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不再採用文理分科,高考報志願以專業為主。
如何選科決定了孩子高考能報考哪些大學、能選哪些專業,哪些不能報。可以說,選科一定程度上已確定了孩子大學的專業和未來的大致從業方向。
因此,家長和孩子需要提前知道想學什麼專業,想從事什麼行業,以及孩子想學的專業需要選哪些科目。
各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有所不同,全國實行最多的高考改革方案是「3+3」模式和「3+1+2」模式。
「3+3」模式: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為必選學科,每科150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擇三科作為選考學科,每科100分。
「3+1+2」模式: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選;物理、歷史科目為首選科目,在其中選擇1科;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為再選科目,在其中選擇2科。
廣東、福建、湖南、湖北、廣東、江蘇、河北、遼寧等8省市已於2018年確定啟動高考改革。就是說,要在2021年的高考將正式採用「3+1+2」模式!2019年,陝西、寧夏、雲南、廣西、甘肅、新疆、青海等七省實行。
我以下重點介紹「3+1+2」高考模式選科問題。
「3+1+2」高考模式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為所有學生必考,各科滿分為150,均以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
物理、歷史科目為首選科目,在其中選擇1科,滿分為100分,同樣以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
化學、生物、政治、地理4個科目為再選科目,在其中選擇2科。每科100分,以等級賦分的方式計入考生總成績。注意,這裡不是原始成績。打個比方,如果某個學生只考了50分,但是他在全省的前1%,那麼,他將以100分計入總成績。
新高考報志願時,最大的不同是以專業為主,不同選科對應不同專業。
有些選科專業選擇餘地大,而有些選科選擇餘地小。
率先實行「3+1+2」高考模式的各省份先後發布了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詳細說明各普通高校對學生選科的具體的要求。孩子選擇什麼科目,將來能報考哪些專業、哪些學校都是比較明確的。
各省各學校雖然稍有不同,但大同小異。我以較早公布的河北和遼寧為例來說明。
《選科要求》以學校和專業為順序,公布各學校各專業所要求的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
首選科目
首選科目包括三種類別:物理或歷史均可、僅物理和僅歷史。
河北省公布的目錄中,對首選科目沒有限定的專業約佔50%,這部分專業選物理和歷史均可。限定「僅物理」的專業,約佔47%,限定「僅歷史」的專業僅佔3%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選物理,那麼有約97%的專業都可以選,而如果選擇歷史,則僅有53%的專業可選。
遼寧省的目錄中,與此相似,「物理和歷史均可」的專業約為66%,限定「僅物理」的專業約為32%,而「僅歷史」的專業僅佔2%。相比較河北省的目錄,選考物理的學生差別不大,而選考歷史的學生專業選擇則較河北省寬泛,可以選擇約68%的專業。
總體來說,選考物理,絕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選考歷史有一定局限,但大致相當於原來的文理分科。
再選科目
再選科目中,多數專業沒有科目要求,部分專業對選科有要求。因專業要求不同,要求選的科目也不同。四科中,以要求化學、生物的居多。如醫學類,有的學校要求化學、生物中選一科即可,而有的學校則要求兩科都要選。
各方案可選專業都有不同的特點和選科方向:
物理+地理+化學
這個組合總體偏理科,記憶背誦內容較少,學科之間關聯密切。約97%的專業都可報考。
能夠選擇物理和化學科目的學生,一般比較擅長理科思維,學地理也更具有優勢些。然而,這個組合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較多且優秀生多,競爭激烈。
在所有學科中,地理是個個性的存在——在高中傳統文理分科中屬於文科,但在大學裡它又屬於理科,所以學地理類專業,考研時也是要考數學的。考慮考研但數學又不好的學生,儘量避免學地理類專業。
物理+地理+生物
該組合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記憶能力,約90%的專業可以報考。
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化學還是比生物和地理難學難考的。生物和地理是屬於偏「中性」的學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生的邏輯思維,但兩科學習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大,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得分的。
物理+地理+政治
這個組合是喜歡物理但不喜歡生物和化學學生的選擇,約84-90%的專業可報考。
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這個組合選擇人數不是太多。學生一般喜歡物理的,不會對化學很反感。而這個組合,在學習過程中,首選科目物理是理科,但再選科目則完全是文科思維,需要在理科和文科思維中不斷切換;另外,由於選擇這個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少,不利於了解自身真實水平。
而且,由於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人數少的組合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所以,這個組合最具挑戰性。
物理+生物+化學
該組合是傳統理科組合,專業選擇寬泛,約97%的專業皆可報考,一般理科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但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學霸也多,競爭激烈。
一般選擇這個方案的學生,要麼理科特別好,要麼文科特別差。由於新高考採用的是賦分制,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這三科,是很不佔優勢的。
這個組合選擇不太符合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願和學科優勢為主,按照興趣愛好選擇。
物理+生物+政治
這個組合適合有理科情結但不喜歡化學的學生,約90%的專業可報考。
這種組合雖然有一些專業不能報考,但是競爭壓力也會小一些,反而會贏得很多優勢。
因為許多好大學都對選考物理有限制,該組合裡有物理選科,很多名牌大學都可以報考。組合裡有政治的加持,很多文科的專業也可以去學,大大放寬了限制。生物又不怎麼難,所以高考這個組合還是很佔優勢的。
物理+政治+化學
該組合由於文理兼具,學科跨度較大,所以約97%的專業都可以報考。
由於有政治學科,在很多適合考公務員的專業都可以選擇。
這三科中,物理需要邏輯思維,化學需要計算和記憶能力,而政治則需要文字表達和文學素養較高。因此,這個組合對於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歷史+地理+化學
這個選科方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但擅長記憶,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約65%的專業可以報考。
這三科,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
歷史+地理+生物
這個方案是以前被認為「副科」的三個學科組合,約58%的專業可報考。同樣是學科跨度小,思維跨度大。該組合專業選擇餘地相對較小。
歷史+地理+政治
該組合方案是傳統的文科學科,學習較輕鬆,難度低,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選課人數最多的組合之一,意味著競爭異常激烈,且專業選擇有局限性,約58%的專業可報考。
這種組合更適合想選藝術、傳媒類專業的學生,或想選擇中文、新聞、政治類、經濟類、法學類、教育類、歷史類、管理類、藝術類等傳統文科類專業的學生。另外,氣象、地圖測繪、城市規劃、水利水電、旅遊、地質勘探、資源管理等一些原來文科學生不能報考的地理類專業也可報考。
歷史+生物+化學
該方案適合物理不理想,化學、生物有優勢的學生。約65%的專業可報考。
物理學習難度較大,競爭也大,有些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化學、生物成績相對有優勢的學生可以選擇這個學科方案。如果將來想要學習生物類、農業類、醫學類等專業的學生,也適合選擇該方案。
歷史+生物+政治
學科優勢偏文科,但對地理又不感興趣。該組合約58%的專業可報考。因為有生物學科,相對拓寬了專業選擇面。
學習化學和生物時,需要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以上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歷史+政治+化學
歷史、政治要求有文科的思維優勢,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不高;化學雖然是傳統理科專業,要求一定的計算能力,但是對記憶力要求也較高。該方案約65%的專業可報考。
所以,總體來看,多數專業選擇沒有太多局限性,首選物理相較於歷史選擇面更廣,但是物理學習難度也大。所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科目問題都不太大。
選科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優勢組合、揚長避短
家長和孩子應該清楚哪些學科是學生的優勢,哪些學科不擅長或沒興趣,不要盲目跟風選擇熱門學科。例如,物理化學,雖然專業覆蓋面廣,但並不是必須選擇。不要強制要求孩子選擇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學科。所以,建議學生在選科時,認真思考自己的學習興趣、思維習慣、平時成績、學習潛力等,做出最優選擇,揚長避短。
2. 提前了解自己的職業傾向,做好職業規劃。
在選科前,家長和學生先要對自身情況進行一個綜合判斷,考慮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根據孩子的理想,以及社會就業情況,思考孩子將來想從事的行業。如果不是很明確,建議儘量做跨學科選擇,文理並重,以便有更多的專業選擇面。
3. 提前了解學校
提前了解學校,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你最想考上的高校是哪些?各專業對選科有什麼要求?另一方向,是要提前了解一下你所上的高中的優勢學科有沒有你可能選擇的學科?
最後建議專業方向明確、學校目標明確的學生還是要詳細看一下本省的專業選科要求,以免錯過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清華大學在遼寧省招生選科要求
北京大學在遼寧省招生的選科要求(部分)
我是女博士夏項,與你一起尋找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