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升學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才能正確認識壓力?
久而久之,初中生內心形成了巨大的升學壓力,他們不僅要面對家長的期望,還要面對升學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人們始終覺得初中生不該擁有太大的壓力,然而,升學政策的改變導致初中生壓力越來越大。那麼初中生能否認識壓力呢?每一個人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但是許多人將壓力化為動力,完美地克服壓力。可是仍然有許多人沒能克服壓力,他們成為了壓力的奴隸,最終導致自己一事無成。
-
小學生墜樓身亡警示:無論校園還是家庭,重視挫折教育勢在必行
假如那一個個自殺身亡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適應逆境的能力(美國的職業培訓師保羅•斯託茲提出了「挫商」,簡稱AQ,國內則有專家稱為「逆商」)再強一點,在良好的心理能量和心理適應力的保障下,就會避免一再發生的悲劇。可見,抗挫折能力是良好心理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幫助孩子應對生活、學校,乃至社會中的壓力和挫折,走好人生之路的重要保障。
-
走好素質教育與升學壓力的平衡橋
近日,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自媒體文章引發輿論熱議,直指南京市教育部門的減負政策讓家長的教育焦慮再次「爆棚」。(11月5日《中國商報》)書包越來越沉、時間越來越近,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學習方式一直備受詬病,很多人都盼望著一種寬鬆自由的教育狀態。有過上學經歷的人都想要問這樣的問題:你的美術音樂課曾被語數外學科佔用嗎?
-
中小學生減負困局:素質教育與升學壓力如何平衡
一邊是「素質教育、快樂學習」的願景,一邊是升學競爭壓力帶來的「校內學不夠,培訓班來湊」的現實,這讓家長左右為難。如何才能逃出既反對負擔又反對減負的怪圈?而家長們的焦慮的根源也被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來:「今天你鬧著減負,明天升學考試會為了你而降低難度嗎?還是高考會因為看你快樂而特招你?」為了避免孩子因減負變成「學渣」,有家長甚至向有關部門投訴了減負的相關政策。
-
「升學壓力」是學業負擔的根源,教育結構失衡是基本因素
學業負擔的壓力從哪裡來?應該是升學壓力。升學為什麼有壓力?追究原因則是教育結構失衡。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各種主觀的,客觀的,人為的,自然形成的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種人為的不公平客觀因素。教育發展同時也帶來教育升學壓力,這是很多人沒注意到的地方。所以,為什麼總說我們國家投入幾千上萬億資金投入到教育領域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卻一點沒減少的原因。小學、初中招生的人數一直以來增長率遠遠高於高中招生人數,導致畢業和招生的結構性失衡,畢業生人數快速增長的同時,升學壓力也會水漲船高。
-
不可缺位的挫折教育
其中,危險性因素指的是個體生活中出現的不利因素,比如疫情來襲、考試失利、遭受批評等容易引發壓力的事件;保護性因素指的是減輕挫折造成的消極影響,從而使人積極適應變化、健康發展的一系列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優秀品質、溫暖的親友關係和社會穩定和諧三類因素。保護性因素越強大,人的抗挫力就越強。原因 是什麼影響了孩子們的「抗挫力」?在生活中接受挫折與失敗的歷練,是人們一生的必修課。
-
陸煜:踢球孩子很陽光 挫折教育課本上學不到
全國校足辦副主任陸煜據廈門日報報導全國校園足球自2009年啟動以來,孩子們的體質有沒有改善?校園足球和職業足球有何關聯?廈門校園足球名列前茅記者:此次會議為何選擇廈門?陸煜:廈門是全國第一批國家級校園足球布局城市,足球基礎和氛圍都很好,3年來在全國校足辦舉辦的各種評優活動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國開展校園足球很好的城市共有15個,包括北京、廣州、大連、青島、成都、武漢等,廈門也名列其中。在廈門召開此次會議,可以向全國推廣廈門的好經驗。
-
挫折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教育部回復了!
近年來,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大學生心理品質,提升大學生認識挫折、應對挫折、承受挫折的能力,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政策引領,推動挫折教育規範發展。教育部相繼印發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規範化建設發展。
-
升學e網通開展525心理健康活動 助學生做好復學期間心理復位
為幫助學校有序推進復學複課,確保師生心理健康,升學e網通聯合多位心理健康專家,推出「致少年:愛生命,愛自己,更自律」的525心理健康月主題活動、「助力學生直面挫折,減輕壓力方案」及「中學生心理健康-師訓專題」三套心理解決方案,關注復學期間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好心理「復位」。
-
挫折教育:不是人為製造挫折,而是教孩子如何對待挫折
很多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認為挫折教育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打擊驕傲的情緒,讓孩子適應現代環境,享受真正的成功。為了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一些家長費盡心思,結果事與願違,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下降了。
-
孩子需要的不是挫折,而是挫折教育
看似難以置信的理由,可能包含著很多複雜隱情,比如青春期叛逆、親子溝通不暢、心理隱患作祟……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容忽視,就是現在很多孩子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試想,如果一個孩子能對日常遇到的挫折等閒視之,還會「一言不合」就受不了嗎?反之,如果長著「玻璃心」,即使被攔下了一時衝動,等到以後遇到比「不讓看電視」更大的問題時,能平和對待嗎?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家長要把握好時、度、效。
-
心中有光,身心健康——挫折教育
惠濟區金窪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二) (楊傳旨 胡珂)挫折——是指人們為實現預定目標採取的行動受到阻礙而不能克服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心理和情緒反應。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在「6+1」的環境下長大,他們備受家長關注與寵愛,因此受挫能力較差。
-
陳寶生: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
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中新網1月30日電 3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陳寶生在講話中提到,現在「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在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有「邊緣化」的危險,視力不良和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
-
不想承受升學壓力 家長"代言"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不想承受升學壓力 家長"代言"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0日 11:19 來源:廣州日報 初三女生lolo 嚮往國外中學課程多彩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出國讀高中的原因形形色色,但幾乎每個學生和家長都提到一點:不想留在國內,承受巨大的升學壓力。
-
沒有所謂的挫折教育,只有兒時積極引導,孩子才能扛過生活的壓力
壓力。 如今,我們的生活雖然好多了,很多人也開始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了,但是當孩子脆弱的經不起一句話,一個巴掌時,大家又開始盲目地提出要進行挫折教育 其實,不是孩子需要挫折教育,而是家長需要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不那麼脆弱,在面臨外界高強度的壓力時
-
樂嘉送女兒去少林寺練功:挫折教育還是過度挫折教育?
孩子時未來的主人,現在的我們已經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等,那麼他們背負的壓力會更重,而且 0~6歲期間是人生發展的奠基階段,人的很多品質都在這時期形成,如果一個孩子能在幼兒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那麼在她遇到挫折時,就能勇敢面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會在挫折中成長,成年後也會更堅強的面對生活。
-
教育藍皮書:半數家長未明顯感到減負效果 擇校競爭和升學壓力系主因
記者了解到,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發布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藍皮書》」)指出,半數家長認為減負越減越重,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是家長最期待的措施。
-
廈門大學本科畢業生,升學到清華北大109人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廈門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總計7554人,其中本科畢業生有4321人,碩士畢業生有2838人,博士畢業生有404人。廈門大學2019屆學生升學人數廈門大學2019屆學生升學率國內升學本科畢業生中,推免生有966人,佔本科畢業生總數的22.4%(保研率22.4%),佔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總人數的
-
被誤讀的「抗挫折能力」
而爭議的最大原因,恐怕來自對抗挫折能力的不同理解。首先,抗挫折能力是指能「扛住」多少壓力和挫折的能力嗎?所謂抗挫折能力,不在於「單次能扛得住多大壓力和挫折的能力」,而在於「在遇到壓力時,可以多快緩解壓力、平復情緒的能力」。
-
開學第一課——王崗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
為幫助青少年克服「假期症候群」,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全發展,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推進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月8日,在開學之際,平橋區王崗鄉綜治中心聘請專業心理諮詢師走進校園,為剛剛升入初中的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