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小學生在零下20℃左右的低溫環境中上體育課。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中新網1月30日電 3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陳寶生在講話中提到,現在「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視力不良和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
陳寶生指出,2019年,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朝著「改過來」的目標下功夫,重點針對長期以來疏於德、弱於體和美、缺於勞的問題,換腦筋、換思路、換辦法,改環境、改途徑、改習慣,讓立德樹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以新的方式推進立德樹人工作。
陳寶生表示,目前德育仍存在「軟、浮、虛、亂、散」問題。「軟」,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甚至不要;「浮」,看似活動多、場面大、熱熱鬧鬧,但入腦入心不夠;「虛」,內容空泛,沒扣住對準學生特點,沒很好解決學生思想深處的問題;「亂」,家長、校外培訓機構和一些社會組織觀念有偏差、行為不規範,甚至追求私益、忘了公益;「散」,政府、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還不集中,合力還不夠。
陳寶生指出,現在「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視力不良和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今年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評價。繼續開展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監測,把體育工作納入教育現代化評估指標體系、納入考試制度改革、納入督導評價內容。
——保障。體育設施設備要重新釐定標準、逐步配齊,師資要有計劃培養補充。要落實好校方責任險等制度,解除學校的後顧之憂。
——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改進體育教學,切忌「放羊」「跑圈」,做到「教會」「勤練」「常賽」,讓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示範。辦好校園足球等特色學校,鼓勵開辦少數民族特色體育項目課程,輻射帶動更多學校開展好體育。
陳寶生稱,健康不光是指身體健康,現在學生學業壓力大、就業壓力大,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諮詢服務,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培育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