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長沙圖書館特邀《百家講壇》名師、中山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做客橘洲講壇,為大家開講《唐詩與故人》。)
(談及此次話題的背景,彭玉平教授表示,在唐詩中,故人是一個重要的書寫對象,也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講壇現場,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學科帶頭人楊雨正在精心聆聽與思考。)
星辰在線7月1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王璐)回望唐代詩壇,我們仿若看到了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將感動自己的友情故事,記錄在一首首流傳千古的美麗詩篇中。7月19日下午,長沙圖書館特邀《百家講壇》名師、中山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做客橘洲講壇,為大家開講《唐詩與故人》,將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唐詩背後的友情故事娓娓道來。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故人多指舊友、老朋友。」談及此次話題的背景,彭玉平教授表示,在唐詩中,故人是一個重要的書寫對象,也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講壇上半場,彭玉平教授主要介紹了在盛唐時期被李白、杜甫、王維等共同崇拜的詩人孟浩然,並重點分析了其作品《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講壇上半場,彭玉平教授主要介紹了在盛唐時期被李白、杜甫、王維等共同崇拜的詩人孟浩然,並重點分析了其作品《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古人實現自己人生抱負的主要途徑就是進入仕途。」彭玉平教授稱,這是一首幹謁詩,一方面表達自己了的才華和情懷,另一方則面希望通過將詩歌呈現給達官貴人,能得到他們的賞識、推薦和提拔。
(講壇下半場,彭玉平教授重點講述了王維與裴迪的故事。 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
講壇下半場,彭玉平教授重點講述了王維與裴迪的故事。「王維為一位男人寫了30餘首詩歌,更將這些詩歌編為《輞川集》。」據彭玉平教授介紹,讓王維如此重視的這位男人名為裴迪。談及二人的相識,彭玉平教授表示,據合理猜測,張九齡被唐玄宗罷免宰相去荊州時,曾請孟浩然當幕僚,而當時在張九齡幕府裡當幕僚的還有裴迪。「因此,王維與裴迪,張九齡與王維,王維與孟浩然……都有很多相遇相識的機會,這就是唐代詩人的朋友圈。」
「從文人相輕到文人相親,故人是唐詩最溫暖最沉醉的話題,詩歌是寫給懂詩的朋友的。」講壇最後,彭玉平教授總結到,詩歌讓彼此的經歷成為記憶,用詩歌連接詩人之心,用詩歌溫暖彼此,也照亮彼此人生,這就是唐詩與故人最有價值的地方。
【主講嘉賓簡介】
彭玉平,江蘇人,文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主編。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間詞話》《詩歌故人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