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記者稱涼山格鬥孤兒全被帶回家 工作人員無奈問徵求娃娃同意了嗎

2020-12-19 觀察者網

此前備受外界關注的「涼山格鬥孤兒」事件,最終在8月16日走向了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

被強按手印帶走的孩子/動圖截自@王志安微博視頻

據調查記者@王志安微博8月16日稱,16日當天,四川成都恩波格鬥俱樂部收養的來自涼山州越西縣的孩子全部被帶回家。有一位接受其採訪的孩子阿傑曾說自己堅決不走,但當天他也被強迫按下了手印,必須回去。

微博中寫道,「阿傑哭了,其他的孩子們也哭了,教練們哭了,恩波也哭了,現場哭聲一片。這些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少年,遭遇了那麼多不幸,生活剛剛見到一點曙光,希望又再一次破滅。他們在恩波格鬥的奮鬥將成為記憶,成為另外一個世界的迴響」;「教練臨別時說,『孩子們,歡迎常回家看看』。其實他們也知道,沒可能了。他們再也回不來了。」

截圖來自@王志安微博

圖片來自@王志安微博

16日,@王志安在另一條微博中提到,被強迫按手印的阿傑哭成淚人,現場工作人員也只能問:「你們徵求娃娃的意願了麼?你們徵求娃娃的意願了麼?」但是,沒人回答。

截圖來自@王志安微博

此前,一段講述「格鬥孤兒」的視頻曾在網絡引發熱議。視頻中介紹了兩名失去了雙親,無依無靠的小男孩小龍和小伍的故事。兩人都是14歲,是成都恩波格鬥俱樂部的隊員。俱樂部先後收養了400多位像他們一樣失去雙親無所依靠的孩子,他們的夢想都是拿到UFC金腰帶。有的網友認為,對於失去雙親的孩子,能夠在生存之外學到一技之長是一件好事。也有網友擔心,孩子投身格鬥而非學習文化知識,將來可能仍會遇到生存的危機。

視頻中兩個孩子激烈的格鬥場面

隨著媒體大幅報導、網絡熱議,事情持續發酵,首先是四川成都警方介入,調查俱樂部對孤兒們收養的合法性,和是否有未成年人參與商業比賽;之後,涼山的教育部門,要求孤兒們回到老家,接受法定的義務教育。最終,這些格鬥孤兒終於被要求必須回歸涼山老家。

調查記者@王志安曾前往恩波俱樂部當面採訪了這些來自涼山的「格鬥孤兒」、俱樂部教練等人,並在網絡發布了一系列視頻。

截圖來自@局面微博

在這些採訪中,有一名來自涼山的孩子阿傑說,自己現在水平只是一般,但是將來想打UFC(無限制綜合格鬥),格鬥名將李景亮是自己的偶像。他說,自己的父親去世,母親扔下他們姐弟三個改嫁了,如果回家只能去種洋芋了;幾天前,他爺爺給他打電話讓他回去,還說如果不回去,就把他的腿打斷。當時王志安問阿傑想回去麼嗎?阿傑只是重複說,我不回去。

而此前網絡流傳視頻中的孩子之一小伍則對王志安表示,自己非常後悔在那段視頻說的那句話「有時候累得不想訓練了」,覺得自己說錯了一句話,他怕自己在節目說訓練累導致影響不好。當被問道「如果大人讓你回去,如果政府不讓辦了,你怎麼辦?」小伍回答,「讓我回去我再跑回來」,「帶我走我就先回去,等他們走了再管爸爸要車費回來」,「我還會找別的俱樂部練」。他還說,自己已經給爸爸打了電話,讓他不要相信任何人。

收養格鬥孤兒的俱樂部負責人恩波在接受王志安採訪時表示,當年一個副鄉長看到許多失去父母的孩子沒人管,很可憐,給他打了十幾個電話,希望恩波俱樂部能接收。當時,恩波開出接收的幾個條件:貧困家庭、監護人同意。就這樣,孩子陸續來到俱樂部。但是,這位副鄉長在此次輿論發酵後被停職了。

至於此前網上質疑俱樂部沒有文化課,但事實上恰是因為正規的學校孩子們進不去。恩波稱,「這些大涼山的彝族孩子來到俱樂部後,俱樂部曾聯繫周邊三所公立學校,但孩子們剛上學一周就被退學了。這些彝族孩子連漢話都不會說,在家鄉大都失學,到城裡學校跟不上,顯然學校並不歡迎他們,學校先要求提供暫住證,後來又乾脆提出每個孩子交3-5萬保證金。」

隨後,恩波從外面聘請了4名老師,晚上給孩子們上文化課。每天晚上兩節課,科目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和思想品德,藏族孩子還有一門藏語課。採訪的孩子之一阿傑說,自己很喜歡上語文課,學習拼音和漢字;如果以後出成績了,接受採訪時不識字不好。當被問起平時成績怎麼樣時,阿傑說50多分不及格,班裡倒數三四名;說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一口沒長齊的小白牙。

採訪中,王志安問恩波,這麼多孩子一年下來花費多少?恩波回答稱,四五百萬,包括一切生活開支,「孩子們要吃好啊」。王志安又問,「那賺錢嗎?」恩波表示,「不可能賺什麼錢,靠朋友的贊助和自己做的一些小生意基本持平。打比賽贏的獎金以及孩子們的出場費,目前為止俱樂部一分都沒拿過。」

恩波接受採訪/截圖來自王志安採訪視頻

此外,關於孩子們出場費由俱樂部統一管理而引發外界指責他們「利用孩子牟利」的說法,俱樂部教練王舟受訪時回應稱,自己是成年組的拳擊教練,當時他和記者聊到的也是「大孩子」;其實,成年組隊員年齡也只有二十歲左右,教練看著他們從孩子一點點成長起來,所以習慣性把他們都叫做「小孩」。成年組有籤約隊員、明星選手,打比賽有出場費和獎金;但少年組的小孩子參加表演,主辦方最多請他們吃頓飯,或者送幾套衣服。當時網上傳的那場表演賽視頻是萬達組織的一個活動,沒有任何收入。

此外,觀察者網在@恩波格鬥微博還發現了這樣一條消息,「壩州州委書記劉作明在九寨溝災區救援現場指導恩波格鬥開展下一步救援行動」。在這則微博視頻中,阿壩州州委書記現場肯定了恩波救助孤兒的做法,「雖然曾經對你這個俱樂部有些所謂的孤兒問題(媒體)有些做了一些誇張的描述,但這個問題我們看主流,更重要的看我們自己的作為,我相信和這次地震一樣,我們的人民群眾和黨委一條心,咱們千方百計去克服所有的問題,我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

截圖來自@恩波格鬥微博

8月13日,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截流刊發《以善良的名義——「格鬥孤兒事件」的真相與反思》一文稱,還是讓這些「格鬥孤兒」回到拳臺吧。文章解釋稱,「孩子們參加的格鬥訓練,不是媒體片面理解的血腥鬥毆,而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前景最好的體育運動,也就是專業人士口中的MMA(綜合格鬥)。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MMA都是正規、安全的職業體育運動,專業運動員的收入和前途,都高於一般收入階層。」

「而成都的恩波格鬥俱樂部,也不是籍籍無名、水平可疑的小拳館,而是我國最為頂尖的綜合格鬥訓練館之一,其培養出來的選手,很多成為賽事冠軍和格鬥明星,甚至走向世界,成為各大國際賽事的籤約選手。」

文章認為,「這些孤兒,在這裡,本來可以得到最好的正規訓練,走上足以改變命運的職業道路,可惜,卻在熱心民眾的圍觀和幫助下,不得不返回貧困山區,繼續『吃洋芋』,而他們原本值得期待的前途,也變得未知、渺茫。在善良的名義下,這到底是解救,還是扼殺呢?收留孤兒,並交給他們一技之長,本來是值得尊敬的慈善義舉,可是為什麼,會變成社會譴責、攻擊,政府警惕、調查的對象呢? 這件事有太多值得反思之處。」

相關焦點

  • 四川涼山州教育局調查「格鬥孤兒」事件,所涉孤兒將重返校園
    四川涼山州教育局調查「格鬥孤兒」事件,所涉孤兒將重返校園 澎湃新聞記者 方岸 2017-07-24 19:57 來源:
  • 格鬥孤兒回家,如何「治病救人」?
    格鬥孤兒回家,如何「治病救人」? 背景:8月16日,四川成都恩波格鬥俱樂部收養的來自涼山州越西縣的孩子全部被帶回家,「格鬥孤兒」哭著被拽走。有人微詞,窮苦孩子改變命運的一點希望又破滅。
  • 涼山「格鬥孤兒」事件最新進展…
    導讀  鬧得沸沸揚揚的涼山「格鬥孤兒」事件有新進展了!有消息稱,恩波格鬥俱樂部與體校合作,將恢復招生。網友直呼「暖心」:有種想落淚的衝動……  「格鬥孤兒」事件最新進展!恩波俱樂部:將恢復招生  沉寂了一段時間後,曾引發輿論關注的「格鬥孤兒」事件迎來令人頗感「意外」的新進展:恩波俱樂部與體校合作,將恢復招生。  11月22日下午,微信公眾號「格鬥迷」、微博@格鬥迷青春發布文章《「格鬥孤兒」事件大反轉!孩子們終於有希望了》。
  • 本來,涼山"格鬥孤兒"的未來,可以像他一樣好
    這場媒體口水戰的核心主要圍繞著兩大問題:第一,那些反對「遣返」格鬥孤兒的人認為,那些小孩回去山區後的日子,可能會比現在在格鬥館裡鍛練和賣藝的生活,更加不可預料。其實他的生活也不全是學習和鍛練,偶爾也會像普通小孩那樣耍耍玩具。
  • 回訪「涼山格鬥孤兒」:如果沒有發生後來的事,我願意在那裡一直學習
    再加上綜合格鬥這個聽起來充滿血腥和殘酷競技意味的運動,「涼山格鬥孤兒」這個只見符號不見細節的概念誕生了。那一年,涼山州民政局的一個工作人員,在一個全州辦公群裡發布了恩波武術學校的招生訊息。公告說:「你知道的11-14歲的孤兒或者特殊困難兒童(男性),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傳染病的,凡是有意到成都恩波武術學校學習的,和我聯繫。孩子學習初中畢業,同時習武,全部免費。」M縣民政局的一個工作人員看到消息後轉發給了該縣的所有鄉鎮。2015年,M縣先後組織了17人前往。
  • 「格鬥孤兒」重回涼山: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經過一個月的喧囂之後,「格鬥孤兒」回家了,哭泣著,不情願地離開了「有肉有雞蛋」,有汗水和拼搏的體育生活,等待他們的是只有土豆和絕望的家鄉。此時,媒體究竟應該幹什麼?輿論究竟意味著什麼?在責備之外,是否還存在著出路?
  • 格鬥「孤兒」曝光後引爭議:練這個就為改變命運
    小伍後悔在那次採訪裡說了「很難、很累」,現在不管問他什麼,他都說不累。  幾個出了熱痱子不能參加訓練的孩子,坐在場館門口放風。教練何小慧說,他們休息一般都在館裡,現在怕有記者突然闖進來,主動要求在這兒盯著。  馬爾康的酒店房間越來越緊張。除了來看比賽的、旅遊的,還有來調查的公安機關,採訪的媒體,以及來領孩子的家長和政府機構。
  • 涼山的格鬥孤兒長大了:獲「一級運動員」稱號,將努力考大學
    三年前,一段大涼山「格鬥孤兒」訓練和生活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鐵籠中被圍觀的童年」刺痛了公眾神經。 2017年8月,俱樂部中來自涼山的孩子被陸續接回,安排進不同的學校和年級入學。 三年,時間飛逝。
  • 兩兄弟家人失聯 "寄居"學校4年 民政局:不算孤兒
    當地學校所屬的林業系統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孩子的奶奶多年來一直失聯,父親失聯,母親沒有撫養能力。老師表示,過去4年裡,只有孩子的母親曾來看過孩子兩次。兩個孩子學習努力,但是仍期盼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民政部門的負責人稱,會繼續尋找孩子的父母,早日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 涼山孤兒現狀調查
    涼山孤兒現狀調查 2012-03-14 15:25 作者:葛維櫻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11
  • 你工作超時了嗎?記者調查:七成受訪者存超時工作問題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7月3日,記者對我市上班族加班情況做了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時工作問題。  「我平均一周有5天不在家吃晚飯,每天除了加班就是應酬,回家吃個晚飯真的很難,更別說陪小寶寶了。」吳先生很無奈地說。加班應酬淡化親情不說,還會傷害身體,網友「溫州閒人」留言說:「一項8000人參與的調查發現,與每周工作40個小時的人相比,每周工作60個小時以上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高42%。每周工作時間越長,越容易染上酗酒、抽菸等惡習。
  • 教育部回應涼山格鬥孤兒事件,發現一起糾正一起
    「組織貧困家庭的孩子和孤兒來從事這項工作,存在社會道德問題,容易引起一些其他機構的效仿,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巡視員王岱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涼山格鬥孤兒事件」。
  • 記者問千璽:希望粉絲叫你什麼暱稱?大佬四字回答,粉絲卻不同意
    易烊千璽最近很少露面,因為進入大學之後,學業一直很忙,而他又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孩子,工作也都安排在學習結束之後。這樣的易烊千璽讓大家格外的心疼,但是粉絲卻又非常的理解他。所以關於易烊千璽的每一次採訪大家都會很認真的看。在這次採訪中,記者問易烊千璽:希望粉絲叫你什麼暱稱?
  • 被美國疫情阻斷回家路,「中國格鬥女王」張偉麗想家想哭了
    原本一場肉搏戰過後,張偉麗會返回中國與親朋好友團聚,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她無奈滯留在了當地。 很多格鬥迷對張偉麗的衛冕之戰都記憶猶新,八角籠裡,她和喬安娜纏鬥了五個回合。她的眼角被撕裂,眼睛腫成兩條縫,喬安娜額頭被擊起一個巨大的腫包,幾乎面目全非。而即便戰況再慘烈,張偉麗始終也沒掉下一滴眼淚。
  • 10年寄養8名孤兒 曾為殘疾兒嘴對嘴把痰吸出來
    廣元下崗夫妻10年寄養8名孤兒視同己出嘴對嘴為病兒吸痰這就是愛牽掛8個娃娃中的6個已被他人領養,「時不時要翻出照片來看,不管他們在哪裡,都希望娃娃們過得好」。去北京前,她曾答應兒子,無論如何都會拍一張天安門的照片帶回家。按下相機快門時,這位從沒出過四川的廣元婦女覺得圓了心中的一個夢。胥正華口中的兒子名叫陳力,是福利院寄養在她家的孤兒,從出生至今已超過9年。事實上,陳力並非寄養在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從2006年至今,有8名孤兒在她家生活,其中6名已先後被美國、西班牙、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好心人領養。
  • 流產、豐胸……電梯廣告太露骨 娃娃模仿家長尷尬
    天府早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走訪  各種整容廣告 電梯內隨處可見  「媽媽,為什麼減肥又豐胸,不用問老公?」近日,在成都某小區電梯內,今年7歲的王瑤指著電梯裡掛著的廣告牌問其母親。面對孩子的疑問,楊女士一時變得啞口無言。近年來,電梯內的廣告位成了各大「特色」醫院爭搶的地盤,電梯廂已然成了廣告亭。各種特色的醫院廣告內容不同,廣告詞卻一樣露骨。
  • 山水真的比自來水好嗎?看記者調查結果
    然而山水真的比自來水好嗎?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下雨後山水變渾濁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去萬松山上取山水,發現晴天時水管裡流出來的山水是清澈的;但是下雨後,水管裡流出來的山水就變得很渾濁。「下雨後接的山水有點黃,感覺是泥沙滲進水裡,想問這樣的山水能喝嗎?」王先生很疑惑。
  • 孤兒、滯內人員、特殊困難群眾 疫情期間他們是這樣過的
    據了解,抗疫期間,由內江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及市、區民政部門負責同志帶隊,對全市148個民政服務機構中的7688名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和孤兒進行全覆蓋走訪慰問。建立「日巡查」制度,針對摸底排查出的特殊困難群體,制定一對一的幫扶措施,及時給予納入低保、實施臨時救助、發放防護物資等各類幫扶措施,切實做到措施明,幫扶準,有效快速解決困難群眾的各類難題。
  • 記者調查西安10家駕校 收費差異暗藏「貓兒膩」
    昨日上午,記者選擇了西安10家駕校進行諮詢,諮詢結果大相逕庭。記者首先來到西安城東電廠西路附近的一家駕校報名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地戶口學車2700元,外地戶口學車4500元。 「我們科二、科三考試不收場地費,但在考試前公司規定需要集訓,費用是300元每小時。」工作人員說,這不是強制性要求,但考前在模擬考場集訓很關鍵,對考生通過考試起到關鍵作用。
  • 有多少"垃圾簡訊"會事先徵求同意?
    據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網站消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21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當事人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固定電話、行動電話或者個人電子郵箱發送廣告。(2月22日《中國新聞網》)  深受「垃圾簡訊」滿天飛之苦,現在似乎有望從「垃圾簡訊」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因為以後再發「垃圾簡訊」之前,要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然而,這現實嗎?有多少操作性?有多少「垃圾簡訊」會事先徵求我們的同意?對此,我們實在是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