獲得普高學籍;教育部門希望中考不理想的初中畢業生就讀中職,可是學生和家長又不情願。
  • 上高中比考大學還難?湖南上千民辦高一新生或遭清退
    近日,江蘇泰州、湖南懷化的多所民辦高中的學生因為沒有學籍面臨被清退。 學生上了一段時間學卻沒有學籍為什麼?是因為按規定沒有達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線的學生不能被普通高中錄取,以往各地會通過民辦高中給這些學生提供一個就讀高中的機會,但這幾年隨著政策收緊,很多民辦高中無法再提供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