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生: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小學生在零下20℃左右的低溫環境中上體育課。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中新網1月30日電 3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陳寶生在講話中提到,現在「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視力不良和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

陳寶生指出,2019年,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朝著「改過來」的目標下功夫,重點針對長期以來疏於德、弱於體和美、缺於勞的問題,換腦筋、換思路、換辦法,改環境、改途徑、改習慣,讓立德樹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以新的方式推進立德樹人工作。

陳寶生表示,目前德育仍存在「軟、浮、虛、亂、散」問題。「軟」,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甚至不要;「浮」,看似活動多、場面大、熱熱鬧鬧,但入腦入心不夠;「虛」,內容空泛,沒扣住對準學生特點,沒很好解決學生思想深處的問題;「亂」,家長、校外培訓機構和一些社會組織觀念有偏差、行為不規範,甚至追求私益、忘了公益;「散」,政府、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還不集中,合力還不夠。

陳寶生指出,現在「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視力不良和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今年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評價。繼續開展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監測,把體育工作納入教育現代化評估指標體系、納入考試制度改革、納入督導評價內容。

——保障。體育設施設備要重新釐定標準、逐步配齊,師資要有計劃培養補充。要落實好校方責任險等制度,解除學校的後顧之憂。

——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改進體育教學,切忌「放羊」「跑圈」,做到「教會」「勤練」「常賽」,讓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示範。辦好校園足球等特色學校,鼓勵開辦少數民族特色體育項目課程,輻射帶動更多學校開展好體育。

陳寶生稱,健康不光是指身體健康,現在學生學業壓力大、就業壓力大,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諮詢服務,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培育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相關焦點

  • 校園體育教育:一個即將爆發的市場
    政策頻發,校內外體育市場被激活2. 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3. 藍海體育市場 生機與挑戰並存4. 校園體育目標和職能明確,市場勢必迎來紅利風口體育在教育體系中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正是因為體育與考試、人才選拔沒有直接掛鈎。而如今,當中考體育與語數外等值、體育納入高考項目之後,應試需求會成為剛需。
  • 音樂美術與升學掛鈎,中考權重變了!
    繼體育進中考後,美育接踵而至,音樂、美術等科目也不再是副課,一樣與分數、升學掛鈎。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將與智育一道,分數變重要。分,依然是學生的命根?與體育相比,美育更薄弱。目前全國有4個省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同時有6個省、12個地市開始了美育中考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
  • 教育部長陳寶生:推動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在思想觀念、條件保障、實踐...
    12月10日,學校體育美育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會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陳寶生部長具體說了哪些內容?
  • 升學壓力致寫字課被「擠」出課堂 專職教師匱乏
    升學壓力導致寫字課被「擠」出課堂  記者在北京市一些中小學調查發現,目前中小學校開設的寫字課教學仍參差不齊,大部分學校的書法課程是以興趣班的形式存在,一些學校的寫字訓練被「擠」出語文課堂進入「拓展型」課程。因為升學壓力剝奪了不少學生欣賞、體驗漢字美的機會,他們忙於不停地寫、抄、算。
  •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記菏澤市優秀教師、菏澤三中教師陳寶生
    2020年7月3日,菏澤三中高三(4)班班主任陳寶生給同學們買來了最後一次早餐:每位同學一根油條,兩個糖糕,寓意同學們考出100%的水平。雖然陳老師依然在用風趣幽默的方式來關心同學們,但同學們的眼睛還是溼潤了。校長李文亮這樣評價陳寶生,他是一位對學生有溫度、教研有深度、教學有風度的優秀教師。
  • 體育課留課後作業?體育成績或成升學加分項!
    具體效果將體現在學生身上,比如學生否享受到了運動的樂趣,體魄強健是否實現,健全人格、錘鍊品質有沒有變化,「學校體育的效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將會成為下一步學校體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儘快完善對學校體育的評價體系。」 王登峰表示道。如何激勵學生發自內心地拋開各方面壓力,投身到體育鍛鍊中,並堅持每天鍛鍊,積極參與競賽?
  • 英國學者警告:經濟學正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我們現在所處的動亂有滑向大規模熱戰的危險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應該從過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訓,如果我們上次誤入歧途,那需要知道下次應該如何規避。對於經濟學的學生來說,知道自己所學理論的來源是尤為重要的。它何時來自哪個國家的什麼地方?科學經濟學在18世紀得以發展,為什麼是在18世紀而不是14世紀?它是特定時代的產物,要理解它,還必須具備一些那個時代的背景知識。
  • 中小學生減負困局:素質教育與升學壓力如何平衡
    一邊是「素質教育、快樂學習」的願景,一邊是升學競爭壓力帶來的「校內學不夠,培訓班來湊」的現實,這讓家長左右為難。如何才能逃出既反對負擔又反對減負的怪圈?而家長們的焦慮的根源也被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來:「今天你鬧著減負,明天升學考試會為了你而降低難度嗎?還是高考會因為看你快樂而特招你?」為了避免孩子因減負變成「學渣」,有家長甚至向有關部門投訴了減負的相關政策。
  • 廈門:開展挫折教育,化解升學壓力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熊杰)近日,廈門外國語學校心理教師傅佳佳正在忙著和學生家長溝通,共同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化解他們的升學壓力。這是廈門市教育系統開展挫折教育的一個側影。前不久,廈門市教育局召開全市校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貫徹落實教育部、公安部學校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強調將加強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家長是重要環節」傅佳佳說。
  • 教育部長陳寶生:2020年對短板弱項進行發力,體育教育將從「軟任務...
    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一直被視為短板。教育部部長陳寶生10日表示,2020年要對準這些短板弱項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讓「軟任務」變為「硬指標」。  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說,教育部門要主動與體育部門建立常態化協商溝通機制,共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
  • 汪國真談詩被邊緣化:與生存壓力和詩作質量有關
    ,著名詩人汪國真表示,這不僅與人們的生存壓力有關,還有詩詞作者本身作詩的好壞有關係。(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南海網海口4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譚邦會)19日下午,在全國二十三屆全國圖書博覽會「讀者大會」上,對於當前詩被邊緣化的境況,著名詩人汪國真表示,這不僅與人們的生存壓力有關,還有詩詞作者本身作詩的好壞有關係。
  • 走好素質教育與升學壓力的平衡橋
    有過上學經歷的人都想要問這樣的問題:你的美術音樂課曾被語數外學科佔用嗎?你的體育課曾因期末考試臨近而被改為自習課嗎?你的周末以及寒暑假曾被排滿的各科補習班壓得喘不過氣來嗎?孩子們常說:我多想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為何最簡單的假期也成了督促學習的「雷區」,教育減負實際上是一個「高層級」的議題。
  • 體育課越來越邊緣化?教育部終於出手了!中小學生沸騰:早該如此
    到了初中、高中,即便有體育老師和體育課,也經常被語文、數學、外語等所謂的「主科」佔據。體育課在很多學校已經名存實亡。即便是那些平時裡能正常開展體育課的學校,只要一到期末複習階段,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也基本會被那些「主科」搶佔一空。
  • 今年重慶高考首超23萬人 文科升學壓力大
    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從全市招生工作會了解到,今年重慶高考考生持續大幅增長,文科考生升學形勢不容樂觀。  據市教育考試院統計,今年高考人數首次突破23萬,其中報考普通文理類的為211406人,比去年增加9668人,增幅在全國排前列。
  • 李光宇代表:升學壓力對青少年的危害比霧霾嚴重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延兵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李延兵)「穹頂之下,目前對於青少年危害最大的不是霧霾,而是中國的教育體制,是我們的升學壓力和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對青少年的危害比霧霾嚴重得多!」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董事長李光宇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升學教育投訴:家長投訴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是因舊觀執念?
    體育課是伴隨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是課程表中不可缺也不會缺的課堂,也是上課壓力很低的課堂。也正是這樣,體育老師總給人一種親和力十足的感覺,在體育課堂上跟體育老師近距離接觸,在互動交流增加課餘趣味性,是亦師亦友不可缺少的好「夥伴」。
  • 初中生升學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才能正確認識壓力?
    久而久之,初中生內心形成了巨大的升學壓力,他們不僅要面對家長的期望,還要面對升學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人們始終覺得初中生不該擁有太大的壓力,然而,升學政策的改變導致初中生壓力越來越大。那麼初中生能否認識壓力呢?每一個人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但是許多人將壓力化為動力,完美地克服壓力。可是仍然有許多人沒能克服壓力,他們成為了壓力的奴隸,最終導致自己一事無成。
  • 陳寶生:正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
    昨天,陳寶生在記者會上   昨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陳寶生先明確了大班額有兩類,66人以上是超大班額,56人以上叫大班額。他介紹了這項任務的時間規劃,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額。而解決措施是統籌規範、臺帳督辦。   「統籌」是指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把「城市擠」和「農村弱」統籌起來考慮。他說,「城市擠」,核心是增加學位。
  • 重慶文科考生比例高 升學壓力比理科生大(圖)
    今年重慶文科考生比例偏高 升學壓力更大今年高校在渝招生計劃的文理比例約3∶7,而實際文理考生比例約3∶5市招辦有關人士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憂慮的數據,我市文理科考生比例已失衡,文科考生比例偏高,升學壓力比理科生大。今年我市高考報名總人數為196228名,比去年報名人數多7061人,增幅3.73%。而市招辦實際編排準考證人數為189277人,實際參考人數比報名人數少6951人。據分析,這個缺口是正常的,高考報名在去年年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