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宗達的訓詁學入門指導

2020-12-16 山千黛

訓詁學是一門多數人很陌生、聽起來很高深莫測的學科,可實際上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唐代訓詁學家孔穎達說,「詁訓者,通古今之異辭,辨物之形貌,則解釋之義盡歸於此」。「詁」是解釋「異言」,也就是解釋那些因為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等原因,同一個事物的稱呼發生變化的情況。「訓」是「道形貌」,就是描繪、說明文獻語言的具體含義。所以,訓詁學就是幫助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獻裡語言文字的一門學問。簡單地講,就是解釋古文。

近幾年,傳統文化類節目很受歡迎,古代詩詞歌賦、古典文學作品、傳統文化知識,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談資。可是古文中很多字句的意思,卻不那麼好懂。一句古詩怎麼理解、一個古代物件具體是怎麼回事兒、一個特殊的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每當我們討論這些問題或者節目中的老師詳細講解的時候,都可能運用到了訓詁學的方法。所以,「訓詁」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訓詁學既然形成了一門學科,自然就有一定的研究範疇和方法。「章黃學派」訓詁學家陸宗達在《訓詁簡論》中從什麼是訓詁、訓詁的內容、訓詁的方法和訓詁的運用四方面,介紹了訓詁學的基本內容。這本《訓詁簡論》正是致力於推廣和介紹訓詁學的國學知識普及讀物。

要正確解釋古文,一定要有理有據,不能只按照現代語言的意思憑空推測,那樣很容易「望文生義」得出牽強附會的結果,甚至鬧笑話。古人也有「望文生義」理解錯誤的時候。比如《莊子·逍遙遊》中有一句「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晉人司馬彪注釋,「野馬,天地間氣。如野馬之馳」,這句解釋就是錯誤的。莊子這句話中的「馬」,實際上是個通假字,通「塺」,即塵土,所以這個「野馬」就是「塵埃」的同義詞。

對於訓詁的方法,陸宗達先生介紹了以形說義、因聲求義、核證文獻語言、考察古代社會幾種,還提倡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也就是說,根據字形、音韻、參考核對古籍並且依託於古代社會背景,得出合情合理的解釋。

在書中,陸宗達列舉了大量的例子來解釋訓詁的內容和方法。這些例子,不僅能展示陸宗達在解釋古文時所做的嚴謹分析和考據過程,還幫助讀者增長了傳統文化的小知識,甚至可能糾正了歷史故事中帶來的一些錯誤認識。

比如歷史故事裡講到,晉文公重耳流亡過程中,向一個農民討飯吃,農民給了他一塊泥土,狐偃把這件事解釋為上天賜給他土地,是他將擁有領土、成為一國之主的徵兆。好一個「天命所歸」的帝王故事。

那史書上是怎麼寫的呢?《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重耳)過衛,衛文公不禮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左傳》原文是「野人與之塊」,很多人直接把「塊」解釋為「土塊」,就演繹出了上面的故事。陸宗達認為,這個「塊」通「蕢」,《禮運》注就有「蕢讀為塊」一句,應該解釋為粗草編制的一種類似筐的器具,並贊同了《史記·晉世家》的說法,「飢而從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進之」,意思是說用盛土的工具把食物端上來,所以重耳認為對他不敬。這個解釋有古籍的依據,又能同司馬遷的說法一致,比較合乎情理。

這只是書中的一個例子。另外還有好多實例的解釋,比如對《論語》中前三句的解釋,也都讓人耳目一新,增長見識。

陸宗達正是不厭其煩地通過這些實例,展現訓詁研究的正確方法,綜合運用不同方法進行的解釋過程,得出查之有據、令人信服的結果,為讀者做出訓詁研究的表率。

圖片來自網

相關焦點

  • 陸宗達:中學語文教師要學一點訓詁學
    語文教師小叢書)陸宗達著 ISBN:978-7-100-18540-0商務印書館2020年7月版按:陸宗達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訓詁學家近日,商務印書館重新出版了陸宗達先生為普及訓詁知識而撰寫的《訓詁淺談》一書,為中學語文教師學習、了解、運用訓詁知識提供一本精要、好懂的讀物。在過去,訓詁學被看作一門神秘莫測高不可攀的學問,影響了它的普及。作者有感於此,著成此書,簡明扼要,是大家寫小書。
  • 訓詁學是什麼?原來這麼有趣!
    (摘自《訓詁方法論》)   以上這些有趣的例子都來自《訓詁學的知識與應用》(陸宗達、王寧、宋永培著)、《訓詁方法論》(陸宗達、王寧著)這兩本書。作者陸宗達先生和王寧教授、宋永培教授是兩代師生,他們是章黃學術的重要傳人,幾十年來堅持中國傳統「小學」的繼承和發展,對中國傳統訓詁學如何取其精華並進入當代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 陸宗達:訓詁和文字、音韻的關係
    摘自陸宗達《訓詁簡論》 我們今天談到「訓詁」時,往往有兩個不同的涵義:一個是包含在古代注釋和訓詁專書中的文獻語言學的總稱。它的研究範圍還不甚明確:在內部,包括後來的文字、語言、詞彙、語法、修辭等,彼此並無分工;在外部,與文獻、校勘等學也未能劃清界限。
  • 中學語文教師要學一點訓詁學
    近日,商務印書館重新出版了陸宗達先生為普及訓詁知識而撰寫的《訓詁淺談》一書,為中學語文教師學習、了解、運用訓詁知識提供一本精要、好懂的讀物。在過去,訓詁學被看作一門神秘莫測高不可攀的學問,影響了它的普及。作者有感於此,著成此書,簡明扼要,是大家寫小書。
  • 直播講座 | 王寧:訓詁學與中學語文教學
    三、訓詁學與文言文閱讀四、訓詁學與古今詞彙的理解與積累五、訓詁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王寧老師 直播平臺:該書作為訓詁學的普及讀物,聯繫實際,由淺入深,通俗易懂,深受讀者歡迎。《訓詁淺談》把訓詁學的內容與方法歸納為5個方面,即解釋詞義、解釋文意、分析句讀、說明修辭手段、闡述語法。本書以大量的例證和通俗的講解,介紹了有關訓詁學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以及學習和運用訓詁學的途徑,是一本知識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訓詁學入門讀物。
  • 當代訓詁學的新發展
    中國當代訓詁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其一,基礎薄弱、起步維艱。由於各種原因,訓詁學在20世紀20年代閃亮登場後不久就被塵封了近半個世紀。直到70年代末,在老一輩學者呼喚下才得以復甦。當時能認得「訓詁」的「詁」字的都沒幾人,章黃學派傳人陸宗達、洪誠、黃焯等也已進入耄耋之年。
  • 訓詁學及其在當代的發展
    因為它以解讀經典為宗旨,所以訓詁學是三者的出發點,又是三者的落腳點。東漢許慎盡20年之力,作了一部《說文解字》,系統總結了漢字的表意特點,把文字和經典具體結合,也把文字訓詁學引向科學。  訓詁學是解讀經典的工具,它有三個基本方法:一個是以形索義,也就是利用漢字的表意性來解釋古代典籍。例如,我們常常稱胸無點墨、文化素養不足的人為「郁樸之人」,怎麼解釋?
  • 訓詁學及其在當代的發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因為它以解讀經典為宗旨,所以訓詁學是三者的出發點,又是三者的落腳點。東漢許慎盡20年之力,作了一部《說文解字》,系統總結了漢字的表意特點,把文字和經典具體結合,也把文字訓詁學引向科學。     訓詁學是解讀經典的工具,它有三個基本方法:一個是以形索義,也就是利用漢字的表意性來解釋古代典籍。
  • 直播預告 | 王寧:訓詁學與中學語文教學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要點:訓詁與訓詁學簡介訓詁學進語文課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訓詁學與文言文閱讀訓詁學與古今詞彙的理解與積累作者在這本書裡介紹了訓詁學的內容和方法、怎樣學習和運用訓詁學,列舉了大量例子來說明訓詁學可以解決文言文詞語理解的疑難問題,比如《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說榮國府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準確理解其用意,必須從訓詁著手分析「僵」字的涵義,不是「硬」而是「前覆」「趴下」。訓詁學還可以幫助我們豐富知識、了解古代社會生活實際情況,從而準確深入地理解句意和文意,理解傳統文化。
  • 訓詁學泰鬥陸宗達,覺得老師黃侃「最狠」?背後原因發人深省!
    在陸宗達翻開看時,滿是一臉迷茫,因為這本厚厚的《說文解字》與眾不同,它從頭至尾壓根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然而,老師黃侃說了這麼一句更加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話:「點上標點,點完見我。」。說完,老師黃侃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周時間過去了,陸宗達拿著已經點完標點的《說文解字》再次見到了老師黃侃。
  • 歷代訓詁學簡介
    楊雄的《方言》是我國第一部方言著作,「其以方言釋古語、以通語釋方言的兼貫縱橫的訓詁方法」,對後世訓詁學有很大影響。劉熙的《釋名》是一部用聲訓方法推求名源的專書,也是我國第一部語源學專著。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文字學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藉以解讀文獻語言的訓詁專著。
  • 訓詁學原來這麼有趣——《訓詁學的知識與應用》《訓詁方法論》再版面世
    本書所編入的,是我們一九八三年之後所寫的關於訓詁學的普及和應用的部分文章。這些文章寫作的時間比較集中,為了體現普及和應用這一特點,在引用實例時,我們有意做到將採例面縮小,對一些有代表性的例證從不同角度反覆申說,這樣做,有助於讀者從多個側面充分認識和把握這些例證,以便在此基礎上比較容易地理解有關的訓詁原理。
  • 語文還可以這樣學,酈波為清北網校中小學生講訓詁學
    「那什麼是訓詁學呢」,酈波通過提問點題,帶領學生進入課程主題內容。課上,酈波用故事性語言為學生回顧了訓詁學的歷史,他點明,訓詁學可以是很深奧的一門學問,但也能簡單運用並藉此探究古詩詞的魅力。針對學生這一疑惑,酈波從《論語·衛靈公》節選片段和《靜夜思》入手,領學生們入門訓詁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學生帶來與課本不一樣的的孔子和李白。成語「君子固窮」來源《論語·衛靈公》的一個故事,該成語最容易被誤讀為「君子本來就該是貧窮的」。在酈波的解讀中,「窮」並不是「沒有錢」的意思,「固」也不是「本來」的意思。
  • 訓詁學的作用(二)丨訓詁學
    (一)訓詁學可以指導我們確認古代詞語的正確含義  語言是發展的,詞和詞義也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語言中除了少數基本詞彙的意義無多大變化外
  • 民國訓詁學大師黃侃趣事二三記
    黃季剛大兒子黃念華因肺結核去世,陸宗達到訪,幾人閒聊,二兒子念田也在。閒談中黃侃問念田:「你知道你哥哥怎麼死的嗎?」念田說:「不是肺結核嗎?」「不對!」念田一時不明白了,於是猜,全不對。最後黃侃說:「是捋死的(即手淫而死)。」隨後黃侃又囑咐道,「你不要學你哥哥,你要有這欲望,你告訴我,我帶你去。」猛一轉念,自語道:「吾父子怎好同去?」
  • 中華讀書報:讓傳統訓詁學更接地氣
    訓詁學是中國本土原生的以詮釋文獻語言為核心的一門古老學問。在大力提倡弘揚中華文化、復興傳統國學的今天,訓詁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  研究訓詁學,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研究訓詁理論,一是探索訓詁實踐。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訓詁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訓詁學(課程代碼00819)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2.應考者必須按試題順序在答題卡(紙)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A.分析句讀B.闡述語法C.顯示修辭D.串講大意3.同音通假的原則中,「音」指A.古音B.今音C.方言音D.通語音4.我國第一部研究古漢語虛詞的專著是A.爾雅B.說文解字C.語助D.集韻5.不屬於訓詁學與語法學關係的是
  • 光明日報語言文字版:歷代訓詁學簡介
    楊雄的《方言》是我國第一部方言著作,「其以方言釋古語、以通語釋方言的兼貫縱橫的訓詁方法」,對後世訓詁學有很大影響。劉熙的《釋名》是一部用聲訓方法推求名源的專書,也是我國第一部語源學專著。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文字學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藉以解讀文獻語言的訓詁專著。
  • 直播預告丨王寧先生:訓詁學與中學語文教學
    主題訓詁學與中學語文教學時間2020年9月8日 19:00主講王寧,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要點訓詁與訓詁學簡介訓詁學進語文課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訓詁學與文言文閱讀訓詁學與古今詞彙的理解與積累訓詁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