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除中國市場)完成生產設施選址,將基於大眾汽車MEB平臺...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李亦萌1

據海外媒體報導,福特汽車將選擇設立於德國科隆的汽車製造廠,基於大眾汽車集團的MEB模塊化純電動車製造架構來生產一款掛有福特標的電動汽車。

MEB架構旨在將車輛的空間和性能與電驅動力形式有機結合,同時具有很高的生產效率及經濟性。

德國科隆當地報紙《科隆城市報》(Koelner Stadt-Anzeiger)稱,福特汽車將向該工廠投資10億歐元,以進行純電動車生產。

接近福特汽車的消息人士透露,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在科隆工廠和羅馬尼亞克拉約瓦工廠之間選擇了前者。 《科隆城市報》稱,由於勞動力成本較低,克拉約瓦工廠曾被認為是最適合生產電動汽車的選址。

「我們先前已經宣布,將從2023年開始基於大眾汽車的模塊化電動汽車製造平臺為歐洲市場打造一款新的電動汽車,」福特汽車發言人說,「但我們尚無確切消息對外公布,我們也不會對猜測發表評論。」

福特汽車在科隆的工廠目前被用於生產嘉年華車型,後者是一款小尺寸的掀背車。

2019年1月,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在商用車和中型皮卡細分領域開展產業合作,隨後這一合作項目又被擴大到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領域。

福特基於MEB的電動汽車在位於毗鄰科隆的默克尼奇歐洲開發中心進行設計和開發,該車型預計將於2023年開始在當地市場銷售。福特生產這款汽車的目的是在「2021年上市的純電動Mustang Mach-E基礎上增加另一塊引人矚目的姓名牌」。Mustang Mach-E將基於福特汽車公司專有的工程平臺開發,並在墨西哥製造。

福特歐洲總裁斯圖爾特·羅利(Stuart Rowley)3月告訴媒體,該公司正在考慮是否向其產品陣容中加入第二款基於大眾MEB開發的電動汽車。

羅利說,福特的電動汽車將與大眾所出售的MEB汽車存在顯著的差異化。「我們非常注重這些產品出自福特的事實。它們將看起來像是福特汽車,開起來像福特汽車,體驗像福特汽車,並將由福特製造。」他說。

福特表示,預計從2023年開始的6年內,將在歐洲上交付超過60萬輛基於MEB平臺的汽車。

大眾汽車首款基於MEB平臺的產品是ID.3,後者是一款尺寸類似高爾夫車型的掀背車,今年9月在歐洲正式上市。隨後,緊湊型SUV ID.4也將在中國、美國及歐洲上市。

上述兩家汽車製造商還在合作開發由內燃機驅動的傳統汽車,其中包括一款基於新一代大眾Caddy開發的福特緊湊型廂式貨車以及一款將採用福特Ranger平臺的大眾皮卡。

相關焦點

  • 福特將在德國科隆生產MEB平臺電動汽車
    【福特將在德國科隆生產MEB平臺電動汽車】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福特汽車公司正在考慮在歐洲推出第二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福特預計將在德國科隆為歐洲市場生產基於MEB平臺的新型電動汽車。【CFRA:上調特斯拉目標價至650美元,維持「強烈買入」評級】特斯拉將於12月21日加入標普500指數。自宣布將納入標普500指數以來,特斯拉的股價一直大幅上漲。受此消息刺激,CFRA分析師Garrett Nelson維持對特斯拉「強烈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550美元上調至650美元。該分析師還提到了拜登政府對電動汽車進行補貼的可能性。
  • 大眾福特深化盟友關係 共投自動駕駛共享MEB平臺
    而大眾MEB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作為大眾集團全新模塊化電動車平臺,該平臺涉及了性能、空間、車聯網以及數位化配置等領域,且應用級別較廣,是全球範圍內比較領先的電動車平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眾集團向福特汽車共享了MEB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更是讓福特成為全球除大眾集團外首個使用MEB模塊化平臺的車企,由此也不難看出雙方的盟友關係是經得住「考驗」的。
  • 同為百年巨頭,福特汽車(F.US)為何借用大眾電動平臺?
    近日,福特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改造其位於德國科隆的汽車製造廠,並將基於大眾汽車MEB純電平臺,為歐洲市場打造一款掛有福特標的電動汽車;未來六年內,將向歐洲市場交付超過60萬輛基於該平臺的汽車。這是一次在過去燃油時代難以想像的合作。
  • 「大眾汽車(安徽)」 開啟大眾中國新棋局
    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投資交割完成,日前,合資企業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據悉,在投資交易完成後,大眾汽車集團將接管大眾汽車(安徽)的企業管理權,此合資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將納入大眾汽車集團財報。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表示:「大眾汽車(安徽),承載著我們助力中國電動出行發展的堅定承諾。
  • 大眾證實與福特展開合作關係,對後期汽車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大眾證實與福特展開合作關係,對後期汽車市場會有哪些影響?自本月初開始,就有傳聞指出大眾集團與福特集團似乎彼此有合作意圖。現在大眾集團執行長Herbert Diess出面證實雙方確實有計劃在商用車領域進行合作,也透露了在與福特討論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些在商用車之外可以合作的潛在機會。
  • 【Car路裡學堂·汽車技術】全球汽車技術路線圖在中國爭勝負
    德系車加大本地化生產今年以來,德系汽車廠商通過研發、合作生產等方式加強對華新能源市場的布局,一方面提高自身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顯示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德國之聲》專欄文章指出,由於中國是世界最先進的電動車市場,德國車企正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文章稱,大眾公司已宣告要進入一個「完全電動」的新時代。
  • 汽車「殼資源」被叫停 汽車生產資質取消終身制
    最近的一個借殼案例就是福特汽車。4月份,福特在華公布了其50年以來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擴張計劃,其中包括將在杭州投資7.6億美元建設一個全新的整車廠,規劃年產整車25萬輛。而為滿足國家工信部關於異地建廠必須自籌生產資質的要求,長安相關子公司出手收購了茶花汽車,而長安、福特與杭州市政府三方為此開出的價碼則高達約4.5億元人民幣。
  • 全球汽車技術路線圖在中國爭勝負_新華報業網
    《德國之聲》專欄文章指出,由於中國是世界最先進的電動車市場,德國車企正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  文章稱,大眾公司已宣告要進入一個「完全電動」的新時代。至2024年,大眾要在中國投資150億歐元開發電動車,並將在未來5年內同中方夥伴企業一起向市場投放15種新款電動車。目前,在中國生產的大眾車型中,已有五分之一是純電動或部分電動。在歐洲,大眾距此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 基於MEB平臺打造 極大程度還原概念車 大眾ID.ROOMZZ或僅供中國市場
    日前,網通社從外媒獲悉,大眾汽車執行長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Brandsttter)表示,大眾汽車正在推進ID.ROOMZZ量產版計劃,可能將僅在中國市場銷售。未來可能會引入到其他國家市場,但目前還不確定。
  • 大眾汽車仍是中國市場老大,它為什麼會深受國人喜愛?
    大眾汽車品牌首先,大眾是第一個外國品牌進入國內市場,自主品牌乘用車更關注由哈飛和昌河汽車技術,模型,質量很差,大眾和合資品牌的光環,比獨立平臺模型,和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產品質量由中國人民。第二,中國合作夥伴的合資公司擁有強大的管理背景和遊說能力,促進奧迪,版,帕薩特,桑塔納、捷達、等公共部門各級模式順利進入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機構的採購清單,實際上大眾產生了無法衡量的社會消費群體的宣傳和夾帶。儘管高級版和民用版在質量上存在巨大差異,但隨著汽車公司將其保密,其社會影響力將不斷增強。
  • 投資200億元力推中國電動化戰略 大眾汽車(安徽)「上線」
    本報記者 陳茂利 張碩 合肥報導「全新研發中心將幫助我們強化本土研發能力,提升生產效率,快速擴大並優化新能源產品矩陣,以滿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客戶需求。感謝中國的深化改革和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使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進程得以加速推進。」
  • 後「排放門」時代,MEB 將是大眾的諾亞方舟?
    通過 MQB 平臺將模塊化生產更多地帶到人們的視野中,大眾又將這一理念擴展到了電動車生產上,也就是大眾在未來將大力發展的 MEB 平臺。MEB 將來挑大梁?作為大眾未來主打的電動平臺,MEB 的誕生與 MQB、MLB 平臺一樣,基於模塊化理念而來。Senger 表示 MEB 的最大特徵就在於它能夠實現最優平衡。
  • 奧迪與一汽攜手在中國生產基於PPE的電動汽車
    奧迪與其中國合作夥伴一汽宣布了一項新的諒解備忘錄(MoU),該備忘錄定義了基於PPE平臺的電動汽車聯合生產的框架。該想法是從2024年開始生產幾種新的全電動車型,儘管新公司的計劃仍在制定中。它是四個奧迪BEV平臺之一。奧迪已經在中國一汽-大眾合資企業的四個不同地點(長春,佛山,天津和青島)在中國生產汽車(包括插件)。估計每年的總生產能力為700,000輛汽車,而前九個月在中國的總銷售量為512,081(同比增長4.5%,達到新紀錄)。
  • 大眾汽車承認「缺芯」 會否影響中國車市回暖?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聲明,半導體製造商將產能更多分配給了消費電子等其他客戶部門,導致整個汽車行業包括大眾集團在內都面臨電子元件短缺的問題。出於此原因,大眾集團稱,需要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等不同地點的汽車生產,以適應2021年第一季度的供應形勢。
  • 全球汽車普及者?福特發展歷史解讀!
    據公開資料顯示,全球汽車工業雖然開始於德國,其中梅德賽斯*奔馳被公認為全球汽車之父,但卻因為其與身俱來的貴族色彩,讓汽車成為上層社會的玩具,直到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T型車,將原本850美元售價拉低至350美元,才讓汽車逐步走向平民化,更激發出戰爭狂人希特勒生產廉價大眾汽車構想,從根本上推動了全球汽車普及;2、福特發展歷史解讀
  • 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之年:中國電動化布局初具規模 150億歐元加碼...
    值得期待的是,首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ID.系列SUV車型ID.4即將於2021年初上市,至2025年,大眾汽車計劃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中國本土化生產,計劃在中國銷售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屆時,純電動車型將佔集團產品組合的35%。  大眾集團持續加碼電動化  2020年,大眾汽車將其電動化目光聚焦於中國。
  • 【一周熱點事件】福特和大眾正在考慮組建全球汽車工業史上最大的聯盟;博世將推自動駕駛電動接駁車;戴姆勒採購230億美元電池……
    > 福特和大眾正在考慮組建全球汽車工業史上最大的聯盟福特(FORD)和大眾(Volkswagen)計劃在新年後宣布擴大聯盟。)的電池,為大規模生產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做準備。項目擬選址地塊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總產能12萬輛,其中一期規劃5萬輛產能,一期建設周期計劃為完成審批後27個月。
  • 盤點通用汽車的未來10大汽車平臺
    該系列車型將會在中國、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生產,並向中等收入/高增長市場出口。通用預計,基於這個平臺的汽車年產量將會達到200萬輛。替換S4200系列的車型也將基於Small平臺:包括雪佛蘭Corsa Classic、Prisma和Celta。另外還會有一款面向巴西、印度和中國的SUV使用該架構。
  • 汽車達人秀(62) 福特是汽車網際網路控
    《汽車達人秀》欄目將按品牌分幾期為大家回顧這場電子科技盛宴上的汽車新技術,看看這些「自由菜市場裡賣的花鳥魚蟲」。第二期我們聊聊「汽車廠商裡的網際網路控」福特。而作為活動發起者的福特汽車,態度也很堅決:他們希望以此實現車輛之間可相互交流,駕駛者、車輛能與城市基礎設施連接;幫助緩解交通擁堵,並且幫助人們在每日通勤過程中共享車輛或多種交通形式。並且,福特還認為「智能移動計劃」的推行將為後十年甚至更久時間的交通和移動模式提供重要參考。
  • 奧迪與一汽在華合作新公司,生產基於PPE平臺的電動汽車
    奧迪宣布了與中國合作夥伴一汽的新諒解備忘錄,確定了基於PPE平臺聯合生產電動汽車的框架。其想法是,從2024年開始生產多款全新的全電動車型,不過新公司的計劃仍在制定中。高級平臺電動車(PPE)是奧迪和保時捷正在開發的新平臺,適用於中大型高級車(B到D段),利用800V電池系統,雙電機全輪驅動或後輪驅動,充電能力350千瓦。這是奧迪四個BEV平臺之一。奧迪已經在一汽-大眾合資企業的四個不同地點生產新能源汽車,這其中包括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工廠分別位於長春、佛山、天津和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