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生活的一些「問題」。就是曾經我們熟知的國產品牌,為何到了現在越加難看見了?不少人不禁發出疑問,難道是競爭不過外資品牌嗎?
就好比我國牙膏行業,不少國產品牌在多年的競爭中,逐漸「消失」了。主打旅遊牙膏的兩面針,如今在超市中,也很少看到它的身影。而田七更是在今年7月份時,因為經營不當,無力支撐運營,最後被賣給了一家地產公司。
要知道,兩面針和田七都曾是,我國國民品牌的驕傲。在牙膏行業中,它們也曾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為何國產牙膏品牌,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逐一「落敗」呢?
兩大外資牙膏品牌,佔領市場?
我們熟知的國產牙膏品牌,逐漸退出市場後,那麼又是誰搶佔了市場呢?答案就是高露潔和佳潔士,這兩個外資品牌。
看到這裡,很多人是不是感到非常驚訝?很多人用了十幾年、幾十年的牙膏,卻一直不知道高露潔和佳潔士是外資品牌。
高露潔成立於1806年,是一家老牌美國企業。後來高露潔來到中國市場中,開始自己的業務。而佳潔士也是美國品牌,是美國寶潔公司旗下的產品,上個世紀90年代來到中國地區發展。
而當外資品牌高露潔和佳潔士,來到我國市場後,對於我國本土牙膏品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甚至這兩大品牌,一度佔據我國7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牙膏品牌,只能在「夾縫中生存」了。
根據數據顯示,兩面針已經連續虧損了多年了,在今年上半年時,兩面針的淨虧損達超過了800萬元。將重心放在旅遊市場後,家用牙膏市場中,已經很難見到兩面針的身影。
兩面針在業績不佳時,積極尋求「新出路」,大力布局旅遊牙膏市場。但另外一個國民牙膏品牌田七,卻撐不住了,被拍賣給了其它公司。
由於我國牙膏行業市場規模,不斷的擴大,不少外資品牌也盯上了這塊「蛋糕」。高露潔、佳潔士,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不激烈的競爭中,一些國民品牌落敗,但有一些國產品牌,卻頂住了壓力,甚至一度超過高露潔、佳潔士。
在激烈的競爭中,國產牙膏最先突圍的就是雲南白藥了。在多年競爭中,我國雲南白藥牙膏「一馬當先」,對兩大外資品牌,高露潔、佳潔士「衝擊」。
並且雲南白藥牙膏市場佔有率,多年以來不斷的攀升。在2019年時,其市場佔有率終於達到了第一的位置。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雲南白藥牙膏,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0%左右,也正式宣布了我國國產牙膏再度「崛起」。
除了雲南白藥牙膏以外,我國的黑人牙膏、舒客等國產牙膏品牌,如今也在追趕。對於我國國產牙膏來說,如何「定位」自己,找到市場突破口,才是自己能否崛起的關鍵點。
雖然國產牙膏,再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不能掉以輕心。畢竟,高露潔、佳潔士兩大外資還在後面「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