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孩子看的高分植物紀錄片,療愈我和娃焦躁的心

2020-11-02 北鬥童書

前兩天看到一條信息,說孩子視力,或要納入中考成績?!


艾瑪,此消息一出,引來了大批網友的圍觀,畢竟視力這種東西,是貌似可控的,最不可控因素......


其實無論是體育還是視力,提出這些改革的初衷在於,希望家長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培養。


天氣漸漸轉涼,不少寶媽奶爸已經開始計劃,過幾天帶孩子戶外出行賞紅葉,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靜下心來體會那些細微的美好。



現在很多孩子習慣了鋼筋水泥城市的生活,每周都在學校 → 家 → 補習班 → 商場,四點一線周而復始,就連家長也沒有察覺到什麼不合適。


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健康,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記得2015年《自然》雜誌的研究提到過,戶外活動的時間,是近視發生的唯一強相關因素,眼睛接觸陽光的時間越短,近視的風險越高。



不單如此,我們會發現,那些沒有深度投入到自然中的孩子,很難靜下心來觀察事物,感官系統更多的依賴於家人的引導,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也相應缺乏。


改變這種情況很簡單:


★ 家長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帶孩子去公園、郊區等戶外場所,身處大自然中,自然而然會受到環境的薰陶;

★平時也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小任務,比如在家樓下,和孩子一起認識一些常見的植物。現在有很多小程序都有植物識別功能,可以邊看邊了解,觀察它們的不同之處;

★ 種植一些花草,記錄它的成長變化,看著它從一顆小小的種子開始,開花結果的生命全過程,會給孩子不同的生命感觸;

★ 觀看一些相關繪本和記錄片,強烈的畫面感和故事情感,會使孩子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從而產生更多的興趣。


一部高質量的植物記錄片來之不易。


因為植物花期長,行為和成長極其遲緩,部分生長於特殊成長環境的植物,會給拍攝帶來巨大的困難;再加上植物本身又不會「說話」,很難像社會或者動物題材那樣,給人們強烈的情感衝擊。


但植物記錄片依舊能通過鏡頭語言,給長期在城市生活的人們,補上了最好的自然課,從中感受到大自然治癒的力量。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豆瓣評分:8.7


說到植物紀錄片,不得不提的是央視出品的《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了,很多觀看的孩子,都是通過生物或地理老師介紹來看的。


開篇先講解了植物地域總體分布,而後向人文情懷延伸。作為植物數量位居世界第三的國家,中國有著三萬多種植物,這些植物生長於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像我們最了解的水稻、茶葉、竹子、桑蠶等,它們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影響了人們的飲食習慣,甚至於歷史。



《本草中華》

豆瓣評分:8.7


與之相似的是《本草中華》,同樣是講述中國植物,這部記錄片將焦點聚集在本草上,通過本草藥人的視角,帶我們探究文化中的生存智慧。


人賦予本草生的含義,本草報以一生深情。今天,很多珍貴的本草,都瀕臨滅絕;很多採藥人也不復存在;很多堅持古法的傳承人,也隨著快速變更的時代而面臨困境...如何傳承與發展,他們都在等待這個答案。



水果傳

豆瓣評分:8.7


溫馨提示:觀看前,請務必準備好豐盛的水果和充足的手紙,以免口水控制不住。


在這裡,你會感受到每一款水果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刺梨的高傲、水椰子的各色、指橙的軟萌...它們在漫長的進化中,練就了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那些一波三折的故事,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盤中邱園》

豆瓣評分:9.1


通過觀看《盤中邱園》,仿佛帶領我們走進了英國皇家植物園,並在那裡開闢了一塊菜地,花了一年時間種滿四季蔬菜,體驗播種、灌溉、收穫、烹飪的全過程。


通過種植了解相關歷史,通過種植感受季節變遷。



北北記得在娃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在園區設置了植物角,安排小朋友們去種植花草,觀察花草的變化。


從那之後,每天孩子回家都會跟我聊半天,哪些植物長高啦,哪些植物變綠了,還求著我在家裡種上了許多植物,時不時地跑去觀察半天,非常小心的呵護。


種植的過程,也是觀察與體會的過程。小朋友們不僅懂得了珍惜植物,尊重生命,甚至通過親自種植的過程,喜歡上了原先不愛吃的胡蘿蔔等蔬菜。



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在評價《給孩子的種植大書》時提到:


倡導並踐行自然教育、環境教育二十多年來,我們深深地發現,這些全都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而「種植」就是這樣一件有趣、有意義、不乏挑戰更不乏樂趣的小事。

種植是建立明確的「四季感」的過程,春花夏葉、秋收冬藏,都是四季的饋贈;種植是與土地親近的過程,親近土地,可以有效地治癒「自然缺失症」;種植是植物課,也能認識那些與植物共生共存的大小動物們;種植還是認識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好機會,是培養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的不二法門……



自然教育,是教育中無可或缺的。探究植物的秘密,和家長一起,種下一顆幸福的種子,去見證成長、經歷成長、收穫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部高分植物系紀錄片,療愈焦躁的心,讓寶寶熱愛自然
    通過紀錄片來感受春天的美好,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多少能撫慰一下娃還不能出門踏青肆意玩耍的心情。以往推薦過的紀錄片主角通常是動物,關於植物的太少了。最近我開始搜集植物題材的紀錄片,整理了之後發現還真不少。
  • 適合與孩子一起看的36部高分紀錄片
    【適合與孩子一起看的36部高分紀錄片】難得的親子時光,陪孩子看看優秀紀錄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 宅家也能看世界,6部超適合孩子看的高分紀錄片推薦
    小鹿老師一直覺得,除了動畫片,優質的紀錄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品味。它比電影更接近真實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好的紀錄片,解說、畫面、音樂等方面都值得細品,是孩子開拓眼界、培養審美認知的精神食糧。今天小鹿老師分享6部不同主題的高分紀錄片,希望總有一部適合你家孩子。
  • 5部高質量植物紀錄片,和孩子一起感受奇妙的大自然世界吧
    有一次,我在給女兒樂樂講繪本時,讀到了「知了」,樂樂開始變身好奇寶寶了。「媽媽,知了是什麼?」「知了是一種昆蟲,夏天常見。」「那它為什麼要叫知了呀?」「因為它發出的聲音就是像在說'知了 知了',所以人們叫它知了。」「知了長什麼樣子呀?」為了滿足女兒的好奇心, 我便在網上搜了知了的視頻給她看。
  • 最適合學生看的2019熱門TED動畫和高分紀錄片來啦!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生活處處皆學問,屏幕中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知識,難的只是在於如何挑選出適合學生觀看的內容而已。今天推薦的內容便是小助手挑選出的2019年度廣受好評的紀錄片與TED演講素材,拿走這份清單,讓孩子們可以邊學習語言邊增長見識,同時體會視覺美感!
  • 盤點5部最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高分紀錄片,和沒營養的偶像劇說再見!
    但看電視對於孩子來說必定會佔用不少時間,也很容易造成用眼疲勞,如果電視節目的質量再令人擔憂的話,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有弊無利的。 與其制止孩子接觸電視,不如挑選一些優秀的節目,在娛樂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學習到豐富的知識。
  • 6部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自然、歷史、科學、生理科普全有
    自從上次給大家整理了《7部適合孩子觀看的動畫》之後(私信我「高分資源」領取),很多爸媽都表示非常受用,希望我能再推多點優質的資源。今天呢,我精心整理了6部適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內容豐富,涵蓋科學、植物、動物、生物、歷史、天文等主題,好玩有趣還能漲姿勢。
  • 這10部高分紀錄片,太適合孩子看了!23/64
    小編特別精選推薦以下10部適合親子觀看的高分紀錄片,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收穫一段耐人尋味的認識世界之旅吧!有些畫面也會讓孩子笑破肚皮,有些也會讓我們和孩子難過地想哭,這些不可思議的畫面,讓我們超近距離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與壯美。
  • 這8部高分紀錄片,是孩子最好的自然科學老師
    導讀:這8部高分紀錄片,是孩子最好的自然科學老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8部高分紀錄片,是孩子最好的自然科學老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BBC給孩子的6部高分藝術紀錄片,讓每個孩子學會思辨、大開眼界!
    一直都非常喜歡帶著孩子看藝術展和藝術紀錄片。熱愛藝術、熱愛美學是一個因素,我相信這也是每個人骨子裡都具有的天性或者說天賦。希望孩子從小浸潤在藝術氛圍中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從藝術這個無邊界的領域裡去觸摸歷史文明的線索、去感受美和創造力的神奇是另一個因素。
  • 電視避免不了,看什麼是關鍵!9部提升孩子智力的紀錄片不可錯過
    看電視避免不了,看什麼是關鍵!身為資深紀錄片迷的我根據多年看片經驗,為各位寶爸寶媽精選了9部可以提升娃智力和創造力的紀錄片,十分值得家長陪伴娃一起觀看漲姿勢!,時間可以說非常適合孩子了。全片用兩個孩子的對話來貫穿,用擬人的手法介紹每一個動物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故事簡單,畫面溫馨,很有家庭幸福感,是適合低齡孩子觀看的紀錄片。共有52集,分別介紹了52種動物寶寶的成長之路,可以算是兒童自然紀錄片的入門影片了。如果我是一隻天鵝,我會有相愛的天鵝爸爸、媽媽。
  • 適合孩子看的4部高評分紀錄片,值得孩子反覆看(家長收藏好)
    大家好,我是欣欣!都說孩子要放寒假了,很多家長都私信來留言,說讓欣欣推薦點適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今天就總結了一下近幾年來的,高質量的,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分享給大家。第一部:《但是還有書籍》這個紀錄片是欣欣和家裡大寶二寶一起看的一部。之所以有了解還是因為聽說胡歌為這部紀錄片進行了配音。
  • 十部最值得一看的紀錄片推薦,你對我們生存的世界一無所知!
    9、《行為惡劣的植物》 從人類視角來看植物行為的高分記錄片 第一集講食肉植物 觀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節點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買房、第一次生娃、第一次養老、第一次和世界告別; 每個人都能在這部記錄片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感悟! 有人能感受到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也有人能感悟到命獨當苦、居生不樂的悲苦心緒。
  • 有這5部神級詩歌紀錄片,還愁娃學不好古詩詞?趕緊收
    上周給大家分享了一波語文學習好資源《不會「偷懶」的媽不是好媽,6款盛產自雞娃的語文APP你值得擁有!》,收到不少好評,搞得千媽有點小膨脹。說好最近不碰資源分享文了(分享資源特別耗神啊姐妹們,回憶體驗+各種截圖,每次寫資源文我都要多喝幾杯奶茶補充能量),這一膨脹就心痒痒,又忍不住來給大家安利紀錄片,沒辦法,誰讓我愛你們呢?
  • 陪孩子宅家必看的6部高分電影: 足不出戶, 換個方式看世界
    爸爸媽媽們不妨借著這個特殊「假期」,陪著孩子一起來看看這類作品。下面這6部高分電影和紀錄片快看起來吧~一個名叫艾米的女孩,在意外中失去了媽媽,和從小就離開自己的爸爸來到了加拿大定居。一開始,艾米無法接受自己的爸爸——這個一天到晚只會鼓搗植物標本、設計各種奇怪裝置的人,似乎和自己是兩個世界的人。
  • 不做「藝術小白」,4部高分美育紀錄片,安排
    是不是幫孩子報個畫畫班、舞蹈班或樂器班就足夠了?實際上,培養青少年關於「美」的能力,至少需要經過「感受、鑑賞、創造、追求」四個階段。這不,小編搜羅了一堆線上或線下的美育資源,在每周的「美育雲課堂」欄目中與大家分享。這一期,小編為大家整理了4部適合孩子看的美育紀錄片,豆瓣評分一部更比一部高!
  • 最適合陪孩子看的100部bbc經典紀錄片
    與其讓孩子看一些沒什麼營養的動畫片,倒不如花時間陪孩子看一些經典的紀錄片,既能滿足孩子看電視的需求,也能增長見聞,學習更多的知識。 寒假臨近了,很多會家長發愁孩子天天沉迷在電視動畫或手機遊戲裡。
  • 十一假期最適合帶娃看的重磅展
    相比逛商場買買買,看展覽無疑更適合帶娃一起。畢竟,展覽場館都是開闊又敞亮的,相比窩在家裡或者扎堆人流密集的商場,簡直是再好不過了。可能因為疫情期間積壓了不少,十一期間展覽相當「豐盛」,而且真的有好多適合孩子的展覽。如果在假期最後兩天帶娃去看展,還會讓娃靜下來、收收心。
  • 每集5分鐘適合3-6歲孩子假期觀看的動物紀錄片,帶孩子愛上大自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從電視和影像上可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知識呢?3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對大自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適合看自然紀錄片,比如前段時間大熱的《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生命的故事》,以及最近剛剛開始火爆的《水果傳》、《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等等,每一部片子都是畫面磅礴,色彩豔麗,生動形象,很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 這部高分法國紀錄片,孩子看三遍都不夠
    周末,孩子在公園小路上看見幾隻馬陸,興奮地蹲著觀察,當馬陸爬進了草坪,孩子特別失落,這些小蟲子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甚至無聊,但是孩子卻非常感興趣,並能捕捉其中的微妙。在城市生活中,我們與小蟲子接觸的機會少之又少,在家裡的休閒時光,我和孩子無意間發現這部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簡直為孩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