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結婚率6.6‰再創近十年新低 婚戀思想改變帶來新機會

2021-01-18 鈦克風暴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傳統婚戀理念正在不斷改變。9月8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民政事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927 3萬對,比上年下降 8 5%,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傳統婚戀理念正在不斷改變。

9月8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民政事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927.3萬對,比上年下降 8.5%,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4.9萬對。2019年結婚率為 6.6‰,比上年降低 0.7個千分點。

離婚數據方面,2019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470.1萬對,比上年增長 5.4%,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404.7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65.3萬對。2019年離婚率為3.4‰,比上年增長0.2個千分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意識潮流的變化,人們對於婚姻的定義產生了很大變化。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它從過去強調繁衍和生存,發展至如今人們在婚姻中越來越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及個人成長,這使得人們對婚戀體現的人生價值和意識內涵更加看重,進而重新開始定義婚戀。

結婚率再創新低

結婚率不斷走低,離婚率反向走高,已然成為了近些年婚戀發展的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3‰,為10年來新低。2019年的結婚率再創新低,降低至6.6‰,同比下降了0.7個千分點。

在婚姻生活中,即便一開始因為某些原因妥協而選擇結婚,但長時間的朝夕相處會讓對方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這一點也是影響人們離婚的重要因素。

 

 

來源:2019年民政事業統計公報

 

這些年,與結婚率走低相呼應的是離婚率的持續上升。2003年-2017年,中國離婚率已經持續15年走高。2018年以3.2‰的離婚率與上年持平,2019年又以3.4‰的比例,同期增長了0.2個千分點。

特別是今年疫情下,情緒的焦慮以及被困在同一屋簷下的長時間相處,讓大眾的婚姻更是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大浪淘沙下,不少人們的感情出現了明顯的分岔,許多的婚姻消亡於日常的雞毛蒜皮。這時候,堅定的感情在疫情下顯得尤為珍貴。

今年初,各地民政局復工後出現了離婚預約爆滿的消息。通過整理民政部發布的2020年1、2季度民政統計數據發現,2020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共計543.6萬對,同比去年的779.5萬對,下降了30.26%;離婚登記人數為220.7萬對,同比去年的308.6萬對也下降了28.48%。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離婚數量有所下降,但2020年上半年的離結率卻有所上升,以約40.60%的比例,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9.59%。

時代婚戀的變化

目前的婚戀形勢,正如《圍城》所描述般,婚姻像被圍困的城堡,「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倘若上一代擔心平淡的生活會磨滅愛情的激情,而對結婚止步不前,那麼現在的年輕人更多是顧慮婚姻與個人價值的實現所存在矛盾衝突。客觀方面,工作競爭、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的外部壓力,也是成為了人們婚戀的「絆腳石」。

以廣州為例,商品房全年成交均價在2015年為15137元/㎡,截至2019年已增長達28009元/㎡,較2018年大漲29%。然而,廣州市2019年全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5052元,增長了8.5%。換言之,廣州的房價已經遠遠跑贏了廣州居民的工資收入。

 

現如今,房子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空間建築觀念,還似乎一度成為了衡量和判斷婚戀的重要尺度。百合佳緣集團發布的《七夕婚戀觀報告》的數據顯示,45%的男性只接受買房結婚,而女性對結婚必須買房的事情更加看重,比例高達74%。

 

婚戀中,房子的認知變化,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面臨的窘境,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步伐,哪怕是有穩定戀情的年輕人,不敢輕易「談婚論嫁」,因此推高了婚戀的初婚年齡。

據江蘇省民政廳統計,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上海婦聯2018年公布的數據也進一步側面印證了這一現象,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2005年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比2010年分別提高了1.5歲和1.9歲。

結婚率的降低,除了初婚年齡的增加,還與教育普及和婚戀意識的改變息息相關。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2010年的26.5%快速提高到2018年的48.1%。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們代際間的婚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使得結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經歷,而是個人選擇的結果,所以晚婚、不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甚至關於離婚的社會包容度,也在不斷提高。

過去由於特定的環境,離婚需要承受社會與周邊的壓力,人們對於離婚的決定慎之又慎,所以離婚基數少,這也是離婚率低的重要原因。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離婚提供了變量因素和社會環境,教育的普及、離婚成本的降低、城鎮化推進、個人經濟獨立等因素,都對婚姻賴以維持的穩定條件產生了衝擊。據人民日報統計,自1987年至2017年,中國的離婚數據從58.1萬對,增長至2017年的437.4萬對,增長了6.53倍。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倡導男女平等,女性在教育、婚戀、經濟上開始追求與男性同等的權利,在婚戀上也不再依附於男性,並開始更加注重婚姻的質量。當婚姻走到3、4年的時間,新婚的甜蜜也會逐漸褪去,步入到未來幾十年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更需要兩人在家庭、婚姻觀念上的「志同道合」。

據最高人民法院數據,在2016年至2017,離婚糾紛案件更是高達每年140萬件。其中73.4%女性提出離婚,年齡相差0至3歲的夫妻最多,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將近八成的比例是由於感情不和。

為了人們更加深刻理解婚姻的意義,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還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在婚前要探索開展婚前輔導,開發婚前輔導課程,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的產生。

創造婚戀新機會

在結婚率持續走低,離婚率不斷上漲,以及適婚人群的上升等等,國內的單身人口達到了新時代的高峰。截至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達到2.4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

按目前的婚戀發展趨勢,單身的數字將越來越大,數以億計的單身人群,也因此創造了龐大的婚戀市場潛力。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市場營收為49.9億元,網絡婚戀行業在整體婚戀市場中滲透率為54.4%,預計到2021年網絡婚戀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總營收超70億。

有趣的是,當下的疫情正改變著單身人士的戀愛交友觀。看到了疫情下婚姻生活的糾葛,單身們更加強調在思想層面上的一致性,追求在性格、三觀、興趣上志同道合的伴侶。他們思想上的變化,都會引起婚姻市場的波動,這也為婚戀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在單身群體擇偶首選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就要求企業尋找新的方式,去滿足婚戀思想的新變化,進而提到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今年「雲相親」的爆紅,代表著單身們由以往的傳統婚戀方式,追求更加契合他們使用習慣和自我展示的婚戀模式。因此,如何進行婚戀產業數位化轉型,對婚戀企業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作為婚戀行業的重要發展力量,百合佳緣集團始終緊抓著發展的趨勢,徹底擁抱新技術,與婚戀行業相結合,推動服務、產品數位化轉型。自2019年始,百合佳緣集團開始引入以紅娘牽線的視頻直播,並不斷推陳出新,引入更多的社交屬性,以適應時代婚戀變化而帶來的使用習慣。

在大數據的算法技術下,百合佳緣集團將用戶資源信息化進行篩選、分配,將三觀、性格、思想以及擇偶條件等相契合的單身群體提供匹配服務,除了減少用戶自我篩選的時間、人力和金錢成本,更是幫助有婚戀需求的雙方更加深入了解對方,從而締結戀愛關係,持續走向婚姻的階段。

創新功能玩法實現趣味性更強的互動,是婚戀應用用戶粘性顯著增長的核心要素之一。以世紀佳緣、百合網等婚戀平臺在視頻業務上的布局和運營的各項舉措,有效提升了用戶使用時長,也為後續推動商業化變現提供了更大空間。

易觀數據顯示,一季度婚戀行業整體活躍用戶2735.1萬人,由於疫情宅家對相親關注度的降低,令活躍用戶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但仍同比增長10.5%。同比增長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流婚戀平臺融入直播、短視頻、多人連麥等泛娛樂元素後,活躍用戶數據良好的上行趨勢,以及在探索視頻相親,提升實時互動體驗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在結婚率持續下降,離婚率不斷走高的當下,婚姻逐漸成為人生其中一條選擇的道路。他們的自我意識在生活中愈發凸顯,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提出更高要求,所以更加追求高質量的婚姻生活。因此,在婚戀上,社會應該尊重多元化、個性化的個人選擇,給年輕人更大的選擇空間,包容看待單身人群的婚戀觀;婚戀行業、企業也需要持續觀察和分析婚戀觀念的時代變化,為有婚戀需求的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履行其社會公眾責任。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相關焦點

  • 中國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 年輕人的婚姻被啥絆住了腳
    我國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適婚人口減少,「個人主義」盛行,晚婚或不婚人數增加—— 年輕人的婚姻被啥絆住了腳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從不同省份的差異來看,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  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 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房價真的要降了
    ,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是上海,僅是4.4‰,浙江5.9‰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此外,根據安居客、58給出的預測,到2021年,中國成年獨居人口將達到9200萬。 中國結婚率的持續降低,百姓並不著急,但是專家們卻很焦急。
  • 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房價真的要降了!
    根據民政部正式對外公布《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比上年下降4.6%,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
  • 結婚率連年下降的背後!
    而這份提案的背後是近年來我國結婚率連年下降的現實,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為9.6%,2015年為9%,2016年下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的結婚率只有7.2%,創下歷史的新低。
  • 離婚率逐年攀升,結婚率卻創新低?為挽救婚姻,國家專門發布新規
    結婚率創新低,離婚率卻在逐年攀升據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登記結婚的一共有947.1對,與2018年相比減少了63萬對,結婚率同比下降了6%,我國結婚人數近十年來首次在千萬人以下。然而,在結婚率不斷下降的同時,離婚率卻在上升。據數據顯示,2019年登記離婚的夫妻共有415.4萬對,比2018年增加了35萬對,離婚率同比增加了9%。
  • 中國結婚率創十年來最低,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
    1月19日上午,民政部舉行了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這是近十年來,結婚數量首次少於千萬對。小編也特意整理了近十年的結婚數。
  • 結婚率新低現象的人口學解讀
    【關鍵詞】結婚率 低谷 人口學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識碼】A中國結婚率走入近30年來第二個低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官網發布的、自1986年以來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中相關數據,筆者得到了1987—2018年共32年的結婚率,並繪製了年度變化曲線圖(見圖1),發現近30年來,結婚率最低值是2002年的6.10‰,最高值是
  • 年輕人結婚意願低? 2020年上半年結婚登記人數同比下降30.26%
    年輕人結婚意願低?數據顯示,2020年2季度全國結婚登記人數387.9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159.5萬對。數據來源:民政部《2020年2季度民政統計數據》通過整理2020年的1、2季度民政統計數據,可以觀察目前整體國民婚戀情況的變化。
  • 結婚率逐年下降,離婚率也在上升,國家出新規拯救婚姻2021年執行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登記結婚人數僅為947.1萬對,比上一年減少了63萬對,同比下降6%。而2019也成為了近10年來首次結婚數量低於千萬對的一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結婚率其實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一直都在持續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我國的結婚率就在逐年下降。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為9.6‰,2015年為9‰,2016年為8.3‰,2017年再降到7.7‰。到了2018年,中國的結婚率僅為7.2‰。
  • 結婚率五連降 這屆年輕人:如果1+1小於1 為啥要結
    2019-05-25 20:01 | 半月談彭源 攝「不婚不育」「佛繫戀愛」「大齡晚婚」……記者近期在川蘇寧滬京等地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將婚姻作為人生的必選項。國家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結婚率已經出現「五連降」。
  • 我國超7千萬成年人獨居,結婚率創新低,是什麼讓他們選擇單身?
    《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 2018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比上年下降4.6%,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結婚率創近10年新低。按照民政部的統計,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過7700萬獨居成年人。
  • 2020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直面結婚率低背後的社會焦慮
    【熱點概述】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聯合提供的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的結婚率僅為7.2‰,創下了近10年來的新低——越來越多的人徘徊在婚姻這座圍城的門口「興嘆」。表面上看,跨進這道城門,仿佛只隔著與對面相親對象之間的那張小小咖啡桌,實際上卻因為種種社會經濟文化因素而隔著關山萬重遠。
  • 平方資訊:2017年我國彩電零售銷量同比下降6.6%,創十四年新低
    2017年我國彩電零售銷量同比下降6.6% ,創十四年新低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彩電零售銷量4752萬臺,同比下降6.6%,創2003年來最大降幅;不過由於均價回升,彩電零售額1630億元,同比仍保持4.5%的增長。
  • 挑戰與機遇並存 網際網路婚戀平臺走過的「風雨路」
    1981年,《人民日報》下屬的《市場報》刊登了新中國的第一則徵婚啟事,引發了全球關注。一年後,中國第一家婚介所——廣州市青年婚姻介紹所成立。隨後的十幾年裡,線下婚介所遍地開花。在世紀交替前後,網際網路行業迎來了第一浪潮,它不僅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獲取資訊單一的方式,還促進了中國年輕人婚戀思想觀念的轉變。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
    12月初,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易觀分析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_新聞中心...
    12月初,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易觀分析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
  • 結婚率低?是時候學習詩經啦!《關雎》排在首篇的原因你知道嗎?
    詩經女孩最近讀了一則新聞,說中國結婚率創近10年來新低,大傢伙都不願意結婚了,但是這跟孔老夫子把《關雎》放在詩經的首篇有什麼必然聯繫呢?詩經女孩帶你解讀更深層次的原因,給你一個答案。1、中國結婚率創近10年來新低詩經女孩看新聞說,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
  • 大連樓市月報:中山區貢獻今年首宗摘牌地塊 樓市成交量創近十年新低
    中山區作為資源極度緊缺的老中心城區,去年2019年全年僅成功摘牌一宗「彈丸」地塊,本次地塊的掛牌出讓,可看出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良苦用心。 受疫情影響,2月份樓市成交量創新低。商品房成交量創近十年來同月份最低,二手房為近12個月來最低。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樓市熱度在中下旬逐漸回溫,成交量亦隨之穩步增長。預估後期隨著售樓處全部開放,商品房成交量增速將逐步提升。
  • 純鹼價格創近幾年新低 市場運行邏輯如何?
    來源:大宗內參作者: 張凌璐 核心觀點當前純鹼市場價格出現幾個較為明顯的特點:現貨價格跌至近幾年新低位置,純鹼期貨價格處於深度升水狀態。純鹼期貨市場呈現近弱遠強格局。此輪純鹼現貨價格下跌從2019年下半年便開始,在2020年3月之後加速,純鹼價格創近十年新低原因:供需失衡格局持續深化;需求萎靡,企業庫存累積速度過快;進出口格局改變。我們認為後期純鹼價格走勢主要影響因素分為三個:宏觀預期、基本面主導、套利將成常態。
  • 世紀佳緣婚戀報告:90後愛情觀最保守 收入越低越宅
    2014年,中國男女結婚率不斷下滑,離婚率卻逐步攀升,「男神」、「女神」被妖魔化,「90後」也步入被催婚的行列,傳統的婚戀觀再次受到新觀念的嚴峻挑戰。2月10日,國內最大的婚戀交友運營平臺世紀佳緣正式發布了《2014-2015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針對中國單身男女的戀愛觀、性愛觀、生活狀態及習慣進行了深入剖析,全面展現了當代中國男女的婚戀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